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_第1页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_第2页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_第3页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_第4页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1.电解液:锂电池之“血液”1.1.作用:离子传输载体、具备五大特性作为锂离子传输的载体,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锂电池的四大组成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其中电解液是令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的载体,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锂电池的成本构成中,正极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一般大于40%;其次是隔膜,成本占比在20%-30%;负极成本占比一般小于15%;电解液成本一般占锂电池总成本的10%-15%。作为锂电池的“血液”,电解液应具备五大基本特性。锂电池电解液应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宽电位范围、良好的导电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友好。根据中国电池网数据,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指电解液不会与正极、负极、隔膜、粘结剂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宽电位范围是指电解液需要有0-5V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电解液的导电性能一般需要达到10-3~2×10-3S/cm,确保其介电常数高、粘度低、离子迁移阻力小等;电解液的使用温度范围一般在-40℃~70℃;此外,电解液最好可以生物降解,不会污染环境。按照溶剂物理性质的不同,电解液可划分为液体电解液和固体电解液。液体电解液主要应用于圆柱及方型锂电池中,固体电解液主要应用于软包电池上。根据航盛锂能官网,固体电解液为新型电解液,成本高于液体电解液,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解液为液体电解液。根据液体属性的不同,液体电解液又可划分为有机溶剂电解液和无机溶剂电解液,其中有机溶剂电解液使用较为广泛。以下我们以有机溶剂电解液为主要讨论对象。1.2.组成:锂盐为核、溶剂为体电解液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电解质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锂盐、高纯度有机溶剂、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制成电解液。目前常用的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常用的添加剂包括成膜添加剂、阻燃添加剂、过充保护添加剂和多功能添加剂等。其中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其性能与溶剂性能关系密切,根据OFweek数据,电解液对有机溶剂纯度的要求在99.9%以上。锂盐主要用于提供锂离子,确保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有足够的锂离子。添加剂种类较多,采用添加剂的种类主要由电池的用途和性能来决定。锂盐成本占电解液总成本的比例最高。在电解液成本构成中,2021年锂盐成本占电解液总成本的比例最大,为45%,对电解液价格影响较大,溶剂和添加剂成本占比分别为25%和20%。从质量占比来看,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有机溶剂质量占电解液质量约80%;其次是锂盐,占比约为10%-15%;添加剂占比约为5%-10%。1.2.1.锂盐:LiPF6占据主导地位,LiFSI入局企业增多目前常用的锂盐为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以氟化氢溶剂法为主。六氟磷酸锂是目前的主流锂盐。相较于其他锂盐,六氟磷酸锂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离子迁移数、较强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耐氧化性,还可在碳负极上形成适当的SEI膜以及可有效钝化正极铝箔。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气-固反应法、氢氟酸溶剂法、有机溶剂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氟化氢溶剂法具有反应迅速、转化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成为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主流生产工艺。近年来,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加速扩张,市场集中度高。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内生产企业积极扩产六氟磷酸锂。2017-2021年,我国六氟磷酸锂产能从3.62万吨增长至9.5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27.45%,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69.03%;产量从1.42万吨增长至5.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65%,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91.49%。我国六氟磷酸锂市场集中度高,以多氟多、天赐材料、江苏新泰为主导。2022年多氟多、天赐材料、江苏新泰六氟磷酸锂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6.03%、23.80%、13.51%,CR3达63.34%。双氟磺酰亚胺锂为新型锂盐,具有替代六氟磷酸锂的潜力。相较于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中F−可以减弱锂盐阴阳离子间的配位作用,进而增强Li+的活动性。因此LiFSI具有比LiPF6更高的导电率、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此外,LiFSI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包括低温性能、循环寿命和耐高温性能等,更契合锂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双氟磺酰亚胺锂是替代六氟磷酸锂的最佳选择。目前国内已有相关企业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目前国内已有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的公司包括多氟多、天赐材料、新宙邦、永太科技、康鹏科技、中欣氟材,合计产能为1.01万吨/年。其中天赐材料拥有产能较多,为0.63万吨/年,且其在建及拟建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达16万吨/年。其次是永太科技、康鹏科技和多氟多,在建及拟建产能分别为6.7万吨/年、1.5万吨/年、1万吨/年,合计在建及拟建产能达25.94万吨/年。随着未来双氟磺酰亚胺锂逐步放量,其有望逐步替代六氟磷酸锂应用于锂电池领域。1.2.2.溶剂:DMC性能优异、呈双寡头格局有机溶剂为电解液主体,DMC最为常用。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可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划分为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和链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环状碳酸酯类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链状碳酸酯类溶剂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和碳酸甲乙酯(EMC)等。其中DMC气味小、挥发性好、溶解能力强,可有效提升锂电池的电导率,此外还具备低温充放电性能佳、制作成本低廉的优势,是电解液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溶剂。近年来,电解液溶剂供给与需求同步增长。以DMC为例,产能方面,2019-2021年我国DMC产能从57.6万吨上升至125.6万吨,上升6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67%。表观消费量方面,2019-2021年我国DMC表观消费量从37.44万吨上升至53.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10%。2022年1-7月我国DMC表观消费量为44.77万吨,同比增长49.10%。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带动DMC扩产和需求增长提速明显。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电解液溶剂需求持续上行。电池级溶剂工艺难度大,呈双寡头垄断格局。相比工业级溶剂,电池级溶剂纯度要求至少达到99.99%,更高纯级产品要求甚至达到99.995%以上,且由于催化剂选择要求高、提纯难度大,国内可以规模化生产电池级溶剂的企业较少。根据海科新源招股说明书数据,当前电池级溶剂市场较为集中,2020年石大胜华与海科新源全球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55%,市场呈双寡头垄断格局。1.2.3.添加剂:改善电池性能、需求持续向好添加剂可定向改善电池性能。不同应用领域对锂电池性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可通过调整添加剂的种类以及用量来定向改善锂电池的性能。添加剂产品种类众多,包括成膜添加剂、导电添加剂、过充保护添加剂、控制水和HF含量的添加剂等。不同添加剂的作用效果也不相同。其中成膜添加剂可有效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进而抑制溶剂分子嵌入破坏电极,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与可逆容量;过充保护添加剂可提高电池安全性,防止电池爆炸;控制水和HF含量的添加剂可提高电解液稳定性,进而改善电池性能。我国为电解液添加剂主要供应国,出货量逐年上升。我国为电解液添加剂主要供应国,截至2020年末,我国电解液添加剂出货量占全球添加剂出货量的比例为85.37%。2015-2020年全球电解液添加剂出货量从11.2万吨增长至28.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1%;我国电解液添加剂出货量从6.2万吨增长至24.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63%,增速高于全球水平。未来锂电池需求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电解液添加剂需求上行。国内VC、FEC添加剂出货量集中度较高。VC方面,2020年VC前五大企业出货量合计达78.6%,其中江苏盛华出货量位居第一,为31.4%;其次是瀚康化工和青木高新,出货量占比分别为14.1%、11.8%。FEC方面,2020年FEC出货量位居前三的分别为江苏盛华、瀚康化工和苏州华一,占比分别为48.8%、27.1%、11.4%,合计达87.3%。1.3.产业链:上游为化工原料、下游为锂电池电解液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下游应用于动力电池、3C电池、储能电池。锂电池电解液位于产业链中游,其上游主要为基础化工原料,包括碳酸锂、无水氢氟酸、甲醇、环氧丙烷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3C电池和储能电池,2021年需求占比分别为60%、30%、10%。电解液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提纯、配置搅拌、灌装,核心为原料配方。电解液生产工艺较为简单,首先对原料溶剂进行提纯,之后根据配方将提纯后的溶剂、溶质、添加剂按顺序加入反应釜,在一定的温度下按照特定的速度充分搅拌、混匀,最后对电解液实行灌装处理。电解液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是原料的配方。目前电解液配方的研发形式可划分三种,一是由电池生产商研发,二是电解液生产商与电池厂商合作研发,三是由电解液生产厂商独立研发。2.供给:高扩产时代来临、格局向头部集中2.1.产能加速释放、行业集中度高2019年以来我国电解液步入加速扩产阶段。电解液作为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受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影响,我国电解液产能与产量不断增加。产能方面,2021年我国电解液产能为99.99万吨,同比增长67.94%。2017-2021年我国电解液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74%。产量方面,2017-2021年,我国电解液产量从11.92万吨增长到47.9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61%,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60.68%。我国电解液产能与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我国电解液行业集中度高,产能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地区。2022年国内电解液行业CR5为51.69%。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占比分别为22.57%、8.41%、7.93%,合计达38.91%。根据高工锂电,由于国内电解液龙头企业与下游头部客户绑定较深,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从产能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电解液产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华东地区,产能占比分别为46.14%、35.40%。其中,天赐材料、新宙邦等电解液龙头企业均位于广东省,华南地区现有产能主要来自于头部企业的产能投放。2.2.规划产能众多、短期供给冲击有限2022年电解液新增产能集中在下半年,对全年供给冲击有限。2022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52.05万吨。除2022年1月科能材料计划淘汰产能的0.5万吨和2022年6月金牛电源材料计划淘汰产能的1万吨以外,其余项目计划投产时间均在下半年,其中更是有44万吨新增产能计划投产时间为2022年12月。叠加疫情影响导致的施工放缓,新增产能投放对2022年全年供给冲击有限。2023年我国电解液产能有望大幅扩张。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我国电解液计划净增产能为258.25万吨,是我国现有产能的2倍以上。由于2023年新增项目计划投产时间也多集中在下半年,2023年电解液产量增长主要来源于2022年及以前新增产能的逐渐释放。3.需求:下游多点开花,行业景气向好3.1.新能源汽车:政策市场双驱动,带动需求翻倍增长降低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2020年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占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比例约为26%,根据白旻等在《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趋势》一文中分析,公路运输碳排放量占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的比例约为80%。因此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对于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为实现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发展,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城市、州和主要企业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关于零排放汽车和面包车的格拉斯宣言》,指出在2035年前在主要市场停止销售内燃机,并在204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并加快推进居住社区与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保障能力。2020年10月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40%,2035年渗透率将达到50%。美国于2021年3月发布《基础设施计划》,指出投资1740亿美元发展电动汽车市场,在全国建立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同年8月拜登签署了“加强美国在清洁汽车领域领导地位”行政命令,计划于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汽车销量达50%。欧盟相继实施多项政策,鼓励企业生产清洁能源汽车,计划2030年新车和货车的碳排放量较2021年下降65%,并于2035年实现净零排放。日本采用绿色税制降低节能环保车税负,并对私人、公共领域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贴,助力2035年实现100%新能源汽车销售。2021年新能源汽车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全球方面,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44.20万辆,同比增长107.45%;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15.22万辆,同比增长63.44%。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由2020年的3.98%提升至2021年的7.79%,上涨3.81pct。国内方面,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0万辆,同比增长157.57%;2022年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9.4万辆,同比增长216.10%。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由2020年的5.4%提升至2021年的13.4%,上涨8.0pct。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高增,进而带动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2017-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从44.5GWh增长到22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11%,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175%。根据EVTank数据,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71GWh,同比增长134.7%。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认可度逐渐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有望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进而带动电解液需求增长。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根据瑞泰新材投资者问答数据,1GWh锂离子电池对应约1000吨电解液,得出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约为155万吨。3.2.储能:锂电储能前景广阔,有望贡献需求增量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中应用占比较大。电力储能可划分为物理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目前物理储能中的抽水储能占主导地位,2021年中国抽水储能占比达86.3%。锂电储能属于电化学储能,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占比达12.5%,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达89.7%。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要的电化学储能方式。锂离子电池储能具有充电速度快、放电功率高、系统效率高等优点,是未来储能的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逐年提升。国际方面,2016-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从1769.9兆瓦增长至14247.3兆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4%。国内方面,2016-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从243兆瓦增长至3269.2兆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5%。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扩张。电化学储能稳步提升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增长,进而带动电解液需求增长。电化学储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维护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稳步提升。锂离子电池储能作为主要的电化学储能方式,有望受益于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的提升。2017-2021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从2.88GWh增长至48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04%,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2.6倍。储能锂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带动储能锂电池电解液需求上行。储能政策驱动有望拉动储能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新型储能是指新型电储能技术,包括锂电池储能。根据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460GWh,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60.11%;其中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180GWh,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9.16%。储能锂电池需求持续扩张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上行,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电解液需求量有望达46万吨。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1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70GWh。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460GWh。以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60.11%为基础,测算2022E-2025E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时根据瑞泰新材投资者问答数据,1GWh锂离子电池对应约1000吨电解液,得出2021-2025E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对应的电解液需求量,其中2025年需求量约为46万吨,相较于2021年的7万吨增长39万吨。根据同样的方式测算中国储能锂电池电解液需求量,得出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电解液需求量有望达18万吨,相较于2021年4.8万吨增长13.2万吨。3.3.消费电子:疫后需求复苏,支撑需求上行2021年全球疫情有所缓解,消费电子需求复苏。2017-2021年,全球电子消费市场规模从6.13万亿元上升至7.2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5%,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7.26%。2017-2019年国内电子消费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61万亿元上升至1.7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2%。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电子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所回调。随着国内疫情好转,2021年国内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回升至1.81万亿元,同比增长4.42%。5G的应用与普及有望带动智能手机需求上行。2022年以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5G用户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1年末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5G用户数合计为5.75亿户,同比增长128.5%。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5G用户数合计为7.43亿户,超过2021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全年5G用户数。此外,2021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为2.66亿部,同比增长63.2%。伴随国内疫情缓解以及5G的应用与普及,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显著提升。2021年末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3亿部,同比增长15.55%。未来随着5G渗透率的逐步提升,有望带动智能手机需求持续上行。此外,新兴消费电子有望带动消费锂电池需求上行,进而带动电解液需求增长。新兴消费电子包括可穿戴设备、TWS耳机、VR/AR等新兴电子产品。以可穿戴设备和TWS耳机为例。可穿戴设备方面,2015-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从0.78亿台增长至5.28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58%;市场规模从268.35亿美元增长至550.6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73%。TWS耳机方面,根据Canalys发布数据,2021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达2.9亿部,同比增长14.5%。此外,TWS耳机的主动降噪、空间音频、防水、无线充电等特性受到市场青睐,出货量有望持续上行。根据StrategyAnalytics预测,2022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或将同比增长38%。4.趋势:下游进入增长快车道、供需格局有望改善4.1.电解液历史价格复盘2019年以来,电解液价格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电解液价格处于缓慢下行阶段。第二阶段为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电解液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并上涨至历史高位。第三阶段为2022年3月至9月,电解液价格开始回落至历史中位水平。电解液价格与上游原料六氟磷酸锂价格高度相关,2019-2022年9月两者的相关系数达99.52%,变动趋势基本趋于一致。第一阶段,电解液处于缓慢下行阶段。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电解液价格缓慢下行。截至2020年8月,电解液市场均价报2.95万元/吨,较2019年初下降1.55万元/吨,降幅为34.44%。期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较缓,市场渗透率较低,下游需求一般,叠加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行,致使电解液价格下行。第二阶段,电解液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并上涨至历史高位。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电解液价格持续上涨,从2.95万元/吨上涨至12万元/吨,上涨9.05万元/吨,涨幅为306.78%。期间受财政政策补贴及消费政策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销量实现快速增长,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提振电解液需求。叠加上游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处于供不应求阶段,价格大幅上涨,从2020年9月的7.25万元/吨上涨至2022年2月的57.5万元/吨,上涨50.25万元/吨,涨幅为693.1%,支撑电解液价格上行。第三阶段,电解液价格回落至历史中位水平。2022年3月至9月,电解液市场均价从12万元/吨下降至6.8万元/吨,下降5.2万元/吨,降幅为43.33%。期间相关生产企业积极扩张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产能,致使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产能大幅提升,价格逐渐回归至合理水平。4.2.出货量快速增长、库存有所下行受下游需求拉动,电解液出货量实现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需求高速增长带动电解液出货量快速提升。2015-2021年全球电解液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95%,其中2021年出货量为61.2万吨,同比增长83.23%;2015-2021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53%,其中2021年出货量为50.7万吨,同比增长88.48%。我国为电解液主要生产国,2021年我国电解液出货量占全球电解液出货量比例为82.84%。2022年5月以来电解液库存有所下行,目前处于历史中低位。受疫情以及物流停滞影响,我国电解液工厂总库存从2022年1月的494吨上升至2022年4月的2385吨。之后随着国内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国内电解液库存开始呈下行趋势。截至2022年9月16日,国内电解液工厂总库存为940吨,较2022年5月初下降1545吨,降幅为62.2%,低于近三年工厂平均总库存1240.04吨。电解液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短期内新增供给相对滞后。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持续上行,带动电解液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EVTank预计,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量或将达到216.3万吨,2030年或将达548.5万吨。目前国内电解液计划新增产能较多,但受疫情影响以及产能爬坡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新增电解液产能或将不及预期。长期来看,电解液产能的逐步释放将为电解液产量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有望迎合其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电解液价格维持合理水平。5.重点公司分析5.1.石大胜华公司为全球电解液溶剂龙头。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2021年公司在全球碳酸酯高端溶剂市场份额超40%,客户覆盖全球电解液龙头厂商。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碳酸二甲酯产能12.5万吨,碳酸甲乙酯产能5万吨,碳酸乙烯酯产能4万吨,产能利用率均在90%以上。公司持续向电解液+材料综合平台服务商转型。根据石大胜华公司官网,2016年公司5000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奠基仪式举行。2020年公司5000吨/年动力电池添加剂项目投产,标志着公司成为电解液材料全品类供应商。2021年11月,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胜华新能源科技(东营)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30万吨/年电解液项目。此外,公司布局包括硅碳负极、补锂剂在内的多种锂电材料,未来有望完成从电解液材料供应商向电解液+材料综合平台服务商的转型。2021年公司净利润迈入新台阶,2022年上半年再创新高。营收方面,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0.56亿元,同比增长57.67%;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8亿元,同比下降4.62%。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78亿元,同比增长353.6%;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51亿元,同比增长10.15%,再创历史新高。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上游电池材料需求增加,致使公司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营收大幅提升。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持续景气,公司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从产品结构看,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贡献公司主要利润。营收结构方面,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36.8%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60.0%,成为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源。毛利润结构方面,碳酸二甲酯系列同样是公司毛利润主要来源,占比从2017年的77.73%提升至2021年的92.26%,带动公司毛利润大幅增长。2019年起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下行,2021年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019年以来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下行,从2019年的5.54%下降至2021年的4.45%,公司降本增效持续推进。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24%,同比下降3.54pct。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45pct,公司运营能力有所增强;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06pct,主要原因是公司汇兑收益有所增加。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19亿元,同比增长94.51%;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51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5.2.天赐材料公司为国内电解液行业龙头。公司于2007年由原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并于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广州、九江、天津、宁德、宜春等多个供应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电解液行业龙头企业。2021年公司现有产品产能包括20.6万吨/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7.8万吨/年的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公司实施一体化布局构筑优势壁垒。公司持续加大锂电池材料领域布局,以电解液为核心,搭建“硫酸—氢氟酸—氟化锂/五氟化磷—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公司已布局了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等一系列原材料产品,根据天赐材料公司公告,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锂自给比例超过95%。此外,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目前已拥有2万吨/年磷酸铁锂电池处理能力。公司在建的10万吨/年锂电池回收项目计划于2022年底投产,届时公司电解液一体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2021年公司业绩大幅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受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影响,公司主营产品迎来量价齐升,叠加公司加速产能投放,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致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91亿元,同比增长169.26%,远超2017-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6.04%;实现归母净利润22.08亿元,同比增长314.42%,远超2017-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0.45%。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63亿元,同比增长180.13%;实现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增长271.32%,已超过2021年全年水平。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营业收入及毛利润占比较高,为公司重要利润来源。2021年以来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营业收入及毛利润占比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营业收入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9%和5.21%。毛利润方面,2022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营业收入占总毛利润的比例分别为95.49%和3.36%。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贡献了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及毛利润。2017年以来公司三费总费用率持续下行,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公司三费总费用率从2017年的16.67%下降至2021年的4.23%,下降12.44pct。细分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持续下行。其中2017-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4.5pct,管理费用率下降7.5pct,公司营运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其中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78亿元,同比增长125%,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4.36亿元,超2021年全年水平。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和增强公司技术优势。5.3.新宙邦公司为国内电解液行业龙头之一,布局高性能氟材料实施高端进口替代。公司成立于1996年,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池化学品、电容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和半导体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我国广东、江苏、福建以及波兰、美国、日本均布局了生产基地或分支机构。公司为电解液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现有产品产能包括13.05万吨/年的电池化学品、0.41万吨/年的有机氟化学品、3.84万吨/年的电容化学品和4.57万吨/年的半导体化学品。公司在建年产1.5万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属于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材料,有望为实现高端高性能氟材料进口替代奠定基础。2021年以来公司业绩实现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提升,叠加公司加速产能投放,公司电池化学品产销量明显提升。此外公司加强原材料自给率,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推动公司业绩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51亿元,同比增长134.76%,实现归母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增长152.36%。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涨势延续,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1亿元,同比增长95.22%;实现归母净利润10.04亿元,同比增长129.75%,主要原因为公司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半导体行业及医药行业等多行业均迎来持续快速发展,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增幅显著。电池化学品营业收入及毛利润占比高,为公司重要利润来源。营业收入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电容器化学品及半导体化学品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07%、10.81%、7.34%、3.16%,电池化学品占据主导地位。毛利润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化学品和医药中间体毛利润占总毛利润的比例分别为77.87%和22.13%,电池化学品贡献了公司的主要毛利润。2017年以来公司三费总费用率持续下降,研发投入递增。2017-2021年,公司三费总费用率从17.4%下降至7.64%,下降9.7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以及财务费用率均呈缓慢下降趋势。自2017年起,管理费用率仅2018-2019年小幅度增长,从2018年的7.11%增加到7.87%,此后逐年减少,2021年降低到5.87%,公司的运营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其中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4.07亿元,同比增长1.2倍;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66亿元,同比增长53.76%。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5.4.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第一梯队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并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消费品进出口贸易和电池材料、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为锂电池电解液第一梯队企业,根据公司公告,近三年公司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均位于行业前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