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分析_第1页
2022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分析_第2页
2022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分析_第3页
2022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调研中心了解:在前不久结束的亚信峰会上,“信息平安”成为焦点。近日,政府也对“信息平安”频繁表态:先是5月20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联合声明,对当前信息通信技术被用于与维护国际稳定与平安目的相悖、损害国家主权和个人隐私的行为表示严峻关切。紧接着5月22日,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信办)表示,我国将对关系国家平安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平安审查。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政策约束的不断提高,信息平安产业将迎来进展良机。

信息泄露事故频发

我国信息平安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共识。棱镜门大事之后,政府对于信息平安空前重视,在国安委首次会议上,信息平安成为国家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米手机800万用户信息泄露、携程网大量信用卡信息“裸奔”、2000万条酒店开房信息泄露等大事,也让公众意识到信息平安的重要性。

“我原本以为,我的隐私是被放在一个平安的保险柜里,现在却发觉这个保险柜根本没上锁。”近日,小米手机用户王雅(化名)赫然发觉自己的手机通讯录、短信内容等隐私信息都在网上“裸奔”。

5月14日,国内手机厂商小米的用户数据库在网上公开传播、下载,其中涉及800万用户的短信、通讯录、精确位置等私密信息,并能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猎取更多信息。

小米公司对此的解释是,这是由于之前使用开源软件所致。但是用户对此解释并不认可。王雅等多名用户质疑:“企业明知道系统有漏洞,为什么不准时升级?假如不发生泄露事故,这些漏洞会不会始终存在下去?雷军本人还是平安公司的创始人,假如连小米这样的企业都如此,其它企业的平安状况简直不敢想象。”

其实类似事故并非首次上演。今年3月,携程网大量用户信用卡账号、姓名、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遭到泄露;2022年10月,多家酒店的开房信息因系统漏洞而发生泄露,2000万条开房信息在网上“裸奔”。

“大规模信息泄露事故高发期已经到来。”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技系副主任王标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保存的用户数据量越来越大,大规模数据泄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世界知名信息平安厂商赛门铁克近日发布报告称,2022年全球超过5.52亿条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是2022年的4倍,全球大规模信息泄露事故从2022年的1起增加到8起,每一起事故泄露的信息都超过千万。

频发的大规模信息泄露事故将为公民个人带来巨大危急。王标表示,个人的账号密码、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会被不法分子轻易猎取,为账户盗刷、诈骗等犯罪活动打开便利之门。例如,不法分子不仅把握一个人的全部隐私信息,还能通过关联分析猎取其家人、伴侣的隐私信息,诈骗得手的概率将大幅提高。

企业信息平安防护“不堪一击”

与之相对的,则是我国信息平安产业“失落的五年”。记者采访多家平安企业了解到,2022年之后,我国信息平安产业缓慢。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涉及公众的信息平安大事频发。

受访专家表示,国内平安产业之所以失落,是由于其他企业简单片面追求进展速度,不愿加大平安投入,在黑客面前不堪一击。同时,法律法规的缺失让涉事企业免于惩罚,也无法倒逼企业加强平安防护。这些因素,都让我国平安厂商无用武之地。

“实践证明,多年前用来入侵企业网站的老技术,现在还连续好用。”国内闻名“白帽”、上海碁震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琦告知记者,“并不是黑客的技术有多高,而是多年来我国企业的平安防护水平没太大进步,不少企业连一个低级入侵都防不祝”

王标说,之所以多数企业在黑客面前不堪一击,主要由于企业往往将平安当做成本,且是无法产生直接效益的成本。企业都在追求进展速度,不情愿加大平安方面的投入。“这次小米信息泄露就是一个典型大事,假如不是发生泄露事故,唯恐小米也没有动力加强平安防护。”

信息平安专家、南京翰海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方兴长期从事互联网企业平安防护服务。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内某闻名互联网企业被黑客窃取了大量用户信息,企业就去找黑客谈判:“你假如在网上公布,那是毁我们名誉,我们跟你‘死磕’,假如你只是拿去卖钱,那我们不管。”他说,“这是目前国内企业的真实状态,只要与自身利益无关,企业就不会重视平安问题。”

此外,相关法律的缺失也让企业没有足够动力去维护信息平安。上海理工高校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法讨论所所长杨坚争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个人信息平安的法律,无法可依的状态下,仅靠企业的自觉性来保障信息平安是不行能实现的。

杨坚争说,前几年,美国零售企业TARGET发生用户信用卡信息泄露,该企业被依法处以巨额罚款,负责人也被迫引咎辞职。“近两年我国多家企业曾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大事,却从未见到哪家企业被惩罚,如此一来,企业更不会在信息平安方面加大投入。”

国内厂商将迎来进展良机

随着国安委、国信办对于信息平安的频繁表态,我国信息平安产业进展的政策基础将进一步夯实。专家表示,在国家和企业层面,我国可能会参照发达国家阅历,实行立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应对。宇博智业认为,首先,准时出台特地针对个人信息平安的法律,对企业搜集、存储用户信息的规范和责任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在打击黑客的同时,也要严峻惩罚发生信息泄露事故的企业,倒逼企业重视平安管理。

实际上,不少国家都已出台关于个人信息爱护的“严刑峻法”。据宇博智业了解,今年3月,韩国特地出台防止金融领域个人信息泄露的综合法案。依据该法案,一旦发生用户信息泄露,金融机构和电商需要缴纳的罚金是以往的3倍,且没有上限,相关刑事惩罚也加重至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政府之外,市场也开头意识到平安的价值。王标说,不重视平安的企业是短视的,例如携程网发生信息泄露大事后,其流量排名已从全球1000名左右狂跌至4000名开外。“企业要有糊涂熟悉,加大在平安方面的投入,并定期进行平安测评、认证。”

多位业内人士告知记者,国内平安厂商规模并没有权威数字。一个可以参考的数字是,2022年中国信息平安产品规模不到9亿美元。但是,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数以万亿元级。体量如此袖珍的信息平安行业,如何去保障如此浩大的互联网产业?

依据发布的《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