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000字》_第1页
《网络银行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000字》_第2页
《网络银行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0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曲折的。19世纪末,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较低,网络用户的经济状况更差。通过电子商务产生了经济效益。自年初以来,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的主体,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正式的电子商务。近年来,电脑越来越受欢迎,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网上购物约占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同比增长。网上交易成功的关键是确保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而网上支付通常是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的。由于互联网本身的高度开放性,在线支付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因此对网上银行安全交易的性能要求也更高。网络银行作为基本的服务渠道和交易平台,是一种虚拟银行窗口。网络银行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方向,也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银行来说,网上银行的成本更低,这既可以增加业务量,也可以减少业务网点的数量。对于客户来说,网上银行可以享受方便、稳定、高效、可靠的全方位服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提供有效的服务。网络银行简单易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很方便。虽然网络银行比传统银行根有更多的优势,但网络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对网络银行的生存是不利的。本文的研究具有如下意义:(1)理论意义:鉴于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银行的研究较多,但大部分研究多集中于网络银行刚出现的时期,现阶段网络银行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当前的实际,来分析网络银行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网络银行发展的竞争策略,有利于丰富我国学术界有关网络银行的研究理论,因而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还可以为网络银行的生存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使其在现阶段的金融竞争中更加有竞争优势,满足更多人的服务需求,丰富银行业态,因而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论文综述(综述国内外有关选题的研究动态)(一)国外文献综述国外的电子银行业务起步较早,最早的电子银行是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NB)于1995年提出的。在学术研究领域,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外关于电子银行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电子银行的发展研究方面,Kamakodi和Khanl调研了印度银行的大量客户,发现人们对电子银行越来越信任,从而分流了印度银行的柜面业务,提升了银行的服务水平;Sanh和Hobikoglu研究了土耳其银行业网上银行工具的发展、产品和客户反响,表明网上银行的产品量和客户使用率明显增长,但还没有达到其对应的需求水平。在电子银行的使用分析方面,Laukkanen采用消费者阻力理论研究了芬兰地区不愿意使用电子银行的客户,客户的心理障碍是阻碍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因素;Celik将感知风险、感知趣味性和感知行为控制弓!入到TAM模型中,并采用PLC分析,发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直接影响了客户是否选择使用网上银行;Jazani等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了德黑兰地区电子银行服务的客户满意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可用性、效率、安全性和网站形象;Arayesh以伊朗农业银行伊拉姆支行为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技术和法律因素对人们选择电子银行服务的影响;Montazemi和Qahri-Saremi采用元分析结构方程建模方法研究了在线银行采用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在线银行的信任、在线银行的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等十个因素;Serener}gl针对北塞浦路斯的网上银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网上银行的使用可能性,从而帮助银行管理层提升网上银行的服务。在电子银行风险研究方面,Cunningham等研究了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时产生的感知风险,发现与传统银行服务相比,电子银行的感知风险变化更加剧烈,其中感知财产风险是最主要的电子银行感知风险;Fonseca采用LCM模型对欧盟成员国的电子银行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无风险用户集群中具有较高收入和较高学历的31岁至60岁的男性公民能够比较理性地认识对电子银行风险。在电子银行评价方面,Marakarkand根据电子银行的功能性,研究了网上银行的评价问题,从而帮助决策机构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Elbadrawy等调查研究了埃及银行的电子银行服务,基于AHP法和PROMTHEE法提出了一种电子银行服务质量评估方法,有助于银行维护客户关系。电子银行还影响着银行业的发展,Tunay等采用面板因果检验研究了30个欧洲国家网上银行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欧元区国家的网上银行和银行盈利能力之间具有强因果关系;Stoica等采用DEA法和PCA法研究了罗马尼亚网上银行业务对提高银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少数银行能够高效使用网上银行来提高银行效率。(二)国内文献综述我国电子银行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最早成立,建设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各个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也逐步开始建设。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电子银行的内涵、发展趋势、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我国电子银行发展方面,刘兴赛分析了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根据职能层次设计和贯彻差别性的组织形式和激励策略;王之亮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传统银行服务与电子银行服务,提出电子银行的发展要以提高金融消费者满意度为宗旨;王篱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电子银行的发展,结合业内工作经验,提出了我国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孙悦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银行发展趋势,运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电子银行的各方竞争力和行业发展环境,并最终制定了我国未来电子银行的发展策略;张卓佳以工商银行的融e购电商平台为例,采用波特五力模型,SWOT方法和PEST方法,分析并提出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帅妹从服务体系、业务功能、交易规模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研究了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提出了促进未来集约化发展的相关建议;刘子豪针对哈尔滨银行A支行电子银行业,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通过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银行未来发展策略;杨兵兵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电子银行的优缺点,认为电子银行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电子银行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孙旖研究了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外部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因素,并采用VAR模型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银行整体规模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孔维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电子银行规模发展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并以银行内部治理的角度研究了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李成刚等采用GMDH方法研究分析了影响电子银行发展的各个主要因素,包括电子银行交易额增长率、产品规划、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发展,随后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的电子银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唐蕾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提出了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各个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朱向花以海南地区电子银行为研究对象,从产品、系统支持、联动营销、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相应对策。在互联网金融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方面,王亚和张仲阳对比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电子银行,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分流了电子银行业务,影响了电子银行的发展,同时两者之间还存在合作等关系,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孙鑫和宁波认为互联网金融给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电子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应该以“互联网十”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作为出发点。三、论文提纲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主要内容与写作框架2.相关理论概述2.1网络银行的概念2.2网络银行的特征3.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3.1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3.1.1业务规模逐渐增大3.1.2业务种类不断增加3.1.3市场竞争愈加激烈3.2中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3.2.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3.2.2网络银行建设缺乏安全隐患 3.2.3产品与服务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3.2.4营销模式较为单一,营销推广的效果有限3.2.4复合型人才匮乏4.中国网络银行的竞争策略4.1完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4.2强化网络安全建设4.3不断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4.4多元化营销的方式4.5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5.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四、与选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著作名称/论文名称、出版社/期刊名称、出版年月/刊期),以下为参考文献格式举例。[1]KAMAKODIN,KHANBA.AninsightintofactorsinfluencingbankselectiondecisionsofIndiancustomers[J].Asia-PacificBusinessReview,200$,4(1):17-26.[2]SANLB,HOBIKOGUE.DevelopmentofInternetBankingastheInnovativeDistributionChannelandTurkeyExample[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5,1}5:343-352.[3]LAUKT}ANENP,SINKKONENS,LAUI}I}ANENT.ConsumerresistancetoInternetbanking:postponers,opponentsandreject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BankMarketing,200$;26(6):440-455.[4]CELIKH.WhatdeterminesTurkishcustomers'acceptanceofInternetbanking.International[J].JournalofBankMaxketang,2008,26(5):353-370.[5]JAZANIN,MOGHADAMAH,HAMIDIZADEHMR,etal.IdentifyandRanktheFactorsAffectingCustomerSatisfactionofE-BankingServicesUsingMixedMethod[J].InternationalBusinessandManagement,2014,(2):162-168.[6]ARAYESHMB.Investigat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TechnicalandLegalFactorswithTendencyofVillagerstoUseE-BankingServices(CaseStudy:AgriculturalBankBranchesinIlam)[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5,205:529-535.[7]MONTAZEMIAR,QAHRT-SAREMIH.Factorsaffectingadoptionofonlinebanking:Ameta-analytic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tudy[J].Information&Management,2015,52(2):210-226.[8]SERENERB.StatisticalAnal对sofInternetBankingUsagewithLogisticRegression[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6,102:648-653.[9]CUNNINGHAMLF,GERLACHJ,HARPERMD.Perceivedriskande-bankingservices:Ananalysis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nsumer[J].JournalofFinancialServicesMarketing,2005,10(2):165-178.[10]FONSECAJRS.e-bankingculture:AcomparisonofEU27countries}dPortuguesecaseintheEU27retailbankingcontext[J].JournalofRetailingandConsumerServices,2014,21(5):708-716.[11]MARAKARKANDYB,DAPTARI3ARA.EvaluationofInternetBankingSitesfromtheDimensionofFunctionality[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11,x(1):60-70.[12]ELBADRAWYR,MONEIMAFA,FORSMN.AhybridmodelAHPandPROMETHEEforevaluationofE-bapkimgservices[J].England.2014:1462-1471.[13]TUNAYKB,TLINAYN,AKHISARI.InteractionBetweenInternetBankingandBankPerformance:TheCaseofEurope.I'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5,195:363-368.[14]STOICAO,MEHDIANS,SARGUA.TheImpactofInternetBankingonthePerformanceofRomanianBanks:DEAandPCAApproach[J].ProcediaEconomicsandFinance,2015,20:610-622.[15]JuniperResearch.Mobilebankinghandsetandtabletmarketstrategies2013-2017,2013.[16]CRAEBEM,STANDTNGC,STANDINGS,etal.AnadoptionIn:odelformobilebankinginGha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MobileCommunications,2009,7{S):515-543.[17jTEUAC,TANWH,CHEAHCM,etal.Canthedemographicandsubjectivenormsinfluencetheadoptionofmobilebank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MobileCommunications,2012,10(6):578-597[18]ALALWANAA,DWIVEDIY风RANANP.FactorsinfluencingadoptionofmobilebankingbyJordanianbankcustomers:ExtendingUTAUT2withtrust.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17,37(3):g9-110.[19]刘兴赛.中国电子银行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J].新金融,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