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出口退税法律规定_第1页
XXXX出口退税法律规定_第2页
XXXX出口退税法律规定_第3页
XXXX出口退税法律规定_第4页
XXXX出口退税法律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XXXX出口退税法律规定目录:1、XXXX出口退税法律规定2、XXXX药事法规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法律规定第一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违章处理

出口货物退(免)税违章处理是指国家为了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保证出口退(免)税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出口企业在办理退(免)税过程中,违反出口退(免)税管理规定,由税务机关给予相应的处理。出口退(免)税违章处理的形式主要有:不予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加收滞纳金和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等。

一、

不予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

(一)

违反退税登记管理,不予办理退(免)税规定

出口企业应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其出口经营权的批件和工商营业执照于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退税登记证。未办理退税登记的出口企业一律不予办理出口货物的退税或免税。

(二)

违反出口货物退(免)税单证管理,不予办理退(免)税规定

1.出口企业在办理退(免)税过程中,无法提供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抵扣联)或普通发票,逾期无法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应提供而没有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联)的,不予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已办理退(免)税的,一律扣回已退(免)的税款。

2.出口企业出口货物不能提供“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原件的,以及所提供的“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原件内容填开不规范、字迹不清、国库(银行)印章不齐的,税务机关不得办理退税。

3.出口企业申请退税时,提供的“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如有伪造、涂改、非法购买等行为的,不予办理退税。

4.出口企业申请退税时,提供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中“经营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中“购货单位”名称,以及“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中“购货企业”名称与申报退税企业名称不一致的货物,不予办理退(免)税(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外)。

5.出口企业申报办理退税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虚开、伪造或发票内容不规范、印章不符的货物,不予办理退(免)税。

6.出口退税凭证有涂改、伪造或内容不实的出口货物,不予办理退(免)税。

7.从2000年7月1日起,出口企业从广东汕头市(包括潮阳、澄海、南澳)、揭阳市(包括普宁、揭东、揭西、惠来)、潮州市(包括潮安、饶平)、汕尾市(包括海丰、陆丰、陆河)等市、县(区)一般纳税人购进出口货物,必须取得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律不得作为办理出口退税的凭证。。

(三)

出口退税函调工作中,不予办理退(免)税规定

1.对出口货物已发函调查尚未收到回函的,不予办理退税。

2.对出口货物发函调查,回函不清或虽回函但不足以排除骗税嫌疑的,不予办理退税。

3.对出口货物函调回函属非自产货物和征税机关虽已回函,但退税机关认为仍有问题的,退税机关须对非自产货物的上道货源情况及问题进行再次发函调查。追踪两道环节仍查不清楚的,暂不予退税,而由出口企业自已负责调查举证。企业举证工作必须在一年内完成。一年内完不成的,不得再申报办理退税。应举证的该出口业务,如有出假证,隐瞒事实,造成发生骗税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对从骗税多发地区购进出口货物进行函调时,必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税收函调问题的补充通知》的格式进行函调。凡回函内容不清、格式不对或填写项目不全的,或没有回函税务机关税务所所长、税务局局长签字的,以及不是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回函等情况的一律不予退税。

(四)

违反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不予办理退税规定

1.根据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要求,凡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未录入或录入退税单证信息不清的,税务机关一律不予受理申报,不予退税。

2.2000年9月1日后出口企业取得的“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与电子信息核对有误的,不予办理退税。

(五)

违反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不予办理退(免)税规定

1.在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中,凡出现出口企业不如实申报清算情况,弄虚作假,在出口退税方面有违法违章行为,要一查到底,并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2.在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中,凡出口企业不提供有关财务帐册、清算资料、不配合退税机关清算工作,致使退税机关无法按时完成清算任务的,退税机关应暂缓办理该企业清算期当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业务,直至该企业清算工作结束。

3.在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期内(清算期当年3月31日以前),凡出口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税票齐备的前提下,仍未收齐出口货物报关单(退税联)、外汇收汇核销单的出口货物,以及海关、外汇电子信息对审核对不上和对货源有疑问进行函调未回函的出口货物,出口企业应于清算期内向退税机关申报,由退税机关复核确认后予以备案。

对已申报备案的出口货物,出口企业在清算期当年6月30日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而出口企业在此期间又未提供举证材料的,退税机关一律不再办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属于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对已“免抵退”税额一律由退税机关追缴入库,有关企业不得将已扣税款冲减当年应纳税款。

退税清算结束后(当年3月31日后),退税机关不再受理出口企业提出的上年度出口货物退(免)税款申请和申报备案。

(六)

出口货物货源、价格等问题不予办理退(免)税规定

1.出口货物的销售金额、进项金额及税额明显偏高而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拒绝办理退税或免税。

2.出口货物的货源不实、虚抬出口货物国内收购价格的,不予办理退(免)税。

3.在“四自、三不见”情况下所成交的出口货物,不予办理退税。

4.挂靠企业、借权企业出口货物,不予办理退税

二、

补缴税款和加收滞纳金的规定

对出口企业在办理退(免)税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过失而造成实际退(免)税款大于应退(免)税款[包括清算中发现企业已退(免)税大于应退(免)税款]或企业办理来料加工免税手续后逾期未核销的,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缴回多退或已免征的税款。逾期不缴的,从限期期满之日起,依未缴税款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

三、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规定

1.对有骗取出口退税嫌疑的出口业务,经检查人员提出理由并报经当地国税局主管局长或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局长的批准,可专项立案检查。在检查期间,对该项货物暂停办理退税,已办理退税的企业应提供补税担保。如果企业不能提供担保,经审批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可书面通知企业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补税款的存款。

2.出口企业多退或已免征的应补缴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迫其履行义务。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出口企业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企业欠缴税款除了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税款外,税务机关还可以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法制

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法制包括出口企业在办理出口退货物(免)税过程中,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税务机关对出口企业作出的行政处罚,以及出口企业认为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要求进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以获得法律救济。

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管辖、程序、受理、执行等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等相关规定执行。本节主要介绍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处罚种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范围。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处罚

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处罚是指出口企业有违反出口退(免)税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由税务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处罚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法》、《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行政规章中。出口退(免)税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

(一)罚款和没收非法所得

1、对经营出口货物的企业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除令其限期纠正外,处以1000元的罚款:

⑴未按规定办理出口退税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⑵未按规定建立、使用和保存有关出口退税帐簿票证的;

⑶拒绝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检查和提供退税资料、凭证的。

2、出口企业未按规定设置和保管有关出口退税帐簿票证,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3、对出口企业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如果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4、对为经营出口货物企业非法提供或开具假退税凭证的,有违法所得的,处以其违法所得额3倍以下不超过30000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

5、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不满10000元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处以骗取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上述企业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较小,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税款,处以骗取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

(二)停止出口退税权

对出口企业采取伪造、涂改、贿赂或其他非法手段骗取退税,以及从事“四自三不见”(指“客商”或中间人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自行报关和出口企业不见出口产品、不见供货货主、不见外商)买单业务的,除按《征管法》处罚外,可由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停止其半年以上的出口退税权。在停止退税期间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不予退税。对骗取退税数额较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撤销其出口经营权。

二、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复议

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由复议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和活动。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多退或已免征的税款补缴入库,加收滞纳金。

㈡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出口企业提供纳税担保行为。

㈢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㈣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㈤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㈥税务机关作出的退(免)税行政处罚行为:

1、罚款(包括逾期交纳罚款的加罚行为);

2、没收非法所得;

3、停止出口退税权。

㈦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

1、不予审批减免税或出口退税;

2、不予抵扣税款;

3、不予退还税款;

4、不予颁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5、不予开具完税凭证和出具票据。

㈧税务机关作出的其他税务具体行为。

三、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诉讼

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诉讼是指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司法活动。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出口货物退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基本一致。主要包括:

㈠多退或已免征的税款补缴入库,加收滞纳金。

㈡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出口企业提供纳税担保行为。

㈢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㈣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㈤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㈥税务机关作出的退税行政处罚行为:

1、罚款(包括逾期交纳罚款的加罚行为);

2、没收非法所得;

3、停止出口退税权。

㈦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

1、不予审批减免税或出口退税;

2、不予抵扣税款;

3、不予退还税款;

4、不予颁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5、不予开具完税凭证和出具票据。

㈧税务机关作出的其他税务具体行为。

㈨税务机关的复议行为:一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二是期限届满,税务机关不予答复。

四、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赔偿

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赔偿是指税务机关作为履行国家赔偿义务的机关,对本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的制度。出口货物退(免)税行政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

㈠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补征税款及滞纳金的。

㈡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违法实施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行政处罚的。

㈢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财产违法采取强制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的。

㈣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造成当事人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节

出口退税涉税犯罪及刑事责任

出口退税刑事责任是指当事人在办理出口货物退税过程中,违反法律,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对其作出的刑事处罚。出口退税涉税犯罪及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刑法》、全国人大《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中。1992年,全国人大《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增加骗取出口退税罪,1997年颁布实施的新《刑法》,专节规定了危害税收征管罪,对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都作出了具体刑事处罚。

新《刑法》还规定了税务工作人员在出口退税工作中的职务犯罪。

一、骗取出口退税罪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采取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新《刑法》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罪与《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中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内容完全不同,实质上是一个新罪。

(一)

骗取出口退税犯罪主体

《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该补充规定第5条规定,企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在10000元以上的,处骗取税款5倍以下罚款,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按照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并处骗取税款5倍以下罚款;单位犯本罪的,除处以罚金外,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该规定,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只能是具有出口退税权,在缴纳税款后又假冒出口骗回税款的企事业单位。自然人和没有出口退税权的单位不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其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以诈骗罪论处。而新《刑法》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不同单位。

(二)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客观表现

骗取出口退税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采取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出口退税作为国家鼓励出口的一项优惠政策,获得出口退税的前提是必须出口了已经缴纳税款的货物。骗取出口退税罪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有出口经营权的单位为了骗取出口退税,自己进行虚假申报等,骗取出口退税;二是有出口经营权的单位为了获取代理费原因,明知其代理的单位或者个人所提供的各种凭证不实,仍与其共同进行骗取出口退税的活动;三是无出口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利用有出口经营权的单位进行骗取出口退税。

依据《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第5条规定,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具有出口退税权的企事业单位,在缴纳税款后又假冒出口骗回税款的行为,是先缴后骗;而依据新《刑法》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税款的,依照偷税定罪处罚,对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才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由此可见,新《刑法》中的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不是先缴后骗,而是未缴就骗。因此,《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第5条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罪实际已被取消,新《刑法》论之以偷税罪;新《刑法》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罪实际上相当于《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第5条规定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按照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中的诈骗罪,是国家出口退税款这一特殊款项的诈骗罪。

(三)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标准

依据新《刑法》的规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才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否则,只能作为一般违法行为处理。何为数额较大,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目前也无司法解释。一般说来,这一标准应与普通诈骗罪的构成标准一致。

(四)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处罚

依据新《刑法》第204条的规定,犯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新《刑法》第211条规定,单位犯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罚。

二、妨害发票管理罪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违反税收法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三类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其他发票和用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如果行为人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对行为人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如果行为人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是虚开的其他发票(如普通发票),则对行为人定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

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犯罪主体。任何企事业单位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客观表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专用发票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有其中一个行为即可构成本罪。所谓虚开,既包括在没有任何商品交易情况下的凭空填写,也包括在有一定商品交易情况下的不实填写。

(1)为他人虚开:是指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的单位和个人,为他人开具内容不实的发票的行为。所谓拥有,既包括合法拥有,也包括非法拥有;所谓内容不实,既包括部分不实,也包括全部不实。

(2)为自己虚开:是指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开具内容不实的发票,供自己使用的行为。

(3)让他人为自己虚开:是指行为人让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的单位和个人,为自己开具内容不实的发票的行为。

(4)介绍他人虚开:是指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行为。

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罚。依据新《刑法》第205条规定,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单位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依据《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虚开税款数额100000元以上,属于虚开税款数额较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50000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虚开税款数额500000元以上,属于虚开税款数额巨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300000元以上,虚开税款数额接近巨大并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实际抵扣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1000000元上的,属于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造成国家税款损失500000元上并且在侦查终结前仍无法追回的,属于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二)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其他专用发票的行为。

1、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犯罪主体。任何单位或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

2、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客观表现。伪造是指无权印制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专用发票的单位或者个人私自印制;擅自制造是指有权印制的单位未经批准印制,或者不按规定印制;出售是指将自己或者他人伪造、擅自制造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专用发票卖出。只要行为人有其中一种行为的,即构成本罪。

3、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罚。依据新《刑法》等209条规定,犯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数量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依据新《刑法》第211条规定,单位犯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处罚。

依据《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所谓数量巨大,是指非法制造或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200份以上;所谓数量特别巨大,是指非法制造或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1000份以上。

(三)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非法出售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其他专用发票的行为。

1、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犯罪主体。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主体是合法拥有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专用发票以及从合法拥有人手中买出又倒卖的单位和自然人。负责发售的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主体。

2、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客观表现。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其他专用发票必须是真的,否则不能构成本罪,而应以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论处。

3、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罚。依据新《刑法》第209条规定,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依据新《刑法》第211条规定,单位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处罚。

新《刑法》对危害税收征管犯罪规定了税务机关追缴税款优先的原则。即犯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三、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

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能构成本罪的只能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的客观表现。构成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客观上,行为人必须是在办理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如果不是在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不能构成本罪。

(三)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的构成标准。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是一种结果犯,除要求行为人在办理出口退税工作中有徇私舞弊的行为,还要求这种行为造成了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否则,不能构成本罪。

(四)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的处罚。依据新《刑法》第405条规定,犯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药事管理相关知识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近期重点实施方案(1)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2)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要内容

(3)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要求和内容

(4)实施方案中五项重点改革的主要内容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人才保障机制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1)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

(2)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规定

(3)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内容

(4)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的规定(二)药事管理体制1.药品监督管理机构(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2)药品监督管理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2.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

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审评中心、药品评价中心、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三)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1.药品的质量特性(1)药品及其质量特性

(2)药品的特殊性(三)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2.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质量监督检验(1)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名称、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

(2)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性质、类型3.药品标准(1)国家药品标准及分类

(2)药品标准的管理4.国家药品编码(1)国家药品编码及其适用范围

(2)编制原则及分类

(3)本位码的编制规则(四)行政法的相

关内容1.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法律责任2.行政许可(1)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行政许可的原则、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2)申请与受理

(3)行政许可的费用

(4)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3.行政处罚(1)行政处罚的原则、种类、管辖和适用

(2)行政处罚的决定及其程序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1)行政复议的范围、申请、期限

(2)行政诉讼受案的范围、起诉和受理(五)中药管理1.中药管理有关规定(1)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中药管理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对中药管理的规定

(3)《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药管理的规定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规定2.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

理(1)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的原则

(2)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

(3)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的采猎管理规定

(4)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的出口管理规定

(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药材名称3.中药品种保护(1)中药品种保护的目的、意义

(2)《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适用范围

(3)中药保护品种的范围、等级划分

(4)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措施(五)中药管理4.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1)制定GAP的目的、GAP的适用范围

(2)采收与加工的要求

(3)包装运输与储藏规定

(4)质量管理

(5)GAP证书的有效期(六)药学职业道德1.药学职业道德的特点与作用(1)药学职业道德的特点和意义

(2)药学职业道德的作用2.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1)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药学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3.药学领域的职业道德要求(1)药品生产的职业道德要求

(2)药品经营的职业道德要求

(3)医院药学工作的职业道德要求4.中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1)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2)尊重患者,平等相待

(3)依法执业,质量第一

(4)进德修业,珍视声誉

(5)尊重同仁,密切协作二、药事管理法规(一)药品管理法1.总则(1)立法宗旨

(2)适用范围2.药品生产企业管理(1)开办条件

(2)审批主体及许可证

(3)GMP认证

(4)药品生产行为的管理3.药品经营企业管理(1)开办条件

(3)GSP认证

(2)审批主体及许可证

(4)药品经营行为的管理4.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1)配备药学技术人员的规定

(2)配制制剂的必备条件

(3)配制制剂的审批主体、程序及许可证

(4)配制制剂的管理

(5)药品采购、保存及调配处方的管理(一)药品管理法5.药品管理(1)新药研制、审批

(2)生产新药或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审批

(3)国家药品标准制定、修订的机构

(4)购药渠道

(5)特殊管理的药品

(6)进出口药品的管理

(7)药品评价与再评价的组织及处理

(8)药品储备管理

(9)假、劣药的认定及按假、劣药论处的情形

(10)药品名称规定

(11)健康检查6.药品包装的管理(1)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2)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7.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1)药品价格管理依据及原则

(2)禁止暴利和价格欺诈行为

(3)医疗机构价格管理

(4)禁止药品回扣

(5)药品广告的监管

(6)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刊物要求8.药品监督(1)药品监管部门的权力和义务

(2)行政强制措施和紧急控制措施

(3)药品质量公告

(4)药品检验复验申请

(5)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9.法律责任(1)无证生产、销售药品的处罚

(2)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处罚及对有关人员的处罚

(3)未实施有关质量管理规范的处罚

(4)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的处罚

(5)非法取得或使用药品相关许可证明文件行为的处罚

(6)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在市场销售的处罚

(7)药品经营企业违反购销记录和法定销售要求的处罚

(8)药品标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处罚

(9)违反药品价格管理规定的处罚

(10)有关单位和人员在药品购销中违法行为的处罚

(11)违反药品广告管理规定的处罚(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1.总则药品检验机构的设置及确定2.药品生产企业管理(1)《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换发及变更

(2)GMP认证

(3)药品委托生产的规定3.药品经营企业管理(1)《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换发及变更

(2)GSP认证

(3)零售处方药、非处方药的人员配备

(4)城乡集贸市场零售药品的规定4.医疗机构药剂管理(1)《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申请、换发及变更

(2)制剂审批和调剂使用的规定

(3)审核、调配处方人员的资质

(4)购药记录的规定

(5)处方调配的规定

(6)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配备药品的品种限制5.药品管理(1)药物非临床和临床研究的规定

(2)新药监测期的规定

(3)未披露的试验数据保护

(4)进口药品注册

(5)在销售前或进口时须按国家规定进行检验或审批的生物制品

(6)药品的再评价

(7)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的有效期及药品再注册

(8)非药品宣传的限制6.药品包装的管理(1)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标准及注册

(2)中药饮片包装及标签

(3)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印制及药品商品名称

(4)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包装、标签、说明书7.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1)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药品范围

(2)药品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制定、调整方式

(3)发布药品广告的审批

(4)应立即停止发布的药品广告(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8.药品监督(1)药品抽样的规定

(2)药品质量公告和复验

(3)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

(4)药品检验费用的规定9.法律责任(1)新开办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通过GMP、GSP认证仍生产经营药品的处罚

(2)擅自在城乡集贸市场设点销售药品的处罚

(3)医疗机构擅自使用其他医疗机构配制制剂以及使用假劣药品的处罚

(4)个体门诊部、诊所违规销售药品的处罚

(5)报送虚假资料、擅自进行临床试验的处罚

(6)违反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规定的处罚

(7)应当办理生产、经营许可事项而未办理的处罚

(8)违规发布药品广告、篡改广告内容、不按规定备案的处罚

(9)从重处罚的规定(三)刑法(节选)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生产、销售假药罪

(2)生产、销售劣药罪

(3)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未构成相应犯罪的定罪处罚2.扰乱市场秩序罪(1)虚假广告罪

(2)非法经营罪(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的认定(1)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使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三种情形

(2)生产、销售的劣药被使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后果特别严重的两种情形

(3)医疗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假药或劣药而使用或者销售的情形

(4)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而提供便利条件的情形

(5)从重处罚的情形(五)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总则(1)立法宗旨、适用范围

(2)精神药品分类

(3)管制要求

(4)监管部门的职责2.种植、实验研究和生产(1)生产总量控制

(2)定点生产制度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标签规定3.经营(1)定点经营制度

(2)定点批发企业必备条件

(3)全国性、区域性批发企业的审批及供药责任区域

(4)购药渠道及供药方式

(5)零售规定4.使用(1)科研、教学使用的审批

(2)印鉴卡及获取条件

(3)专用处方

(4)医疗机构借用及配制的规定

(5)个人携带的规定5.储存(1)专库的要求

(2)储存管理制度

(3)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储存要求6.运输(1)运输管理

(2)邮寄的要求

(3)企业间药品运输的信息管理7.审批程序及监督管理(1)监控信息网络

(2)对未连接监控信息网络单位的要求

(3)过期、损坏药品的处理8.法律责任(1)定点生产、批发企业违规的处罚

(2)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违规的处罚

(3)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违规的处罚

(4)处方调配、核对人员违规的处罚

(5)生产、销售假劣药品及现金交易的处罚

(6)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案件单位的处罚9.附则罂粟壳使用规定(六)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

年版)的通知麻醉药品的品种和精神药品的品种(1)我国生产及使用的麻醉药品的品种

(2)我国生产及使用的第一类、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七)麻醉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印鉴卡的规定(1)印鉴卡用途

(2)申请印鉴卡的必备条件

(3)印鉴卡有效期

(4)印鉴卡的申请程序、审批主体、变更手续(八)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管理(1)生产、加工、收购、经营、配方用药的规定

(2)保管、领发、核对制度

(3)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规定

(4)擅自生产、收购、经营毒性药品的处罚(九)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总则疫苗的分类2.疫苗流通(1)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条件、审批主体和许可

(2)第一类疫苗的供应和限制

(3)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标注要求

(4)第二类疫苗销售和供应的范围和限制

(5)购进、销售疫苗的证明文件

(6)购销记录和保存期限3.监督管理发现假劣或质量可疑的疫苗的处理措施(十)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1.总则(1)执业药师认定

(2)配备执业药师的规定2.考试(1)报名条件

(2)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发放及效用3.注册(1)注册管理机构与注册机构

(2)注册必备条件及证书

(3)注册有效期及变更注册、再注册和注销注册4.职责执业药师的职责二、药事管理法规(十)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5.继续教育(1)继续教育的要求

(2)继续教育的登记6.罚则(1)违规获取证书人员的处罚

(2)执业药师违规的处罚(十一)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1)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界定

(2)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

(3)基本药物使用和销售的规定

(4)基本药物报销的规定(十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遴选调整管理机制(1)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分类的依据

(2)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和动态管理

(3)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的条件

(4)不能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的范围

(5)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调出的情形(十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1)分类依据

(2)非处方药目录的遴选、审批、发布部门

(3)非处方药包装、标签、说明书

(4)非处方药的分类

(5)处方药、非处方药的经营使用

(6)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广告(十四)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暂行)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规定(1)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使用范围

(2)甲、乙类非处方药的图案及颜色

(3)专有标识的印制(十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药店零售(1)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资格、条件

(2)执业药师销售处方药的职责

(3)执业药师销售非处方药的职责

(4)处方药、非处方药的陈列要求

(5)处方药、非处方药不得采用的销售方式(十六)处方管理办法1.总则(1)适用范围及处方界定

(2)处方开具与调剂的原则2.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1)处方标准

(2)处方书写规则

(3)药品剂量与数量书写要求二、药事管理法规(十六)处方管理办法3.处方权的获得(1)处方权的取得

(2)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的取得4.处方的开具(1)购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品种的限制

(2)开具处方时使用药品名称的要求

(3)处方有效期

(4)处方一般用量

(5)不同情况及剂型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的用法和用量

(6)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处方和调剂处方的要求5.处方的调剂(1)调剂处方药品操作规程

(2)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的内容及用药不适宜情形的处理

(3)调剂处方“四查十对”、签名及不得调剂的规定

(4)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外购药品的规定6.监督管理(1)处方点评制度

(2)不得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规定

(3)处方保存期限及销毁程序

(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册登记的规定7.法律责任(1)使用未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处罚

(2)未按规定保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及未依照规定进行专册登记的处罚

(3)药师未按规定调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的处罚

(4)药师未按规定调剂处方药品的处罚(十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1.总则(1)宗旨、适用范围

(2)报告制度及管理部门2.报告(1)报告要求

(2)新药、进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范围及要求

(3)单位及个人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与规定二、药事管理法规(十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3.评价与控制(1)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

(2)药品不良反应的控制4.处罚应予处罚的情形5.附则(1)药品不良反应、新的不良反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的界定

(2)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的适用范围(十八)药品注册管理办法1.总则适用范围2.基本要求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和每类申请的界定3.药物的临床试验药物各期临床试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4.附则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十九)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总则性质和适用范围2.机构与人员(1)主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的资质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资质

(3)药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检验人员的资质3.厂房与设施(1)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厂区布局的要求

(2)药品生产厂房的要求

(3)洁净室(区)的空气净化、压差、温度、湿度、水池地漏、人员进出的规定

(4)对生产厂房、设施有特殊要求的药品4.物料(1)药品生产所用物料购人、储存期限、发放和使用的规定

(2)不合格物料的管理

(3)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的管理5.卫生(1)洁净室(区)卫生管理要求

(2)药品生产人员的健康规定6.文件(1)产品生产管理文件的种类

(2)产品质量管理文件的种类7.生产管理(1)批生产记录的要求及其保存期限

(2)生产操作应采取的防止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3)批包装记录的内容8.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二、药事管理法规(十九)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产品销售与收回(1)销售记录的内容及保存期限

(2)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的内容

(3)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的销毁规定(二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1.总则(1)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级别

(2)洁净室(区)的管理要求2.无菌药品(1)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2)批的划分原则3.非无菌药品(1)非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最低要求

(2)批的划分原则4.中药制剂批的划分原则(二十一)药品召回管理办法1.总则(1)药品召回、安全隐患的界定

(2)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有关药品召回的责任与义务2.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与评估(1)调查与评估的主体

(2)药品召回分级3.主动召回召回的情形、组织实施、效果评价4.责令召回召回的情形、组织实施、后续处理(二十二)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1.总则适用范围2.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条件(1)药品批发企业的设置标准

(2)药品零售企业的设置标准

(3)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范围的核定3.《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变更与换发(1)变更类别

(2)许可事项的变更4.监督检查(1)监督检查的内容、方式

(2)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形二、药事管理法规(二十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质量管理职责

(2)质量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3)企业主要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及质管人员的资质

(4)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的健康要求及管理

(5)仓库设施、设备要求

(6)购进药品应符合的条件

(7)首营药品的要求

(8)药品质量验收的要求

(9)药品储存的要求

(10)对质量不合格药品进行的控制性管理

(11)养护工作的主要职责

(12)出库与运输的规定

(13)销售与售后服务的规定2.药品零售的质量管理(1)从事经营活动的规定

(2)质量负责人、处方审核人员、质量管理和验收人员资质

(3)直接接触药品人员的健康要求

(4)营业场所和仓库设备的要求

(5)药品购进和验收

(6)陈列与储存的要求

(7)销售药品及咨询服务的要求(二十四)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1.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的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

(2)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

(3)质量管理、验收、养护人员的要求

(4)药品仓库的温、湿度要求

(5)进货质量管理程序

(6)首营药品审核

(7)购货合同的质量条款

(8)药品购进记录

(9)质量验收及包装、标识检查的内容

(10)药品验收记录

(11)销后退回药品及特殊管理药品的验收

(12)药品储存堆垛要求

(13)色标管理、近效期药品管理

(14)退货及不合格药品的管理

(15)复核记录与销售记录的内容二、药事管理法规(二十四)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2.药品零售的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

(2)质量管理人员、验收人员的资质

(3)购进药品的规定

(4)药品陈列的规定

(5)药品销售的规定

(6)中药饮片零售

(7)明示服务公约(二十五)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1.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销药品的监督管理(1)企业对其购销人员的培训责任

(2)销售药品应当提供的资料

(3)药品销售凭证的内容及保存期限

(4)不得从事的经营活动

(5)销售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人员要求2.医疗机构购进、储存药品的监督管理(1)药品的购进、储存

(2)不得采用的供药方式(二十六)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管理(1)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形式

(2)资格证书的名称、效期、审批主体、标注

(3)企业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交易服务的条件

(4)提供交易服务的企业药品交易行为的规定

(5)无证交易的处罚(二十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总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界定2.药事管理组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3.药学部门(1)药学管理工作模式

(2)药学部门负责人的资质

(3)工作记录和检验记录4.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药物临床应用的原则

(2)临床药学技术人员的业务范围

(3)临床药师的资质及主要职责

(4)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报告的规定5.药品供应与管理(1)药品采购的规定

(2)药品保管、养护的规定6.调剂管理处方调剂操作7.药学研究管理药学研究工作的内容二、药事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