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教案设计_第1页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_第2页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_第3页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_第4页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规定的生字。2、学会用生字组词。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3)出示词串三和四。(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2.班内交流读。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4.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姓氏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文通过节奏明快的儿歌,把生字的组成规律和中国的百家姓结合在一起,为识字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生字,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课文短小,教学时,教师力求对学生充分放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语感,读出韵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姓、氏”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认识走字旁“弓”、“钅”。【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走字旁、“弓”、“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背诵课文。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经典诗文有哪些?2.学生讨论交流。3.出示:我国的经典诗文《百家姓》。4.诵读汇报,出示:《百家姓》节选,集体齐读.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2.同桌商量、准备交流。老师引入故事话题。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很久以前,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近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4.游戏活动,学生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5.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6.学习第一小节的生字。认读生字,选字组词。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姓什么双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范写,弄清笔顺。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词语,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2.全班齐读姓氏歌。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品读课文,深入赏析: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5.出示学生视频。6.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7.开火车,来介绍。同学评价,谁介绍得好,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8.学习《百家姓》音频。9.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师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三、朗读表演,积累背诵: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3.全班评议。4.展示背诵。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3.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小青蛙。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教师板书:《小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

师:全班齐读课文,课文有几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生:文章有3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师: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小的,大眼睛。

师: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

生: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2

师:读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青蛙吃害虫,保护禾苗,是益虫。

师:你还知道哪些益虫?

生:猫头鹰、蜻蜓、啄木鸟、壁虎„„

师:读文章第三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

生:我们应该保护小青蛙。

3、

课文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棒,青蛙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五、课堂练习。

正确区分下列字,并组词。

青(

晴(

请(

)清(

情(

睛(

六、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猜字谜》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猜字谜活动来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从小为祖国语言文字发展做贡献的意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相、遇”等12个生字,会写“字、左”等7个生字。认识又字旁、“冫”。【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说出自己怎么猜出谜语,激发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又字旁、“冫”。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自主识字,能说出自己怎么猜出谜语,激发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题释疑:同学们,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字谜乐园”。二、学猜字谜,掌握方法:1.老师先出几个字谜让大家猜猜,想一想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出示:(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短。(打一字)(2)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打一字)(3)一个人站在大树下。(打一字)2.指名读,全班评价。3.师生分析谜面内容,揭示谜底。4.总结:猜字谜要发挥想象:第一个把独木桥想象成一横,这种猜谜方法叫“象形法”。根据谜面的暗示,对原来的字进行分拆,然后重新加以组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组合法”。谜底隐含在谜面的某个字中,这种猜谜方法叫“隐含法”。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自学要求:初读儿歌,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指导交流。出示生字,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难读的生字。3.教师相机指导“遇”是整体认读音节:“纯”是翘舌音。4.同桌交流识记方法。5.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鼓励学生用猜字谜法识记生字。6.指导书写生字:字、左、右、红、时。重点指导“左”“右”的区别,“红”和“时”利用和“江”“村”换偏旁的方法来记。7.巩固生字,学习词语,用横线标识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边标边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词语,引导开火车认读,检查词语掌握情况。2.听写词语。二、学习谜语,感悟欣赏:1.学生读第一则字谜,边读边圈出生字,不会读的字同桌互相帮助。2.指名读第一则字谜,全班互评。3.多媒体出示第一则字谜生字:相遇喜欢怕左右红时4.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尝试组词,全班评价。5.师朗读第一则字谜,学生猜字谜——秋,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6.各种形式读第一则谜语,直到读熟,会背。7.同法学习第二则谜语。8.播放学生猜字谜的视频,9.引导学生自创猜谜游戏。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我们了解了一些猜谜方法,也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课文,大家表现不错。老师也知道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一些字谜。我们来进行一场小型的猜谜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佳。2.课后搜集字谜,在家里或在学校里进行猜字谜比赛,看谁猜得快,猜得多。《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重点)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课前准备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预设:“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1、学习“忘、挖、井”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六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教学重难点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毛主席的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1、揭题;2、齐读;3、这句话从哪儿得来的呢?二、初读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2、小组合作,组长组织学习生字和检查小组成员掌握的情况。3、汇报:(1)(出示卡片)派代表读,正音,说说记住字形的方法。(2)指名读,给生字找找朋友。4、说说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三、品读感悟1、指名读第一段,简介当时毛主席是在农村生活,指挥八路军作战的。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1)汇报,师板书:挖井的原因(2)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3、齐读第三段,理解最后一句话。4、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四、指导书写1、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范写“忘、想、念”三个心字底的字,讲解要领3、学生尝试写,师巡回指导五、巩固字词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理解意思。2、出示卡片,开火车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延伸1、收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故事2、开展讲故事比赛《我多想去看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文写了天山的孩子一心向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希望走进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本文以新疆孩子、北京孩子的口吻,采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各自的向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想、告”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等6个生字。认识偏旁路字旁。【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感受文中新疆儿童爱北京、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偏旁路字旁。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体验感受文中新疆儿童爱北京、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题目释疑:1.小朋友,你最想去什么地方?出示风光图片。2.你看到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能用课题说一说吗?突出“多想”。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时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内容呢!你们能做到吗?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3.那个小朋友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课文呢!你们行吗?自己读一读,画出生字新词。三、学习字词,梳理新词:1.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它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有哪些生字。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3.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大家怎样评价。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4.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游戏。5.比一比,看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四、再读课文,指导书写:1.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又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2.学写生字“会”和“走”,重点指导“走”和“足”字旁的区别。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读准这些字音,就可以沿着弯弯的小路去北京游玩了。指名读。2.同学们,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3.学生读词语,全班跟读。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文章向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美景?4.板书课题,进入新课。二、品读课文,感悟欣赏: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1)指导朗读,理解“遥远”。(展示地图,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2)谁想去什么地方?为什么想去呢?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是怎样的呢?2.课件展示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庄严、肃穆、神圣的气氛。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受?理解“壮观”。3.指导朗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4.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5.同法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谁想去什么地方?为什么想去?(展示新疆风光图片)(2)理解“洁白的雪莲”。(3)指导朗读背诵。三、拓展延伸,回归整体:1.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背诵表达出来。2.播放学生心愿的视频,鼓励学生也说出自己的心愿。3.指导生字“北”“京”“门”“广”的书写。重点指导“北”。4.注意这几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师相机指导。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搜集北京和新疆的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北京》或《美丽的新疆》图片展。2.以“我多想……”为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四个太阳》教学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和识记生字。2、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把课本翻到81页,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8课《四个太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分好学习合作小组)(一)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带拼音)(1)自读(2)齐读(3)指名读3、去掉拼音(1)自读(2)指名读(3)出示卡片开火车读(二)朗读感悟1、生字读熟了,相信再读课文一定能够读书的。读完一个自然段,就在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2、提问:课文中的太阳,你更喜欢哪一个呢?例:我更喜欢彩色的太阳。(1)喜欢彩色的太阳的学生自愿读(2)对读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3、学生再次有感情的联系朗读例:我喜欢绿绿的太阳。(1)指名朗读(2)学生评价例:我喜欢红红的太阳。(1)喜欢红太阳的起立读(2)各自朗读例:我喜欢金黄的太阳。(1)指名读(2)学生评价4、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感受了大家美好的愿望,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课文,把你的愿望读出来。三、指导写字1、重点指导:园、因。2、先描后写。四、作业布置课后把自己心目中的太阳画出来或者写出来,共同进行交流。《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课前准备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课件。(教师)2.了解阳光的作用。(教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1.识字加油站。(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2.展示台。(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2)识记新词语。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指名领读。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预设:数学书、美术书……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1.找一找,连一连。(1)复习背诵字母表。①指名按顺序背诵。②全班按顺序背诵。(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4)找朋友游戏。2.读一读,想一想。(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设计意图: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7.背诵古诗。设计意图: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