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选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B.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C.海豚是海洋世界里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人类非常友好。

D.夜深了,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他怎么也睡不着。

2.《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D.中国的奴隶制度

3.《风波》的中心线索是()

A.辫子B.赵七爷到土场上示威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D.皇帝坐了龙庭

4.《爱尔克的灯光》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A.A.我的思想感情B.灯光C.“长宜子孙”D.我的行踪

5.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6.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A.陶渊明

B.贺知章

C.王维

D.高适

7.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A.叙事散文B.回忆录C.抒情散文D.随笔

8.《拣麦穗》中“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象征()

A.贞洁B.质朴C.友谊D.曲折

9.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

A.《故事新编》B.《朝花夕拾》C.《呐喊》D.《彷徨》

10.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艾青《我爱这土地》

二、阅读理解(4题)11.

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2.

第②段中画线句“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能否删去,为什么?

13.

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14.

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三、名句默写题(10题)1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6.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17.梦断香消四十年,_______________。(陆游《沈园二首》)

18.____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樽以相属。(苏轼《前赤壁赋》)

20.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21.青丝为笼系,_____________。(《陌上桑》)

22.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3.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24.彩舟云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四、写作题(2题)25.请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请以“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2.A

3.A《风波》主要通过描写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辫子是小说的中心线索。

4.B

5.D

6.C

7.D

8.C

9.C

10.B

11.因为学会爱自己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为这是真正懂得珍爱世界的前提。因为学会爱自己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为这是真正懂得珍爱世界的前提。

12.不能。这句话将作者“安于清贫的生活”的观点与“苦行僧的哲学"区分开来避免造成读者误解使论证更加严密。同时这句话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能。这句话将作者“安于清贫的生活”的观点与“苦行僧的哲学"区分开来,避免造成读者误解,使论证更加严密。同时这句话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3.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

14.①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②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③点出做人如瓷器要尽自己本色的境界。①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②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③点出做人如瓷器要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15.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

1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7.沈园柳老不吹绵沈园柳老不吹绵

18.谁家今夜扁舟子谁家今夜扁舟子

19.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20.大漠穷秋塞草腓大漠穷秋塞草腓

21.桂枝为笼钩桂枝为笼钩

22.昨夜闲潭梦落花昨夜闲潭梦落花

23.美人帐下犹歌舞美人帐下犹歌舞

24.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25.尊重给人自尊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拿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从卖笔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末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崇高道德的一种表现。故事很感人,那位纽约商人是的确令人敬佩的,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尊重别人,不仅可使自己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更可使他人拥有自尊与自信。铅笔推销员事业的成功的起点,仅仅是纽约商人简短的几句话,但正是这买笔的尊重让推销员从乞丐的自卑中解脱出来,自信地踏上崭新的经商之路。可见,尊重他人是重要的,它可以让失望的人们看到光明,自卑的人们找到自信,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英国著名女作家舒拉·布鲁姆的成功得益于教师对她的尊重。她曾回忆老师给她的鼓舞:"永远不要后悔你所做过的任何事,它们全是经验。甚至让你出过丑,那也是宝贵的经验,你因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而更加富有。"尊重他人犹如明灯,为陷入自卑的黑暗中的人们照亮前行的路,犹如蜡烛,点燃失意人的希望之火。相反,不尊重别人,轻则伤害他人的自尊,重则埋没有用之材。油画家凡高不就是生前作品得不到尊重与肯定,郁郁寡欢而死的吗?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应互相尊重。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拥有自己的主权与尊严,强国与弱国应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各国在维护本国国格的同时,也应尊重别国。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不少人拜倒于金钱,忘记了自尊。为了钱,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这种人理所当然难以得到他人尊重。同时,一些人因为有几个钱,便目中无人,自认为"有钱便是爷",他们同不自尊的人一样,无法体会到受人尊重的快乐。因为他们不明白: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总之,对自己,对他人,人与人,国与国,都应学会尊重,正如普希金的一句话:"尊重别人吧,你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我们一齐来努力,让世界充满尊重!

26.说“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