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件_第1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件_第2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件_第3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件_第4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倩女离魂》目录元剧的发展与形式元杂剧的题材内容作家简介浅析《倩女离魂》“离魂”主题《倩女离魂》剧照小结作者简介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约于泰定元年(1324)前后,郑光祖卒于杭州。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先后谢逝后,到了元代晚期,郑光祖就是元代仅存的独树一帜的大戏剧家之一,在全国都有广大影响。

俺叫郑光祖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元杂剧作家用同一题材作剧,后出者为次本。郑光祖的剧作即大多系翻用前人旧作而为次本。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这说明,在选择主题方面,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他的剧目主题离现实较远。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贡献于这一民间艺术,在当时的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伶人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的作品通过众多伶人的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与苏杭一带的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死后,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的灵隐寺中的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

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郑光祖网上纪念馆作者评价★元学者钟嗣成在《录鬼薄》中说他“公子所作,不待备述,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如其为德辉也。”★钟嗣成《录鬼薄》说他“乾坤膏馥润肌肤,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解翻腾,今是古,词坛老将伏输。”★

其创作风格以文采见长,明初朱权评其作为“九天珠玉”★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举“六字三韵”例和“定格”范例时都引用过他的曲文,称赞说:“美哉,德辉之才,名不虚传”★王国维则说他“清丽芊绵,自成馨逸”,与关、马、白“均不失为第一流”(《宋元戏曲史》)。《梅香骗翰林风月》

清人梁廷□说:“《梅香》如一本《小西厢》,前后关目、插科打诨,皆一一照本模拟。”不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来看,它的成就比《西厢记》差得多;但也有不少曲词写得意趣盎然,情意独至。★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极为赞赏,称之“真得词家三昧者也”。★清李调元在《雨村曲话》说此剧“虽不出《西厢》窠臼,其秀丽处究不可没”。戏中处处可见《西厢记》的影子,但又有所不同。这不仅表现在他将《西厢记》的五本压缩在一本之中,还表现在它只写青年男女发乎情止乎理,虽对爱情有所追求,却又没有逾越礼教伦理范围。它抹去了《西厢记》那种反封建精神,指传播传统社会所允许的所谓文人风流韵事。《醉思乡王粲登楼》《醉思乡王粲登楼》,简称《王粲登楼》。据东汉末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意不自得而作《登楼赋》事,并加以虚构敷演而成。剧中所用的“误会法”,即王粲岳父蔡邕故意辱婿,逼令进取,最后经旁人说明,终于以团圆结局。这对后来的《举案齐眉》、《冻苏秦》、《渔樵记》等戏曲都有影响。《王粲登楼》虽然在剧情、结构方面无甚可取,但词曲工丽,对人物心境的描写却颇具匠心。《醉思乡王粲登楼》明人何良俊说;“王粲登楼第二折,摹写羁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至后《尧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为妙绝。岂作脂弄粉语者,可得窥其堂庑哉”。刘大杰说,这些曲词,“表现出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愤慨,情感的真挚,意象的高远,语言的俊朗,能与人物当时的心境相映衬”。《醉思乡王粲登楼》据东汉王粲的《登楼赋》虚构而成。它的情节平淡,人物塑造一般,但曲文挺拔,颇具感人的力量。如第三折,作者写王粲落魄荆州,登楼作赋,抒发了游子飘零,怀才不遇的感情:

【迎仙客】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栏杆、栏杆在天外倚。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越搅得我这一片乡心碎。

【普天乐】楚天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气呵做了江风淅淅,愁呵做了江声沥沥,泪呵弹做了江雨霏霏。这几只曲子意象开阔高远,感情激越真挚,堪与王粲《登楼赋》相媲美。剧中王粲宣泄的怨愤,也正是作者客寓他乡、沉抑下僚、终生不得志的感情吐露。它是元代由北方南下的文人漂泊未遇心境的写照,所以特别易于引起失意文人的共鸣,容易受到人们的激赏,因而受到推崇。《钟离春智勇定齐》《钟离春智勇定齐》以《战国策》、《烈女传》所记史实为依据,通过战国时期秦、燕、齐三国的矛盾纠葛,塑造出了智勇双全的古代妇女钟离春的英雄形象。剧中的钟离春是齐国的一位采桑女子,她外貌丑陋,但胆识过人,在秦、燕两国合兵伐齐之际,她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辅助齐宣王一举战胜了敌人,使处于亡国境地的齐国不仅转危为安,而且被尊为上国。明、清以来,全国不少剧种都一直有改编本演出。《钟离春智勇定齐》在他的历史剧中,是比较有特色的。【双调】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人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怀才不遇,抒发欲建功立业的情怀作品及内容简介精彩片段赏析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分析情节结构的艺术特点作品意蕴浅析《倩女离魂》《倩女离魂》内容简介剧本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欲申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她的魂灵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

精彩片段赏析(一)第二折【越调.斗鹌鹑】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着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似盼张骞天上浮槎。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髻堆鸦,走的我筋力疲乏。你莫不夜泊秦淮卖酒家,向断桥西下,疏剌剌秋水孤浦,冷清清明月芦花。

【小桃红】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垂杨下。唬的我心头丕丕那惊怕,原来是响当当鸣榔板捕鱼虾。我这里顺西风悄悄听沉罢,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精彩片段赏析(二)第三折

【醉春风】空服遍眩约不能痊,知他这腌臢病何日起,要好时直等的见他时,也只为这症侯因他上得,得。一会家缥缈呵忘了魂灵,一会家精细呵使着躯壳,一会家混沌呵不知天地。

【迎仙客】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词藻俊美,刻画人物细致入微。主要人物形像分析—倩女

倩女的爱情是真挚而热烈的。她虽与王文举早有婚约,但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而难于相见相识。初见王文举,即被他激起了爱情之火:“他是个矫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帕香车楚楚娘,恰才貌正相当。”从此,便如痴如醉地追求起自己的爱情来。倩女,是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中着力塑造的的一个女性形象,也是郑光祖笔下刻画得最为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以独特的光彩出现在元杂剧爱情戏的人物画廊中。在这个人物身上,既有元代爱情戏中所描写的青春少女们共有的性格特点,又有其独具的闪光之处。独特代表我本真情主要人物形像分析-王生王生是剧中的男二号。较之倩女,其性情略显主流。倩女的离魂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追赶情人,王生却说什么“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说她“私自赶来,有玷风化”。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个为封建科举奴隶的人,必然也会陷入封建礼教的泥泽中。然而庆幸的是,在倩女义无反顾的追随下,他也打破了礼教对其的束缚。最终与倩女欢宴成婚。一句话说,他是敢于解放思想却热衷功名的礼教维护者。意蕴《倩女离魂》:灵肉分离的寓意1、灵魂离体(1)、灵肉分离的哲学解释:魂不灭论(2)、灵肉分离的艺术解释:我本真情

2、灵魂离体的寓意: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内在情感的力量,代表了她们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在离魂的状态下,她大胆冲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心态。

3、病体煎熬的寓意倩女家中的病体,那种幽怨悱恻,凄凄楚楚,正体现出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反映了她们在婚姻方面受抑制、受摧残而不能自主的可悲事实。4、灵肉分离的寓意: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不了女性追求爱情,追求婚姻的强烈愿望。包涵着作者对蕴藏在青春生命中爱之激情的热烈歌颂。艺术特色分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矛盾集中,情节紧凑,主线突出。人物性格刻画鲜明。语言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张母的门第观念:“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使张倩女和王文举的婚姻得不到最后肯定。这是倩女忧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忧虑的第二个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别就新婚,剥落呵羞归故里”。而在当时,封建婚姻筑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嫌贫爱富的岳父母,比比皆是,而且高中后抛却原妻的男子也不在少数。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倩女爱恋的是文举本人,她不在乎有无功名,担心的倒是文举高中后别娶高门。在离魂的状态下,她大胆冲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另一方面,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当文举中了状元,寄信给张家,说“同小姐一时回家”时,病中的倩女以为文举另娶,悲恸欲绝。这两种不同的情节安排,出乎意料且大胆浪漫,预示着冲破礼教的枷锁才能获得幸福。剧中,郑光祖让离魂与躯体有不同表现,这一艺术处理,当给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的创作以有益启迪。矛盾集中,情节紧凑,主线突出。

《倩女离魂》的矛盾是建立在封建宗教伦理规范合理性下的家族利益和男女婚恋的冲突中,矛盾的主体是老夫人和倩女,一个想光耀门庭,一个想马上洞房花烛。而倩女的灵魂和肉体的不同表现,更突出了在传统理论和价值观念这枷锁下对自由的向往。人物性格刻画鲜明

《倩女离魂》辞藻俊美,刻划人物细致入微。如第一节中倩女的出场就表现出其倔强的性格特征。

【仙吕·赏花时】他是个矫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帔香车楚楚娘,恰才貌正相当。俺娘向阳台路上,高筑起一堵云雨墙。

【么篇】可待要隔断巫山窈窕娘,怨女鳏男各自伤,不争你左使着一片黑心肠。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你把我越间阻越思量。她对门第观念的阻婚产生极大的忧愁,母亲的阻挠和文举的功名路都使她不安。她不要富贵,只要两个人相亲相爱。可倔强的性格令她只能在思念中挣扎。

语言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曲辞婉约,如第一折倩女的伤感:

【仙吕点绛唇】“捱彻良宵,飒然惊觉,纱窗晓。落叶萧萧,满地无人扫”。

【混江龙】“可正是暮秋天道,尽收拾心事上眉稍。镜台儿何曾览照,绣针儿不待拈着。常恨夜坐窗前烛影昏,一任晚妆楼上月儿高。俺本是乘鸾艳质,他须有中雀丰标;苦被煞尊堂间阻,争把俺情义轻抛。空误了幽期密约,虚过了月夕花朝。无缘配合,有分煎熬。情默默难解自无聊,病恹恹则怕娘知道。窥之远,天宽地窄;染之重,梦断魂劳。”这两段唱辞把倩女的伤感愁情和天气环境连在一起,同时把复杂但饱受折磨的爱情向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文辞的优美和达意令人折服。而倩女似乎比崔莺莺更加大胆强烈渴望爱情和要去追求爱情。

语言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又如第三折《普乐天》:

“想鬼病最关心,似宿酒迷春睡。绕晴雪扬花陌上,趁春风燕子楼西。抛闪杀我少年人,辜负了这韶华日。早是离愁添萦系,更那堪景物狼籍。愁心惊一声鸟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飞。”词曲抒情气息浓厚,景物和情绪融合在一起,动人心魄,委婉绚丽。此外,用躯体和魂魄分离的大胆想象,表现了一个大家闺秀的双重人格,一方面,谨小慎微,恪守闺女道德操守,另一方面,大胆泼辣,无拘无束,勇敢地追随爱情而去,热烈地投入心爱人的怀抱而不顾名分。这种双重人格,在封建礼教的藩篱下,实际上道出了不少青年女子的心声。但大多数人敢想而不敢行,所以,才使此剧获得空前成功。另外,《倩女离魂》的爱情观仍可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世俗爱情观的丑陋和残酷,让人不禁深思。《倩女离魂》情节结构的艺术特点

------双层性

1.大小事件的安排《倩女离魂》包含两个大小相等,骨肉均匀的中心事件:倩女之魂对王生的紧紧追随(第二折)和倩女之体在家所受的相思之苦(第三折).二者是一种对比映衬,相互彰显,相互强化的关系:第二折中"魂"的随情而动,深刻地揭示出倩女之体在封建礼教禁锢下所承受的精神痛苦;而第三折中"体"的卧病不起,又形象的凸现出倩女之魂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求.如果把其中的任何一个弱化到与老夫人悔亲,折柳亭送别,魂体合一的小事件之列,都无法体现剧作家的创作主旨.至于剧末的正名之所以定为"迷青锁倩女离魂",应该有多种原因,如剧作家本人的情感倾向,更为吸引观众(包括读者)的注意等,因其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之内,故不多谈.《倩女离魂》对事件的组织方法,类似于小说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结构,不但明显地增强了剧情的凸凹感与表现力,而且在使剧情的叙事容量大大增强的同时,又保证了各个事件清晰流畅有条不紊地发展.

2.时空关系的组织

《倩女离魂》采用了"同时异地"的手法组织时空关系,即剧中处于不同空间里的主要事件所发生的时间是相同或相近的,呈"叠合"化的状态.先看剧情,折柳亭之别后,倩女痛不欲生,一方面怕王生分别之后另结新欢,意欲追随王生而去;另一方面又无力挣脱种种礼节闺训的束缚,只得滞留家中,刻骨的思恋终使她魂体分离:其"魂"紧随王生而去常伴其左右(第二折),其"体"抱相思之病在家,足不出户(第三折).然而,作者的处理却是省去了魂体分离的过程,直接呈现分离后的结果:王生赴京途中的第二折与倩女家中的第三折.显然,它们都是紧接折柳亭之别后的事件,在时间上不可能存在先后的顺序.不妨用一简图把《倩女离魂》杂剧情节结构的时空关系更形象地表示出:

╱第二折:进京途中╲

楔子:倩女家—第一折:折柳亭第四折:倩女家

╲第三折:倩女家╱

3,因果关系的设置

《倩女离魂》,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第二折魂的紧追慢赶与第三折体的疾病相缠,都直接源于第一折中王生的辞别进京.这中间由于省去了倩女魂体分离的过程,直接呈现的是分离后的结果,剧情也相应地在同一时间内的两个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展开,而且各个空间上发生的事件几乎没有因果关系的瓜葛.因此,其剧情是由共首共尾的两条因果关系链组成的.不妨用一简单的示意图列出:

╱魂追赶—同行进京(第二折)╲

变卦—辞别—送行(第二折)衣锦还乡—魂体合一(第四折)

╲体受苦—病入膏肓(第三折)╱《倩女离魂》所设置的共首共尾的两条因果链,不但保持了剧情的发展"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的紧凑性与迅时性,而且又使其不失摇曳多姿,跌宕起伏的丰富立体感.可以说它在不同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求中找到了一个"雅俗共赏"的平衡点.《倩女离魂》情节结构的深层文化意蕴第一,对前人传奇小说《离魂记》叙事模式的成功利用与改造.

第二,佛道两教中有关生死问题的"神形"二元论对当时儒士们的影响.

对传奇小说《离魂记》叙事模式的成功利用与改造《倩女离魂》本事于唐代陈玄佑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它写张镒曾把女儿许予外甥王宙,两人因而生情.但后来张镒忘了此事,又把女儿另许他人.倩女便离魂跟随王宙而去,留下身躯在家抱病卧床.后来倩女思念双亲,与王宙一起回到衡州,魂体因而得以复合为一.显而易见,在《离魂记》中已存在把倩娘的魂与体的不同行动放在同一时间内叙述的情况,它无疑为杂剧《倩女离魂》情节结构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先天的可能性.郑光祖在改编时相应地加大了离魂后倩娘之体的戏份,使"魂"与"体"以同等的份量呈现于观众和读者面前,相互加强彰显对方的情感形象感知力,从而也带来了奇妙的艺术效果.

佛道两教中有关生死问题的“神形”二元论

对当时儒士们的影响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其上层统治集团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故而元代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到了郑光祖生活的中后期,各种不同的宗教已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且出现了相当成熟的,交融互渗的状态.但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在中原早已存在了近千年,已融入各家之长的佛教道教.在涉及生死的问题上,虽然佛道两教的观点存有天壤之别,但它们在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佛道两教中有关生死问题的“神形”二元论

对当时儒士们的影响一,世间万物皆是由“神”与“形”两种东西组成,也就是精神和肉体.所谓:“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二,"形""神"可以分离.而当时的儒士们处于"九儒十丐"的地位,满腹经韬纬略却仕途无望,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们大量流连市井,"依红傍翠",以分散甚至麻醉自己进功取名的欲望.三,同时,统治阶级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无疑又将促使他们沉迷于宗教研究中,执著于其中论及生死的问题,以求从现实怀才不遇的痛楚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平稳.那么,在当时广泛普及的佛道两教必然会成为重点研究的对象,而其中的"神形"二元论也必定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吸收消化,被重新阐释定义.《倩女离魂》杂剧中倩女在原本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眼见不保的情况下,痛不欲生以至灵魂与躯体相脱离,各自遵守一方准则分别行动,显然是作者在吸收了佛道两教有关"神形"二元论的观点后,做出的文学艺术性解释.离魂题材系列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有许多离魂故事,可以说形成了一个离魂题材系列,创造岀一种独特的故事范型。离魂这一题材最早应出现在南朝刘义庆编纂的志怪小说集《幽明录》的《庞阿》中,记述的是巨鹿郡的石氏女因庞阿的“美仪容”而慕色离魂的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朝代交替,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的现实生活使得人们放弃了对于儒家思想的信仰,又由于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人们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