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学者傅斯年》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阅读答案《学者傅斯年》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阅读答案《学者傅斯年》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阅读答案《学者傅斯年》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学者傅斯年徐百柯傅斯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民国时期的学界领袖。那是一个冬夜,小小书房内,炭盆里生着火,傅斯年穿一件厚棉袍伏案写作;他夫人坐在对面,补缀他的破袜。因为台湾大学校长第二天要参加两个会议,不可太寒碜。夫人催他早些休息,他搁下笔,抬头对夫人说,他正在为一份杂志赶写文章,急于想拿到稿费,好做一条棉裤。说罢,他起身指着壁上的书架说,这些书,还有存在史语所一房间的书,他死后要留给儿子。他要请董作宾先生为自己治一方印,刻上“孟真遗子之书”。他长叹一声,接着对夫人说:“你嫁给我这个穷书生,10多年来,没有过几天舒服日子,而我死后,竟无半文钱留给你们母子,我对不起你们。”夜深了,窗外吹起一阵寒风,室内盆中的炭,已化为灰烬。1950年年底的这个夜晚之后不久,傅斯年去世。不多日,卫生署一人来傅家,送来一副眼镜,说是傅先生托他在为某学生配的。原来,傅斯年为了开掘高才生,在台大举行比赛,由他亲自出题阅卷。一日,他回家兴奋地告诉夫人,自己看到一篇好文章,约面谈,果然文才非凡。但这学生家境贫寒,患深度近视而不戴眼镜,问他为何,该生默然不答。傅斯年的至交胡适评价道:“他的感情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傅斯年在认识丁文江之前,痛恨其政治立场,甚至当着胡适大骂丁文江,说:“我假设见了丁文江,一定要杀了他!”后来胡适介绍两人认识,他们却迅速成为莫逆之交。丁文江在长沙病危,正是傅斯年第一个从北京赶去看护。这样一个敢说敢骂的山东好汉,在台湾,人们称道他是惟一一个敢在面前跷起二郎腿放胆直言的人。其实,早在1944年,傅斯年就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发难,揭露其在发行美金公债中贪污舞弊。会后,亲自请他吃饭,为孔说情。席间,问:“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曰:“我绝对信任。”于是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有关蒋、傅之间的谈话,人们评价:“这样的君臣对话,如此之豪杰气,当今之士,且不说有过,又可曾梦想过?”还如胡适所言:“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傅斯年的学问奉献,仅以他开创的“史料学派”就足以名世。他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那么,经得起时间考验,堪称一代史学大家。同时,他又被称为最出色的学术组织家:海峡两岸顶尖的学术机构,从中央研究院到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其历史上所能到达的高度的学术研究,傅斯年均功不可没。这个人真的是“天生的领袖人物”。1919年5月4日,上午的游行筹备会议是傅斯年主持的,下午开始的游行,总指挥是傅斯年,他扛着大旗走在队伍前列,后来又是他率领队伍冲进赵家楼。从学生成为教授后,他创办并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20年间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实绩的研究机构,聚集了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一代大家。傅斯年死后葬在台大。行政大楼的对面架设有一口“傅钟”,每节上下课都会响21声,因为这位校长曾说过:“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本文有删改)(1)以下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A.傅斯年到台湾后生活非常困难,腊月寒冬,也没有可供御寒之衣,只好经常深夜赶写文章,获取稿费来应生活之急。这都是由于他敢说敢骂的性格造成的。B.从“炭盆里生着火”到“室内盆中的炭,已化为灰烬”,这里的“炭”隐含着深意,暗示着傅斯年的生命如炭成灰烬一样已走到尽头,给全文蒙上一层伤感的情调。C.傅斯年当着胡适的面大骂丁文江,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发难,与对话时表现出豪气,都表达了他“最富于理智”的一面。D.“五四”运动时,傅斯年主持游行筹备会议,指挥游行,扛大旗走在队伍前列,率领队伍冲进赵家楼,这些都表现了他作为“天生的领袖人物”的组织才干和勇毅精神。E.文章不仅从正面写出了傅斯年作为学界领袖的重大奉献,而且通过人物的评论从侧面对傅斯年性格进展多角度的展示,让读者更好地领悟人物的思想品德。(2)胡适评价傅斯年:“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文中那些地方表达了他的“温柔”?(6分)(3)文章中屡次写到傅斯年是“领袖”,是“天生的领袖”。请结合全文,概括并分析傅斯年能够成为领袖的因素。(6分)(1)选D3分,选E2分,选B1分。解析:A前后没有因果关系B“给全文蒙上一层伤感的情调”C表达了他性格的“爆炸性”。(2)对夫人说的话,他为自己生活,竟无半文钱留给妻儿深感愧疚;得知高材生家境贫寒,患深度近视而不戴眼镜,托人从为他配眼镜;丁文江在长沙病危,他第一个从北京赶去看护。(每点2分)(3)重视文化知识,轻视物质享受,生活艰辛朴素,死后,把书籍留给儿子;爱惜人才,为高材生配眼镜;不屈权势,不逢迎,大骂丁文江,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