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普仁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普仁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普仁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普仁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普仁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普仁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

B.内容广泛,条文明晰C.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D.属于公民法范畴参考答案:A略2.《十二铜表法》第24条:“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第10条:“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这说明()A.《十二铜表法》以考虑过失责任作为处理案件的一般原则B.《十二铜表法》开始出现区分民法刑法的意识C.《十二铜表法》以维护奴隶制贵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D.《十二铜表法》以“案例”为主,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参考答案:考点:4E:《十二铜表法》.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解答:”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表明《十二铜表法》开始出现区分民法刑法的意识,故B正确;《十二铜表法》处理案件的一般原则是加害责任原则,故A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为万民法特点,排除.故选B.【点评】《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3.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三权分立原则B.共和制度C.联邦体制D.主权在民原则参考答案:C从材料1788年可得出美国此时已经通过了1787年宪法。从材料“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这一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是美国的联邦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克服邦联制下地方松散的弊端,故C项正确;三权分立原则是立法、司法、行政三者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共和制度是美国政体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主权在民原则主要体现在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4.“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把大工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这些内容应出自(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C.战后资本主义调整 D.新中国三大改造参考答案:知识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从“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可知,国有制经济占重要组成部分,并同时发展私有制经济,这符合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选A。BC着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错误,托拉斯和辛迪加是垄断组织,不符合中国现实。5.下面两幅图共同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力不从心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参考答案:考点:EB:多极化趋势加强.分析:本题以两幅漫画为内容考查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注意题干限定信息“共同反映”,图1反映的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受到多种力量阻扰;图2反映的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两幅图共同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A项正确.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力不从心只是图1反映,故B项错误.中国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故C项错误.图1反映世界形势出现局部紧张,故D项错误.故选A.6.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参考答案:C【详解】从“三代”在祭祀的时候,“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C项符合题意。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的说法太绝对,A项错误。各族并不都是黄帝真正的后裔,所以本题无关“宗法观”和“世袭制”的事,B、D选项所说的“强化”和"延续”均为错误说法。【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准确识记和运用。7.15.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稳定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参考答案:D略8.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党政机关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7月1日,在中国一直延续实行的住房福利制宣告结束。此改革A.实际上有所减弱社会公平B.适应了市场经济需要C.摆脱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改变了按劳分配原则参考答案:B材料“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反映出此项改革使住宅建设市场化和住房消费货币化,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摆脱”;住房制度改革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故D项错误。9.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参考答案:C10.中世纪的西方人信仰上帝,明清时代的中国人推崇理学,这两种信仰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都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

C.都属于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参考答案:B11.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说明当时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1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

,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你是如何理解的?A.一方面主张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主张对政府要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B.美国是民主国家,应该让人民享有高度的自由,反对政府的管理C.应该用法律来规范个人和政府的行为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并且政府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应受到制约参考答案:C1787年宪法。题干中“如果人都是天使”,“如果是天使统治人”是一种否定的说法,说明国家需要政府,同时需要对政府的权利进行“内在或外在的”制约。因此符合题意的是C项,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三权分立体制,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13.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

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相地而衰征”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

④“民得买卖(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我国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模式。参考答案:B15.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古代希腊和中国都有众多的“小国”。相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古代希腊的“小国”具有的特点包括①从建立之初就十分珍视独立自治

②君主专制统治未能真正建立和发展③各国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基本一致

④其公民往往积极参与公共政治事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16.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一、性质: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二、价值:1.带动民间积极向学风气。2.少数出身社会下层的人也能得到入仕机会。

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参考答案:C17.对如表解读合理的是()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年份1992199519982000东部总量/亿美元98.6319.7386348.9所占比重%89.685.985.286.5中西部总量/亿美元11.352.566.854.4所占比重%10.414.114.813.5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参考答案:考点:GC: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解答: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与题干所给“1992﹣2000年”不符,故A项错误;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题干所给表格数据表明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呈增长趋势,这是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所给表格数据,东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大于中西部,这表明东部对外开放程度高,故D项错误;故选C.18.美国学者特里尔在其著作《毛泽东传》里这样评价毛泽东在某革命时期的作用:犹如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一样:把一个由不同成份组成的群体加以锻炼,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运动。该评价所对应的事件应是A.北伐战争期间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B.战略转移的胜利C.取得了废除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的完全胜利D.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用“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来评价毛泽东领导红军长征,长征极大地锻炼了革命队伍,传播了革命的理念,B项正确;北伐战争期间,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与“锻炼不同成份群体”不符,排除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废除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排除C;D项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所以选B19.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②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③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④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20.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A.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

B.诸候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C.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参考答案: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先秦宗法制下无论周天子还是诸候的君主地位都是嫡长子来继承,材料中的“弑君、逐君”现象说明宗法制所形成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了破坏,也就是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C项正确。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C21.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以“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体制的运行对唐代政治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材料中不难发现三省六部体制对皇权的专制仍然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也成为其在唐代以后逐渐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22.秦与西汉都实行郡县制,其共同之处是

A、郡县长官受所在州管辖

B、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C、郡县长官统辖列侯

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参考答案:D23.下面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参考答案:B24.《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材料反映了A.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C.罗马法反对君主专制

D.罗马法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参考答案:D罗马法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用法规和客观的判断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说明罗马法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所以选D。ABC不符合材料的意思。25.图6所示为近代英国部分经济数据的变化,对其因素解读有误的是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影响

B.政治上民主改革的进行C.对外推行殖民政策的结果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指导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题中所示时间为1750年~1865年,此间英国政治上进行了民主改革,经济上开展了工业革命,对外政策上一直奉行殖民政策,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推行是在二战后,故选D。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26.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的经济急剧衰退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参考答案:C考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观察图示内容可知,美国、日本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中国年均增长率虽然在某些年份有所下降,但总趋势是在较高水平上呈增长趋势,而且在1985年和1993年呈现两个增长高峰。这与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故C解读正确。A、B、D说法错误,且与曲线图信息无关,应排除。故应选C。27.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C.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D.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的强化。西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皇帝的近臣尚书掌握实权,分割相权、加强皇权;东汉内朝的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发展为尚书台的宰相机构,再到隋唐时期发展为三省制,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君主决策的失误,故选D项。宗法关系突出血缘关系,不同于古代官僚制度的发展,故排除A项;从内外朝制度到三省制的发展,体现了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趋势,排除B项;明朝以前,一直都没能有效地防范宰相的擅权,排除C项。28.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为中国革命重心转移指明了方向。这一“转移”指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由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包围城市转变C.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D.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可知中共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五四运动,B项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项是三大改造,故A、B、C三项错误。29.近年来,有关商帮的电视电影层出不穷,轮流登台。从《大染坊》到《大宅门》,从《乔家大院》到《徽商传奇》等一系列电视剧在国内掀起了“商帮文化热”。商帮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①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②城镇经济空前繁荣③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④政府不再推行专卖制度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城镇经济空前繁荣,这推动了商帮的崛起,①②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政府依然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对关系国家大政的重要产品如盐、茶等进行专卖,③④项错误。因此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0.英国政府1823年通过了《哈斯基森林法》,放宽了对其他国家航运的抑制和对外粮食进口的限制,同时,英国政府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平均降低30%。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了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这主要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B.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C.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变化D.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参考答案:B由材料“放宽了对其他国家航运的抑制和对外粮食进口的限制,同时,英国政府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平均降低30%。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了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可以得出英国放弃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转而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B符合题意;A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社会关系的变化,C不正确;18世纪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已经确立,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西方经济思想的变化表现为。工业革命之前为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为自由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为凯恩斯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新自由主义。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际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如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言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2分)据此概括唐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就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4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4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制约:皇权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2分)。特点: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3分)(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4分)(3)不一致: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朝以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4分)试题分析:(1)由材料可直接得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的制约和特点。即初君主的权力受到的制约是皇权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特点: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2)由材料三“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和材料四“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事皆朝廷总之”可知唐太宗认为设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唐朝和明代时代背景。即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朝以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废除宰相制度32.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材料二、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孙中山全集》第6卷材料三、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欧阳哲生《严复评传》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2分)(3)材料三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2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主要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1分)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3分,任答三点)(2)观点: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1分)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1分)(3)“五四”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2分)“五四”以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4)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2分,任答两点)试题分析:近代前后中西文化交流。(1)主要表现:要求根据材料一来概括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即可得出。背景: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西方传教士东来以及西学东渐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2)核心观点:要求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根据材料二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可以概括出来,即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理论创新: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文化倾向:根据材料三中的“五四”以前“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得出结论。举例:五四以前的可以用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一些史实来说明;五四之后的用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来说明。(4)特点: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四中的“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可以得出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3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后,纳粹德国开始有计划实施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东德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西德,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接纳国家的欢迎。从1946年到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了西方国家。——摘编自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德国解決难民问题的影响。参考答案:(1)成因:纳悴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对外实施移民政策的失败,人口回流;大批苏联占领区(东德)居民逃往美、英西占区(西德)。特点:农村地区比城市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渗透着深刻的冷战背景;得到接纳国支持,向海外移民多。(2)影响:有利于尽快稳定战后德国(西德)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加强德国与美国等国的联系;使西方在冷战对峙中取得道德和心理上的优势,有利于对东德开展和平演变;促进西方经济恢复发展。(1)本问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