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_第1页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_第2页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_第3页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_第4页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回顾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可以表述为政策支撑到位、交易数量较大、价格变数较频,就行情走势而言总体呈现出“低、稳、高”的特点。

收购淡季价格走“低”。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小麦由高走低,在年初市场小麦价格保持在2022年末水平,每公斤平均在1.38元左右,春节到季末,面粉加工企业补库结束小麦价格开头下降,市场平均每公斤降到1.30元左右,进入其次季度,各地市场价格表现不一,其中最低只在每公斤1.20元左右,在六月上旬,新小麦上市后价格维持在每公斤1.22元,后来随着国家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六省实施最低价格收购政策,各地粮食企业进入收购市场大量收购农夫交售小麦以后,国内市场价格才上涨到每公斤1.40元左右,市场进入平稳时期。

据国家发改委市场监测,1月上旬国内市场小麦行情如下:红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66.74元(每50公斤,下同),上升0.17%,销售价平均为69.47元,上升0.30%。其中,江苏省收购价63.13元,下降0.39%,湖北省收购价64元,上升0.98%。白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71.12元,下降0.06%,销售价平均为73.00元,下降0.12%。几个主产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平均价格为70.41元,下降0.13%。其中,河南省获嘉县收购价为74元,持平;山西省收购价为74.25元,下降1.33%。河北省冀州市收购价73.0元,下降1.35%。山东省收购价为71.25元,上升0.24%。混合麦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69.67元,下降0.09%,销售价为70.85元,上升0.1%。几个主产区(山东、安徽、河南)平均价格为67.61元,下降0.23%。其中,山东省腾州市收购价为67元,持平;安徽省收购价为66.42元,下降0.69%。河南省收购价68.67元,持平。陕西省收购价为71.68元,上升0.38%。

在托市收购前的5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又发布小麦监测价格:红小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6.1元(每50公斤,下同),比5月上旬下降0.38%;销售价为69.49元,下降0.36%。其中,江苏省收购价为65.94元,下降0.2%;湖北省收购价为62.25元,上升0.81%。白小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8.65元,下降0.22%;销售价为69.77元,下降0.41%。几个主产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平均价格为68.21元,略升0.03%。其中,河南省获嘉县收购价为70元,下降1.41%;山西省收购价为73.07元,下降0.42%;河北省收购价为69.33元,下降0.49%;山东省收购价为70元,上升0.36%。混合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8.17元,上升0.4%;销售价为69.21元,上升0.12%。几个主产区山东、安徽、河南平均价格为66.25元,上升0.46%。其中,山东省冠县收购价为70元,上升1.45%;安徽省收购价为66.42元,持平;河南省邓州市收购价为66元,上升4.76%;陕西省收购价为70.72元,下降0.08%。

托市收购价格走“稳”。早在五月中旬,国家制定出台了夏粮收购新政策,5月18日国家进展和改革委会公布的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自6月1日到9月30日,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六省开展托市收购,目的是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夫增收、调动农夫种粮乐观性、爱护农夫利益。根据《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要求,当市场收购价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启动预案,由国家指定的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收购肯定数量后,市场价格回升并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以上时停止执行。非国家指定企业可随行就市收购。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同于过去的爱护价收购政策。爱护价收购是指全部国有粮食企业按爱护价放开收购农夫余粮,而最低收购价主要起托市作用。依据收购预案,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以2022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白麦每市斤0.72元,红麦、混合麦每市斤0.69元。标准品的详细质量标准为:容重750~770g/L(含750g/L),水分12.5%以内,杂质1%以内,不完善粒6%以内。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小麦为等内品。最低收购价是指担当向农夫直接收购的收储库点的到库收购价。截止9月底全国估计收购最低价小麦总量达到4300万吨左右。

国家托市收购操作以后,国内小麦市场整体基本平稳。据各地反映新小麦收购价格基本趋稳于最低收购价水平,个别地区略低于政策底价。国家发改委于7月中旬的市场监测结果显示,红小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6.29元(每50公斤,下同),比7月上旬下降1.72%;销售价为69.25元,下降0.32%。白小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9.56元,下降0.4%;销售价均为70.89元,下降0.35%。混合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8.65元,下降0.29%;销售价为70.4元,下降0.2%。三个小麦品种价格均呈稳中回落态势。

集中拍卖价格走“高”。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国家首次对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六省实施小麦最低价格收购政策,截止9月底全国估计收购总量达到4300万吨左右,11月3日在合肥与郑州同时拍卖最低收购价小麦100万吨,起拍价格定在三等混合麦和红小麦1440元/吨,三等白小麦1500元/吨,每个等级差价上调或下浮40元/吨。拍卖结果,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拍卖的50万吨最低收购价小麦全部为河南产混合麦,最高成交价为1450元/吨,最低成交价为1440元/吨。安徽粮食批发市场拍卖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数量为50万吨,粮源分别来自安徽、江苏和湖北三省,最高成交价为1500元/吨,最低成交价为1440元/吨,其中最高成交价为三等白麦,以起拍底价成交。此后,国内各地市场粮油价格相继消失不同程度的上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在近一个月内,国内市场山东、江苏等地小麦价格急剧上涨,最高价格涨到每公斤1.64元,成为近几年的新高,后来国家开头有方案、有节奏地抛售按最低价收购的临时储备粮,意在平抑市场粮食价格的上涨,截止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实施6次“开仓放粮”,标的总量为500万吨的临时存储小麦和少量国家储备进口小麦被挂牌交易,目前市场小麦价格也得到相应打压,各地市场基本维持在每公斤1.56元左右,仍旧处在“高”位。

据国家发改委12月上旬监测显示,国内市场小麦价格比11月平均仍有上升,其中:红小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8.37元(每50公斤,下同),比11月下旬上升1.54%;销售价为72.35元,上升2.67%。其中,江苏省收购价为70.13元,上升1.08%;湖北省收购价为71.13元,上涨5.57%。白小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75.74元,上升0.32%;销售价为77.8元,上升0.95%。几个主产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平均价格为76.44元,上升0.27%。其中,河南省获嘉县收购价为80元,上升1.27%;河北省收购价为78.67元,上升0.65%;山西省收购价为73.88元,上升0.52%;山东省收购价为76.75元,下降0.54%。混合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74.27元,上升1.13%;销售价为75.73元,上升1.09%。几个主产区山东、安徽、河南平均价格为74.7元,上升0.67%。其中,山东省收购价为76.19元,上升0.7%;河南省收购价为73.66元,上升1.38%;陕西省收购价为70.89元,上升3.75%。

后市小麦估计“稳”。从目前市场小麦价格运行来分析,后期市场将受到国家拍卖最低价小麦数量增多、元旦与春节面粉需求增加等多因素影响,导致国内市场小麦价格趋于高位企稳的走势。

国家政策促使小麦价格走稳,本月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方法》,依据市场需求状况,支配临时存储粮在批发市场上常年常时公开竞价销售,这些举措无凝增加了市场小麦供应量,平抑和稳定了市场价格,短期看小麦将保持平稳。

两节将至,面粉消费量增加,面粉加工企业加工量增加,对小麦需求量增加,前期托市收购,使得市场粮源大幅削减,加上农户售惜心理增加,小麦总体上市量极少,支撑小麦价格持续小幅上扬,可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先后连续六次通过竞拍方式拍卖共计500多万吨国储小麦,可谓历年来少有的动作,在肯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小麦供应不足的困难,对小麦市场影响较大,

粮食产量增长,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市场粮食价格虽然上涨,但居民消费心态平和。近两年,“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粮食连年丰收。2005年,中国粮食总产达到4840亿公斤。2006年夏粮总产1138亿公斤,又较上年增长7%。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中国粮食问题的突出冲突已由过去的生产环节转为流通环节。今年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共收购了400多亿公斤小麦,全部把握在国家手中,近一个月通过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和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定点公开竞价拍卖小麦临时存储粮,目前已6次、共拿出500多万吨小麦公开竞价拍卖,有效调整了市场供求关系,粮食市场供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