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语言题型复习课件_第1页
中考说明文语言题型复习课件_第2页
中考说明文语言题型复习课件_第3页
中考说明文语言题型复习课件_第4页
中考说明文语言题型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语言考点专项复习

一、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考点

1.加点词的作用;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3.某词能否被替换;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准确性”特点的词,并作简要分析。

考点一: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注意:要联系句子内容解释关键词的作用,划线句不可少。

参考答案:“似乎”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经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能是推测。用“似乎”更令人信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说出“似乎”一词的表达作用。

方法归纳

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大约”表示估计,因为“旅人桥”年代已久远,无以考证了,只是推测的情况,不能说得太绝对。“大约”一词表达准确、严密。

考点二:加点词能否去掉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天。”“左右”一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左右”一词不能去掉。“左右”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者稍少,如果去掉了它就刚好“十天”,这样不符合实际情况。“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几乎”是否能够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能。“几乎”表程度,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去掉后,就变成到处都有了,意思就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不能去掉。“许多”说明数量有范围,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样就太绝对了,不符合实际。“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许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2.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将“亟待”一词改成“需要”可以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小试牛刀1.解答:“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2.解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不可以,亟待:迫切等待、急切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地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原词表达准确、严密。考点四: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下列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他(朱元璋)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2.至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

3.有生物学家认为,到205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能增长到150岁。4.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5.西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太阳能利用最为充分的地区之一。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经常出现的词语:

表程度、估计、时间、范围、频率等修饰、限制的词

1.表程度限制: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大多、容易、仅仅、通常、常常、往往、一般、最大限度……2.表估计、推测:大约、可能、左右、也许、应该……3.表时间限制:当时、刚刚、迄今、截至目前……4.表范围限制:一切、部分、全部……5.表频率限制:经常、常常……

二、说明文语言生动性考点

语言特点(生动)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3.引用故事、谜语、诗歌等。答题格式:1.该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说明对象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说明对象的特点。2.该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对象的特点。3.该句(段)中引用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练习请你说一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光临是敬辞,用来称呼客人的到来,(1分)将台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台风暴雨的到来可以缓解旱情,(1分)表现出人们对它的欢迎态度。(1分)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