可疑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课件_第1页
可疑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课件_第2页
可疑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课件_第3页
可疑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课件_第4页
可疑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疑肝豆状核变性一例2015-6-19病例患者韦顺来,男15岁。因身黄、尿黄4年余,于2015年6月13日非急诊入院。2014年2月17日于河池市人民医院门诊检查:血常规Hb80g/l,MCV80.5fl,MCH27pg。考虑“地中海贫血”未系统治疗。入院查体:HR80次/分。脾脏Ⅲ度肿大,皮肤粘膜、巩膜中度黄染。腹部CT提示:脾脏增大,增厚。肝功能:总胆红素147.8umol/l,直接胆红素22.8umol/l,间接胆红素125umol/l。血常规:RBC2.54*1012/l,HB71g/l。红细胞平均体积82.7fl。尿常规:尿胆原()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性贫血骨髓象(溶血性贫血),地贫基因诊断结果未见异常。铜蓝蛋白13.4mg/dl。姐妹同患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

王宪珍;何玺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01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7例

孟玉秀

山东医药 2001/07少见的以溶血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的异位妊娠

余国行;吴娜;刘孜卓;徐娇燕

临床误诊误治 2012/07以溶血性贫血起始的恶性淋巴瘤三例

赵景兰;邵景章;张桂如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88/04肾癌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王振义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1976/0111例IgG型免疫溶血性贫血的IgG亚型分布及临床分析

徐文皓;李志强;向东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01第019例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道

曹海霞;陈梅梅;徐正婕;汪余勤;李光明;范建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07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

张端众;王先选;王建渝;陈建斌;刘林;王利

重庆医学 2013/31以溶血性贫血为初始表现的肺癌一例

张新华;杜光祖;高建飞;李欣

中国肺癌杂志 2004/02以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红白血病2例

徐友善;刘学华

安徽医学 2000/06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1例

刘庆勋;吴国栋;李来全

肿瘤防治研究 1985/0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李玉玲;余帮伟;覃骏;李红

疑难病杂志 2014/0910肾脏损害:由于铜沉积在肾脏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使之出现扁平状改变,刷状缘消失、基底膜增厚,从而阻碍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间质增多。可出现肾性糖尿、氨基酸尿、高钙尿、磷酸盐尿、蛋白尿、血尿、浮肿、肾小管酸中毒和肾结石,肾性佝偻病。可成为WD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12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是由血铜在肝细胞大量沉积,达到一定量时,肝细胞中的溶酶体破裂,将铜释放入血液,血浆中铜浓度迅速增高,沉积在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膜变形能力下降。出血倾向则是因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以及肝功能损害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2022/12/17Traceelementandphsicalhealth15皮肤、骨骼肌肉损害:皮肤色素沉着,皮肤黝黑,极少数伴有鱼鳞癣;指甲变形,有天青色指甲弧影,关节畸形致X

型腿或O型腿,关节痛。骨质X

线改变,包括软骨炎,关节退行性变如关节面硬化、囊炎性变,关节骨缘骨节裂,骨质脱钙、稀疏软化,佝偻病,严重者可有病理性骨折。Fanconi综合征、长骨囊肿、复发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脊柱、膝、踝、髋等大关节。肌肉病变有肌萎缩、横纹肌溶解症、肢带综合征、营养不良。骨骼损害作为WD

首发症状的发生率为4%~10%,主要和铜异常沉积在关节腔内及肝肾损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有关。2022/12/17Traceelementandphsicalhealth17内分泌损害: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部分女性病人可有闭经,发育迟缓,流产及不育,男性可有乳房女性化等。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作为WD

首发症状。其发生机制考虑是伴肾功能不全时,摄取的酪氨酸等氨基酸不足,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不足;此外由于铜在甲状腺实质的沉积,干扰了碘与甲状腺球蛋白前体的结合,造成了甲状腺素合成的减少;下丘脑2垂体2甲状腺轴受影响,内源性TSH分泌受到抑制,T3的降低反馈性地使TSH分泌轻度升高。20其他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表现为心肌病,心律失常,传导障碍,自律功能异常。消化系统除最常见的肝损害外,可有胆石症,胰腺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眼部损害可见白内障。综上所述,Cp在机体的铜、铁代谢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低Cp血症是由其代谢合成不同环节的障碍和一些特殊的病理状态所致。低Cp血症会导致各种脏器功能的损害,但及早诊断仍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综合征,分析具体的病因,才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认识铜及铜蓝蛋白关于铜人体缺铜会导致贫血、骨骼畸形、心脏和循环系统以及神经和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2022/12/1724铜与生物的相关性发现1807年Vauguelin从动物中检出铜;1814年John从植物中检出铜;1814年Harless提出软体动物体内的铜具有重要作用;1878年Fredirg首先从章鱼血内分离出血铜蓝蛋白,后发现蜗牛血内也有蓝蛋白。发现鸟类羽毛中含有羽红素,其中含铜卟啉。1826年Redfeild指出,动物体内的铜蓝蛋白同血红蛋白一样可以运送氧气;1928年Elvehjem等证明,铜与造血过程密切相关。2022/12/1726铜的功能及生物学作用铜对铁的代谢机制人们认为如下:①铜能使贮存铁变成一种合适的化合物,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②铜可以解除抑制铁吸收的因子③铜作为血浆铜蓝蛋白的主要成分,在氧的作用下,Fe2+

很容易和球蛋白结合,形成运铁蛋白使铁循环使用等。272、铜与冠心病的关系

a、心肌梗塞病逝者的心肌中,含铜量减少。缺铜可引起心肌细胞氧化代谢紊乱,线粒体及肌原纤维异常,进而产生生理变化。

b、铜/锌比值减少,影响心肌病变(克山病)、慢性心力衰竭以至死亡。

c、适当运动,有利锌的排出(汗),使铜锌比适当,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d、饮用硬水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低,是由于硬水钙镁含量高,抑制锌的吸收,使铜锌比值适当。

e、以谷类和豆类为主食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低,因其有利于铜的吸收。283、参与色素的形成

测定研究表明色深的毛发比色浅的铜量多。原因是:缺铜则胳氨酸酶形成困难,无法催化胳氨酸转化为多巴,多巴亦不能进而转化为黑色素。缺铜的人由于黑色素不足,常形成毛发脱色症,皮肤不能耐受阳光的照射。严重者,可产生白化病(白癜风)2022/12/17305、铜能增强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

大多数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在于铜络合后抗炎效用显著增加。如阿司匹林-铜络合物,比不含铜的阿司匹林的疗效提高20多倍。这种络合物的制备和运用已成功地运用于保泰松、消炎痛、地塞米松。实验发现,无消炎效应的烟酸等药物,当与铜络合后,也产生抗炎效应。31生物体内的铜单位:mg/1000g马心147墨鱼干34蝎子140猪肝25生蚝115猪肉20松蘑103芝麻17章鱼90荠菜15牡蛎81菠菜13鹅肝78黄豆13豆奶56芋头13羊肝45茄子13江虾35油菜11影响吸收的因素

地域的差异:水、食品的铜含量

其他金属的拮抗:锌、钼阻碍铜的吸收

镉、汞、银干扰铜的吸收

植物中的有机酸和硫离子可与铜形成

难容复合物而妨碍铜的吸收。

吸收的形式

放射性同位素研究表明,铜在食物中是以不溶或难溶的形式存在。但不影响吸收。说明食物中的铜大部以复合物的形式被吸收。一般认为,大部分的铜是与肠壁粘膜内的过氧化物岐化酶及含巯基的金属蛋白结合进入体内吸收,一部分与氨基酸和小分子量蛋白质结合转运至小肠粘膜内。铜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严重胃肠道刺激症,溶血或溶血性贫血,黄疸,心律失常。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及少尿症,休克,中枢神经抑制甚至死亡。诊断:有服用污染水或食物的历史;蓝色呕吐物和污染物,鉴定含有铜;血清、尿铜异常高;有铜中毒的临床表现等。铜代谢紊乱引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Wilson病(简称WD)

临床表现:运动失调,肢体震颤、肌肉张力增加、进行性精神障碍、角膜出现棕绿色或灰绿色色素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病因:慢性内原型铜中毒

可能是病人体内缺乏ɑ球蛋白,血清结合铜的能力低,不能与铜形成血浆铜蓝蛋白,难以控制铜的吸收。铜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且游离铜很易于进入组织,沉积后不宜动用,引起肝、脑为主的病变。此外,本病与遗传有关,认为是常颜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遗传性血浆铜蓝蛋白缺乏症这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遗传性疾病。Miyajima在1987年首次报道了一个与WD的表现不一致的Cp完全缺乏的综合征。这个综合征包括糖尿病、皮质下痴呆、构音障碍、齿轮状肌强直、肌张力障碍、舞蹈动作、步态共济失调、眼睑痉挛、视网膜变性。这些患者肝脏实质结构和肝铜浓度正常,但肝铁贮藏增加,血清铁蛋白浓度明显增高,血清铜、铁浓度及尿铜下降,Cp浓度极低,甚至测不出。Menke氏综合症1962年menke等首先报道这种综合症。症状与体征:先天性铜吸收障碍。脸色苍白、昏睡、贫血、体温低下、肌肉痉挛、精神发育迟缓、生长发育停滞、厌食、易于感染等。另外特征,头发卷曲、色浅易断。血清铜及血浆铜蓝蛋白含量减少,含铜酶活性降低。治疗:及时适量补充铜盐可使病情好转。Ehlers-Danlos综合症

体征:骨形成异常,枕骨突起、脸细长、皮肤关节过渡伸展,毛发异常,血清铜及血浆铜蓝蛋白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