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答题重点整理_第1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答题重点整理_第2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答题重点整理_第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答题重点整理_第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答题重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深刻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掌握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一观察法〔observationmethod1.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根据观察的结果〔即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自然观察研究举例观察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经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和有意义,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观察者应当受过专门训练。因为接受过专门培训能够增加观察的可靠性并能减少观察的误差。②观察者每次只应观察一种特殊的行为,而不应同时观察多个行为。③对所要观察的行为先有一定的了解。④每次观察的目的要明确。⑤在观察时研究者要使被观察者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能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活动。⑥观察时要做精确而客观的记录,并对观察的材料尽可能地进行定量分析。为此,在观察时要注意记录行为持续的时间、行为出现的次数等。⑦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客观性,最好是几个人同时进行观察,然后核对各自的观察结果是否一致。⑧观察时注意凭借一些现代化的记录仪器,如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补充现场观察的遗漏。⑨最好在观察前编制出观察记录表格。⑩要注意观察同一被试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表现。〔二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1.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性最强的一种方法。从本质上讲,实验法也是观察,只不过这是一种有控制地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研究者具有更大的主动性。3.实验法实施的要求①理论准备,实验的全过程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②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设计,包括说明实验目的、被试的选择、变量的操作〔即要给出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要使研究的自变量可以进行操作、变量的测定方式以及实验的步骤等。要注意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和保证实验条件控制水平一致。③实验器材的准备和调试,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可靠,性能是否正常。④对被试进行训练,让被试熟悉实验环境,理解实验的指导语以及进入实验状态。⑤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加以解释与评价。实验研究要考虑到以下三类变量:〔1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剌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如:照明〔2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如:工作效率〔3控制变量〔又称无关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如:设备、管理者、天气等。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无关变量的控制在实验中,要使无关变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排除或保持恒定,其重要方法是设立等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同一总体随机选取>。两个等组除了在自变量的变化上存在差异外,其他各方面的条件大致相同。〔三调查法调查法是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观察法主要收集观察对象的客观的、外显的行为资料,调查法则可以收集到被试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内部过程和内隐行为。调查法实施的要求①在调查时,要让被调查者对调查人员产生信任感。②调查的环境要和谐,即让被调查者不感到有压力存在。③在调查前,先确定所要调查的主要问题。④在调查过程中,要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对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⑤要认真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内容以及有关的行为表现。〔四问卷法〔questionnairemethod问卷法是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它是调查法的一种。问卷法实施的要求为了保证问卷法的使用效果,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①问卷中的题目数量不应过多。②问卷中题目的叙述要简明并易理解,不会引起在理解上出现歧义。③问卷所设计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④回答问卷的方式简便。⑤对于低年龄的学生,问卷主要采用封闭式形式,对于大年龄的学生,问卷既可采用封闭式,也可采用开放式。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前,要先判断问卷的回答是否有效。〔五测验法〔measurementmethod测验法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测验法实施的要求①在使用测验之前,研究人员一定要熟悉测验手册。②研究人员应该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测验指导语。③测验的环境应符合标准化要求。④整个测验的实施要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进行。⑤研究人员在测验过程中要控制好测验的纪律。⑥测验结果的评分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⑦测验结果的解释要参照常模进行。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一>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二>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三>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四>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五>制定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六>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一横断研究设计〔Cross-sectionaldesign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研究,比较他们在所被观察或被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见表1.1。出生时间1985<年>1987<年>评价时间<1995年>10<岁>8<岁>在横断研究设计中,同一时间内评价的被试至少应该有两组〔如表中1985年出生的学生和1987年出生的学生或两组以上,这样才可研究这些不同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年龄上的差异。横断研究设计的优点〔1研究的样本大。可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龄组的小学生进行研究。〔2省时、省力。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研究结果。〔3避免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的影响。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社会文化相对稳定。横断研究设计的缺点〔1系统性差。因为这是对两组不同年龄儿童进行比较,所以缺少对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系统了解。依据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cohorteffect,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造成两组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上差异的原因很多,很难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3取样复杂。要比较两组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需要考虑取样的代表性,一般采用分层取样方法。世代效应<cohorteffects>指由于出生时代不一样,使得对每一年龄段被试观测的结果不一定是由于年龄差异或发展的结果,其间混淆着社会历史与文化变量。〔二纵向研究设计〔Longitudinaldesign指对同一年出生的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内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他们在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观察或被实验的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见表1.2.儿童年龄7<岁>10<岁>出生时间<1985年>1992<年>1995<年>在纵向研究设计中,评价至少应该有两次〔如表中的1992年和1995年,在两次对1985年出生的被试的评价中,如果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表现出了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就是在这两次评价时间内发展变化的结果。在纵向研究设计中,评价至少应该有两次〔如表中的1992年和1995年,在两次对1985年出生的被试的评价中,如果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表现出了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就是在这两次评价时间内发展变化的结果。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1系统性强。对同一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可详细地了解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2考察被试心理发展变化与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可揭示因果关系。〔3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高。长期追踪研究能够更加确切或精确地揭示心理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纵向研究设计的缺点〔1研究持续时间长。一般要持续一年左右,不象横断研究那样可在某一时间进行并结束。〔2样本会逐渐减少,可能导致偏样本〔biasedsamples〔3反复评价与测量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practiceeffects,从而影响收集数据的可靠性。〔4存在"时代-历史的混淆"〔age-historyconfound——同质效应〔时代效应。此外发生在儿童发展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对跨越很长的纵向研究带来问题。三次班会〔三聚合交叉设计〔序列设计

〔Longitudinal-sequentialdesign是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融合起来,以更好地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在这种研究设计中,首先至少确定两个年龄组〔在表中为5、10和15岁三个年龄组,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内〔如表中为70、75和80年对各年龄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能获得横断研究设计的资料,也能获得纵向研究设计的资料。同时,还能获得同一时间跨度内〔如表中的三个1965年的资料。聚合交叉设计优点在短时间内既能了解各个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此外还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microgeneticdesign横断设计、追踪设计和序列设计都只能考察发展变化的大概轮廓,而不能查明这些发展变化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近期,很多研究认知发展的人们喜欢采用微观发生学设计来说明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它的逻辑是很清楚的:把即将发生某种发展变化的儿童置于可以导致这种变化的环境,让儿童反复体验,同时,在这种变化发生时对其行为进行监控。微观发生学设计批评——加在儿童身上的、刺激发展的密集的经验,并不能反映他们将会怎样面对真实世界,而且他们身上产生的变化不一定能在长时间里得以持续。因此,研究者一般会采用微观发生学设计来考察在思维和行为方面已知会发生的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他们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儿童正在发生的变化,查明这些变化是怎样或为什么发生的。〔五跨文化研究

〔cross-culturalstudy〔米德关于青少年"狂飙期"问题的研究P41-42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对探讨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心理的发展提供普遍性或特殊性的事实材料。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第二单元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一、理解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1.弗洛伊德论心理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人被强大的、必须满足的生物欲望驱动。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三种人格成分——本我〔Id本我〔Id是人格的立法者<legislationofpersonality>,本我是最原始的、本能的、而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部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principle>,支配,指向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寻求最大满足和最少痛苦。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三种人格成分——自我〔ego自我〔ego是人格的执行者<executiveofpersonality>,自我是有意识的、理智的。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行动。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自我既是本我的仆人,又是本我的主人。三种人格成分——超我superego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法官<thejudicialbrenchofpersonality>,它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超我服从于完美原则<perfectionprinciple>。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良心,一是自我理想。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人格的三种结构成分是逐步形成的。伊底是人格的初始面,生来就有。个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自我就从伊底中发展出来。超我从自我中产生并分化出来。它通过儿童的自居作用将父母对儿童的约束、禁律、习惯等内化而成。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动,自己决定对行为的奖惩了。2.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或者说一种能量、一种冲动,弗洛伊德把它称为"里必多"〔Libido。里必多储存在伊底那里,里必多要达到成熟,要真正行使生殖的职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里必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进行区分,这些为里必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是机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也称"性感带"。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身体的哪些器官为儿童提供"力比多"〔性本能表现出的一种能量或冲动的满足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出现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潜伏期、生殖早期。人格的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第三阶段:性器期〔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儿童的快感转移到其生殖器,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阳具羡慕,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第四阶段:潜伏期〔6-11、12岁第五阶段:青春期〔生殖期〔11、12岁以后深刻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每个阶段都有一对主要矛盾。还有许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可以使人在下一个阶段顺利发展。否则,下一个阶段也可能发展,但是会受到上一个阶段的影响,而不顺利。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埃里克森认为婴儿心理健康成长取决于养育者行为的质量。在喂养过程中,如果母亲能及时、迅速、敏感、耐心,就能较好地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年的心理冲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就能得到积极解决。发展任务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阶段发展的基础,更是青年期形成同一性的基础。此阶段危机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会产生一种品质,即希望。具有希望的儿童对人有一种基本的信任感,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较强的未来定向。培养措施①应使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节律和规律,要让儿童产生期望并使期望得以实现。即父母养育方式的一贯性、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对于儿童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很重要。不仅要重视育儿的技术,更要重视育儿时亲子关系的性质。③"人类婴儿为了有识别地体验信任感,必须有相当程度的不信任感的体验"〔埃里克森。2自主对羞怯和怀疑〔1-3岁埃里克森认为,父母排便训练中过分控制或控制不够,可能使儿童产生一种羞愧感,怀疑自己控制冲动、自主行动的能力。发展任务发展自主性,获得意志。儿童学会了说话和走路,能够比较独立地探索周围世界时,儿童便开始喜欢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们爱讲"我"、"我自己来"之类的话,渴望自己吃饭、穿衣、走路,对成人的帮助总用"不"字来拒绝。培养措施首先要允许儿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予一定的自由。父母不能对儿童的行为限制过多、批评过多、惩罚过多,否则儿童会产生一种羞耻感,一种自认为无能的怀疑感。其次父母对儿童行为也要有一定的控制和限制,这样才能使儿童既学会独立地生活,又能服从一定的规定与要求,便于将来能服从社会的秩序和法制。当儿童学会适应社会规则而又不至于过分丧失自己的自主性时,此阶段的危机就解决了。3主动对内疚〔3-6岁·主动这个词意味着充满活力、富有进取心和雄心勃勃。它表明,幼儿产生了一种新的目的意识。发展任务①发展主动性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②发展良心。③获得性别角色培养措施父母积极支持儿童从事游戏和智力活动,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行为或想象,就会发展更多的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嘲笑儿童的活动,认为儿童从事的活动是笨拙的,儿童就会感到内疚感,倾向于退缩、循规蹈矩。4勤奋对自卑〔6-11岁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儿童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改造自我,这时儿童已意识到进入了社会,他在众多的同伴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会落后于别人。他一方面在积蓄精力,勤奋学习,以求学业上的成功,同时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中又掺有害怕失败的情绪。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主要危机。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培养措施①使儿童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上成人也经常给予鼓励,使儿童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勤奋。②艾里克森特别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勤奋感方面的作用。③勤奋感不仅指学习和工作上的能力,还包括对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的胜任感。埃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可以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问题思考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作为一名教师,你将如何看待你在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上的作用?5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青少年青少年试图追寻一些问题的答案,我是谁?我在社会中位置如何?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价值观的确立、职业的选择、令人满意的性别认同的发展,解决了这三大主要问题后,形成个人的自我认同,形成一种"忠诚"〔fidelity品质,即对所爱的人、朋友和伙伴的忠诚、信任或归属感。→而相反的情形是对未来成人角色的迷茫。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发展任务建立自我认同感和防止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实现自我同一感的青少年的体验①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②自我本身是统一的。他的需要、动机、反应模式可以整合一致。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③自我所设想的我与自我所觉察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深信自我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为社会所承认的。青少年在实现自我同一感过程中常出现两种失败同一性拒斥个体过早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或者说过早地停止了对同一性的探求。这样的儿童往往缺乏主见、尊重权威、高度认同、缺少反思、也很少焦虑。同一性混乱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形成清晰的牢固的自我同一感。青少年出现暂时的混乱可能是正常的。·培养措施顺利实现同一感的关键是鼓励并支持青少年亲自去作一些试验。通过亲身的体验,摒弃不合适的,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②青春期是实现自我同一感的关键时期,但形成自我同一感是个终身的任务。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20-40岁埃里克森<Erikson,1964>认为,成人依次通过三个阶段,个体在其中每个阶段都同时面临机遇和危机——"发展得更好或更坏的转折点"〔p.139。成年早期重要的心理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这反映在青年人要长久地钟情于亲密配偶这一思想和情感上。7繁衍感对停滞〔成年中期埃里克森把中年期的关键心理冲突称为繁衍感对停滞感。繁衍感是在成年初期就开始的,典型特征是通过生养孩子和在职业上的发展为自己建立一个小的生态环境。繁衍感在整个中年期有着巨大的发展。繁衍感是指通过给予和引导下一代的方式与他人接触。这个阶段的任务从个人<同一性>和伴侣<亲密感>扩大到更大的群体中——家庭、社区或社会。、8自我整合对悲观绝望〔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理论的最后一个心理冲突阶段是自我整合对悲观绝望,指的是个体同自己的生命达成协议。这个时期的老年人会获得一种整合感,他们觉得自己是完整统一的,并对自己的成就感到十分满意。否则会绝望。3、理解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4、理解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五、深刻理解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2.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介绍"波比娃娃"的经典实验〔攻击性,性别角色的获得,亲社会行为认知社会学习论的基本观点交互决定论班杜拉<1986>认为人的发展反映了人<P>、人的行为<B>和环境<E>之间的交互作用。把发展看作儿童与其环境间连续的双向交互作用过程。儿童经历的"环境"肯定会影响他们,但他们的行为也影响着环境。即儿童会主动参与到对环境的影响当中,这一过程又影响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无尝试"学习<notriallearning>斯金纳认为儿童必须先表现出一个行为反应,在这个反应受到强化后,它才能被学习到。班杜拉不同意。1965年他做出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论断:儿童可以仅凭观察社会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习,尽管他们从未尝试做出他们见到或受到过任何强化来做出这个反应。观察学习的定义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儿童既不需要直接作出反应,又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就可以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或替代学习。观察学习的特点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②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③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④观察学习不等于模仿。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生成-动机"波比娃娃"的经典实验被试:66名幼儿园儿童分3组:奖赏组、惩罚组、无强化组观看示范者对一个成人大小的塑料玩具人表现攻击行为。让儿童在同样情境中玩10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表现行为。然后,告诉儿童如果模仿示范行为就有奖励,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无诱因条件下,奖赏组合无强化组要高于惩罚组;有诱因条件下,三组差不多。说明模仿反应的获得不受示范者是否受到强化的影响;观察学习习得的新行为、新人格可以不马上表现,之所以能受诱因和间接强化的影响,是儿童预期做同样行为的后果,说明了认识过程的重要作用。三类强化直接强化: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学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他象征物的获得,加强了该态度和行为。替代强化:个体因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而增强了自己出现榜样行为的频率。自我强化:个体的态度会因是否达到自己设置的目标而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不需要强化,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就可获得学习,因此榜样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对儿童来说,不仅教师、父母、同伴是重要的榜样,大众传媒也是重要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和父母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要注意儿童与哪些人交往,阅读的书籍,观看的电影、电视、录像是否健康等。儿童的行为由外塑而渐内发,这既是个体逐渐成熟的结果,更是教育引导的结果。不仅要用各种标准来规范儿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同、采纳这些标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成长为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个人的社会行为有独到的研究,强调人类的学习方式不仅有直接学习方式,而且还有间接学习方式;强调个人的认知因素的作用,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强调示范榜样和自我效能在个人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等。为家庭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理论依据,对父母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五、深刻理解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①成熟。指神经系统的成熟。②练习和习得经验。该经验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目的在于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例如,5、6岁儿童从经验中发现一组物体的总和与它们空间排列的位置没有关系。③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④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们把他的发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2、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机制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论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包含两个侧面:即同化与己,顺应于物。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1同化<assimilation>。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是格式的量变〔2顺应<accommodation>。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顺应是格式的质变〔3平衡<equilibration>。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平衡: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平衡状态.格式<schema>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该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皮亚杰认为,人是一个发展中的认知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即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化外界信息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同时又不断地改变着认知结构的自身以顺应外界环境。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同化、顺应和平衡将贯穿人的一生。3、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交叉。<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这种整体结构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皮亚杰认为,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就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这也就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认知发展的四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6、理解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7、了解其他发展理论观点。第三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一、理解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二、掌握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一、身体的发展人体的生长发育呈波浪式,发展不等速,快慢交替进行。儿童的生长有四个显著的时期:〔1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22岁到青春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发展急剧迅速;〔4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一身高和体重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的发展呈S型,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在出生至1、2岁;第二个高峰期在青春发育期。身高年增加6~7厘米,体重年增加4~5公斤。男女儿童身体的发展出现两次交叉:第一次在9-10岁,女性各项指标超过男性;第二次在14-16岁,男性各项指标又超过女性。〔二身体各系统的发展身体各系统发展也不平衡,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在最初的六年内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学前期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在10岁左右达到发展高峰;生殖系统在青春发育期迅速发育。〔见下图三、掌握儿童生理发展的原则。首尾原则近远原则四、深刻理解儿童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具体看ppt〔一脑重量的增加〔二脑细胞〔三新生儿脑和神经系统〔四大脑皮层的发育〔五大脑其他方面的发展五、掌握儿童动作发展的原则。1.从上而下原则2.由近及远原则3.由大到小原则六、理解遗传、成熟与环境的含义,并能运用解释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待定成熟:一般指个人心身发育过程的完成。个体生理上的成熟——性发育的完成;心理上的成熟时间很难确定。个体成熟的年龄在17.18岁左右。相互作用论: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第四单元儿童的认知发展一、掌握测量婴儿感觉发展的研究方法。1、视觉偏爱法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通过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物,观察他更喜欢哪一个,从而获取婴儿知觉发展的相关信息的方法。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habituation:个体对反复出现的刺激慢慢熟悉,兴趣下降从而反应减少的现象。去习惯化<dishabituation>:刺激发生变化,兴趣恢复引起反应增加的现象。程序:首先要反复呈现某一刺激物,直到婴儿不再注意它或者不再作出任何反应〔即已产生习惯化。然后,呈现另一个刺激物。如果婴儿能够区分前后刺激,会密切关注新刺激,同时呼吸心跳频率会发生变化〔即已产生去习惯化。如果婴儿没有反应,说明刺激物之间的差异过于细微,婴儿觉察不到。婴儿能够对各种刺激物——图像、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摸表现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在此意义上,此方法是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的有效方法。3、诱导电位法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通过记录他们脑电波的变化推论其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做法:对应处理不同刺激的脑区,在婴儿头部插上数个微电极。如果婴儿觉察到我们给的特定刺激,其脑电波的形状将会出现变化,表现出诱发电位。如果没有觉察到刺激,脑电活动就不会出现变化。由于两种不同的刺激会诱发不同的脑电活动方式,因此,采用诱导电位法我们甚至可以知道婴儿能否分辨不同种类的图像或声音刺激。4、高振幅吮吸让婴儿吮吸一个里面镶有电路的特殊奶嘴儿,观察他们对被感知环境的反应。做法:在实验开始之前,先记录婴儿吮吸频率的基本值。以基本值为标准,每当婴儿吮吸频率加快,吮吸强度增加时,就会触动奶嘴里的电路,与电路相连的能够提高感觉刺激的幻灯或者录音机就会启动。二、了解婴儿期视觉的发展。三、了解婴儿期听觉的发展四、深刻理解婴儿期深度知觉的发展。深度知觉是对物体远近、深浅的知觉。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引导人的运动活动非常重要。视崖实验吉布森和沃克〔Gibson&Walk,1960,1961>用视崖〔Visualcliff实验装置:一块大玻璃平台,中间放有一块略高于玻璃的中央板。板的一侧玻璃上铺有一块格子形的图案布,因为它与中央板的高度差不多,看起来似乎像个"浅滩"。在中央板的另一侧离玻璃几尺深的地面上也铺上同样格子形的图案布,使儿童造成一种错觉,这里像"悬崖"。研究表明:2个月的婴儿已能分辩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寻视崖的深侧一面时,通常表现为心率变慢,这说明年龄小的婴儿对深侧一面不是感到害怕而是感到好奇;当婴儿的年龄稍大〔6、7个月,能爬的时候,他们在接近深侧时,心率加快,表现出恐惧。这两种情况均说明婴儿具有深度知觉。五、了解婴儿期跨通道知觉的发展。六、深刻理解客体永久性的含义。1、客体或客体永久性概念最初由皮亚杰提出,指的是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或当客体不在眼前时,婴儿仍然知道该物体是存在的现象。比如,知道其他客体与我们一样真实和"客观",都是在共同的空间中占据一定体积的存在物;客体的存在和行为,均从根本上独立于我们与它们之间的知觉和运动联系。2、皮亚杰关于客体概念的论点客体概念非先天,而是后天获得的;客体概念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感知运动阶段;这一过程有一个普遍而固定的发展顺序,在不同发展阶段,婴儿获得该概念的各个不同方面。3、客体概念发展变化的阶段皮亚杰认为客体概念的发展与感知运动发展相对应,因此将客体概念的发展变化分为六阶段。A非B错误:10个月左右的婴儿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并不完全,如果他们在第一个隐藏位置〔A几次找到一个物体,然后看到它被移到第二个位置〔B,他们仍然到第一个隐藏位置〔A寻找。新近研究表明,年幼婴儿的客体知识似乎远远高于皮亚杰的估计,但这种认识并不足以使婴儿表现出适应性行为,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贝拉吉恩的客体永久性测验P112图七、深刻理解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人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机能,即同化、顺应和平衡化。同化儿童用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解释外部世界。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或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的过程。顺应当儿童发现原有的思维方式不完全适于外部环境,就需要建立新图式,或对旧图式进行调整来适应外部环境。顺应是指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时,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引起格式的质变以适应环境。或顺应是使内在心理结构适应于外在刺激之结构的过程。同化与顺应的平衡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是发展变化的。当变化很小时,同化强于顺应,这个过程叫做"认知平衡",指一种稳定、适当的状况;在急速发展期,儿童处于失衡或认知混乱状态。他们注意到新的信息与他们原有图式不匹配,因此,从同化转向顺应。一旦调整了原有图式,形成了新图式,他们就会重新返回到同化,以后,结构又会得到进一步的调整。每当他们在平衡和失衡之间摆动时,就会产生更好的图式。皮亚杰认为,人生最大的顺应是在早期发生的,感知运动阶段是认知发展最复杂的时期。八、掌握皮亚杰对儿童认知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思维特点。P85感知运动阶段·循环反应在感知运动阶段初期,婴儿不能有目的地探索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调整早期图式的特殊手段。反应之所以是循环的,是因为婴儿一再重复这些反应。在最初的2年中,循环反应以几种方式发生变化。起初,它主要是围绕婴儿自己的身体展开,后来,扩展为熟练地操作物品。·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发展感知运动的各个亚阶段及其典型的适应性行为1.反射图式〔0-1个月皮亚杰认为,新生儿反射是感知运动智力发展的基础。2.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表现出关于自己身体的简单动作习惯;对事件进行有限的预期3.次级循环反应〔4-8个月儿童的行动有意重复自己对于周围世界的有趣的影响;模仿熟悉的行为4.次级循环反应的协调〔8-12个月表现出有意的或目标导向的行为;对事件的预期改善;模仿与自己以前的行为稍有不同的行为;客体永久性〔AA寻找5.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月用新方法作用于物体,探索客体的属性;模仿陌生的行为;能在几个地方寻找藏起来的物体〔AB寻找6.心理表征〔18个月-2岁 对物体和事件进行内部表征,能解决感知运动问题,能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延迟模仿,玩假装游戏〔make-believeplay。·对感知运动阶段的评价0~2岁婴儿认知发展的成绩能预期事件的发生,主动寻找藏起来的物体,灵活地改变感知运动图式,能做假装游戏等,这些能力出现时间和皮亚杰说的一样。另一些能力,如二级循环反应,对物体属性的理解〔包括永久性和物体因果性,延迟模仿、使用心理表征解决问题〔类比推理等,比皮亚杰原来所说的出现得早。前运算阶段〔2—7岁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标志:表征和符号当儿童从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前运算阶段时,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表征或符号活动的急剧增加。婴儿和学步儿就已经具有某种在心理上表征世界的能力。在幼儿期,这种能力开始迅速发展。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幼儿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思维的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泛灵论思维。泛灵论思维——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具有与生命类似的性质,如思想、愿望、感受和意图,就像他们自己一样。〔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前概念阶段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功能。即用一事物代表与之有意义联系的另一事物。如象征性游戏:儿童用小棒当"枪",纸片当"菜"。没有形成类概念,分不清个别与一般;没有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会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主要特点:1.还没有形成"守恒"。〔"守恒实验"研究发现,数目守恒6-7岁,物资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面积守恒8-9岁,体积守恒12岁。2.自我中心。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趋近,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如"三座山"实验;儿童知道自己有哥哥,但不知道哥哥是否有弟弟;认识自己的左右手,但分不清他人的。3.不可逆性4.缺乏等级分类能力〔"类包含实验"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迅速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认知操作是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它使儿童能够修改和重组已有的表象和符号,从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具体运算阶段的成就1.获得了守恒性。可逆性的出现是获得守恒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守恒是指客体在外表发生很大变化时,某些物体的物理特征仍然保持不变。2.群集结构的形成。群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系统。能通过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对类别的层次性或等级性有了更强的意识,同时也注意到一般的和具体的类别。喜欢"收藏游戏"。3.序列<seriation>。根据许多维度,如长度或重量,把项目进行排列的能力叫做排序。传递推理<transitiveinference>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序列问题,即需要儿童在心理上进行排序的问题中表现得也很明显。这种能力叫做传递推理。在一个著名的递推问题中,皮亚杰给儿童看配好对的颜色不同的小棍。通过观察小棍A比B长,小棍B比C长,儿童必须从心理上作出小棍A比小棍C长的推论。直到9岁或10岁,儿童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4.空间推理<spatialreasoning>学龄儿童能更准确地理解空间问题,也能辨认方向。当让儿童说出另一个人左边或右边的物体的名字时,5到6岁的儿童只会参照自己的方位,往往答不对;7~8岁儿童开始能进行心理旋转<mentalrotation>,会调整自己的方位观念,使之与一个和自己朝向不同的人的方位相匹配,从而确定别人眼里的左右方位。5.心理行走策略<mentalwalkstrategy>大约8~10岁儿童能运用"心理行走"策略,清晰地说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的方向和步骤。·具体运算阶段的局限性这时的运算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只是在处理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具体信息时,儿童才能够以有组织的、逻辑性的方式进行思考。他们对抽象的、现实中看不见的东西进行心理运算的能力较差。·关于具体运算思维的近期研究皮亚杰认为,大脑的成熟与丰富而多样的外部世界会引导世界各地的儿童达到具体运算阶段。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具体的文化和学校教育会极大地影响对皮亚杰任务的掌握情况。而且,信息加工理论也有助于解释儿童中期逻辑概念的逐步掌握过程。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命题运算阶段。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此时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他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具体运算阶段只能在联系具体事物时方能解决问题;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对命题进行运算。形式运算有两个主要特征:假设-演绎推理和命题思维。九、深刻理解思维守恒性的含义。P88十、理解儿童注意和记忆的发展特点。第五章儿童智力的发展一、了解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二、掌握卡特尔的流体-晶体智力理论。流体智力流体智力代表一个人的基本生物学上的潜能,它是获得新概念和在新环境中显示一般"聪明"与适应性的能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流体智力相对地说不依赖于教育。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在青春期后开始缓慢下来,较早衰退。晶体智力晶体智力代表需要经过教育培养而获得的能力。是经验的结晶。如词汇能力和计算能力。这种智力可以用一般成就测验来测量。通过教育和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发展持续,青年期仍在上升,保持至老年。三、深刻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由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八种智力组成。1.语言智力:就是人对音韵、句法、语义、实效等语言要素的掌握。表现为个体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2.音乐智力:表现为个体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能力。3.逻辑数理智力:表现为个体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熟练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4.空间智力:个体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5.身体-动觉智力:表现为个体控制动作、对事件做出身体反应以及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力:表现为个体觉察他人的情绪、欲望和意图并能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7.自知-自省智力:表现为个体意识自身的情绪、欲望、个性等并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力: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及认识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能力。四、理解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理解智力测验的信效度、常模、智力的分布。六、理解斯坦福-比奈量表、韦克斯勒儿童量表以及婴儿智力量表七、掌握智力成长曲线、智力发展的差异贝利〔Bayley发现:13岁以前测验分数呈直线上升,以后逐渐缓慢,到25岁时达到高峰,26-36岁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智力发展趋势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一、深刻理解行为主义的语言获得理论。好像整章都在讲这个二、深刻理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P145〔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2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3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从而被感知和传达。对乔姆斯基学说的批评者认为,他只是部分地解释了语言的发展。首先,研究者很难查明所有语言的潜在语法系统。其次,仔细考察最初的多词汇言语就能发现,婴儿对语法规则尚缺乏一般理解。最后,儿童并没有像自然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很快就获得了语言。他们掌握许多句子结构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稳定而渐进的。这表明,尚有很多乔姆斯基所没有提到的学习和发现。三、理解前言语期的特征。四、深刻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标志及词义的发展特点。一般认为,婴儿说出第一个与某一事物有特定指代关系的母语中的一个词,就标志着言语的发生。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10-14个月之间。词的扩张:在儿童早期理解词的意义时,儿童不仅称狗为狗,而且会把牛、马、羊、猪等能走的四足动物都称为"狗"。再如,有的儿童看月亮是圆的,会把窗户上或墙上的圆形图案、圆的饼等圆东西也都叫月亮。词的缩小:但此时的儿童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己家里的方桌,"爸爸"则仅指自己的爸爸;再如,把"狗"和"猫"称为"动物"而不承认蝴蝶也属于"动物"等现象。五、理解儿童句子的发展阶段。六、掌握儿童句子理解的策略。〔教材P138事件可能性策略指儿童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动作对象、动作者等。如儿童将"用小羊打鞭子"理解为"用鞭子打小羊"。词序策略指儿童完全根据句子中词的顺序来理解句子。如儿童常常将"女孩被男孩推倒"理解为"女孩推倒男孩"。非语言策略是儿童理解句子的一种策略,指儿童在理解句中某些词时,常根据参照物的特点和自己对事物的预期来理解词义的策略。第七章儿童情绪的发展一、理解儿童情绪的功能。二、了解儿童情绪的发展过程。三、理解婴儿微笑的发展。四、理解婴儿哭泣的发展。深刻理解情绪发展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华生〔阿尔伯特恐惧习得实验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获得——斯金纳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班杜拉华生认为,人有三种原始的或基本的情绪即恐惧、愤怒和爱。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这三种原始情绪的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理解怯生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七、了解儿童自我意识的情绪发展特点。了解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理解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第八章人格的发展理解影响个性形成的生物因素掌握依恋的发展过程、测量方法及类型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贝认为,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开始是一套内在的信号,它们将成人召唤到婴儿的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的认知和情感能力、温暖而具有反应性的关怀的支持下,一种真正的情感联系形成了。依恋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前依恋阶段〔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儿通过本能的抓、微笑、哭、看着成人的眼睛——有助新生儿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儿童能辨认出母亲的声音和气味。但他们还没有依恋于她,因为他们还不在意被留在一个陌生人身边。<2>

"依恋关系建立期"阶段<有差别的社交期,6周~6个月>婴儿开始对熟悉的养育者和陌生人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4个月的婴儿在与妈妈交往时,能更随便地微笑、大笑并呀呀说话,在母亲抱他时能很快静下来。但是,尽管他们识别父母,在与父母分开时仍然不表示抗议。因而,依恋正在形成,但还没有真正形成。<3>

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的接近,7月~2岁>对熟悉的养育者的依恋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婴儿表现出分离焦虑和怯生,在他们依赖的成人离开时会哭泣。在世界各地,分离焦虑都是在婴儿6个月以后才出现,随后一直增强,直到约15个月时。<4>

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以后>到第二年末,表征和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婴儿开始理解了父母的离开和返回,并能预测她的返回。结果,分离抗议降低了。依恋安全性的测量·到第二年,所有在家中抚养的婴儿都会对熟悉的养育者形成依恋,但这种依恋的质量是不同的。一种广泛使用的依恋测量方法是陌生情境法。它的设计者安斯沃斯〔Ainsworth及其同事认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应该以他们的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探索陌生的游戏室;在父母离开时他们应该有分离焦虑,看到父母比看到陌生人更易受到安慰。·西方学者划分的儿童依恋类型1安全型依恋——婴儿将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由此进行探索。分离时,他们可能会哭,也可能不哭,但是,如果他们哭起来,这是因为他们更愿意与父母而不是与陌生人呆在一起。父母返回时,他们能积极地寻求接近,他们的哭泣也立即停止。2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当父母在场时婴儿似乎漠不关心,当她离开时,婴儿也不悲伤,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对父母的反应相同。团圆时,他们回避父母,或者很缓慢地走近父母,当被抱起时,他们常常并不愿靠近。3不安全——抗拒型依恋分离前,这些婴儿寻求与父母的亲近,常常不再探索。父母返回时,他们表现出生气、拒绝行为,有时打和推父母。在被抱起后,许多儿童继续哭,不容易被安慰。4不安全——混乱型依恋这种依恋模式反映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性。团圆时,这些婴儿表现出许多困惑的、相互矛盾的行为。了解依恋的相关理论掌握鲍姆瑞德划分的四种家庭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这是最具有适应性的一种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为达到目标提出必要的限制条件,让孩子遵守这些条件,当孩子做得好时加以强化。他们对孩子表现出温情和爱,能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他们参与家庭决策。权威型教养方式是理性、民主的,它同时承认和尊重父母和子女两方面的权利。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Baumrind的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发展得特别好。在掌握新技能时,他们活泼、快乐、自信,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这些孩子没有刻板的性别角色观念。女孩的自信和掌握新技能的愿望特别高,男孩在友好、合作行为上的得分特别高。<2>专制型教养方式使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采用高强制性教育孩子,他们注重服从的价值,即使孩子不做出任何反应甚至完全拒绝,即孩子不愿遵从,他们也是如此。Baumrind发现,专制型父母抚养的孩子焦虑、退缩、沮丧。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他们在失意时表现出敌意行为。尤其是男孩会表现出高度的愤怒和反抗。女孩则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少探索精神,面临挑战性任务时她们可能会退缩。<3>放任型教养方式放任型教养方式看重养育和接纳孩子,但不对儿童施加任何命令控制。Baumrind发现,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很不成熟。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在要求他们做一些与他们的愿望不一致的事情时,他们常表现出不服从和反抗行为。他们还对成人抱有强制和依赖态度。〔4忽视型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同时具有非强制性和冷漠、拒绝特征。忽视型父母常常在情感上比较疏远、抑郁,由于生活压力大而感到难以承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儿童。在极端情况下,不参与的教养方式表现为忽视,这是一种虐待儿童的形式。理解影响个性形成的其他家庭因素理解同伴的作用理解游戏的理论和分类掌握同伴关系的评定方法及类型同伴研究的方法——社会测量技术·同伴提名·同伴评定儿童同伴关系依据社会接纳性所划分的类型〔1受同伴欢迎儿童:受同伴正向提名较多。〔2被拒斥儿童:受同伴负向提名较多,又可分为被拒斥-攻击型和被拒斥-退缩型。〔3矛盾的儿童:正向提名和负向提名都较多。〔4被忽视的儿童:正向提名和负向提名都很少。〔5一般的儿童:除以上四种以外的儿童。掌握塞尔曼的观点采择发展阶段阶段0:〔3-5岁自我中心的或未分化的观点〔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1:〔6-8岁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意识到他人观点,不一定和自己一致阶段2:〔8-10岁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站在别人角度阶段3:〔10-12岁相互角色采择阶段〔从第三者角度阶段4:〔12-15岁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采择掌握塞尔曼的友谊发展阶段没找到掌握自我的相关概念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与结构1.自我意识的含义库利用镜像自我一词来强调人们对自己的了解其实反映了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自我概念是社会这面镜子中的影像。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它渗透于整个心理和行为中,是对之起调控作用的综合系统。〔教材P293主体我——客体我美国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指的是将自己视为行为的主体即动因的意识,意识到自己是脱离客体和他人而存在的,并且能对外界和他人施加影响。客体我是站在观察者角度所认识到的自我,即将自我视为认识和评价的对象。主体我先于客体我出现。二、自我认识及其发展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认识,主要涉及"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自我认识的出现:分化和自我再认许多发展学家认为新生儿没有自我意识。但也有的相信新生儿也有区分自我和环境的能力。总之,新生儿是否真的能将自己周围环境区分,对此仍有争议。不过人们近乎一致认为,这种能力在头2、3个月已经初步显示了〔如视听器械系在手和脚实验,此后不久就可由其控制的外物中分化出身体自我。主我——我能把玩具扔到地上研究者认为,自我出现最早的侧面是主我——对作为主体的我,或行为发出者的意识,主我与物体和他人区分开来,但是又关注他人和物体。许多研究者认为,主我在婴儿能认识到,自己可以使物体或他人以某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反应时,就开始逐渐出现了。客我——别人说我很漂亮第二年,婴儿开始建构自我的另一个侧面——客我,即把自我看作一个认识和评价的客体。因而,他们能意识到自我的特征。点红测验一项研究发现,把9~24个月的儿童放在镜子前,每位母亲都把她的婴儿的鼻子涂红,比较小的婴儿会去摸镜子里的红鼻子,好像镜子里红鼻子的人和他们无关。到15-17个月时,一些开始擦自己的红鼻子。到18-24个月时,大部分会去摸自己的鼻子,知道镜子里的小孩是谁了。2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说出自己的名字,或用人称代词、主格我或宾格我称呼自己的影像或他们自己。2.给自我分类一旦幼儿能够自我再认,他们对人的差异变得敏感,开始用这些种类划分自己——这就是类别自我。最早纳入幼儿自我概念的是年龄、性别和评价维度。学前儿童——我是谁3-5岁的儿童自我描述,大多数的答案是他们的生理特征、拥有物,或者他们最为骄傲的行为。然而,心理特征的描述很少。幼儿自我认识的特点〔教材P295第一,自我、心理和身体的混淆第二,具体的描述第三,物质性描述第四,动态描述第五,不现实的积极高估。儿童中期及青春期自我的概念儿童一旦获得心理理论,将其公众自我和私人自我明确区分后,他们的自我描述便渐渐地从列举其生理、行为和其他外表特征扩展到其恒定的内在品质——人格特质、价值和意识形态。总之,从儿童到青春期,个体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心理化、更抽象化、更加完整一致。青少年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自我理论家,对其人格能真正加以反省和理解。儿童中期自我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儿童中期,儿童发生了几次自我认识的转变:1儿童能够从心理特征上来描绘他们自己。2他们开始能把他们自己的特征和同伴的特征进行比较。3他们能对造成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自我进行思考的新方式对儿童自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儿童中晚期〔小学阶段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变得复杂,能逐渐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整合,来认识自己身上的一些稳定特点。<桑教材P296-297>第一,内在特质第二,社会性描述第三,社会比较〔和别人比来说明自己第四,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开始区分>第五,现实性〔自我评价青少年期的自我概念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期,儿童的思维中具体的东西越来越少,而抽象的东西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年幼儿童<9-10岁>在描述自己时,比前少年期儿童<11-12岁>使用较多的具体语言,抽象语言较少。年幼儿童所涉及到的范畴有姓名、年龄、性别、住址,他们的身体属性和所喜爱的活动。少年在描述自己时较多地涉及到他们的品质、观念、动机和亲密朋友。三、自我体验的产生与发展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