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电子教案(54个)(完整资料)_第1页
《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电子教案(54个)(完整资料)_第2页
《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电子教案(54个)(完整资料)_第3页
《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电子教案(54个)(完整资料)_第4页
《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电子教案(54个)(完整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1备注(修改)班级单元主题总课时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极限与配合20绪论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1-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1.理解孔和轴的概念2.理解和掌握有关尺寸概念及其关系3.理解和掌握尺寸偏差.公差的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关系4.理解和掌握配合的概念5.掌握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1.能根据生产需要学则合理的公差.配合2.能读懂图纸的尺寸标注3.会判断零件是否合格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3.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教学教学重点重点难点1.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教学辅助多媒体学科资源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2/20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绪论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1.互换性的意义2.误差的定义及种类3.公差的定义4.公差.误差.测量之间的关系1.掌握教学知识目标握互换目标性.公差.误差.测量的定义1.能根据互换性的要求,正确理解公差.误差.测量之间的关系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3.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互换性的概念,确本课程的任务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强调本课程的地位与作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强调本课程的地位与教学难点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学模型。2.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备注(修改)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杜绝三无商品第一课时:一.互换性概述1.互换性的概念互换性——指机械工业中,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互换性的优势:使用和维修方面加工和装配方面设计方面互换性包括:几何参数(如尺寸.形状等)的互换机械性能(如硬度.强度等)的互换第二课时:2.几何量的误差.公差和测量零件的几何量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精度.计量器具精度.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加工后得到的几何参数会不可避免地偏离设计时的理想要求,而产生误差。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表面微观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几何参数的公差——零件几何参数允许的变动量,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只有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相应的公差内,才能保证互换性的实现。作业:习题册P11.3.5.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结合实践讲授才能保证教学效教学反思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4/20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教本课时1.孔和轴的概学内容教学内容念2.尺寸的术语及定义1.理解孔和轴的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念2.理解和掌握有关尺寸概念及其关系1.会进行各种尺寸换算2.会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3.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尺寸的术语及定义2.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义3.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1.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2.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教学难点教学模型.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杜绝垃圾食品复习内容:互换性的概念新授内容:§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一.孔和轴孔——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内表面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包容面。轴——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外表面,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被包容面。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1.尺寸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大小的数值。长度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尺寸由数值和特定单位两部分组成。例如30mm。注:机械图样中,尺寸单位为mm时,通常可以省略单位。2.基本尺寸(D,d)基本尺寸——由设计给定,设计时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类比的方法,并经过标准化后确定基本尺寸。注:孔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3.实际尺寸(Da,da)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由于存在加工误差,零件同一位置的实际尺寸不一定相等。4.极限尺寸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第二课时:零件合格的判定依据课堂练习:计算填空:(每题2分,共20分)对于零件Φ25H7(差为();)mm回答问题:该零件的基本尺寸是();其上偏其下偏差为();其公差为();该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为()该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为();该零件加工后,经测量尺寸为φ25.080mm,则该零件的实际尺寸为();其实际偏差为();该零件是否合格()(填“是”或“否”);能否修复()(填“能”或“否”)。作业:习题册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教学反思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6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1基本术语及其定6/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义201.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1.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极限偏差.实际偏差.公差的定义2.了解公差带的意义1.能利用极限偏差理论判断零件是否合格2.会绘制公差带图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3.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义2.公差带的定义1.能利用极限偏差理论判断零件是否合格2.会绘制公差带图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难点教学辅助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安全教育:管制刀具的危害复习内容: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的概念新授内容:§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1.偏差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1)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孔:轴:ES=Dmax-Des=dmax-d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孔:轴:EI=Dmin-Dei=dmin-d(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上.下偏差之间。【例1-1】某孔直径的基本尺寸为φ50mm,最大极限尺寸为φ50.048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50.009mm,求孔的上.下偏差。解:孔的上偏差ES=Dmax-D=50.048-50=+0.048孔的下偏差EI=Dmin-D=50.009-50=+0.009第二课时:2.尺寸公差(T)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孔的公差Th=│Dmax-Dmin│=│ES-EI│轴的公差Ts=│dmax-dmin│=│es-ei│3.零线与尺寸公差带(1)零线(2)公差带P10例1-5作图训练作业:习题册p5教学反思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8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1基本术语及8/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其定义201.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1.理解配合的概念2.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间隙与过盈概念1.会进行间隙配合的判断,会相关参数的计算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3.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间隙配合的参教学难点数计算教学辅助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复习内容:公差.极限偏差.实际偏的概念新授内容:§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四.有关配合的定义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2.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用X表示。3.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用Y表示。间隙与过盈的实践意义:(1)配合的性质(2)配合性质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实例)(3)间隙与过盈的范围对实践的影响4、配合类别(1)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图1-4间隙配合图最大间隙最小间隙平均间隙第二课时:特征值:特征值的实践意义:课堂延伸:设计一种间隙配合,公称尺寸为φ100,最大间隙为0.04;最小间隙为0.02;确定孔与轴的尺寸。课堂练习:两个相互结合的零件,公差带代号分别为Φ25H7()mm与Φ25f6()mm试问:1.两零件是否构成配合(填“是”或“否”)其配合代号为,是制配合。mm,mm。2.孔的尺寸公差为轴的尺寸公差为3.最大配合间隙为4.其配合公差为级,公差为级,公差为mm,最小配合间隙为mm。mm。5.若轴的实际尺寸为φ25.046mm,则该轴的实际偏差为(填“是”或“否”),此时孔与轴的配合比原要求mm,该轴是否合格(填“紧”或“松”),如要达到原来的配合性质,则应将轴(填“变大”或“变小”)。作业:习题册p6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教学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0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1基本术语及10/20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其定义教学本课时1.内容教学内容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配合的概念2.理解间隙与过盈概念1.会进行间隙.过盈.过渡配合的判断,会相关参数的计算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3.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重点难点.对配合性质的理解1.特征值的计算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课时:2课时安全教育:打架的危害复习内容:公差.极限偏差.实际偏的概念新授内容:§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四.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3.配合的类型(2)过盈配合——总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特征值:特征值的实践意义:课堂延伸:设计一种间隙配合,公称尺寸为φ100,最大过盈为0.04;最小过盈为0.02;确定孔与轴的尺寸。第二课时:(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特征值:特征值的实践意义:课堂延伸:设计一种间隙配合,公称尺寸为φ100,最大过盈为0.04;最大间隙为0.02;确定孔与轴的尺寸。4.配合公差(Tf)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配合精度:Tf=│Xmax-Xmin│Tf=│Ymin-Ymax│Tf=Th+TsTf=│Xmax-Ymax│配合精度对实践的影响:课堂练习:1.计算mm孔与mm轴配合的极限间隙.平均间隙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解:最大间隙最小间隙平均间隙配合公差Tf=︱Xmax—Xmin︱=54-20=34um公差带图2.计算mm孔与mm轴配合的极限间隙.极限过盈.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解:最大过盈最大间隙平均过盈配合公差Tf=︱Ymax—Xmax︱=34um公差带图配合公差带图作业:习题册本节是公差配合的基础,涉及的概念都非常重要,在详细讲解的基础上,适当放慢速度,加深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记忆效率。对极限配合尺寸的计算.公差带.配合公差带的画法掌握情况很好,但对一些教学反思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2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2/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0教学内容本课时1.标准教学内容公差2.基本偏差1.理解标准公差和基本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差2.了解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表方法1.会查标准公差表和极限偏差表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3.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理解尺重点难点寸公差带代号1.查表确定公教学难点差和基本偏差教学模型.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多媒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安全教育:如何远离伤害一.标准公差标准公差——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1.标准公差等级(1)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国家标准设置了20个公差等级。(2)公差等级的意义:(3)查表确定公差值(4)公差等级的确定原则:查表练习:课堂练习:第二课时:二.基本偏差1.基本偏差及其代号(1)基本偏差——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所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2)基本偏差代号:(3)基本偏差系列图的解读:见图1-18查表练习:课堂练习:作业布置:P6一三教学反思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4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4/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0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1.公差带2.孔.轴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2.了解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数值表1.会查公差表2.理解配合代号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理解尺寸公差带代号2.能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公差带代号使用两表确定极限偏差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的特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杜绝三无商品复习内容:尺寸偏差.公差的的概念§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三.公差带1.公差带代号孔.轴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数字组成。例如:孔公差带代号H9.D9.B11.S7.T7轴公差带代号h6.d8.k6.s6.u62.图样上标注尺寸公差的方法(1).只标注公差带代号的方法:(2)只标注上.下偏差数值的方法:(3)公差带代号与偏差值共同标注的方法:3.公差带系列见图1-20第二课时:四.孔.轴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1.基本偏差的数值(1)基本偏差代号有大.小写之分,大写的查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小写的查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2)查基本尺寸时,对于处于基本尺寸段界限位置上的基本尺寸该属于哪个尺寸段,不要弄错。(3)分清基本偏差是上偏差还是下偏差。(4)代号j.k.J.K.M.N.P~ZC的基本偏差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查表时应根据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查表中相应的列。2.另一极限偏差的确定另一个极限偏差的数值,可由极限偏差和标准公差的关系式进行计算。轴es=ei+IT或ei=es-IT孔ES=EI+IT或EI=ES-IT3.极限偏差表查表:由基本尺寸查行,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查列,行与列相交处的框格有上下两个偏差数值,上方的为上偏差,下方的为下偏差。课堂练习:作业布置:P6一三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学反思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6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6/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01.标准公差2.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基本偏差1.理解标准公差和基本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差2.了解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表方法1.理解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的特点2.理解配合代号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理解尺寸公差带重点难点代号2.能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公差带代号使用两表确定极限偏差1.掌握基孔制配合和教学难点基轴制配合的特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尺寸偏差.公差的的概念安全教育:交通安全§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五.配合1.配合制(1)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2)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3)混合配合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需求有时也采用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相配合,这种没有基准件的配合称为混合配合。第二课时:2.配合代号国标规定:配合代号用孔.轴公差带代号的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如φ50H8/f7或φ50,其含义是:基本尺寸为φ50mm,孔的公差带代号为H8,轴的公差带代号为f7,为基孔制间隙配合。3.常用和优先配合国标在基本尺寸至500mm范围内,对基孔制规定了59种常用配合,对基轴制规定了47种常用配合。这些配合分别由轴.孔的常用公差带和基准孔.基准轴的公差带组合而成。在常用配合中又对基孔制.基轴制各规定了13种优先配合,优先配合分别由轴.孔的优先公差带与基准孔和基准轴的公差带组合而成。六.一般公差1.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线性尺寸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在正常维护和操作情况下,它代表经济加工精度。国标规定:采用一般公差时,在图样上不单独注出公差,而是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技术标准中作出总的说明。2.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标准3.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表示方法七.温度条件《极限与配合》标准中明确规定:尺寸的基准温度为20℃。作业布置:P6一三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8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8/2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1-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01.公差等级的选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用2.配合的选用1.了解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差带选用用原则和方法2.掌握配合的选用原则和方法1.会公差带选用原则和方法2.会配合的选用原则和方法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公差等重点难点级.配合制的选用原则2.公差等级.配合制的选用原教学难点则教学模型.多媒体课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复习内容:图样上标注尺寸公差的方法新授内容: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第一课时:§1-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一.公差等级的选用选择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取低的公差等级。选择方法:类比。二.配合的选用1.配合制的选用选用原则:(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在有些情况下可采用基轴制。(2)与标准件配合时,配合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要求,允许采用混合配合。练习:举例说明三种配合制的应用场合第二课时:2.配合种类的选用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类比法。步骤:(1)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配合的类别,即确定是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还是过渡配合。(2)进一步类比确定选用哪一种配合。(3)当实际工作条件与典型配合的应用场合有所不同时,应对配合的松紧作适当的调整,最后确定选用哪种配合。练习:查表确定滚动轴承配合代号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教学反思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0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20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1-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20单元测试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公差带选用原则和方法2.掌握配合的选用原则和方法1.会选择公差带及配合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公差等级.配合制的选用原则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公差等级.配合制的选用教学难点原则教学辅助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讲授法第一课时:单元复习第二课时:单元测试《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单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国标中对组成配合的原则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和。2.基孔制就是的公差带位置保持不变,通过改变的公差带的位置,实现不同性质配合的一种制度。3.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和公差带的两个要素。4.尺寸公差的数值等于偏差与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5.国标规定:标准公差分为级,最低级为。二.判断:(每个2分,共24分)()1.轴指圆柱形的外表面,不包括其他非圆柱形的外表面。()2.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尺寸的真值。()3.用现代最精密的量具可以轻易地得到零件尺寸的真值。()4.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最小极限尺寸,小于最大极限尺寸。()5.机械加工的目的是要把所有同一规格的尺寸准确地加工成同一数值。()6.极限尺寸和实际尺寸有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7.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8.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9.公差只可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或零。()10.偏差只可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或零。()11.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度就相同。()12.不经选择与修配,就能互相替换装配并能满足使用性能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13.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三.计算填空:(每空2分,共30分)两个相互结合的零件,公差带代号分别为Φ25H7()mm与Φ25f6()mm试问:1.两零件是否构成配合(填“是”或“否”)其配合代号为,是制配合。mm,mm。2.孔的尺寸公差为轴的尺寸公差为3.最大配合间隙为4.其配合公差为级,公差为级,公差为mm,最小配合间隙为mm。mm。5.若轴的实际尺寸为φ25.046mm,则该轴的实际偏差为(填“是”或“否”),此时孔与轴的配合比原要求“松”),如要达到原来的配合性质,则应将轴(填“变大”或“变小”)。mm,该轴是否合格(填“紧”或四.对于零件Φ25H7()mm回答问题:(26分)1.计算填空:(每题2分,共20分)该零件的基本尺寸是;其上偏差为;其下偏差为;其公差为;该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为该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为;该零件加工后,经测量尺寸为φ25.080mm,则该零件的实际尺寸为;其实际偏差为;该零件是否合格能否修复(填“是”或“否”);(填“能”或“否”)。2.作该零件的公差带图。(6分)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练。教学反思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学科单元教学计划2备注(修改)班级单元主题总课时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14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2.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3.常用机械式量仪4.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5.其他计量器的简介6.光滑极限量规1.了解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2.理解测量方法的分类3.了解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使用常见量具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掌握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重点难点1.掌握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科资源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2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2-1技术测量的基本2/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知识本课时教学14教学内容1.计量的单内容位2.计量器的分类3.测量方法的分类4.量器的基本设计参数5.测量误差1.了解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术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2.理解测量方法的分类1.会使用常见量具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掌握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重点难点的分类1.掌握计量器具和测量教学难点方法的分类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讲授法复习内容:公差等级.配合制的选用原则新授内容: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第一课时: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将被测的几何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实验过程。测量四要素:测量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等)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指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一.计量的单位见表2-1二.计量器具的分类1.量具2.量规3.量仪4.计量装置三.测量方法的分类1.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直接用量具或量仪测出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间接测量——先测出与被测几何量相关的其他几何参数,再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绝对测量——从量具或量仪上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通过读取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3.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单项测量——一次测量中只测量一个几何量的量值。综合测量——一次检测中可得到几个相关几何量的综合结果,以判断工件是否合格。第二课时:四.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1.刻度间距c2.分度值i(刻度值)3.示值范围4.测量范围5.示值误差6.校正值(修正值)五.测量误差1.计量器具误差2.方法误差3.环境误差4.人员误差作业布置:P10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4课课班级题时§24/-14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2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1.通用量具2.量块3.量具4.本课时教学内容量具的维护与保教学内容养5.测量方法与步骤教学目标知1.理解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识目标的测量原则2.掌握其使用方法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掌握其游标卡尺教.学重千分尺教学重点难点点.量块等的使用方法1.游标卡尺.千分尺的刻线原理教学难点教学辅助教教具学多媒模型体.学多科资源课媒体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复习内容:提问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新授内容:安全教育:食品安全§2-2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第一课时:一.通用量具1.游标量具常用的长度游标量具有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和游标高度尺等。(1)游标卡尺的结构和用途三用卡尺(Ⅰ型)双面卡尺(Ⅱ型)单面卡尺(Ⅳ型)(2)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0.10mm,0.05mm,0.02mm读数方法:1)根据游标零线所处位置读出主尺在游标零线前的整数部分的读数值2)判断游标上第几根刻线与主尺上的刻线对准,游标刻线的序号乘以该游标量具的分度值即可得到小数部分的读数值3)最后将整数部分的读数值和小数部分的读数值相加即为整个测量结果2.测微螺旋量具利用螺旋副的运动原理进行测量和读数的一种测微量具。按用途可分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1)外径千分尺1)外径千分尺的结构2)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和读数方法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mm(2)其他类型千分尺第二课时:二.量块1.量块的形状.用途及尺寸系列量块是成套使用的,每套包含一定数量的不同标称尺寸的量块,以便组成各种尺寸,满足一定尺寸范围内的测量需求.GB/T6093-1985共规定了17套量块。2.量块的尺寸组合及使用方法使用量块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的块数,一般要求不超过4~5块。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6课时班级课题6/14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常用机械式量仪1.百分表2.内径百分表3.杠杆百分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表4.杠杆千分尺1.理解常用机械式量仪的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量1.会使用常见量具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理解常用机械式量仪的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量1.理解常用机械式量仪的测量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第一课时:§2-3常用机械式量仪机械式量仪(指示式量仪)——借助杠杆.齿轮.齿条或扭簧的传动,将测量杆的微小直线移动经传动和放大机构转变为表盘上指针的角位移,从而指示相应的数值。一.百分表1.百分表的结构2.百分表的原理百分表的测量杆1mm,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使大指针回转一周,刻度盘沿圆周刻有100个刻度,当指针转过一格时,表示所测量的尺寸变化为0.01mm,所以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3.百分表的特点百分表体积小,结构紧凑,读数方便,测量范围大,用途广泛。百分表的示值范围:0-3mm,0-5mm,0-10mm.二.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由百分表和专用表架组成,用于测量孔的直径和孔的形状误差,特别适用于深孔的测量。第二课时:三.杠杆百分表杠杆百分表表盘圆周上有均匀的刻度,分度值为0.01mm,示值范围为+0.4mm~-0.4mm.四.杠杆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是测量外尺寸的一种精密测量器具,它的外形与外径千分尺相似作业布置: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教学反思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8课时班级课题§2-4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8/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具14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1.万能角度尺2.正玄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的测量原理1.会使用常见量具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掌握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重点难点方法1.掌握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教学难点的使用方法教学模型.多媒体课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复习内容:百分表的原理新授内容:安全教育:食品安全§2-4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第一课时:一.万能角度尺1.结构1)尺身2)角尺3)游标4)制动器5)基尺6)直尺7)夹块8)扇形板2.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图2-26为分度值为2’的Ⅰ型万能角度尺的刻度图。尺身刻线每格为1°,游标刻线共30格为29’,与尺身1格相差2’,即万能角度尺的分度值为2’。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先从尺身上读出游标零线所指的的整度数,再判断游标上第几根刻线与尺身上的刻线对齐,即得到‘分’的数值,最后将两者相加即为整个测量结果上图读数为34。8'3.测量范围(1)0°~50°角(2)50°~140°角(3)140°~230°角(4)230°~320°角第二课时:二.正弦规正弦规是一种利用正弦函数原理.利用间接法来精密测量角度的量具。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0课课题时§2班级-5其10他/1计4量课器时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具简介1.塞尺2.直角尺3.检验本平课尺教学内容时教学.4.水内平容仪5.检验平板6.偏摆仪教学目标知1.了解其他计量器识目标具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1.了解其他计量器具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1.计量器具的应用教学难点教教学具模多媒体学科资型.多媒体教学辅助源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复习内容: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新授内容: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第一课时:§2-5其他计量器具简介一.塞尺塞尺——又叫厚薄规,是用于检验两表面间缝隙大小的量具。二.直角尺直角尺(90°角尺)——用来检测直角和垂直度误差的定值量具。制造精度有00级.0级.1级和2级四个精度等级,00级的精度最高。三.检验平尺检验平尺——用来检验工件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的量具。样板平尺:刀口尺(刀型样板平尺).三棱样板平尺和四棱样板平尺。宽工作面平尺:矩形平尺.工字形平尺和桥形平尺。四.水平仪水平仪——用来测量被测平面相对水平面的微小角度的计量器具。电子水平仪水准式水平仪:条式.框式和合像水平仪第二课时:水准器原理相对倾角:α=4″×n【例2-4】用一分度值为0.02mm/1000m(4″)的水平仪测量一长度为600mm的导轨工作面的倾斜程度,测量时水平仪的气泡移动了3格,问该的导轨工作面相对水平倾斜了多少?解:α=4″×3=12″h=(0.02/1000)*600*3=0.036mm五.检验平板一般用铸铁或花岗岩制成,有非常精确的工作平面,其平面度误差极小,在检验平板上,利用指示表和方箱.V形架等辅助工具,可以进行多种检测六.偏摆仪一般用铸铁制成,带有可调整的前后顶尖座和高精度的纵向.横向导轨,并配有专用表架。利用百分表.千分表可对回转体零件进行各种跳动量的检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2班级课课题时§2-6光滑/112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极4限量规1.量规的功用本及课分时类教2.学轴内用教学内容容量规3.孔用量规1.理解光滑知极识限目量标规的教学目标检测原理教1.轴用量规和孔用量规使学重点用方法1.轴用量规和孔用量规的工作原理教教学难点教学具模多媒体学科资型.多媒体教学辅助源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作业布置:复习内容:水准器原理新授内容: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第一课时:§2-6光滑极限量规一.量规的功用及分类量规——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计量器具。分为光滑极限量规(轴用量规和孔用量规).直线尺寸量规(高度量规.深度量规).圆锥量规.综合量规(同轴度量规.位置度量规等).螺纹量规和花键量规等。按使用性质分:工作量规验收量规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二.轴用量规尺寸小于100mm时,通规应为全形环规。尺寸大于l00mm时,通规可为不全形卡规。止规型式均为卡规。1.卡规的工作原理如通规能够通过,表示轴径小于最大极限尺寸。止规不能通过,则表示轴径大于最小极限尺寸。2.卡规的使用方法三.孔用量规尺寸小于或等于100mm时,通规应为全形塞规。尺寸大于100mm时,通规可为不全形塞规。止规类型:尺寸小于18mm时为全形塞规,尺寸大于18mm时为不全形塞规。第二课时:1.塞规的工作原理如通规能够通过,表示孔径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止规不能通过,则表示孔径小于最大极限尺寸。2.塞规的使用方法用全形塞规检测垂直位置的被测孔,应从上面检验。用手拿住塞规的柄部,凭塞规本身的重量,让通规滑进孔中。对于水平位置的被测孔,要顺着孔的轴线,把通规轻轻地送入孔中。不允许把塞规用力往孔里推或一边旋转一边往里推。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练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4课课题时班级14/14期中复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课习时教学内容本复课时教学内容习第一.二章的内容教学目标知1.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目标识1.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第一章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第二章第二章教学难点教教学具模多媒体学科资型.多媒体教学辅助源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复习内容:一.填空题1.形位公差可分为形状工差,位置工差和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度公差)三类,共_____个项目,其中形状公差___项,形状或位置公差____项.位置公差又分______公差._____公差和._____公差三种.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它们是以______________为基数来确定的。3.尺寸偏差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而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偏差和_______偏差之分。4.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类。5.定向公差有三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项目;定位公差的项目也有三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跳动公差的项目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项.6.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________mm.________mm.和_______mm三种,其中______mm最为常用。二.名词解释(20分)1.理论正确尺寸2.极限尺寸3.形状公差4.位置公差5.示值误差作业布置:习题册P31教学反思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少讲多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单元教学计划3备注(修改)班级单元主题总课时14秋三二连读机电第三章几何公差10秋三连读机电第三章几何公差一.二1.概述2.几何公差的标注3.几何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4.几何误差的检测1.理解与几何公差有关的各种要素的定义及其特点2.熟悉几何公差的项目分类.项目名称及对应的符号3.熟悉几何公差代号和基础符号的组成1.会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2.会几何公差各项目的含义及应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熟悉几何公差的项目分类.项目名称及对应的符号2.熟悉几何公差代号和基础符号的组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3.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1.熟悉几何公差各项目的含义及应用2.了解几何误差常用的检测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科资源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6课时班级课题2/10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形状和位置公差§3-1概述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1.零件的几何要素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3.形位公差带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与几何公差有关的各种要素的定义及其特点1.会几何公差的项目分类.项目名称及对应的符号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形位公差带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复习内容:卡规.塞规的工作原理新授内容: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第一时: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3-1概述一.零件的几何要素几何要素——构成零件形体的点.线.面称为零件的几何要素。形位误差——关于零件各个几何要素的自身形状和相互位置的误差。形位公差——对这些几何要素的形状和相互位置所提出的精度要求。几何要素的分类:1、理想要素实际要素2.被测要素基准要素3.轮廓要素中心要素二.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形状公差——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相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被测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量。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度公差)——有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两项。第二课时:三.形位公差带形位公差带——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1.形状:由公差项目及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的几何特征来确定2.大小:指公差带的宽度.直径或半径差的大小。由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确定。3.方向4.位置四.形位公差的等级和公差值图样上对形位公差值的表示方法:注出形位公差——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形位公差框格内注出公差值。未注形位公差——不用代号标注,图样上不注出公差值,而用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来控制,这种图样上虽未用代号注出,但对形位公差仍有一定要求作业布置:p108/(1)(2)(3)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教学反思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8课时班级课题4/10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3-2几何公差的标注(一)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1.形位公差的代号和基准符号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1.熟悉形位公差的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号1,。熟悉会读形位公差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形位公差的代号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位公差基准符号的组成教学难点教学辅助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复习内容: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新授内容: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第一课时:§3-2形位公差的标注一.形位公差的代号和基准符号1.形位公差的代号形位公差框格和指引线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数值和其它有关符号基准字母和其他有关符号。练习:习题册标注训练第二课时:2.基准符号基准符号由粗短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基准符号字母不得采用E.I.J.M.O.P.L.R.F。当字母不够用时可加脚注,如A1.A2.…B1.B2.…二.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被测要素与公差框格的一端相连,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向被测要素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方向。练习:习题册标注训练作业布置:p108(4)(5)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教学反思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0课时班级课题6/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形位公差的标注(二)10时1.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2.形位公差的其他标注规定1.了解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法1.能进行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和形位公差的其他标注规定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基准要重点难点素的标注方法1.形位公差的其他标注规定教学难点教学模型.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复习内容: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新授内容: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第一课时:三.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基准要素采用基准符号标注,并从形位公差框格中的第三格起,填写相应的基准符号字母,基准符号中的连线应与基准要素垂直。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中方向如何,圆圈内字母应水平书写。四.形位公差的其他标注规定1.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公差值如无附加说明,则被测范围为箭头所指的整个轮廓要素或中心要素。2.如果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一部分时,应用粗点划线画出该范围,并标出尺寸。3.若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固定长度上(或范围)的公差值。4.给定的公差带形状为圆或圆柱时,应在公差数值前加注“φ”;当给定的公差带形状为球时,应在公差数值前加注“Sφ”。第二课时:5.形位公差附加符号。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2课时班级课题§3-3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8/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解读101.形状公差2.方向公差3.位置公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差4.跳动公差1.掌握形位公差的应用和解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2.掌握方向公差的应用和解读1.位置公差的应用和解读2.跳动公差的应用和解读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教学重点1.形位公差项目的含义及应重点难点用2.常用各种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了解其公差带的特点1.典型常用形位公差项目的含义.应用和公差带特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学科资源教学辅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复习内容: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新授内容:第一课时:§3-3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一.形状公差1.直线度公差限制被测实际直线相对理想直线的变动。2.平面度公差限制实际平面相对理想平面的变动。3.圆度公差限制实际圆相对理想圆的变动。4.圆柱度公差限制实际圆柱面相对理想圆柱面的变动二.方向公差1.线轮廓度公差限制实际平面曲线对其理想曲线的变动。2.面轮廓度公差限制实际曲面对其理想曲面的变动第二课时:三.位置公差1.定向公差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方向上的变动。1)被测要素与基准的理想方向角为0°时,为平行度公差2)被测要素与基准的理想方向角为90°时,为垂直度公差3)被测要素与基准的理想方向角为其他任意角度时,为倾斜度公差2.定位公差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位置上的变动。1)同轴(心)度公差2)对称度公差3)位置度公差四.跳动公差限制被测表面对基准轴线的变动。1)圆跳动公差: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在给定方向上的任一测量面上所允许的跳动量。2)全跳动公差: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给定方向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五.形位公差解读综合举例作业布置:p108(8)(9)(10)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__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4课课题时§3班级-4几何误差的检测1.10/10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形状误差的检测本2.课方教学内容时教学向.位内置容.跳动误差的检测教学目标知1.了解形状误差常用的检测方识目标法2.会方向.位置.跳动误差常用的检测方法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形状误教差学常重用点的检教学重点难点测方法1.方向.位置.跳动误教学难点差常用的检测方法教学辅助教教具学多媒体学科资模型.多媒源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讲授法复习内容:举例说出常用形位公差的含义新授内容: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第一课时:§3-4形位误差的检测一.形状误差的检测1.直线度误差的检测刀口尺被测表面上图为用刀口尺测量表面轮廓线的直线度误差2.平面度误差的检测例:用指示表测量平面度误差3.圆度误差的检测检测外圆表面的圆度误差时,可用千分尺测出同一正截面的最大直径差,此差值的一半即为该截面的圆度误差。圆柱孔的圆度误差可用内径百分表(或千分表)检测例:用指示表测量圆锥面的圆度误差4.圆柱度误差的检测例:外圆表面圆柱度误差的检测第二课时二.方向.位置.跳动误差的检测1.平行度误差的检测2.垂直度误差的检测3.同轴度误差的检测4.对称度误差的检测5.圆跳动误差的检测作业布置:p108(11)(12)(13)教学反思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4备注(修改)班级单元主题总课时14秋三二连读机电表面结构要求2秋三连读机电表面结构要求一.二1.表面结构要求的基本属于和评定参数2.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3.R轮廓参数的选用及检测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2.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理解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定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教学教学重点重点难点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教学难点ppt教具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科资源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6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评定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2参数本课时教学教学内容1.主要术语及内容定义2.表面粗糙度主要评定参数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念2.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会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定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教学难点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辅助学科资源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安全教育:交通安全§4-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评定参数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1.表面粗糙度通常以一定的波距与波高之比来划分。一般比值大于1000为形状误差.小于40者为表面粗糙度,介于两者之间为表面波度。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摩擦和磨损方面(2).配合性质方面(3).疲劳强度方面(4).耐腐蚀性方面(5).接触刚度方面第二课时: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1.主要术语及定义(一)取样长度用于判别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称为取样长度,代号为l。(二)评定长度评定轮廓所必须的一段长度称为评定长度,代号为ln。(三)轮廓中线m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线上各点的轮廓偏距的平方和最小.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在取样长度内与轮廓走向一致的基准线,该线划分轮廓并使上下两部分的面积相等。2.表面粗糙度主要评定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3.轮廓最大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轮廓最大高度.说明:国标规定采用中线制来评定表面粗糙度,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一般从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轮廓最大高度中选取,推荐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小结:重点在表面粗糙度在图样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8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及检测2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1,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的表示方法2.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的表示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法2.知道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1..会表面粗糙度的检测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的表示1.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实例及含义教学难点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辅助学科资源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复习:安全教育:食品安全§4-2表面粗糙度的标注.选用及检测一.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1.表面粗糙度符号的表示方法见表4-3所示2.表面粗糙度代号的表示方法在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基础上,注出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和其他有关的规定项目后就形成了表示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标注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和取样长度是两项基本要求,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实例及含义见表4-4二.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在图样上,表面粗糙度代号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或其延长线上,也可以标注在引出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零件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应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三.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1)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大一些的数值。(2)一般情况下,同一个零件上,工作表面(或配合面)的粗糙度数值应小于非工作面(或非配合面)的数值。(3)摩擦面.承受高压和交变载荷的工作面的粗糙度数值应小一些。(4)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要求高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小一些。(5)要求耐腐蚀的零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小一些。(6)有关标准已对表面粗糙度要求作出规定的,应按相应标准确定表面粗糙度数值第二课时:四.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一)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将被测零件表面与表面粗糙度样板,通过视觉.触感或其它方法进行比较后,对被检表面的粗糙度作出评定的方法。常用于生产现场.(二)光切法光切法就是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零件表面的粗糙度.(三)干涉法干涉法就是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四)针描法针描法又称感触法,它是利用金刚石针尖与被测表面相接触,当针尖以一定速度沿着被测表面移动时,被测表面的微观不平将使触针在垂直于表面轮廓方向上产生上下移动,将这种上下移动转换为电量并加以处理2.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注意事项(一)测量方向1.当图样上未规定测量方向时,对于一般切削加工表面,应在垂直于加工痕迹的方向上测量;2.当图样上明确规定测量方向的特定要求时,则应按要求测量;3.当无法确定表面加工纹理方向时(如经研磨的加工表面),应通过选定的几个不同方向测量,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二)测量部位1.被测工件的实际表面选定几个部位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确定,可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测量。2.当图样上明确规定测量方向的特定要求时,则应按要求测量;3.当无法确定表面加工纹理方向时(如经研磨的加工表面),应通过选定的几个不同方向当无法确定表面加方(如研磨加表面),应定个不方测量,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四)表面缺陷零件的表面缺陷,例如气孔.裂纹.砂眼.划痕等缺陷,一般比加工痕迹的深度或宽度大得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5备注(修改)班级单元主题总课时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螺纹的公差与检测21.螺纹的分类及使用要求2.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3.螺纹公差制的基本结构4.螺纹公差带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1.掌握螺纹的分类2.了解螺纹的主要参数3.了解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1.会进行螺纹公差的分析与检测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螺纹的分类教学教学重点重点难点螺纹的主要参数的理解教学难点ppt教具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科资源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50班级课题课备时注(修改)螺纹概述及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21.螺纹的分类及使用要教学内本课时教学求2.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1.掌握螺纹的分容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类2.了解螺纹的主要参数3.了解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会进行螺纹公差的检测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螺纹的分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螺纹的主要参数的理解教学难点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辅助学科资源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复习: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第五章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5-1螺纹概述及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一.螺纹的分类及使用要求螺纹结合在机械制造及装配安装中是广泛采用的一种结合形式,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联接螺纹主要用于紧固和联接零件,因此又称紧固螺纹,如米制普通螺纹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要求其有良好的旋合性和联接的可靠性。牙型为三角形。2.传动螺纹主要用于传递动力或精确位移,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保证精确的位移。传动螺纹牙型有梯形.矩形等。机床中的丝杠.螺母常采用梯形牙型,而在滚动螺旋副(滚珠丝杠副)则采用单.双圆弧滚道。二.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1.大径D或d指与内螺纹牙底或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直径。2.小径D1或d1指与内螺纹牙顶或外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直径。3.中径D2或d2为一假想的圆柱体直径,其母线在H/2处,在此母线上牙体与牙槽的宽度相等。4.单一中径为一假想圆柱体直径,该圆柱体的母线在牙槽宽度等于P/2处,而不考虑牙体宽度大小。5.螺距P相邻两牙在中径母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1.可旋合性2.连接可靠性第二课时:三.螺距误差的影响由于螺距有误差,在旋合长度上产生螺距累积误差,使内.外螺纹无法旋合。四.牙型半角误差的影响牙型半角误差可能是由于牙型角本身不准确或由于它与轴线的相对位置不正确而造成,也可能是两者综合误差的结果。五.单一中径误差的影响单一中径误差或,将直接影响螺纹的旋合性和结合强度。当外螺纹的中径大于内螺纹的中径时,会影响旋合性,反之,外螺纹中径过小,则配合太松,难以使牙侧间接触良好,影响连接可靠性。因此,为了保证螺纹的旋合性,应该限制外螺纹的最大中径和内螺纹的最小中径;为了保证螺纹的连接可靠性,还必须限制外螺纹的最小中径和内螺纹的最大中径。六.螺纹大.小径的影响螺纹制造为保证旋合,使内螺纹的大.小径的实际尺寸大于外螺纹大.小径的实际尺寸,不会影响配合及互换性。若内螺纹的小径过大或外螺纹的大径过小,将影响螺纹联接的强度,因此必须规定其公差,小结:掌握螺纹概述及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重点掌握螺纹概述及几何参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52备注课(时修改班级课题)14秋三二连读机电一.二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21.螺纹公差制的基本结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构2.螺纹公差带1.了解螺纹公差制的基本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构2.了解在零件图上标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方法1.会进行螺纹的检测1.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螺纹公差制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螺纹公差带的基本规定教学难点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辅助学科资源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备注(修改)第一课时:复习:安全教育:食品安全§5-2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一.螺纹公差标准的结构螺纹公差制的基本结构是由公差等级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组成的,公差等级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两者的组合可以得到各种螺纹公差。精密级:适用于精密螺纹,当要求配合性质变动较小时采用,如飞机上采用的4h及4H.5H的螺纹。中等级:一般用途选用,如6H.6h.6g等。粗糙级:对精度要求不高或制造比较困难时采用,如7H.8h热轧棒料螺纹.长盲孔螺纹螺纹的完整标记组成:螺纹的完整标记由螺纹代号,螺纹公差代号和旋合长度三部分所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