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第一课时_第1页
妇产科学第一课时_第2页
妇产科学第一课时_第3页
妇产科学第一课时_第4页
妇产科学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1精选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外生殖器内生殖器血管、淋巴及神经骨盆骨盆底邻近器官1阴阜2大阴唇3小阴唇4阴蒂5阴道前庭1血管2淋巴3神经1组成2分界3平面4类型1外层2中层3内层1尿道2膀胱3输尿管4直肠5阑尾1阴道2子宫3输卵管4卵巢2精选课件(一)女性外生殖器1.阴阜:为耻骨联合上面隆起的脂肪垫。2.大阴唇:为一对靠近腹股沟两侧隆起的皮肤皱襞,起于阴阜止于会阴。3.小阴唇: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有神经末梢,故极敏感。4.阴蒂:位于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类似于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分为阴蒂头、阴蒂体和两个阴蒂脚。3精选课件5.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前方有尿道,后方有阴道口。(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大小如黄d豆,左右各一。腺管细长约1~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兴奋时分泌黄白色粘液以润滑阴道;正常情况下解剖不到,遇到感染可形成巴氏腺囊肿或脓肿。(3)尿道口:位于阴蒂头的下方及前庭的前部,为一不规则的圆形孔。(4)阴道口及处女膜:位于尿道口下方,前庭的后部,其形状大小不规则。阴道口覆盖一层较薄的粘膜成为处女膜。(一)女性外生殖器4精选课件5精选课件(二)女性内生殖器1.阴道:是性交器官,也是排出月经血和娩出胎儿的通道;上端比下端宽,后壁长10~12cm,前壁为7~9cm。2.子宫:位于盆腔中央,为倒置的梨形,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空腹器官;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积为5ml;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分子宫体部、子宫峡部、子宫颈。子宫峡部非孕期长1cm,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子宫颈粘膜有周期性变化;子宫外层为浆膜层,中层为肌层,内层为粘膜层。有两对韧带维持正常位置:(1)圆韧带:位置子宫前倾;(2)阔韧带:位置子宫正中位置;(3)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4)宫骶韧带:保持子宫前倾位置。6精选课件3.输卵管:细长而弯曲的管子,内侧与子宫角相连,外端游离,而与卵巢接近,全长8~14cm;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场所。分为4部分:(1)间质部:伸入子宫壁内的部分,长1cm。(2)峡部:间质部外侧的一段,长2~3cm。(3)壶腹部:在峡部外侧,是受精的部位,长5~8cm。(4)伞部:形似漏斗,长1~1.5cm,开口于腹腔,有拾卵作用。4.卵巢:扁圆形腺体,是女性性器官,产生卵子和激素。成年女子卵巢大小4×3×1cm³,重约5~6g,呈灰白色。(二)女性内生殖器7精选课件(三)血管、淋巴及神经1.血管:内外生殖血管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道内动脉。2.淋巴: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均伴随相应的血管运行;分为内外生殖器淋巴。3.神经:外阴为阴部神经,内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8精选课件(四)骨盆1.骨盆的组成:左右两块髋骨和一块骶骨、一块尾骨组成。2.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峡上缘的连线为界。(1)大骨盆(假骨盆)分界线以上。(2)小骨盆(真骨盆)分界线以下。(3)真骨盆标记:骶骨岬、坐骨棘、耻骨弓,正常90~100°。9精选课件3.骨盆的平面:三个与分娩有关的假想平面。(1)骨盆入口平面:真假平面的交界面,成横椭圆形;前耻骨联合上线,两侧髂耻线,后为骶岬。(2)中骨盆平面:最狭窄呈前后长的纵椭圆形;前耻骨联合下缘,两侧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3)出口平面:由2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形的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联合降长,后三角的顶端是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经是两个三角形的共同底边。(四)骨盆10精选课件4.骨盆的类型:分女性型、男性型、类人猿型、扁平型4种。(四)骨盆11精选课件女性骨盆骨盆底12精选课件(五)骨盆底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有三层组织:1、外层:浅层筋膜与肌肉,深部有三对肌肉、球海面、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括约肌。2.中层:即泌尿生殖膈。3.内层:盆膈。(会阴: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和筋膜,也是盆底的一部分,厚约3~4cm。)13精选课件1.尿道:位于阴道前、耻骨联合后,穿过泌尿生殖膈,止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口。全长约4cm,短而直。2.膀胱:空腔器官,位于子宫与耻骨联合之间;由浆膜肌层和粘膜层组成。3.输尿管:为一对肌性圆索状长管,约30cm,粗细不一;最细3~4cm,最粗7~8cm;位于宫旁2cm处,在子宫动脉后方,与之交叉。4.直肠:上接工状结肠,下接肛管,全长15~20cm;肛管长2~3cm,在其周围有肛门内外括约肌。5.阑尾:上接盲肠,全长7~9cm;位置有差异。阑尾炎时可累及子宫及附件。(六)邻近器官14精选课件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周期的调节(复杂)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月经及其临床表现15精选课件(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1.胎儿期: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8~10周开始出现卵巢结构。2.新生儿期:出生4周内成新生儿。受母体影响,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期或少许乳汁,阴道少量流血,属生理。3.儿童期:出生4周到12岁。8岁以后少许卵泡发育,子宫输卵管、卵巢逐渐向盆腔内下降。16精选课件4.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1)第一性症发育:生殖器官由幼稚型发育成成人型。(2)第二性症发育:生殖器官外的女性特征,乳房体毛等。(3)月经来潮:第一次月经来潮称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17精选课件5.性成熟期:又称生育期。一般从18岁开始,持续30年左右。6.绝经过渡期:又称围绝经期。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一般从40岁开始,持续10~20年。7.绝经后期:老年期。绝经后的生命时间,从60岁开始。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老年性阴道炎。(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18精选课件1.卵巢功能:排卵的生殖功能与产生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二)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19精选课件2.卵巢周期型变化(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新生儿时期卵巢大约有200万个始基卵泡,儿童期多数退化至青春期只有30万个。女性一生中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其余卵泡退化闭锁。(二)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成熟卵泡结构:卵泡外膜、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透明带。20精选课件2.卵巢周期型变化(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2)排卵:卵细胞成熟后会和它周围的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成为排卵。多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3)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7~8天黄体体积和功能达高峰,直径1~2cm,分泌大量雌孕激素。若受精发育成妊娠黄体;没有受精,衰退后来月经。(二)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21精选课件3.卵巢的内分泌功能(1)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A雌激素B孕激素(2)性激素的生理作用:(二)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A雌激素促使子宫平滑肌增生、肥大、肌层变厚,促使子宫发育。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促使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促使输卵管发育,加强其节律性收缩。使阴茎上皮增生和角化,增加细胞内糖原。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沉着。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对下丘脑、垂体产生正负反馈。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水钠潴留。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降低胆固醇水平。维持并促进骨基质代谢。22精选课件B孕激素促使子宫平滑肌松弛,抑制妊娠子宫收缩。促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促使宫颈口闭合,宫颈粘液减少变稠,拉度减少。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促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对下垂丘脑、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兴奋下丘脑调节中枢,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促进水钠排泄。C雄激素合成雌激素的前体,促进阴毛、腋毛生长,促进蛋白合成、肌肉生长、骨骼发育及红细胞生成,大量雄激素可拮抗雌激素生理作用。(二)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23精选课件1.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殖期:月经5~14日。(2)分泌期:月经15~28日。(3)月经期:月经的1~4日。2.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3.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4.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24精选课件1.月经:指随卵巢的周期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初潮多在13~14岁,早至11岁晚至15岁。2.经血的特征:暗红色,不凝,出血多时可有小血块。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具有周期性。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1)周期:相邻两次月经的第一日间的间隔时间。一般21~35日,平均28日。(2)经期:每次月经持续时间。一般2~8日,多为4~6日。(3)经血量:一次月经总的失血量。正常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四)月经及其临床表现25精选课件1.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FSH-RH;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2.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FSH是卵泡发育的激素。黄体生成素LH在卵泡期刺激卵泡膜细胞合成雌激素,为雌二醇的合成提供原料,维持黄体功能,促进雌孕激素的合成及分泌。3.月经周期的调节。(五)月经周期的调节:周期调节过程复杂26精选课件本章小结1.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2.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成为(附件)。子宫(四对)韧带维持子宫位于(盆腔正中),呈(前屈前倾位)。输卵管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四部分。27精选课件3.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女性骨盆(三个)平面大小及形状影响(分娩)的过程。4.月经周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月经周期一般为(28+7)天,经量(20~60ml),呈(暗红色),(不凝)。排卵多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本章小结28精选课件5.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历经(卵泡发育、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卵巢周期性变化使(子宫内膜、宫颈粘液及阴道粘膜等发生周期性变化)。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既有(协同性)又有(拮抗)。本章小结29精选课件妊娠生理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和植入三、胚胎及胎儿发育的特征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四、妊娠母体的变化30精选课件(一)受精: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受精。受精多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小时。(二)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后30小时向宫腔移动,50小时为8细胞阶段,7小时分裂由16细胞组成早期囊胚,受精后4日早期囊胚进入子宫腔,5~6日形成晚期囊胚。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和植入31精选课件(三)植入(着床)晚期囊胚经过定位、粘附和侵入3个过程,囊胚逐渐埋入而且被子宫内膜所覆盖的过程成为受精卵着床。着床必备的条件:1.透明带消失。2.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3.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4.孕妇体内分泌足够量的孕酮。子宫由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和植入32精选课件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一)胎盘1.胎盘的结构:是由胎儿部分的羊膜和叶状绒毛膜以及母体部分的底蜕膜所构成。(1)羊膜:附着于胎盘胎儿面的半透明薄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有一定弹性。(2)叶状绒毛膜:胎盘的主要部分。

叶状绒毛膜形成历经3个阶段:一级绒毛、二级绒毛和三级绒毛。从三级绒毛根伸的绒毛干形成初级绒毛干、次级绒毛干和三级绒毛干,向绒毛间隙伸展形成终末绒毛干。一个初级绒毛干及其分支形成一个胎盘小叶,每个胎盘有60~80个胎儿叶,200多个胎儿小叶。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33精选课件(一)胎盘1.胎盘的结构(1)羊膜(2)叶状绒毛膜:胎盘的主要部分。(3)底蜕膜:是来自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内膜。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的约20个左右母体叶。胎盘呈盘状,重约450~650g,直径16~20cm,厚约1~3cm,中间厚,边缘薄。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34精选课件2.胎盘的功能:具有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给、排出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及合成功能。(1)气体交换:能用简单扩散进行气体交换。(2)营养物质供给:胎儿通过绒毛血管从绒毛间隙的母血中摄取各种营养。(3)排泄功能:胎儿废物经胎盘输入母体血排出体外。(4)防御功能:胎盘的屏障作用极为有限,母血中的免疫抗体如lgG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出生后短期内获得被动免疫。(5)合成功能:胎盘主要合成激素和酶。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精后6日开始分泌,10日可②人胎盘生乳素③雌激素④孕激素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35精选课件(二)胎膜:由平滑绒毛膜和羊膜组成。外层为绒毛膜,在发育过程中缺乏营养而逐渐萎缩成平滑绒毛膜,胎膜内层为羊膜,与覆盖胎盘、脐带的羊膜相连;能防止细菌进入宫腔,在分娩发动上它有一定作用。(三)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足月脐带长30~100cm,平均55cm,直径0.8~2.0cm,表面被羊膜覆盖,呈灰白色;有两条动脉,一条静脉。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36精选课件(四)羊水:充满羊膜腔内的液体。1.羊水的来源与吸收:早期来自母体血清,中期来自胎儿的尿液,晚期胎儿肺也参与羊水的生成。2.羊水的量、性状及成分:羊水PH为7.20;量随妊娠月份逐渐增加,孕38周羊水量为1000ml,此后逐渐减少;孕40周羊水约800ml,过期妊娠可减少至300ml以下。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晚期略呈浑浊,不透明内有悬浮物。3.母体、胎儿、羊水之间的液体平衡:羊水的形成与吸收不断进行,使羊水量保持相对恒定。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37精选课件4.羊水的功能(1)保护胎儿:有缓冲作用,温度恒定,适量羊水避免子宫肌壁及胎儿对脐带的直接压迫;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临产宫缩时,羊水均衡地传递宫缩压力。(2)保护母体:妊娠期减少胎动对母体的不适感;临产后羊水囊有助于宫口及阴道的扩张,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减少感染。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38精选课件(一)胚胎及胎儿的发育:受精后8周内的人胚成为胚胎。受精后9周起称为胎儿。

胚胎及胎儿发育的特征如下:

4周末:可辨认胚胎与体蒂。8周末:胚胎初具人形,能分辨处眼、耳、口、鼻、四肢,心脏已形成。12周末:身长9cm,顶臂径6~7cm,外生殖发育,四肢可活动,有肠蠕动。

16周末:身长16cm……12cm,体重110g,外生殖器可辨认性别,已有毛发,开始出现呼吸运动,皮肤菲薄,呈深红色,无皮下脂肪,经产妇知觉胎动。三、胚胎及胎儿发育的特征39精选课件20周末:身长25cm,顶臂径16cm,体重320g,全身有胎脂胎毛,少许毛发;出现吞咽、排尿功能,腹壁可听到胎儿。24周末:身长30cm,顶臂径21cm,体重630g,各脏器已发育,皮下脂肪开始沉淀,出现眉毛。28周末:身长35cm,顶臂径25cm,体重约1000g,皮下脂肪少,皮肤粉红色;四肢活动好,有呼吸运动,出生易患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胚胎及胎儿发育的特征40精选课件32周末:身长40cm,顶臂径28cm,体重月1700g,皮肤深红,面部毫毛已脱落,睾丸开始下降,出生后存活率不高。36周末:身长45cm,顶臂径32cm,体重约2500g,皮下脂肪较少,面部皱纹消失,全身毫毛明显减少;指(趾)甲已达指(趾)端,出生后能啼哭及吸吮,生活力良好,基本可存活。40周末:身长50cm,顶臂径36cm,体重约3400g,发育成熟,皮下脂肪多,粉红色,外观体态丰满,足底皮肤有纹理,女性大阴唇发育良好,男性睾丸已下降至阴囊内;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能力强,能很好存活。三、胚胎及胎儿发育的特征41精选课件(二)足月胎头1.胎头颅骨:顶骨、额骨、颞骨各两块及枕骨一块组成;分矢状缝、额缝、冠状缝及人字缝,并组成两个囱门:大囱门和小囱门。2.胎头径线:(1)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为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平均9.3cm。(2)枕额径:自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胎头以此径横接,孕足月时平均11.3cm。(3)枕下前囱径:又称小斜径,自前囱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的距离,胎头俯屈以此径通过产道,孕足月平均9.5cm。

(4)枕额径:又称大斜径,为骸骨下方中央至后囱顶部间的距离;孕足月平均13.3cm。三、胚胎及胎儿发育的特征42精选课件(一)生殖系统的变化1.子宫:变化最为显著。(1)子宫的大小:妊娠期子宫逐渐增大至体积35×25×22cm³,容量约5000ml,增加约1000倍,重量约1100g,增加近20倍。(2)子宫内膜:受精着床后,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蜕膜与胚泡的关系分为:A底蜕膜B包蜕膜C真蜕膜(3)子宫峡部:位于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位,非孕期长1cm,临床后扩展至7~10cm,称子宫下段,是软产道的一部分。(4)子宫颈:早期粘膜充血水肿,外观肥大,着色变软,可形成粘液格防止外来病原体侵入,接近临产时变短,并有轻度扩张。四、妊娠期母体变化43精选课件2.卵巢:妊娠期停止新卵泡发育及排卵。孕6~7周前黄体产生雌孕激素,维持妊娠;其功能大约在孕10周后内胎盘代替。3.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变长,血管增加,肌层无充血水肿。粘膜有时呈蜕膜样改变。4.阴道:妊娠期粘膜增厚变软,充血、水肿,呈紫蓝色,伸展性增加。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糊状,PH降低,易病菌生长。5.外阴:皮肤增厚,大小阴唇色素淡着,组织松软,静脉淤血,会阴厚而软,弹性增加。四、妊娠期母体变化44精选课件(二)乳房的变化乳房增大充血、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皮脂腺肥大,形成潜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妊娠期由于雌孕激素使乳腺发育,妊娠末期由于泌乳素作用可有少量初乳。四、妊娠期母体变化45精选课件(三)循环系统变化1.心脏:孕妇心尖部可听到柔和的吹风机杂音,心电图除电轴左偏外无特殊变化;心脏血容量约增加10%。2.心排出量:从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3.血压: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晚期血压升高;妊娠晚期孕妇若长时仰卧会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四)血液的变化1.血容量: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加40~45%,平均约增加1450ml,以水平位置维持至足月。2.血液成分四、妊娠期母体变化46精选课件(五)呼吸系统的变化(六)消化系统的变化(七)泌尿系统的变化(八)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九)皮肤的变化(十)新陈代谢的变化(十一)骨骼、关节及韧带的变化四、妊娠期母体变化47精选课件1.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2.胎盘具有(物质交换、代谢、防御及合成等)多种功能,是(维持胎儿在宫内营养和发育的重要器官)。3.(妊娠后期)宫底部增长最快,宫底部含(肌纤维)最多,以适应(临产后子宫阵缩由宫底部向下递减),促使(胎儿娩出)。妊娠晚期的子宫呈(不同程度的右旋)。本章小结48精选课件4.循环血量于妊娠(32~34周)达高峰,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血液稀释)。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防止产后出血),但也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本章小结49精选课件早期妊娠的诊断中晚期妊娠的诊断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妊娠诊断50精选课件(一)症状与体征1.停经:生育年龄妇女有性生活史,平时月经规律,一旦月经超过10日或以上,应怀疑妊娠。若停经已达8周以上,妊娠可能性更大,但不是特有的症状。2.早孕反应: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流涎、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恶心呕吐等,多在12周后自行消失。3.尿频:前倾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子宫超出盆腔后消失。4.乳房的变化:胀痛、体积增大、乳头增大、乳晕着色,出现蒙氏小结。5.妇科检查:阴道及宫颈粘膜呈紫蓝色,子宫峡部出现黑加征,是早孕的典型体征。一、早期妊娠的诊断51精选课件(二)辅助检查1.妊娠试验:查尿HCG及血HCG。2.超声检查:停经5周可见到妊娠囊,停经6周时囊内可见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彩色多普勒可见胎儿心脏区彩色血液,可确诊妊娠活胎。3.基础体温:停经后高温相持续18日仍不见下降,早孕可能性大,超过3周则更大。4.宫颈粘液检查:早孕宫颈粘液量少质稠,铣检见椭圆体,而无羊齿状结晶。一、早期妊娠的诊断52精选课件(一)病史与症状腹部逐渐增大,孕20周后自觉胎动,32~34周胎动最强,38周后逐渐减弱;正常3~5/小时。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53精选课件(二)体征与检查1.子宫增大不同妊娠周数的宫高及子宫长度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妊娠周数手测子宫底高度尺测耻上子宫长度12周末耻骨联合上2~3横指16周末脐耻之间20周末脐下一横指18(15.3~21.4)cm24周末脐上一横指24(22.0~25.1)cm28周末脐上三横指26(22.4~29.0)cm32周末脐与剑突之间29(25.3~32.0)cm36周末剑突下2横指32(29.8~34.5)cm40周末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33(30.0~35.3)cm54精选课件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二)体征与检查

1.子宫增大2.胎动:指胎儿躯体活动。3.胎心音:12周多普勒胎儿听诊仪,18~20周普通听诊器可听到,正常110~160次/分。4.胎体:孕20周可触到胎体,24周后可分辨出胎头、胎背、胎臀和四肢。55精选课件(三)辅助检查B超可以显示胎儿数目、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心搏动、胎盘位置及分级羊水量,有无畸形。同时测量双顶径、股骨长度、头围、腹围等。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56精选课件(一)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99.75%为纵产式,0.25%为横产式。(二)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纵产式有头先露和臀先露,横产式为肩先露。

头先露分为枕先露、前囱先露、额先露、面先露。

臀先露分为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或双足先露。

还有一种复合先露。(三)胎方位:胎儿先露部位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头先露、臀先露各有6重胎方位,肩先露有4中胎方位。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57精选课件58精选课件1.停经是妊娠(最早、最重要)的症状,(早孕反应、尿频、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变化)对早期妊娠的诊断有帮助。2.妊娠实验能(明确诊断),但不能(完全区分正常和异常妊娠)。(超声检查)是鉴别妊娠是否正常、(胚胎是否存活)的最好方法。3.中晚期妊娠测量(宫高)可以估计(孕周)和判断(发育情况)。4.通过(腹部触诊)和(超声检查)明确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本章小结59精选课件产前检查0102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孕期指导及常见症状的处理产前检查的时间.首次产前检查复诊产前检查

营养指导.卫生指导常见症状的处理

60精选课件(一)产前检查的时间:从确诊早孕时开始。1.确定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2.估计孕期及胎龄。3.制定产前检查计划。首次检查时间以妊娠6~8周为宜,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37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共行产前检查9~11次;高危的酌情增加。一、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61精选课件(二)首次产前检查1.询问病史一、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年龄:过小易发生难产,过大(超过35岁以上)易发生并发症。职业:是否接触有毒物质和放射线。本次妊娠过程:早孕反应、劳动、运动、睡眠、饮食等。推算预产期:阳历月份减3,日期+9;不够减+9,日期+7。阴历月份一样,日期+14月经史及孕产史。既往史及手术史。家族史。配偶状况。62精选课件2.全身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心肺、乳房、妇科检查。一、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3.产科检查腹部检查阴道检查绘制产程图肛指诊检查骨盆检查视诊触诊:宫高腹围,四步触诊法听诊:听胎心骨盆外测量骨盆内测量髂棘间径:23~26cm髂塉间径:25~28cm骶耻外径:18~20cm坐骨结节间径:8.5~9.5cm出口后矢状径:8~9cm,坐骨结节间径+后矢状径〉15耻骨弓角度:90°对角径坐骨棘坐骨切迹早孕初诊时应做一次阴道检查;妊娠最后一个月避免阴道检查。63精选课件4.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2)B型超声检查(3)其他:唐氏检查、甲胎蛋白测定、染色体或抽羊水等。一、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64精选课件(三)复诊产前检查1.询问前次检查后有否特殊情况出现。2.测体重、血压。3.复查胎位,听胎心。4.孕期宣教。一、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65精选课件(一)营养指导(二)卫生指导1.活动和睡眠;2.衣着和卫生;3.其他如性生活等。(三)常见症状的处理1.消化系统症状;2.贫血;3.便秘4.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5.下肢肌肉痉挛6.下肢水肿;7.腰背痛;8.痔疮;9.仰卧位低血压;10.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二、孕期指导和常见症状的处理66精选课件1.首次检查时间一般在(6周为宜),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37周)每(周)检查一次,共行产前检查(9~11次)。2.推算孕产期(以末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3.产前检查时认真进行(四步触诊)及(胎心听诊法)操作。本章小结67精选课件4.骨盆测量分为(外测量和内测量)。测量指标包括(髂棘间径23~26cm,髂塉间径25~28cm;骶耻外径18~20cm;坐骨结节间径8.5~9.5cm;出口后矢状径8.5cm;耻骨弓角度90°;骶耻内径12.5~13cm;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宽度三横指)等。本章小结68精选课件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先天畸形胎儿窘迫死胎一二三四69精选课件胎儿生长受限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龄人应有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分三种类型:正常的SGA、异常的SGA、结构畸形或遗传疾病、胎儿生长受限:无法达到其应有生长潜力的。一、胎儿生长受限:小于孕龄儿70精选课件1.病因及分类:内因性匀称型;外因型不匀称型;外因性匀称型。2.诊断:(1)临床筛查:宫高腹围值测量;胎儿发育指数;孕妇体重。(2)辅助检查筛查:①B型超声测量:双顶径、股骨、头围、腹围。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缺失或倒流。③抗磷脂抗体。3.治疗:(1)寻找病因;(2)改善子宫胎盘血供①一般治疗:饮食、左侧卧位,吸氧气。②药物治疗:沙丁胺醇片、利托君、硫酸镁、丹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3)补充营养物质: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VIEC,每日一次,连用10天,口服钙铁锌等。(4)胎儿健康状况监测:NST等。(5)产科处理:①继续妊娠。②终止妊娠:治疗后无改善;胎盘老化,伴有羊水过少;NST等提示胎儿缺氧;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病情加重。③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若各方面条件好可经阴分娩。71精选课件胎儿先天畸形至胎儿在宫内形成的身体结构形态异常。主要和遗传、环境、食物、药物、母体疾病、病毒感染等有关。1.无脑儿:是最常见的一种,系前神经孔闭合失败所致。女胎比男胎多4倍。由于缺少颅盖骨,脑部发育极为原始。脑髓暴露,眼球突出呈蛇样面容,颈项短,无大脑,仅见颅底或颅底部分脑组织,不能存活。(1)诊断:腹部触诊,查血AFP,孕14周B超检查。(2)治疗:一经确诊应引产。二、胎儿先天畸形72精选课件2.脊柱裂:为脊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