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329-2020 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_第1页
DBJT13-329-2020 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_第2页
DBJT13-329-2020 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_第3页
DBJT13-329-2020 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_第4页
DBJT13-329-2020 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13-329-202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15319-2020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BIM-basedgeotechnicalengineering2022-08-07 发布 2022-11-01 实施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 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BIM-basedgeotechnicalengineering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13-329-202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15319-2020主编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 20 2 0 年 11 月 1 日2020年福州2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14闽建科〔2020〕6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各有关单位:由省厅下达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14项省标,经组织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函告省厅科技与设计处。上述省标及设计图集由省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附件: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布项目(14项)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8月14日3附件: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布项目(14项)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主编单位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32020基于BIM岩土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0.8.72020.11.14前 言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2019年第三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19〕90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模型创建条件;5.数据准备;6.模型创建;7.监测信息模型;8.模型交付。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188号,邮编:3500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院(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研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福州市建筑设计院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翰林(福建)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化明达(福建)地质勘测有限公司5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冶地恒元建设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沧海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福建省泉州工程勘察院福建东辰综合勘察院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核工业华南工程勘察院福建省现代工程勘察院漳州市闽中南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福州盈光科技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戴一鸣卢 健潘耀民黄晓冬赵剑豪李 欣林 莹林雪梅张海鹏李德海黄 辉兰新生郑金伙翁明捷李海如傅重龙蔡仙发郑国栋杨春发吴咏敬张源光刘骏龙曹志胜黄奕彬许岩剑林汉忠张春辉王 涛孙明亮夏 鹏余昌蔚倪诗宏韩中阳本规程主要审查人:丘建金梁金国王 静赖树钦林 琛陈振建赖芨宇6目 次总 则 1术 语 2基本规定 4模型创建条件 6一般规定 6工程勘察信息 6岩土工程设计信息 7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软件 7数据准备 9一般规定 9构建库标准 9信息分类与编码 10数据存储和交换 11模型创建 13一般规定 13方案阶段信息模型 13设计阶段信息模型 13施工阶段信息模型 14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 14监测信息模型 15一般规定 15监测信息模型数据准备 15监测信息模型创建 157模型交付 17一般规定 17精细度 17交付物 21交付协同 22附录A 模型信息分类和编码 25附录B 模型数据存储格式 32附录C 模型数据交换格式 35附录D 模型数据交换格式 50本规程用词说明 65引用标准名录 66附:条文说明 678ContentsGeneralProvisions 12BasicRequirements 4ModelCreationConditions 6General 6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Information 6GeotechnicalDesignInformation 7InformationModelSoftware 7DataPreparation 9General 9ComponentLibraryStandard 9ClassificationandCode 10DataStorageandExchange 11ModelCreation 13General 13SchemeStageModel 13DesignStageModel 13ConstructionStageModel 14OperationandMaintenanceStageModel 14MonitoringModel 15General 15MonitoringModelDataPreparation 15MonitoringModelCreation 159Delivery 17General 17Fineness 17Deliverables 21DeliveryCollaboration 22AppendixAandDesignParameters 25AppendixBClassificationandCodeofModel 32AppendixCDataStorageFormat 35AppendixDDataExchangeFormat 50ExplanationofinThisCode 65ListofQuotedStandards 6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6710总 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和引导建设工程全BIM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高岩土工程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规程。10.2 BIM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理,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03 BIM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术 语01 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formationmodelBIM应用要求,对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岩土工程数据和信息的三维数字化表达和集成方式,主要包括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信息模型等。简称岩土工程信息模型。20.2 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informationmodel(GIM)BIM应用要求,在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勘察阶段,对其所获取的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及管理要素等进行三维数字化表达和集成,并依此进行设计、施工、运营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勘察信息模型。20.3 software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formationmodel能满足BIM应用要求,具备岩土工程信息模型构建、使用、管理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简称模型软件。20.4 modelelements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formation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工程项目岩土工程中的所有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简称模型元素。20.5 模型数据(信息)modeldata(information)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包含的所有数据或信息。20.6 datasharing在工程项目全生命期BIM应用条件下,不同阶段、不同参2与方使用不同计算机、不同软件的用户均能够对所需岩土工程数据和信息进行各种互操作、运算和分析。20.7 collaboration基于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共享及相互操作的工作。20.8 standardizedcomponentBIM系列软件中组成项目的单元,同时也是参数的载体,是一个包括通用属性集和相关图形表示的图元组,标准构件中的每一类型都具有相关的图形表示和一组相同的参数。20.9 geometricinformation建构筑、构件等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几何尺寸的描述。20.10 non-geometricinformation用以表达岩土工程对象及拟建建(构)筑物,除几何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用以描述各类元素的属性特征。20.levelofgeometricdetal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20.12 levelofinformationdetail信息深度是指模型承载信息属性覆盖程度的衡量指标。20.13 deliverablesBIM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可供交付的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各专业信息模型、还应包括基于信息模型形成的各类视图、表格、说明、多媒体等。0.14 applicationrequirements依据工程操作目标而确定的对于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需求。301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适用于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竣工、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应满足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协同工作需要,支持各阶段、各项任务和各相关方信息获取、更新、管理。3.0.2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宜采用IFC、IDM、IFD数据标准格式和交换标准,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期相关参与方模型数据的无损传递和共享。303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创建、使用和管理宜在基于同一数据BIM软件上开展,并应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304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软件应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技术标准规BIM应用需要、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具备数据共享、查验信息模型和支持各相关方协同工作等功能。05 4个等级:级:满足方案报批阶段的深度要求;级: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级:满足施工阶段的深度要求;级:满足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深度要求。06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元素宜采用元素库进行统一管理和应用,信息模型元素宜符合下列规定:1:1比例建模,对无法采用几何形体表达的信息可采用属性信息表达方式;模型元素可包括二维或三维空间约束数据,颜色、深度、4坐标、图式、图例等;模型元素可在相关视图中表现工程项目的材质和外观,相关视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模型元素应能表达与其他信息模型元素的关联关系。07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质量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模型与工程项目符合性检查;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检查;模型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模型与相关技术标准的符合性检查。5一般规定11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宜在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拓展。1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创建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场地红线范围及周边影响范围的地表信息模型,或矢量化(数字化)地形图、拟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等;场地红线范围内及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的三维空间位置数据;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或地层岩土体分布、地质界面、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和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等数据;拟建工程的基础结构设计三维空间位置数据。413 同一工程项目,相同的构配件、设备、设施和材料等不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命名方式。工程勘察信息421 勘察信息模型含有多专业子信息模型时,应包括有地表(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三维空间位置数据。422 勘察信息模型中工程地质信息应包括地质点、地质线、地质界线、地层界面、岩体风化界面、地质构造、结构面、岩性定名、不良地质作用、地下埋藏物等勘探数据与测试试验数据。423 勘察信息模型中水文地质信息应包括含水层和隔水层界面、地下水位、水文地质参数等三维空间位置数据。6424 勘察信息模型应包括建设场地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岩土工程设计所需的数据。岩土工程设计信息431 建(构)筑物基础设计所需信息应包括上部主体建筑的坐标定位、结构荷载、轴网或柱网,地下室标高和埋深,电梯井、集水井等设施的位置、埋深等。432 支挡结构设计所需信息应包括场地红线内主体建筑平面位置,基础埋深、形式、几何尺寸,地下室坡道、电梯井、集水井等设施的具体位置及埋深,场地红线外和支护结构影响范围内既有建(构)筑物的高度、基础埋深、基础形式、基础的几何尺寸,各种管线、排水施设等的布置、走向、埋深等,必要时还应取得基础荷载信息。433 地基处理设计所需信息应包括地基处理范围内建(构)筑物平面和基础空间分布信息,上部结构荷载和变形要求,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抗浮设计水位,道路及附属设施定位信息、荷载信息等。434 地下水控制所需信息应包括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层面层底标高、含水层的水位(或水头)标高边界条件和补给条件,以及渗透系数、涌水量等水文地质参数。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软件441 模型软件应具有三维制图及协同工作功能,保证信息模型与图纸协调一致。44.2 BIM软件具有统一数据格式标准,BIM应用相应阶段或任务的无损输出和输入。443 模型软件应有数据转换接口,满足与其他专业应用软件7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444 模型软件应具有岩土工程设计数据关联变更,可对任何视图、表格进行更改和更新的功能。445 模型软件宜具备同一信息模型多专业协同工作的功能。446 模型软件应具备自定义构件库,通过构件编辑器建立自定义岩土工程构件库。447 模型软件的数据库应支持多种数据表达方式,可以导入、BIM标准规定的多种格式文件,输出工程量、结构构件、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等明细表。48 模型数据应具有集成、管理、更新、维护,以及快速检索、调用、传输、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同类型的数据之间应建立索引关系,不同类型的数据之间应建立关联关系。8一般规定11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标准构件类别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以及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A规定。51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创建过程,各构件设计参数应具有唯一性和可维护性。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构件设计参数数据应具有一致性,且不宜包括冗余数据。513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创建、使用和管理应有完善的数据存储环境。模型数据存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对数据交换和数据安全有关规定。514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协同工作应基于统一的数据共享和传递方式。模型数据传递必须基于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及模型数据要求。构建库标准521 标准构件的信息深度和几何表达精度不应低于信息模型使用阶段的要求。522 标准构件应根据不同材质采用不同的纹理或颜色。23 标准构件命名规则应符合以下规定:宜使用汉字、英文字符、数字、下划线“_”和连字符9“-”的组合;字段内部组合宜使用连字符“-”,字段之间宜使用下划线“_”分隔;各字符之间、符号之间、字符与符号之间均不应留空格。524 标准构件的交付信息量应满足信息模型交付阶段要求和A规定。25 标准构件交付的几何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内部信息:长度、宽度、高度、厚度和角度等;外部信息:信息模型的定位点、空间位置等。26 标准构件交付的属性信息应包含以下内容:基本信息:构件名称、版本、创建时间等;材料信息:材料类型、材料标号等;自定义属性:工艺、颜色、纹理等。信息分类与编码53.1 5.3.1和附录B规定。表5.3.1信息分类与编码表代码分类名称附录14元素B.0.130产品B.0.231组织角色B.0.341属性B.0.4细类代码小类代码中类代码大类代码表代码53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信息编码结构应包括表代码、大类代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5.3.2)。细类代码小类代码中类代码大类代码表代码- . . .图5.3.2编码结构533 扩展分类和编码时,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和本规程中已规定的信息类别和编码应保持10不变。34 描述复杂对象时,应采用逻辑运算符号联合多个编码一起使用。编码逻辑运算符号宜采用“+”、“/”、“<”、“>”符号表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将同一表格或不同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含义的集合;“/”用于将单个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定义一个表内的连续编码段落,以表示适合对象的分类区间;“<”、“>”用于将同一表格或不同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对象的从属或主次关系,开口背对是开口正对编码所表示对象的一部分。数据存储和交换54.1 C规定。54.2 D规定。543 各种构件模型数据应满足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精细度要求,构件模型信息应包括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544 模型数据应加密并设置修改权限,数据修改应可追查、可追溯。54.5 STEP格式文件。文件EXPRESS数据模板的定义。46 模型数据交换前,应进行正确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模型数据应经过校对、审核或统计分析;模型数据应是最新版本;模型数据内容、格式应符合数据共享规定。547 模型数据交换宜采用文件形式。数据提供方应提供包括模型数据文件在内的完整交换物,并由数据接收方接收。11548 模型成品的几何数据交换宜采用原始数据交换格式或通用数据文件交换格式,当采用原始信息模型格式应提供相应的接口程序。49 模型数据交换应符合以下规定:数据交换双方可根据协议对交换数据进行加密,并应提供相应的解密方法或途经;数据交换双方在数据交换前应确认对方身份,以及提供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权限;数据交换双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时,应有网络信道安全防护措施;数据交换双方应对交换数据进行数据校验,确认模型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4.10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数据交换后,应可重新创建。重建的信息模型应不低于原信息模型的信息深度。12一般规定11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按阶段宜划分为方案阶段信息模型、设计阶段信息模型、施工阶段信息模型和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等四个子模型;按专业宜划分为边坡工程信息模型、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地基处理信息模型、基础工程信息模型等。61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应根据阶段任务和使用专业需求创建,信息深度应满足各阶段任务和使用专业的需求。方案阶段信息模型621 方案阶段信息模型应能完整表达设计意图,满足方案展示、方案比选等应用需求。在满足基本功能条件下信息模型宜简化。622 方案阶段信息模型应满足工程量统计、造价估算或概算的要求。623 方案阶段信息模型宜包括与方案设计相关的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管线、道路等环境因素。设计阶段信息模型631 设计阶段信息模型宜在方案阶段信息模型基础上深化。632 设计阶段信息模型应包括建设场地周边受影响的所有对象,并满足周边环境安全性分析和评价需要。633 信息模型中构件的截面尺寸应统一计量单位。信息模型13应包括计算方法、参数和设计依据等信息。634 设计阶段信息模型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并提供满足施工图预、概算需要的工程量清单。施工阶段信息模型641 施工阶段信息模型应在设计阶段信息模型的基础上细化和拆分,不得删除、更改设计阶段信息模型的关键技术参数。642 当项目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工序多、作业面小,或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时,宜采用信息模型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643 施工阶段应在监测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发生设计变更时信息模型应作相应修改,并保存变更依据和数据信息。644 施工阶段信息模型可分解为分部、分项子模型,并满足制定进度计划及资源进度管理流程需要。645 采用施工阶段信息模型进行造价管理时,模型精度应满足工程量计算精度要求;模型应关联定额信息,并保存到模型中。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651 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应在施工阶段竣工信息模型基础上创建,施工过程所有数据(信息)变更和修改均应保存在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中。652 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应包括各参与方的数据和信息、竣工验收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53 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应及时根据运营维护记录对模型数据和信息进行更新。14一般规定11 监测信息模型应满足施工、运维全过程监测数据实时自动采集(归集)、存储、读取和三维可视化等要求。712 监测信息模型创建宜采用与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统一的坐标系、高程系和原点。当采用自定义坐标系时,应通过坐标转换实现信息模型集成。713 当监测范围内存在重要保护对象时,监测信息模型和模型数据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有关规定。监测信息模型数据准备72.1 5.3节B.0.5规定。72.2 C.0.31~C.0.36规定。72.3 D.0.31~D.0.36规定。724 监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和传输应加密,并设置权限;未经授权不得更改模型数据。监测信息模型创建31 监测信息模型宜在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创建。模型边界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5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不限但应包括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保护对象有影响的范围;3倍边坡高度范围,不限但应包括边坡工程对周边环境保护对象有影响的范围;地基处理工程:征地红线范围,不限但应包括地基处理可能对周边环境保护对象有影响的范围;基础工程:单体建(构)筑物用地范围,不限但应包括浅基础开挖、桩基施工可能对周边环境保护对象有影响的范围。732 监测信息模型创建应在工程项目施工前,监测信息模型应随施工过程监测数据累积进行不断完善,完成时间不应晚于当次监测报表的发布时间。733 监测信息模型应包含监测项目的所有数据(信息);并应随模型数据(信息)的变更作相应修改,并保存修改的数据信息。734 监测信息模型中的应力场、位移场应采用三维可视化云图展示。735 监测信息模型应实时反映监测点变形、沉降、结构内力、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位等变化趋势,并应设置临界状态和超限状态预、报警提示功能。36 监测信息模型宜具备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变形及应力变化等预测分析的功能。16一般规定11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的建模坐标系应与国家坐标系对应。分部模型、构件模型宜采用原点(0,0,0)作为特征点,在模型使用周期内不得变更。12 建模精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建模精细度应满足建筑工程量计算要求;建模精细度宜符合施工工法和措施,为施工深化预留条件;输入的岩土工程信息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的规定。813 当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不能完整表达工程项目特征信息时,可使用二维图形、影像、文字、文档或关联数据补充信息量,但应标注补充文件和被补充信息模型之间的链接,且关联数据应能被检索和获取。14 信息模型成品交付可采用电子签名和数据加密技术。当采用电子签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信息模型和图档应包括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的签署信息;企业级和注册人员的电子签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要求。精细度821 信息模型精细度由信息深度和几何表达精度组成。17822 根据阶段不同用途,模型信息深度等级可分为四个等级,8.2.2规定。表8.2.2信息深度分级表等级英文名简称阶段用途1级信息深度Level1ofinformationdetailN1方案阶段2级信息深度Level2ofinformationdetailN2设计阶段3级信息深度Level3ofinformationdetailN3施工阶段4级信息深度Level4ofinformationdetailN4运营维护阶段823 信息模型几何表达精度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分为四个等级,8.2.3的规定。表8.2.3几何表达精度分级表精度等级英文名简称使用需求1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1ofgeometricdetailG1满足方案阶段、设计概算需求的几何表达精度2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2ofgeometricdetailG2满足施工许可、施工招投标需求的几何表达精度3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3ofgeometricdetailG3满足施工预演、施工结算需求的几何表达精度4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4ofgeometricdetailG4满足竣工验收、后期维护需求的几何表达精度824 不同系统条件、不同几何表达精度等级的信息模型几何8.2.4的规定。表8.2.4不同系统条件、精度等级的信息模型几何表达精度要求系统几何表达精度几何表达精度要求等高距宜为1m。G1周边建(构)筑物地下室、基础等可能影响项目设计的构件宜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周边道路及市政管线宜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等高距宜为1m。周边建(构)筑物地下室、基础等可能影响项目设计的构件现状场G2应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信息模型几何细度宜为3m。地周边道路及市政管线应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信息模型几何细度宜为3m。等高距宜为1m。周边建(构)筑物地下室、基础等可能影响项目设计的构件G3应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信息模型几何细度宜为300mm。周边道路及市政管线应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信息模型几何细度宜为300mm。18续表8.2.4系统几何表达精度几何表达精度要求现状场地G4等高距宜为1m。周边建(构)筑物地下室、基础等可能影响项目设计的构件应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信息模型几何细度宜为300mm。周边道路及市政管线应采用简单几何形体表达,信息模型几何细度宜为300mm。验收后维护阶段现状场地及周边建(构)筑物的改变应及时反馈在信息模型中。地质条件G1应具备简单的层位划分并定名。应具备简单的地下水位埋深信息。G2应明确钻孔位置具备地质剖面、地质界面等地质信息。应明确钻孔范围内的夹层、透镜体、孤石等非成层的岩土体,对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信息应有表述。应明确场地地下水水位、类型、补给来源等水文地质情况。应明确场地地层的岩土性质指标。G3、G4应明确钻孔位置具备地质剖面、地质界面等地质信息。应明确钻孔范围内的夹层、透镜体、孤石等非成层的岩土体,对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信息应有表述。应明确场地地下水水位、类型、补给来源等水文地质情况。应明确场地地层的岩土性质指标。如有施工勘察,应利用施工勘察成果对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层情况与信息模型存在出入,应及时对信息模型进行修改。构件条件G1构件应注明外廓尺寸。G2构件宜按照施工工法分层建模。构件应明确材料、尺寸、配筋等相关信息,锚杆(锚索)构件还应明确受力情况。G3应明确构件施工中的实际定位。应补充施工中出现的变更、修改。G4信息模型中所有构件的尺寸、定位、属性信息应与实际施工保持一致截(排)水系统G1宜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标明截(排)水沟、集水井、集水坑等排水构件。G2应标明截(排)水沟的具体走向,接入市政管线的位置,截(排)水沟的具体尺寸,建模精度50mm。设备、管线等应具有规格、型号、材质、安装或敷设方式等属性信息。管道及管件应可根据信息模型自动提取工程量。19续表8.2.4系统几何表达精度几何表达精度要求应标明截(排)水沟的具体走向,接入市政管线的位置,截(排)水沟的具体尺寸,建模精度20mm。截(排)水系统G3设备(包括)、管线等应具有规格、型号、材质、安装或敷设方式等属性信息。管道及管件应可根据信息模型自动提取工程量。基坑等临时排水系统在项目完成后应注明。应注明截(排)水沟维护修缮的具体情况,标明时间、设计施G4工的单位及人员。维护阶段如有更换设备、管道、管线,应注明更换后的规格、型号、材质,敷设的具体位置及走向。82.5 8.2.5规定。表8.2.5工程项目信息深度项目信息信息深度备注N1N2N3N4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阶段▲▲▲▲—业主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提供方▲▲▲▲—其他建设参与方信息—△▲▲—项目类别或等级—△▲▲—注:表中“▲”表示应具备的信息;“△”表示宜具备的信息;“-”表示可不具备的信息。82.6 8.2.6规定。表8.2.6工程属性信息深度属性信息信息深度备注N1N2N3N4时间和资金特征进度计划-△△▲—成本△△△▲—物理特征数量属性△▲▲▲—形状属性△▲▲▲—一维尺寸△▲▲▲—二维尺寸△▲▲▲—规定含量△▲▲▲—结构荷载—△▲▲—质量—△△▲—20建材检测属性—△△△—续表8.2.6属性信息信息深度备注N1N2N3N4性能特征强度属性—△▲▲—容差属性—————注:表中“▲”表示应具备的信息;“△”表示宜具备的信息;“-”表示可不具备的信息。82.7 8.2.7规定。表8.2.7场地及构件信息深度信息信息深度备注N1N2N3N4场地信息场地边界(用地红线)▲▲▲▲—现状地形▲▲▲▲—现状道路▲▲▲▲—现状市政管线▲▲▲▲—周边建(构)筑物▲▲▲▲—地质条件△▲▲▲—场地坐标▲▲▲▲—构件信息支护(地下空间)构件▲▲▲▲—截(排)水系统构件△▲▲▲—监测系统构件△▲▲▲—场地边界(用地红线)▲▲▲▲—注:表中“▲”表示应具备的信息;“△”表示宜具备的信息;“-”表示可不具备的信息。交付物831 信息模型交付物应满足使用需求,且应充分表达专业交付信息集合;成品宜采用数字化移交的方式进行交付,包括电子文件交付和信息模型集成交付两种类型。832 各参与方应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应用需求,从信息模型中提取所需的数据形成交付物。83.3 8.3.3规定。21表8.3.3交付物代码及类别代码交付物类别备注D1信息模型可独立交付D2属性信息表宜与D1类共同交付D3工程图纸可独立交付D4项目需求书宜与D1类共同交付D5信息模型执行计划宜与D1类共同交付D6信息模型工程量清单宜与D1或D3类共同交付注:工程图纸包括电子工程图纸文件。834 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被信息模型中引用的文件,应以独立文件形式作为交付物的一部分随模型文件一起交付。交付协同841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交付宜包括需求定义、模型实施和模型交付三个过程。84.2 8.4.2规定。表8.4.2各阶段交付物代码交付物类别方案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D1信息模型▲▲▲▲D2属性信息表—△△▲D3工程图纸△▲▲▲D4项目需求书▲▲▲▲D5信息模型执行计划△▲▲▲D6信息模型工程量清单—▲▲▲注:表中“▲”表示应交付;“△”表示宜交付;“-”表示可不交付。43 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交付前应进行冲突检测,并应提供冲突检测报告,冲突检测报告可作为交付物。冲突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项目工程阶段;被检测信息模型的精细度;冲突检测人、使用的软件及其版本、检测版本和检测日22期;冲突检测范围;冲突检测的规则和容错程度。844 应用需求文件应由信息模型应用方制定,应用类别宜符8.4.4规定,表中未列出的应用类别可自定义。表8.4.4专业类别分类表代码应用类别应用目标R1冲突检测不同信息模型单元的空间冲突进行检测和消除R2招投标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中的各类招标和投标环节R3施工组织项目建造过程中关于施工作业的组织R4质量管理项目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R5成本管理项目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成本管理R6进度管理项目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进度管理R7构配件生产本体构配件、部品和产品的加工和生产R8产品采购本体构配件、设备、部品和产品的采购R9运营和维护本体构配件、设备、部品和产品的管理45 信息模型实施过程应由模型提供方完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应用需求文件制定信息模型执行计划;应根据信息模型执行计划建立信息模型。46 信息模型交付过程应由信息模型提供方和应用方共同参与,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模型提供方应根据应用需求文件向模型应用方提供交付物;模型应用方应复核交付物及其提供的模型数据(信息),并根据所需的信息模型单元提取应用数据集;模型应用方可根据已交付信息模型的设计信息建立应用信息模型。构建应用信息模型和使用过程中,不得修改设计信息;信息模型修改应由模型提供方完成,并应将修改信息提供给应用方。47 面向应用的交付,应用需求文件应作为交付物,并应包括下列内容:23信息模型的应用类别和应用目标;采用的编码体系名称和现行标准名称;信息模型单元的模型精细度(包括几何表达精度、信息深度),属性和计量单位;交付物类别和交付方式。24附录A 模信息类和码01 A.0.1规定。表A.0.1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常用构件设计参数表编码构件名称设计参数1圆形灌注桩/预制桩桩径2壁厚3桩长4主筋直径5主筋数量6钢筋保护层厚度7主筋是否均匀布置8箍筋直径9箍筋间距10加强筋直径11加强筋间距12成桩工艺13混凝土强度14主筋钢筋牌号15箍筋钢筋牌号16加强筋钢筋牌号17方形灌注桩/预制桩截面宽度18截面高度19壁厚20桩长21主筋直径22主筋数量23箍筋直径24箍筋间距25加强筋直径26加强筋间距27成桩工艺28混凝土强度29主筋钢筋牌号30箍筋钢筋牌号31加强筋钢筋牌号25续表A.0.1编码构件名称设计参数32素混凝土桩桩径33桩长34成桩工艺35混凝土强度36地下连续墙墙厚37分段长度38竖向长度39横向钢筋直径40横向钢筋间距41纵向钢筋直径42纵向钢筋间距43拉结筋直径44拉结筋间距45混凝土强度46横向钢筋牌号47纵向钢筋牌号48拉结筋牌号49导墙墙厚50竖向长度51主筋直径52主筋数量53箍筋直径54箍筋间距55混凝土强度56主筋钢筋牌号57箍筋钢筋牌号58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59主筋直径60主筋间距61加强筋直径62加强筋数量63加强筋间距64钢筋网层数65坡率66混凝土强度67主筋钢筋牌号68加强筋钢筋牌号69工艺70土钉/锚管水平间距71竖向间距26续表A.0.1编码构件名称设计参数72土钉/锚管成孔直径73倾角74钢材牌号75土钉/锚管长度76预应力锚杆(索)自由段长度77锚固段长度78水平间距79成孔直径80倾角81张拉值82锁定值83钢材牌号84支撑梁、肋梁、框架梁长度85截面尺寸86主筋直径87主筋数量88箍筋直径89箍筋间距90圆弧半径91混凝土强度92主筋钢筋牌号93箍筋钢筋牌号94H型钢型号95高度96宽度97腹板厚度98翼缘厚度99圆角半径100钢材牌号101工字钢型号102高度103宽度104腰厚度105平均腿厚度106内圆弧半径107腿端圆弧半径108钢材牌号109槽钢型号110高度111宽度27续表A.0.1编码构件名称设计参数112槽钢翼缘厚度113腹板厚度114内圆弧半径115端圆弧半径116钢材牌号117拉森钢板桩型号118有效高度119有效幅度120厚度121钢材牌号122角钢型号123长边宽度124短边宽度125边厚126内圆弧半径127端圆弧半径128钢材牌号129搅拌桩桩径130桩长131桩间距132水泥掺入量133水灰比134成桩工艺135水泥强度等级136高压旋喷桩桩径137桩长138桩间距139水灰比140水泥掺入量141成桩工艺142水泥强度等级143重力式/衡重式挡土墙挡土墙高度144上墙高度145下墙高度146墙趾台阶宽度147墙底逆坡高度148顶宽149墙趾台阶宽度150墙趾基底宽度151墙面倾斜度28续表A.0.1编码构件名称设计参数152重力式/衡重式挡土墙基底逆坡坡度153墙身材料154墙身强度155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挡土墙高度156立板高度157基底逆坡高度158背坡坡度159墙趾悬挑长度160竖板底宽161墙踵悬挑长度162墙趾基底宽度163扶臂间距164主筋直径165主筋数量166混凝土强度等级167主筋钢筋牌号168振冲碎石桩/沉管砂石桩/柱锤冲扩桩/灰土(土)挤密桩桩型169桩径170桩长171水平间距172竖向间距173成桩工艺174填料成分175夯实水泥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型176桩径177桩长178水平间距179竖向间距180成桩工艺181水灰比(配合比)182桩帽宽度183长度184高度185主筋直径186主筋间距187混凝土强度188主筋钢筋牌号189排水沟底宽190顶宽191壁厚29续表A.0.1编码构件名称设计参数192排水沟砂浆强度193钢筋直径194钢筋间距195混凝土强度196钢筋牌号197盲沟底宽198顶宽199填料材质200集水井宽度201长度202高度203壁厚204砂浆强度205钢筋直径206钢筋间距207混凝土强度208钢筋牌号209急流槽宽度210高度211底板厚212跌台高213跌台宽214侧壁厚215底板钢筋直径216底板钢筋间距217侧壁主筋直径218侧壁主筋数量219侧壁箍筋直径220侧壁箍筋间距221混凝土强度222钢筋牌号223泄水管直径224长度225间距226倾角227材质228软式透水管直径229排水段长度230截水段长度231超钻段长度30续表A.0.1编码构件名称设计参数232软式透水管倾角233间距234材质235砂井直径236长度237间距238材质239塑料排水带宽度240长度241厚度242渗透系数243材质31附录B 模数据储格式01 数据库收集(采集)通用信息数据存储标准应符合表B.0.1的规定。表B.0.1数据库收集(采集)通用信息数据存储标准编码类目中文类目英文14-0边坡支护slopesupport14-3预应力锚索pretensionedcable14-6预应力锚杆prestressedbolt14-9框架梁framebeam14-2肋梁ribbeam14-5骨架护坡frameworkrevetment14-8软式透水管softpermeablepipe14-0地基处理groundtreatment14-3素混凝土桩concretepile14-6.00搅拌桩cementmixingpile14-6.03单轴搅拌桩uniaxialcementmixingpile14-6.06双轴搅拌桩biaxialcementmixingpile14-6.09三轴搅拌桩triaxialcementmixingpile14-9高压旋喷桩jetgroutingpile14-2振冲碎石桩gravelpile14-5沉管砂石桩sand-gravelpile14-8柱锤冲扩桩impactdisplacementpile14-1灰土挤密桩limesoilpile14-4夯实水泥土桩rammed-cement-soilpile14-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flyash-gravelpile14-0桩帽pilecaps14-3砂井sanddrain14-6塑料排水带prefabricatedstripdrains14-0灌注桩cast-in-place14-1预制桩precastconcretepile14-0导墙guidewall14-1挂网喷面jetconcretesupports14-2锚管anchorpipe14-3支撑梁supportingbeams32续表B.0.1编码类目中文类目英文14-4拉森桩larsensteelsheetpile14-5泄水管drainpipe14-6降水井dewateringwellB02 B.0.2进行分类和编码。表B.0.2产品分类和编码表编码类目中文类目英文30-05工字钢I-beamsteel30-00槽钢channelsteel30-05角钢anglesteel30-00H型钢H-beamsteel30-21.20.20挡土墙retainingwall30-0仰斜式挡土墙inclinedretainingwall30-1直立式挡土墙verticalretainingwall30-2俯斜式挡土墙obliqueretainingwall30-3衡重式挡土墙balanceweightretainingwall30-4悬臂式挡土墙cantileverretainingwall30-5扶壁式挡土墙counterfortretainingwall30-6加筋土挡土墙reinforcedsoilwall30-0线性排水沟linedrainagetrench30-0盲沟blinddrain30-1集水井collectingwell30-2急流槽chute14-5泄水管drainpipe14-6降水井dewateringwellB03 B.0.3进行分类和编码。表B.0.3组织角色分类和编码表编码类目中文类目英文31-20.90.00项目层级projecthierarchy31-20.90.03工程负责人projectresponsibleperson31-20.90.06专业负责人professionalresponsibleperson31-20.90.09审核人auditor31-20.90.12审定人theexaminingandapprovingperson31-20.90.15校对人theproofreader31-20.90.18设计人designer31-20.90.21制图人mapmaker33B04 B.0.4进行分类和编码。表B.0.4属性分类和编码表编码类目中文类目英文41-01.10.90编号projectnumber41-01.10.91名称projectname41-01.40.15版本version41-03.10.19交付时间purchasedate41-02.10.50大地坐标系geodeticcoordinatesystem41-02.10.90高程系elevationsystem41-02.10.91位置坐标XXcoordinates41-02.10.92位置坐标YYcoordinates41-02.10.93位置坐标ZZcoordinates05 监测信息模型数据(信息)B.0.5进行分类和编码。表B.0.5监测信息模型中信息分类和编码表编码类目中文类目英文21-0监测supervising21-0.02水平位移监测monitoringofhorizontaldisplacement21-0.04竖向位移监测monitoringofverticaldisplacement21-0.06深层水平位移监测monitoringofhorizontaldisplacementindeepstratum21-0.08倾斜监测monitoringofinclination21-0.10裂缝监测monitoringofcrack21-0.12支护结构内力监测monitoringofinternalforceinbracingandretainingstructure21-0.14土压力监测monitoringofsoilpressure21-0.16孔隙水压力监测monitoringofporewaterpressure21-0.18地下水位监测monitoringofwatertable21-0.20锚杆及土钉内力监测monitoringoftensileforceinanchorrodandsoilnail21-0.22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monitoringofverticaldisplacementindifferentstratum34附录C 模数据换格式01 数据库收集(采集)通用信息数据存储标准应符合表C.0.1的规定。表C.0.1数据库收集(采集)通用信息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操作时间P_SINGLEVALUE/IfcLabel2操作人员P_SINGLEVALUE/IfcLabel3数据生成日期P_SINGLEVALUE/IfcLabel4数据生成人员P_SINGLEVALUE/IfcLabel5备注P_SINGLEVALUE/IfcLabelC.0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构件通用数据(信息)存储应符合C.0.2规定。表C.0.2构件通用信息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基本信息项目编号P_SINGLEVALUE/IfcLabel2项目名称P_SINGLEVALUE/IfcLabel3版本P_SINGLEVALUE/IfcLabel4时间P_SINGLEVALUE/IfcLabel5位置信息坐标系P_SINGLEVALUE/IfcLabel6高程系P_SINGLEVALUE/IfcLabel7位置坐标XP_SINGLEVALUE/IfcReal/m8位置坐标YP_SINGLEVALUE/IfcReal/m9位置坐标ZP_SINGLEVALUE/IfcReal/m10人员信息工程负责人P_SINGLEVALUE/IfcLabel11专业负责人P_SINGLEVALUE/IfcLabel12校对人P_SINGLEVALUE/IfcLabel13设计人P_SINGLEVALUE/IfcLabel14制图人P_SINGLEVALUE/IfcLabel15审核人P_SINGLEVALUE/IfcLabel16审定人P_SINGLEVALUE/IfcLabel17单位信息建设单位P_SINGLEVALUE/IfcLabel18勘察单位P_SINGLEVALUE/IfcLabel35续表C.0.2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9单位信息设计单位P_SINGLEVALUE/IfcLabel20施工图审查单位P_SINGLEVALUE/IfcLabel21监理单位P_SINGLEVALUE/IfcLabel22施工单位P_SINGLEVALUE/IfcLabel23项目等级安全等级P_SINGLEVALUE/IfcLabel24工程重要性系数P_SINGLEVALUE/IfcLabel25边坡工程设计复杂程度P_SINGLEVALUE/IfcLabelC.03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圆形灌注桩/预制桩构件数据存储应C.0.3规定。表C.0.3圆形灌注桩/预制桩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圆形灌注桩/预制桩桩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2壁厚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桩长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4主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5主筋数量P_SINGLEVALUE/IfcInteger6钢筋保护层厚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7主筋是否均匀布置P_SINGLEVALUE/IfcLabel8箍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9箍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0加强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1加强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2成桩工艺P_SINGLEVALUE/IfcLabel13混凝土强度P_SINGLEVALUE/IfcLabel14主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5箍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6加强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7混凝土体积P_SINGLEVALUE/IfcVolumeMeasure/m³18钢筋质量P_SINGLEVALUE/IfcReal/tC.0.4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方形灌注桩/预制桩构件数据存储应符合表C.0.4规定。表C.0.4方形灌注桩/预制桩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方形灌注桩/预制桩截面宽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2截面高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6续表C.0.4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3方形灌注桩/预制桩壁厚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4桩长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5主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6主筋数量P_SINGLEVALUE/IfcInteger7箍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8箍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9加强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0加强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1成桩工艺P_SINGLEVALUE/IfcLabel12混凝土强度P_SINGLEVALUE/IfcLabel13主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4箍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5加强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6混凝土体积P_SINGLEVALUE/IfcVolumeMeasure/m³17钢筋质量P_SINGLEVALUE/IfcReal/tC.05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素混凝土桩构件数据存储应符合表规定。表C.0.5素混凝土桩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素混凝土桩桩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2桩长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3成桩工艺P_SINGLEVALUE/IfcLabel4混凝土强度P_SINGLEVALUE/IfcLabel5混凝土体积P_SINGLEVALUE/IfcVolumeMeasure/m³C.06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地下连续墙构件数据存储应符合表规定。表C.0.6地下连续墙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地下连续墙墙厚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2分段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竖向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4横向钢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5横向钢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6竖向钢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7竖向钢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8拉结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7续表C.0.6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9地下连续墙拉结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0混凝土强度P_SINGLEVALUE/IfcLabel11横向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2纵向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3拉结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4混凝土体积P_SINGLEVALUE/IfcVolumeMeasure/m³15钢筋质量P_SINGLEVALUE/IfcReal/tC.07 C.0.7规定。表C.0.7导墙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导墙墙厚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2竖向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主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4主筋数量P_SINGLEVALUE/IfcInteger5箍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6箍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7混凝土强度P_SINGLEVALUE/IfcLabel8主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9箍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0混凝土体积P_SINGLEVALUE/IfcVolumeMeasure/m³11钢筋质量P_SINGLEVALUE/IfcReal/tC.08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土钉墙构件数据存储应符合表C.0.8规定。表C.0.8土钉墙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2主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主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Integer4加强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5加强筋数量P_SINGLEVALUE/IfcInteger6加强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7钢筋网层数P_SINGLEVALUE/IfcInteger8坡率P_SINGLEVALUE/IfcRatioMeasure9混凝土强度P_SINGLEVALUE/IfcLabel10工艺P_SINGLEVALUE/IfcLabel38续表C.0.8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1喷射混凝土面层主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2加强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3混凝土体积P_SINGLEVALUE/IfcVolumeMeasure/m³14钢筋质量P_SINGLEVALUE/IfcReal/t15土钉/锚管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16水平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7竖向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8成孔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19倾角P_SINGLEVALUE/IfcPositivePlaneAngleMeasure/Rad20钢材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21土钉/锚管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C.09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预应力锚杆(索)构件数据存储应C.0.9规定。表C.0.9预应力锚杆(索)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预应力锚杆(索)自由段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2锚固段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3水平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4成孔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5倾角P_SINGLEVALUE/IfcPositivePlaneAngleMeasure/Rad6张拉值P_SINGLEVALUE/IfcForceMeasure/kN7锁定值P_SINGLEVALUE/IfcForceMeasure/kN8钢材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9预应力锚杆(索)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C.010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中支撑梁、肋梁、框架梁构件数据C.0.10规定。表C.0.10支撑梁、肋梁、框架梁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支撑梁、肋梁、框架梁长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2截面尺寸P_SINGLEVALUE/IfcLabel3主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4主筋数量P_SINGLEVALUE/IfcInteger5箍筋直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6箍筋间距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9表C.0.10支撑梁、肋梁、框架梁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7支撑梁、肋梁、框架梁圆弧半径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8混凝土强度P_SINGLEVALUE/IfcLabel9主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0箍筋钢筋牌号P_SINGLEVALUE/IfcLabel11混凝土体积P_SINGLEVALUE/IfcVolumeMeasure/m³12钢筋质量P_SINGLEVALUE/IfcReal/tC.0H型钢构件数据存储应符合表规定。表C.0.11H型钢构件数据存储标准序号数据分类数据名称数据类型1H型钢型号P_SINGLEVALUE/IfcLabel2高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3宽度P_SINGLEVALUE/IfcLengthMeasure/mm4腹板厚度P_SINGLEVALUE/IfcL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