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A.甲和村长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乙在半年的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

D.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街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B项中,虐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强迫超体力劳作、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上或者精神上摧残、折磨的行为。长期性、反复性是构成虐待罪的要素,所以乙的行为只能是构成一个虐待罪,不符合连续犯是实质数罪的特征。C项中,由于丙的行为分别构成贪污罪与受贿罪,是两个不同的犯罪,所以不构成连续犯。D项中,丁的行为分别构成遗弃罪和故意杀人罪,是不同的犯罪,不构成连续犯。故选A项。

2.按照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

A.宪法及其相关法

B.民商法

C.行政法

D.社会法

答案:A

本题解析:

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和主导性的法律部门,是其他部门法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最高依据,处于特殊的地位,起着特殊作用。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除了包括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包含处于附属层次的一些法律文件: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国籍法、国旗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权利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权法等。由此可知,选择A。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合伙组织出资形式的是()。

A.货币

B.实物

C.劳务

D.信用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合伙组织的出资形式具有广泛性,货币、实物、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劳务都可以作为出资形式,但绝对不能以人格、信用出资,故选D项。

4.关于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居问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无权要求支付从事居问活动的必要费用

B.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

C.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委托人负担

D.行纪人不能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委托物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第427条的规定,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问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故A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426条的规定,居问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故B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415条的规定,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行纪人负担,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故C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415条的规定,行纪人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人的,可以按照约定增加报酬。故D项错误。

5.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不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受教育权

B.示威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言论自由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政治权利仅指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广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而受教育权则属于文化教育。

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

A.侵夺或损坏

B.侵害或破坏

C.侵占或破坏

D.侵占或损坏

答案:C

本题解析:

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7.甲、乙(均为17周岁)经常在小学校门外拦截小学生索要玩具,严重扰乱了学校周边的社会秩序。甲、乙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寻衅滋事罪

C.抢夺罪

D.敲诈勒索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8.下列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两者法律渊源相同

B.两者法律本质相同

C.两者诉讼程序相同

D.两者法律结构相同

答案:B

本题解析:

普通法法系与大陆法法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大法系一致的地方在于它们都属于资本主义法,两者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方面都是一致的。两大法系的经济基础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级本质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指导思想都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和人权,基本原则都是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等。考生应注意,不要总是在记两大法系的区别,而忽视了它们的相同点。所以答案选B项。至于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法律渊源不同;(2)法律的分类不同:(3)法典编纂不同;(4)诉讼项程序不同;(5)判决程式不同。

9.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

本题解析: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正如我国民法典第54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由下可见,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作用,是法律事实中行为的组成部分。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民事法律事实中行为的一种,具有如下三项特征而区别于其他各类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因为它必须是合法行为。才能为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从而能够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在此,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应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均应符合法律规定,而且,合法性的范围是广义的,即要符合法规规定,又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是民事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整的目的,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二)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作为构成要素1.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或消灭)的内心意思用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活动。2.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每种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存在意思表示。缺少民法所确认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但并不等于民事法律行为,因为,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意思表示构成是不一样的,既可以是一种意思表示所构成,也可以是包含两种或多种意思表示。(三)民事法律行为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即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那么,基于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的合法性,法律确认和保护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故行为人所追求的预期后果必须可以实现。可见,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与实际产生的后果是相互一致的。这一特点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民事违法行为。因为,民事违法行为(如侵权行为)也含有依法产生法律后果(如侵权行为人承担的损害赔偿民事责任)。但是,这种法律后果并不是行为人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时所追求的后果,而是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产生,并非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根据。

10.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是()。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工农联盟

C.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D.统一战线

答案:B

本题解析:

我国《宪法》第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亦即我国国体的明确规定。宪法序言中还确定:“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这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在领导权、阶级基础、专政职能和历史使命等主要方面,都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内容相一致。首先,无产阶级独掌国家领导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标志。其次,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无产阶级必须同农民结成牢固的联盟。故B项说法正确。第三,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职能一样,都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最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使命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一样,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故而选择B项。

11.甲在被羁押期间,得知同监舍的乙(因聚众斗殴被刑事拘留)掌握乙的同案犯丙曾经入室抢劫杀人的情况,就将这一线索报告给看守所警察,并设法说服乙揭发了丙抢劫杀人的事实。公安机关据此侦破了丙的抢劫杀人案件。此案中()。

A.甲和乙均成立重大立功

B.甲不成立立功,乙成立重大立功

C.甲和乙均成立立功

D.甲成立立功,乙成立重大立功

答案:A

本题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重大立功是指犯罪分子的以下行为:①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②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③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④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⑤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本案中甲获得线索,揭发了丙,丙的同案犯乙最终也自愿揭发查证属实的丙的罪行,二人均符合立功的条件,又因抢劫杀人属于重大罪行,所以甲乙均属于重大立功。

12.文某在倒车时操作失误,撞上冯某新买的轿车,致其严重受损。冯某因处理该事故而耽误了与女友的约会,并因此争吵分手。文某同意赔偿全部的修车费用,但冯某认为自己的爱车受损并失去了女友,内心十分痛苦,要求文某赔一部新车并赔偿精神损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文某应当赔偿冯某一部新车

B.文某应向冯某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C.文某应向冯某赔礼道歉

D.法院不应当支持冯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答案:D

本题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本题中,冯某的车不是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且也并非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他因此要求文某赔偿精神损失是不可以的,所以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冯某的车被文某撞坏,可以要求文某承担全部的修车费用,赔偿一辆新车没有必要,所以本题A是错误的,应该是选择D

13.汉朝高级主管官吏或地方郡守以上官吏将其辖内有名望和才德之士向中央推荐或自选为属吏,这种选官制度是()

A.察举

B.征召

C.辟举

D.任子

答案:C

本题解析:

汉朝选拔和任用官吏以荐举和考试为主要方法,包括察举、征召、辟举、任子和太学补官,考生应熟练掌握每个制度的具体内容。

14.安某虐待其10岁的继女王某达3年之久。某日,安又因琐事痛打王,王有反抗,安即拿起一根铁条向王眼睛刺去,当场将王右眼扎瞎。对安的行为应定性为()。

A.虐待罪

B.故意伤害罪

C.虐待致人重伤

D.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安某虐待其10岁的继女王某达3年之久的行为本身已经构成虐待罪。安某将王某眼睛刺瞎,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已经超出了虐待罪构成要件辖制的范围,单独成立故意伤害罪。至于C项中按照虐待致人重伤处理不适当。因为虐待致人重伤是指在虐待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的情形,不包括故意致人重伤的情形。故选D项。

15.甲误将苏打当毒药投入赵某的水杯中,赵某饮用后安然无恙。这一情形属于()。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对象错误

D.手段错误

答案:D

本题解析:

AB两项,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均属于犯罪人的主观方面问题,题中甲的情况显然与其主观过错无关。CD两项,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认识错误可以分为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本案中甲将苏打误认为毒药,显然其对于自身行为的事实情况的认识发生了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又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和因果关系错误。其中对象错误是指犯罪人预想侵害的对象与实际对象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但二者在法律性质上是相同的,故不影响定罪;手段错误是指行为人对犯罪手段的认识发生了错误,甲将苏打误认为毒药符合这一特征。

16.根据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将共同犯罪形式划分为()。

A.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B.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可以把共同犯罪形式划分为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简称事前共犯,指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就已形成。这种形式的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甚为常见。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些犯罪,便以事前是否具有通谋作为该罪的共同犯罪与他罪的单独犯罪的区分标准。比如,依据《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事前有通谋的,构成共同犯罪,否则构成窝藏、包庇罪。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称事中共犯,指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之时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如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逢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物若干。此案中,甲、丙的共同犯罪即为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而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的划分标准是: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的划分标准是: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的划分标准是: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组织形式。

17.我国第一部成文法是由()公布的。

A.子产

B.邓析

C.赵鞅

D.商鞅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第一部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公布的,故选A项。邓析是《竹刑》的制定者,赵鞅是我国第二次成文法的公布者,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律的制定者。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是()。

A.开展社会调查

B.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C.举行听证会

D.行法制宣传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是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会议的形式又分为预备会议、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等。故选B项。

19.甲、乙签订种类物买卖合同,如果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将标的物转让给丙,则()。

A.甲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

B.甲仍然不能免除交付同种标的物的义务

C.乙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

D.乙可以行使代位权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甲将种类物卖给值入,并不意味着买卖合同不能履行,因为甲完全可以用同种类、同质量的标的物代替履行,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预期违约。故A项错误,B项正确。既然甲可以以种类物代替履行,那么就不意味着甲有财产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和丧失商业信誉的情形,乙也就不能主张不安抗辩权,况且乙也未必是先履行方,故C项错误。代位权行使的条件必须是债务已到期,且债务人怠于行使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从本题表述的情况看,根本找不到行使代位权所具备的条件,故D项错误。

20.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A.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仅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B.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采取登记对抗主义

C.承包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设定抵押

D.“四荒地”承包权的设立应当采取合同方式,而不是招标、拍卖等方式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主要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但不限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例如,城市的个人也可以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不过,对于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承包的土地,仅限于“四荒地”,即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其余的土地类型,如森林、滩涂等,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不能承包,故A项错误。根据《物权法》第127条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第129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可见,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采取登记对抗主义,而不是登记要件主义,故选B项。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是不能抵押,但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仅限于“四荒地”,故c项错误。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对于家庭承包经营的,采取订立承包合同的方式进行;而对于家庭承包以外的承包经营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方式,这些方式主要针对的是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资源,即“四荒地”故D项错误。

21.北洋政府时期审判行政诉讼案件的机构是()。

A.大理院

B.参政院

C.行政院

D.平政院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2.区别拐卖妇女罪与绑架罪的关键是()

A.犯罪对象是否为妇女

B.是否实施了绑架妇女的行为

C.是否通过出卖妇女获取钱财

D.是否非法剥夺了妇女的人身自由

答案:C

本题解析:

这二罪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存在着交叉的情况,此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二者具有不同的犯罪目的,前者以出卖为目的,后者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因此C项正确。

23.我国《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

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

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

答案:B

本题解析:

法律规则具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结构。传统观念认为,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又称条件,是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关于行为的规定,即法律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者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规定本题中“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是假定条件,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境下该条法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不得已采取造成损害的紧急避险行为”是行为模式,是可为模式,“不负法律责任”是法律后果,本题选B项。

24.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

A.傅别

B.契券

C.质剂

D.出举

答案:A

本题解析:

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为保证债的履行,要求当事人订立傅别。质剂为买卖契约,D项的出举是唐代的有息借贷(唐代有息借贷称为出举,无息借贷称为负债)。

25.甲于1995年2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年2月因在劳动改造生产中抗御自然灾害舍己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被法院裁减为有期徒刑13年。如无再次减刑,甲将在()年2月刑满释放。

A.2010

B.2011

C.2008

D.2007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80条的规定,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所以,甲的有期徒刑的13年刑期应当从1998年2月起开始计算。所以,应当在2011年2月刑满释放。故选B项。

26.甲为设立蓝天公司,以自己的名义承租乙公司的房屋作为蓝天公司筹备处的办公场所,约定租金2万元。蓝天公司成立后,乙公司对到期未付的租金()。

A.只能请求甲支付

B.只能请求蓝天公司支付

C.有权选择请求甲或蓝天公司支付

D.有权请求甲和蓝天公司承担按份责任

答案:C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75条规定,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本题中,甲(设立人)以自己的名义承租乙公司的房屋,乙公司有权选择甲或者蓝天公司支付到期未付的租金。

27.张某等五人劫持了甲与乙,然后命令甲杀死乙,否则将杀死甲。甲被逼无奈用绳子勒死了乙。根据刑法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所谓正当防卫,根据《刑法》规定,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的行为并不是针对不法侵害人而是针对无辜的第三人,故不是正当防卫,A项错误。根据法律规定,所谓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B项错误。本题中侵害他人生命来保护自己生命,并不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所谓过失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本题中行为人故意进行杀人行为,所以不存在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D项错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行为人虽然受到了他人胁迫,但是仍然是出于自己的独立行为完成了杀人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的犯罪构成。故选C项。但是可以考虑其被胁迫的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28.首次按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中国古代法典是

A.宋刑统

B.大元通制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答案:C

本题解析:

大明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古代法典,故选择c项。大清律例比其出现的晚,而宋刑统是以条文性质分类,而大元通制仿唐宋旧律,分为名例、卫禁、职制等二十篇。

29.下列哪一选项最能全面涵盖法学的研究对象

A.法律现象

B.法律现象及其规律

C.法律规律

D.社会生活

答案:B

本题解析: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门以法(或者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由此可知,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及其规律。A、C选项描述的不全面,D选项过于宽泛,因此选择B。

30.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人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根据犯罪行为是否有分工,将共同犯罪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根据犯罪行为是否必须由多人完成,将共同犯罪分为必要的共同犯罪和非必要的共同犯罪;根据犯罪实施是否具有组织性,将共同犯罪分为一般的共同犯罪和有组织的共同犯罪,而有组织的共同犯罪又可以分为犯罪集团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

31.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

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算

B.着手实行犯罪时起算

C.犯罪行为连续状态终了之日起算

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算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的起算点是犯罪之日,如果犯罪有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的,应当自犯罪的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结束之日起计算。故选C项。

3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是()。

A.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的法定任免权由两种方式构成,一是选举,二是决定任命。选举的范围包括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任命的范围则是由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机关首长提名的副职及其他领导人。通过上述分析,选B项。

33.甲、乙二人约定,如果30天内下雨,甲就将送给乙一把雨伞,该约定()。

A.属于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属于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C.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D.既不是附条件、也不是附期限的约定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具有或然性,即条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而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期限的发生是必然的,故本题属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延缓条件的特征在于,该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条件不成就则该民事法律行为永远处于成立状态,条件一经成就,该民事法律行为才能生效。故选A项。解除条件的特征在于,该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并生效,条件不成就则永远处于生效状态,条件一经成就,则效力解除。

34.关于法律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法律原则都有指导性

B.有些法律原则具有任意性

C.所有的法律原则都具有强制性

D.有的法律原则具有规范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法律原则具有指导性,但这种指导性并非强制性,它可能是一种模糊而非精确的指引。因此并非所有的法律原则都具有强制性。

35.我国历史上首创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的法典是()。

A.《刑书》

B.《秦律》

C.《法经》

D.《汉律》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法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首创了总则篇,篇名为《具法》,故选C项。《刑书》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铸刑书于鼎活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但该活动没有创立总则篇目,《秦律》、《汉律》都继承了《法经》总则篇目《具法》的名称。

36.甲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已满5年。下列人员中,利害关系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甲

A.可以申请甲死亡或者甲失踪

B.只能申请甲失踪

C.必须申请先失踪后死亡

D.必须申请先死亡后失踪

答案:A

本题解析:

对满足申请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条件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自行选择宣告。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的,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民法典规定的宣告死亡条件的,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37.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绑架罪属于()。

A.继续犯

B.结合犯

C.状态犯

D.连续犯

答案:A

本题解析:

【详解】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继续犯的特征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行为,触犯一罪,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绑架罪属于继续犯。

38.下列犯罪分子中,应当认定为主犯的是

A.教唆犯

B.实行犯

C.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D.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

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教唆犯,要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认定是否主犯,实践中教唆犯多为主犯,但并不绝对,故A项错误。关于首要分子,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3)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聚众犯罪中有不是共犯的情况)。

39.关于唐朝的继承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为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

B.宗祧继承更为重要,采取嫡长子继承制

C.财产继承实行诸子均分制

D.女子出嫁后不享有本家财产的继承权,在室女也不例外

答案:D

本题解析:

关于唐朝的继承制度,分为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前者是对祖宗血脉的延续,因而更为重要,采取嫡长子继承的方式。财产继承实行诸子均分制,兄弟中先亡者,其子继父份,即代位继承。但生前立有遗嘱者,则不按法定顺序继承,采用遗嘱优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女子出嫁后不享有本家财产的继承权,但在室女可分得相当于未婚兄弟聘财的一半之财.作为置办嫁妆之用、但在户绝之家,女儿的继承权则很大。

40.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法律”一词应作()。

A.扩充解释

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

D.逻辑解释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这里“法律”一词应当指所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41.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A.停止行使选举权

B.没有选举权

C.没有选举权,但经司法机关的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D.有选举权,但司法机关可以决定停止其行使选举权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对于在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问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综合这些规定分析,D项是正确答案。

42.杨某生产假冒避孕药品,其成分为面粉和白糖的混合物,货值金额达15万元,尚未销售即被查获。关于杨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构成犯罪

B.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C.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定罪处罚

D.触犯生产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答案:D

本题解析:

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要求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达到15万元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生产、销售《刑法》第三章第一节第141条至第148条所列产品,构成有关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3.我国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原则采取()。

A.准则主义

B.行政许可主义

C.严格准则主义

D.特许主义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中,规定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采取行政许可主义,即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2006年新公司法将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原则由行政许可主义改为严格准则主义,即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条件,并向登记机关报送即可。可见,严格准则主义不仅将行政干预控制到了最小化,而且也符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法理理念。故选C。

44.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A.不可能构成犯罪

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

答案:A

本题解析: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负有某种义务而消极地能够履行却不履行该义务,导致或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行为。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法律义务。(2)行为人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法定的义务是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的基本前提。本题中甲没有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即不具备不作为犯罪的第一项条件,那么甲的不作为不可能构成犯罪。题干中没有提到手段问题,D错误。

45.西周时期的“五听”不包括()。

A.旁听

B.色听

C.气听

D.辞听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司法官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包括辞听、色昕、气听、耳听、目听,没有旁听,故选A项。

46.按照法国思想家西哀耶士的观点,制宪权的主体是()。

A.国民

B.立法机关

C.制宪会议

D.宪法起草机关

答案:A

本题解析:

按照西耶斯的观点,只有国民才是制宪权主体。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近代宪法发展的结果,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确立。

47.下列行为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立遗嘱

B.修缮邻居的房屋

C.喂养自家耕牛

D.招待朋友的客人

答案:B

本题解析: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一定行为,一旦符合了法律的构成要件,不管当事人主观上是否有确立、变更或消灭某一法律关系的意思,都会由于法律的规定,从而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效果的行为。修缮邻居的房屋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发生、变更成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导致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A项属于民事法律行为;CD两项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不能引起民事法律效果。

48.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合同变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债权人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的,须征得债务人的同意

B.债务人将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C.债务人将合同债务转让给第三人后,第三人享有的对原债务人的抗辩权,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D.债权人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后,第三人取得与该合同有关的从权利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债权转让不同于债务转移,债权人转让债权的,须通知债务人,但不必征得债务人的同意,但债务人移转债务的,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故选A项。

49.下列关于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我国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组成的统一国家

B.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了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

C.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我国的各个地方行政单位享有的权力属于“剩余权力”

答案:A

本题解析: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我国单一制结构形式下包括了若干普通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故A项正确。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了权力的纵向配置关系,故B项错。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我国政治、经济、民族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也是我国历史上单一制结构形式的延续,故C项错。我国的各个地方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力,并不是“剩余权力”,而是中央授予权力。故D项错。

50.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保护期限是20年的权利是()。

A.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B.图书期刊版式设计权

C.商标专用权

D.发明专利的专利权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著作权的保护期限的规律是:第一,如果作者是公民,则保护期限为作者终一生及死后50年;第二,对于其他作品,从作品完成之后起算50年,但完成的含义不同;第三,对于图书期刊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限是10年。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发明专利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是10年;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是10年。故选D项。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有()。

A.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此规定为授权性规则

B.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C.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禁止性规则

D.我国公证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按照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1)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作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2)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又分为:1)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2)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A、B项错误。C、D项正确。

2.国务院在性质上属于()。

A.中央人民政府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立法机关

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故选A、B、D项。

3.甲,15岁,某中学高一学生,酷爱电脑设计。甲的全部生活费用、学费均由自己设计电脑程序出售获利后支付而不需要其父母负担。在2005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展览会上,甲设计的一个电脑程序被一公司以10万元购买。甲得款当即将其中的5万元捐给某患怪病的大学生乙。乙表示接受。下列关于该赠与合同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甲的行为是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B.甲的行为是有效民事行为

C.甲的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甲的行为经其父母追认后是有效行为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故选A项和D顼。

4.以下哪些属于清末颁行的商事法律()

A.钦定大清商律

B.破产律

C.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D.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清末商事立法主要有:《钦定大清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破产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大清商律草案》《保险规则草案》《改订大清商律草案》《银行则例》《银行注册章程》《大小轮船公司注册给照章程》。对于这么多具体的法律名称,考生并不需要背诵,只需在每次复习到该知识点时,仔细阅读一两遍,在头脑中形成印象,能在选择题中再认出来即可。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图加速()的发展。

A.经济

B.文化

C.卫生

D.科技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4条第2款的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故选A、C项。

6.下列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规定婚姻自由的原则

B.实行一夫一妻制

C.禁止三代以内血亲通婚

D.婚姻受到严格的保护,不可离婚

答案:A、B、C

本题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主要内容有:(1)规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2)关于结婚年龄,规定男子须满20岁,女子须满18岁。禁止三代以内的血亲通婚,禁止患传染病、神经病及疯瘫者结婚。男女结婚须到苏维埃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3)确定离婚自由的原则,凡男女双方同意离婚,或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即行离婚。规定离婚后孩子和财产的处理办法,私生子女得享受婚生子女同等权利;红军战士之妻要求离婚的,须经过丈夫同意,在通信便利的地方经过两年,通信困难地方经过四年其夫无信回家者,其妻可以请求登记离婚。

7.下列选项中,公民和法人都可以享有的民事权利有()。

A.名称权

B.典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答案:B、D

本题解析:

【精解】名称权只能由法人享有,隐私权只能由公民享有,故选B项和D项。注意:公民和法人都享有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

8.下列人员可以成为渎职罪主体的有()。

A.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

D.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故选A、B项。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故选c、D项。

9.甲和同事乙外出吃饭,看到乙的手机从口袋中滑出,但未告知乙。待和乙一起起身离去后,甲又回到饭店将手机索走。两天后,甲的朋友丙从外地出差,到甲家拜访,看到该手机后爱不释手,随即以市价将该手机买走,则()。

A.该手机买卖行为属于无权处分

B.乙得知后可以直接向丙追索该手机

C.丙构成善意取得

D.甲索走该手机以及将之出卖,主观上都有恶意,该手机买卖行为也构成欺诈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C项错在:无权处分不影响善意取得,但盗赃不适用善意取得。D项错在:在无权处分情形下,一般不认定为欺诈。

10.如果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则不可能成立()。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中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只是认识到可能发生,而不是必然发生。故选c、D项。间接故意虽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但是不可能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和其放任的意志因素是矛盾的。故选B项。

11.我国宪法中有关()的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宪法》第1条、第2条的规定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选A、C项。

1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劳动权包括()。

A.国家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条件

B.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改善劳动条件

C.国家保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

D.国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宪法》第42条第2款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可见本题应选ABD。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还不能为每个人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本着宪法规定基本权利的现实原则,我国宪法没有规定C项的这一内容。

13.下列关于法律与国家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B.法律决定国家的性质

C.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

D.法律确认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答案:C、D

本题解析:

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影响着法的形式。可见,AB两项完全把这一层关系弄颠倒了。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法律确认和宣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所以CD项正确。

14.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属于无效婚姻的情形有()

A.重婚的

B.未到法定婚龄的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的

D.属于直系血亲的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选A项、B项和D项。

15.对下列哪些犯罪分子可以或应当免除处罚?()

A.犯罪以后自首的

B.胁从犯

C.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D.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16.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受胁迫而结婚的说法,正确的有()。

A.因受胁迫而结婚的,该婚姻无效

B.因受胁迫而与他人结婚的,该婚姻有效,但受胁迫方可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婚姻

C.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

D.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A项错在:因受胁迫而结婚属于可撤销婚姻,而不是无效婚姻。根据《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B项、C项和D项都是正确答案。

17.赠与行为是

A.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

C.单务法律行为

D.双务法律行为

答案:B、C

本题解析:

赠与行为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行为,因此赠与行为属于双方、单务法律行为。AD是错误的,BC是正确答案。

18.甲1岁时被乙收养并一直共同生活。甲成年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2004年,乙、甲的生父母相继去世。则()。

A.甲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乙的财产

B.甲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生父母的财产

C.甲无权继承养父乙的财产

D.甲可适当分得生父母的财产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养子女只能继承养父母的遗产,而不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故A项正确。此外,根据《继承法》第14条的规定,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故D项正确。

19.下列选项中,属于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民事主体有()。

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B.按份共有的共有人

C.租赁合同的承租人

D.合伙组织的合伙人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本题所列民事主体都有优先购买权。

20.下列情形中,应认定为自首的有()。

A.犯罪分子没有自动投案,但如实交代办案机关未掌握的罪行,与办案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

B.犯罪分子没有自动投案,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犯罪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种罪行的

C.单位犯罪案件中,单位集体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

D.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A属于特别自首,正确;B也属于自首,正确;CD是单位犯罪自首里面的内容,也都正确。本题四个选项均可在考试分析上原文找到,属记忆性内容,考生不可丢分。(对于自首的认定,十分重要,不管在客观题或主观题,出现频率都很高。望考生加以重视。)

21.西周统治者为维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权组织制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原则有()。

A.嫡长子继承

B.小宗服从大宗

C.亲贵合一

D.选官时“任人唯贤”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西周在选官时不是“任人唯贤”,而是考虑血缘关系,“任人唯亲”,D项错误。西周的宗法制度中,小宗要服从大宗,诸弟服从嫡长兄,B项正确。西周时期家国一体.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合二为一,因此也形成了亲责合一,C项正确。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A项正确。

22.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是()。

A.后果不同

B.期间不同

C.起算时间不同

D.适用条件不同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除斥期间为法律规定的某种民事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则该期间届满时其民事实体权利消灭。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表现为:(1)法律后果不同;(2)期间不同;(3)适用条件不同;(4)起算时间不同。

2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有()。

A.少数民族的习惯是非正式的法律渊源

B.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澳门属于根本法

C.我国巳经加人的国际条约具有正式法律渊源的地位

D.按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国际惯例属于正式的法律渊源

答案:A、C、D

本题解析:

[详解]

法律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法律的正式渊源包括制定法(又称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和国际条约等。非正式的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包括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和学说等。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而言,属于我国的基本法律。故选ACD。

2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绝对不享有选举权的有()。

A.外国人

B.无国籍人

C.精神病人

D.犯罪嫌疑人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选A、B项。至于精神是否正常、作风是否正派、文化素质是否较高等,在所不问。

25.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由选民选举的人民代表大会候选人由()提名、推荐。

A.各政党

B.各人民团体

C.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名

D.选民10人以上联名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选举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故备选项应全选。

26.下列属于公民诉愿权的有()。

A.批评建议权

B.申诉控告权

C.检举权

D.取得国家赔偿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公民的诉愿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故备选项应全选。

27.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A.排斥习惯法

B.禁止有罪类推

C.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D.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罪刑法定原则自然要求处罚时只能依据法律进行处罚。而习惯法是社会生活习惯,不是法律所规定,不能成为处罚的依据。类推是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根据最相似的法律加以适用,同样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罪与刑都必须实定化,要明确,所以不定期刑是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矛盾的。刑法溯及既往说明在行为人行为之时是没有法律规定的,一旦溯及既往了也是和罪刑法定原则相违背的。故备选项应全选。

28.关于英国宪法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

A.英国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

B.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

C.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宪法典

D.英国宪政制度是通过限制王权、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而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美国最高联邦法院在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创立了违宪审查制。A错误;英国宪政制度的确立,是通道逐步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一D正确;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形成了没有统一的、完整的宪法典形式的、颇具特色的不成文宪法。B、C正确。因此选B、C、D项。

29.甲欲杀乙而向乙开枪射击,子弹从乙的衣袖穿过,恰巧击中了与乙同行的丙,致丙重伤。丙在医疗过程中由于伤口感染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伤害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答案:A、D

本题解析:

【详解】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故选AD。

30.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由()组成。

A.基本法典

B.解释例

C.关系法规

D.判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包括以下几层次:构成“六法”体系的核心是宪法、民法、刑法和程序法等基本法典。“关系法规”是指围绕基本法典而制定的低位阶法规,如条例、细则、办法等。这些关系法规,作为一种补充,与各自的基本法典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部门。构成“六法”体系的另一重要层次的是“最高法院”依照法定程序作成的判例和“司法院大法官会议”作出的解释例和决议。

31.根据法律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B.商标使用人的生产、经营规模

C.商标宣传的持续时间

D.商标在相关公众中的知晓程度

答案:A、C、D

本题解析:

《商标法》第14条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①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②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③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④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⑤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32.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A.聚众斗殴致人死亡

B.盗窃病人财物致病人无钱治病死亡

C.非法拘禁他人过程中使用暴力致被害人重伤

D.抢夺他人财物,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把被害人打死

答案:A、C、D

本题解析: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是8种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所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并不是指只有犯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才负刑事责任,而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举例来说,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的,虽然不能认定其构成绑架罪,却可以因为其故意实施杀人行为并造成死亡后果,而认定其构成故意杀人罪。故A、C、D项的情形都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并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故都应负刑事责任。其中D项的情形是最常考的,司法解释对此有明文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至于B项,因为盗窃病人财物致其无钱治病死亡,我们认为盗窃行为与病人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具有必然性,即因果关系一般表现为两种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这是因果关系基本的和主要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盗窃他人财物并不会引起其因无钱治病而死亡,这种情况比较偶然和少见,并不符合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特点,于是因为缺乏因果关系,所以行为人并不对病人的死亡后果承担刑事责任,只承担盗窃罪的刑事责任。故B项不选。

33.根据两个基本法,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包括()。

A.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B.修改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

C.制定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D.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发生案件的司法终审权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包括: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任命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可见。A、B项表述正确。C项错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有权制定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D项错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对发生在特别行政区的案件享有司法终审权。

34.下列各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是()

A.财政经济委员会

B.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C.外事委员会

D.法制办公室

答案:A、B、C

本题解析:

全国人大目前设有九个常设委员会,分别是民族委员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35.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禁止不确定的刑罚

B.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C.禁止行为后的重法

D.禁止采用习惯法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是法定化和明确化,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1)习惯法;(2)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3)行为后的重法;(4)不明确的罪状;(5)不确定的刑罚。

36.根据宪法相关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享有休息权

B.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国家保护华侨的合法权益

D.国家保护归侨的正当权益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因此休息权是针对劳动者而言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因此CD选项表述错误。《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因此B选项正确。

37.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法学的有()。

A.国际经济法学

B.法社会学

C.刑事诉讼法学

D.刑法学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根据认识论将法学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本题中法社会学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属于理论法学范畴,其他三种都研究实际中应用很广泛的内容,具体应用较多,因此是应用法学。

38.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A.18岁以上,智力、精神正常

B.16-18,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主要”: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

C.16-18岁

D.12岁以上

答案:A、B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9.王某为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24岁尚未就业。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关于王某的权利义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需要承担纳税义务

B.不得被征集服兵役

C.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有休息的权利

答案:A、B、D

本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因此A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B错。在我国,凡是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C选项正确。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在本题目中王某尚未就业,不是劳动者,因此不享受休息的权利。D错。

40.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B.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C.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