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_第1页
课件: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_第2页
课件: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_第3页
课件: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_第4页
课件: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XXX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1.2020年1月爆发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3月2日6时3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38295585例,累计死亡病例5981319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518357例,新增死亡病例8620例2.2022年2月22日乌克兰战争引发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当前国际形势的两大因素两个问题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突发性新冠疫情引发了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国际关系危机和全球治理危机,四种危机相互叠加,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冲击。有学者将此次疫情看作是继冷战结束、“9·11”事件、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的“第四次重大冲击”,推动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一、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东亚个别国家进入缓疫阶段,但仍有可能反复目前的疫情震中在欧洲、北美、南亚,新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具有高传染性,使得感染率大幅攀升,病毒变异风险仍存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已有上报病例,脆弱的医疗和经济状况使当地疫情不可控(一)疫情加速国际格局调整各国应对疫情的方式不同,导致疫情在各国的蔓延态势不同,对各国的影响也不同,这导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调整当前的全球疫情可分为四大板块:东亚、欧洲、美洲、非洲,这四块的疫情暴发时间、处置方式、发展前景不同,对地区的国家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确诊趋势图(2021年至今)美国:疫情失控引发的问题积重难返目前,美国是全球累计新冠确诊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疫情对美国造成的影响:1.经济修复性增长,但通胀问题仍然严重疫苗接种加之拜登政府各项救济和刺激政策出台,美国经济开始重启,但是疫情的变异和波动依然对经济反弹构成了明显的压力疫情导致各行业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堵塞、劳动力不足及宽松货币财政政策等带来的持续高通胀,给美国未来经济走势带来挑战2.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极化愈发严重美国国内贫富差距、种族冲突、族裔关系、社会分层固化的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疫情的冲击下尖锐化,国内政治极化的情况愈加严重受疫情冲击,直到2021年6月,美国失业率依然高于疫情前3.5%的水平3.美国作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领导者合法性在不断弱化欧洲仍是世界疫情的“重灾区”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影响,欧洲各国确诊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对欧洲政治而言,疫情进一步弱化了欧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有效性有限、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剧欧盟既有的政治挑战欧盟应对疫情部分举措损害了其内部凝聚力、向心力和行动力;疫情加剧欧盟与外部世界的地缘政治紧张形势国家2020GPD增长率2021GDP增长率中国2.3%8.0%韩国-0.9%4.3%俄罗斯-3.0%4.7%美国-3.4%6.0%德国-4.6%3.1%日本-4.6%2.4%加拿大-5.3%5.7%印度-7.3%9.5%法国-8.0%6.3%意大利-8.9%5.8%英国-9.8%6.8%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美欧西方国家GDP普遍出现大幅负增长2021年,主要经济体经济都明显恢复,8%的增长率是中国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年度增速年份201920202021美国21.4320.9522.97中国14.2814.7217.77日本5.155.065.01德国3.893.854.2英国2.882.763.2印度2.872.663.075法国2.732.632.92意大利2.201.892.12加拿大1.741.652.02韩国1.651.641.8俄罗斯1.691.481.65由于西方国家不能有效阻击新冠疫情,那些能够有效应对疫情的国家率先进入经济复苏行列,并加快在这场“战疫”中的实力崛起疫情加剧国际实力格局调整,意味着国际权力格局的重大变动,推动大国战略博弈加剧,使当前世界呈现出“系统性危机”特征突发性长期以来,“东升西降”的权力格局演变使得国家进行权力调整与斗争,当前国际局势呈现大国竞争加剧的特征。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大国间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数,其博弈范围和烈度持续加剧,大国战略总体上呈现出更加显著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当前,美、欧、俄、日等大国都在加快战略调整,试图在国际格局变中抢占先机,占据有利位置。(二)大国战略从“竞合”转向”全面竞争”235美国调整对华战略,聚焦中美陷入全面竞争美国对华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对明确把中国定位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开始从国家政策层面正式对中国战略摊牌,放弃传统的“接触”政策,开启“全政府”、“全领域”的对华战略遏制与竞争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时代的“反华遏华”政策,对华外交政策包括强化同盟、对华竞争、对华有限合作与管控风险,中美陷入全面竞争仅在过去一年中,中美关系中的某些问题成为主要问题的比例均有所增加,一半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中国的人权政策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48%受访者认为限制中国的权力和影响力应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高于2018年的32%俄罗斯凸显与西方战略对抗态势2021年7月,俄罗斯发布《国家安全战略》,针对当前俄罗斯与西方“未回暖,还更寒”的国际局势以及国内现状对国家利益和战略优先事项做了诸多重大调整俄罗斯三版《国家安全战略》的战略主题演变:2009:“霸权”在握的综合安全观2015:居安思危、不弃美欧2021:俄史上最完善国家战略(提出八大国家利益、九大国家战略优先事项,强调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收紧与美外交空间,“弃西从东”)凸显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多领域的对抗态势,多次“明确”指出美欧对其的“围剿打压”,没有对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做任何让步规划奉行“多维度”外交,优先发展与中国、印度、独联体国家的合作关系,以及提升在上合组织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的参与度直面地缘政治竞争,坚持“武力保底”军事原则(2020-2021年俄罗斯军事演习重点是防范美国与北约对俄西部领土的安全威胁)安全上,尽量减轻对“北约”依赖程度,建立自身防务力量政治上,重视地缘政治竞争乃至对抗,在“规范强权”外凸显“政治强权”色彩经济上,维护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优势地位,摆脱“经贸依赖”文化上,强调意识形态色彩,塑造欧洲“价值优势”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的调整主要涉及欧盟在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之间如何保持力量平衡:优先修复美欧跨大西洋同盟关系谋求与俄改善关系,但战略对抗僵局难以改变与中国有共识,但矛盾和对抗愈加明显欧盟默认陶宛、捷克和斯洛伐克等成员国2021年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挑衅;欧洲议会通过多项敌视性涉华决议涉疆、涉港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影响了中国与欧盟经贸合作取得进一步进展欧盟在大国博弈中寻求“战略自主”235日本“协美制华”的战略态势增强日美:进一步迎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日俄:致力于解决北方领土争端,但日本追随欧美国对俄经济制裁,给俄日关系蒙上阴影日韩:关系陷入停滞倒退中日:自拜登上任后,日本在政治、安全问题上,协同美国对抗中国的力度复又增强两国围绕涉华内政、钓鱼岛争端、经济科技合作、印太地区秩序、国际规制构建等问题的矛盾再次凸显,双边关系出现波折、倒退的风险在加大2021年皮尤研究中心一项民调显示,69%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其中以日本的88%最高2021年3月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强调美国面临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等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挑战中美战略竞争:焦点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之争,地缘政治博弈在印太地区最为明显,在军事、安全保障领域以及确保尖端技术的供应链和战略资源等问题上的对立和竞争不断激化美俄战略竞争:涉及面相对较窄,更多聚焦地缘政治,围绕乌克兰和战略稳定等问题展开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试图重启美俄关系,但自冷战结束以来,美俄已经四次试图重启关系,但是每次均告失败当前乌克兰战争,美俄关系陷入冰点,美俄关系存在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2022年2月发布的《美国印太战略》报告指出应从大国地缘政治竞争视角看待印太地区,将印太地区的大国博弈与美国对国际秩序的总体把控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大国竞争加剧大国地缘政治博弈2022年乌克兰战争2022年乌克兰战争是乌克兰国内问题与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叠加的结果,表面是俄罗斯以战争危机迫使美国和北约正视俄罗斯的诉求,即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不在俄罗斯周边进行战略武器的部署。其本质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重新对势力范围的争夺:美国不断推动欧盟与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俄罗斯谋求增强在原苏联加盟国地区及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战争的前景不取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俄乌边境未必是双方博弈的最前沿,北约东扩边界才是俄罗斯最关切的问题乌克兰是美国不会放弃的反俄支点,是欧洲努力争取的缓冲地带,是俄罗斯全力规锁的敏感地区,各方的利益要达成平衡并非易事乌克兰危机将对未来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大国恶性竞争将长期延续(三)国际与中国周边热点呈现激化态势岛内政治生态的恶化:民进党在岛内更为明显地推动“去中国化”政策和渐趋显性“以疫谋独”政策多国显著加大了对台湾事务的介入力度,频频跨越“一中”红线日本2021年版《防卫白皮书》称“台湾局势对日本安全及国际稳定十分重要”,多名高官台湾地区为“国家”2021年10月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然宣称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显示出美在台湾政策上的突破2021年12月拜登签署的《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专门表达了国会对于台湾地区防务的立场中国周边热点持续升温1.台海局势2352.美国与其盟友的军事外交活动加剧南海安全风险拜登政府将其看作向中国施加地缘压力的重要区域,并将南海争端视为其对华博弈的重要政策杠杆美国日益以制衡心态经营南海,协同盟友以武力介入南海争端的表态愈发频繁,增加南海安全风险南海声索国倾向于通过诉诸国际法来消解大国博弈带来的压力,既借此在对华关系中争取利益,又可以得到美国援手美国推行南海“自由航行”行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也派出舰只参加“自由航行”行动,并加强与日本等国的联合军事行动“四国联盟”在东南亚展开军事合作与反华游说2353.朝鲜半岛局势变数加大1.朝美会谈陷入僵局,美朝忍受现状的耐心日渐不足2.美韩仍在强化军事同盟,半岛军备竞赛继续升温美国中止了“韩美导弹指南”,全面松绑了韩国导弹研发限制2021年8月美韩军演导致朝鲜中断朝韩通信联络,9月以来朝韩双方试射导弹,加剧了半岛政治对立2021年朝鲜在劳动党八大公开阐明“核力量建设是国家建设征程中必须首先攻占的战略性制高点”朝鲜在2022年初进行了四次导弹发射,期间,美国宣布了对朝鲜新一轮的制裁3.韩国国内政局变化带来不确定因素两国边境争端有所降温:中印两国展开外长会谈、军长级会谈等对话,就稳定边境形势保持沟通日益升级的美印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印关系,印度对华战略的对抗性依然很强,例如仍推动对中国产品的制裁、封禁和供应链脱钩中印在边境问题上仍存在较大争议,两国的潜在冲突点并未减少2022年是印度选举年,在防疫压力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莫迪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选举压力空前,出于选举需要,莫迪可能会加大对华制衡力度4.南亚局势:两国边境争端有所降温,但中印仍未走出低谷1.受新冠疫情影响,逆全球化及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贸易复苏但增速缓慢,世界经济对贸易的拉动力减弱供应断裂:芯片短缺、能源供应不足、航运不畅和运费暴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需求疲弱:为阻断病毒蔓延而采取的隔离措施抑制了内需;疫情打击消费者信心(四)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三大国际组织对国际贸易形势的预测国际组织2022年预测值世界贸易组织4.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7%世界银行6.3%平均值5.9%世界货物贸易月度实际增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2016年价格为100)全球经济活动超预期复苏导致大宗商品需求快速增长需求增加,但供应受限、供应链和运输链不畅、刺激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快速上涨,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超越了上一个周期时的峰值3.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及其带来负面影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限制和民粹主义政策以及数字经济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着全球产业链格局,使其呈现出规模萎缩、本土化、区域化加强的特征疫情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带来了“断链”冲击,动摇了单纯从成本角度考虑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体系的根基,各国开始从安全、平稳、多元化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其产业链、供应链全球产业链调整的结果不仅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问题,同时还可能损害和瓦解全球化过程中既有经济联系的基础,进而引发全球经济不稳定背景下的高强度政治博弈与对抗美国等国家陆续出台了或计划出台一系列旨在提高自给率或本土化率的政策,鼓励制造业回流或使供应链多样化,支持所谓“脱钩”政策,矛头主要针对中国,主要目的在于“去中国化”拜登2021年2月24日签署了“美国供应链”第14017号行政命令,指示政府对美国关键供应链进行全面审查,以识别风险、解决脆弱性并制定战略,提高恢复力针对病毒的起源,特朗普曾通过多则推特将新冠病毒公然称为“中国病毒”,并坚持称病毒起源在中国武汉实验室“五眼联盟”成员试图追究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之病毒起源、病毒是否人为干预、是否与生化战争有关、为何隐匿病情、是否利用疫情谋取暴利等方面的相关责任,并唆使各国向中国政府咎责及索要赔偿欧盟高级外务代表约瑟夫·博雷尔督促成员国为同中国在全球“叙事之战”中争取影响力做好准备,并告诫欧洲要警惕中国的“慈善政治”由于国家叙事处于国际话语平台边缘地位,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叙事遭到西方排挤。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大规模扩散,西方政客和媒体开始对中国进行指责和批评,把民众对本国政府的不满情绪转向中国,中国成为公共舆论的“风暴眼”,国际社会形象大大受损,中国的抗疫援助也迎来诸多否定声音(五)围绕“疫情责任论”和“人权”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加剧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尝试扩展以民主价值观为纽带的联盟体系,旨在提升联盟内部凝聚力,争取更多盟友参与制衡中国,获取更多国内支持以及提升美国的软实力。拜登政府通过多种路径来实施价值观联盟的战略目标:以价值观为基础,构建小团体式“伪多边主义”。强调意识形态的对立,表现出较强的排他性和对抗性,强调少数国家构成的“小团体”制定的“规则”至上以价值观为纽带,打造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联盟体系。拜登政府尝试将联盟拓展到军事之外的领域,尤其包含了经济、科技和卫生领域的合作以价值观为手段,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压和污名化。例如,拜登政府将新疆和香港问题作为主要抓手,用以打击中国的海外企业和对中国政府进行污名化以价值观为动员策略,形成国内合作共识。拜登政府大力动员美国的行政、立法以及媒体和民众,以最大程度地争取对其价值观联盟外交的支持,由此提升打压竞争对手的政策效果(一)外交理念与思维的创新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外交理念重点越来越从强调“国家核心利益”向强调“人类共同利益”转变。无论从疫情期间中方的表述还是从抗疫外交实践来看,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外交淡化了核心国家利益,强化了全人类共同利益从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1月19日,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数据有30条,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数据21条。而疫情暴发后,从2020年1月20日到7月23日,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数据仅有6条,而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数据上升到35条二、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外交更加明显地表现出从“反应式”外交转变为“主动筹划型”外交,更加突出战略主动性,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越来越敢于申明立场,态度也更加强硬,从防守反击走向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有力反击任何遏制自己的企图,积极维护国家形象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解释工作”。2020年2月26日,他再次提出“加强公开透明宣介和公共外交”疫情暴发后,有更多中国驻外使领馆开通推特账号,使有推特的中国驻外使领馆在2020年3月底多达80个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外交部的媒体账号和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社交媒体言论,已经站在国际舆论斗争的最前沿,一系列国际舆论斗争议题得到呈现和回应2021年3月,在拜登入主白宫后中美首次高级别外交会议中,杨洁篪告诉美国官员“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平视外交”的重要表现(二)冷静应对美国挑衅,清晰中美关系发展框架1.中国坚持对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明确底线,避免对抗畅通渠道,坦诚对话拒绝脱钩,保持合作放弃零和,共担责任2.认清形势,做好中美关系恶化加剧和斗争全面升级的准备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外交和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中美战略竞争长期化将难以避免中国应该通过有效管控把竞争两伤引向竞争共赢,即通过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形成更高层次的竞争,从而在竞争中使各自和双方都变得更好(三)强化疫情外交,增强中国全球影响力1.中国领导人通过元首外交,凝聚全球抗疫共识与合力。习近平总书记以“云外交”的创新方式密集开展元首外交,2021年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77次,出席重要外交活动28场,向外方致电、致信83次2.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为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抗疫外交,为全球抗疫做出了中国贡献,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发起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及“一带一路”疫苗伙伴关系倡议,举办新冠疫苗国际合作论坛及新冠疫苗合作企业对话会,成立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国中心,与超过20个国家的相关机构合作开展III期临床试验,与16个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3.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