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个海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实施方案_第1页
成立一个海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实施方案_第2页
成立一个海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实施方案_第3页
成立一个海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实施方案_第4页
成立一个海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立一个海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实施方案成立一个海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鼓励域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和国内外机构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推介,依托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日本女子营养研究院等资源,成立预制菜产学研基地,整合揭榜挂帅、产研合作、科技副总等科技与人才体系,在食品配方、智能化设备等方面攻克一批技术,加速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营销培训,解决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和技术用不到等问题,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速冻、冷冻)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具备便捷、新鲜、健康等特点,丰富的菜品选择和灵活的烹饪、食用方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食材的不同需求。预制菜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肉禽类、水产类、豆制品、果蔬和调味品等,根据食材的不同,预制菜又可分为面点类、蔬菜类、畜禽类和水产类。因此,预制菜行业上游为农产品、禽养殖、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捕捞、蔬果种植以及调味品生产业等,下游为消费市场、餐饮市场和食品加工市场。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1920年,世界上第一台速冻机在美国问世,预制菜的雏形速冻食品随即出现。20世纪60年代起,预制菜实现商业化经营,并逐步在日本、加拿大及欧洲部分地区兴起。预制菜最初供应餐饮行业,帮助餐厅、配餐公司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之后,开始面向家庭、个人消费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烹饪。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催生出美国的SYSCO,以及日本的神户物产、日冷公司等为代表的行业巨头。根据日本冷冻食品协会的统计数据,2010年至2020年,日本冷冻食品消费量由2,456,727公斤增加至2,840,373公斤,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6%;人均消费量由19.2公斤增加至22.6公斤,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4%。我国预制菜行业起步较晚,2000年前后,在华东地区陆续出现了以生产半成品菜为主的预制菜企业。发展初期,预制菜企业受限于冷链物流和速冻技术的落后,面临着运输成本高、销售半径小等难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产冷链运输、速冻设备的性能快速提高,预制菜企业在供应端面临的难题得以解决。需求端方面,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难再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买菜、洗菜和备菜,而外出就餐和外卖餐食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以及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居家烹饪仍是多数人的较优选择;预制菜免洗、免切、快速烹饪的特点,以及标准化生产下品质的保障,帮助人们节省了大量的烹饪时间,迎合了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除了可以满足个人和家庭消费者的需求之外,通过高效率的专业化分工,预制菜行业更是可以帮助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节省大量的加工、生产时间,以及场地和人工成本。在供需两端的刺激下,预制菜行业得以不断发展。根据中国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20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收入为313.81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速高达95.46%。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优质的预制菜企业通过不断的研发,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品类不断增多,通过品牌的建设,与下游渠道和客户的粘性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高。海洋预制菜产业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锚定打造中国海洋预制菜产业名城的发展目标,坚持三产融合、四链同构,以远洋捕捞、近海养殖、精深加工为基础,以促进预制菜加工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为核心,以冷链物流体系和智慧平台系统为保障,努力构建产业链条完整、技术水平先进、质量标准领先、产品种类齐全、物流畅通高效、销售渠道完善,具有荣成海洋地域特色的预制菜产业体系,提升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链现代化水平,为突破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新引擎、注入新活力、构筑新高地。预制菜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一)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据NCBD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2527亿元,2015-2020年行业规模CAGR为31.19%。预计到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8300亿元。这意味着,中国预制菜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增长而获取市场份额,不需要利用激烈的价格战从竞争对手的手中夺取市场份额,更不需要担心其他领域试图扩张的企业进入市场抢夺市场份额。中国预制菜行业目前正处于导入期,行业参与者众多,但初具规模的预制菜企业较少,所以行业集中度偏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预制菜行业CR10仅为14.2%,其中绿进、安井、味知香分别占据前三。而行业的参与者,主要集中于业务涉及餐饮的企业,包括传统预制菜企业、上游农牧水产企业、连锁餐饮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和新零售企业。这五类企业,不管是否曾经拥有生产能力,在当下的预制菜风口上,都在想办法提升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但是过度的提升,也将提高了企业退出的可能性。同时,也给行业未来带来了产能过剩的威胁。预制菜的出品离不开蔬菜、鱼、肉、蛋等食材,以及各类调味料。不管是食材,还是调味料,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也意味着,预制菜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同质化的品类。企业与企业之间,产品与产品之间,如果没有什么差异化,那么B端和C端就没有选择购买的理由。最后,行业中的买卖就会成为建立在纯关系上的交易,而不是建立在产品、品牌、服务等维度上的交易。这种交易形式,或许能赚到钱,但注定成不了伟大的企业。但是中国地大物博,有丰富农产品的同时,也有多元的菜系。从这个维度看,打造差异化产品又是容易的。而难点在于,中国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中国预制菜企业的研发、生产和运输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因为预制菜行业进入门槛并不高,而且行业也处于早期阶段,具有规模效应的预制菜企业少之又少,所以潜在竞争者想要进入预制菜行业,几乎可以说是比较容易。如果新进入者实力雄厚,他们除了会导致预制菜产品价格的下降,也可能会导致预制菜上游原材料的上涨,以及优质原材料的短缺。而他们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会威胁当下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也会成为未来潜在进入者进入预制菜行业的新壁垒。(三)替代品的替代能力预制菜的替代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消费者从一个餐饮品牌转向去另一个餐饮品牌就餐;另一方面,由于小家电的持续渗透,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针对C端生产的预制菜逐渐替代了针对B端生产的预制菜。如果两款预制菜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相同,那么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主要取决于消费者自身意愿。比如,两款预制菜口味、价格相似,那么双方的竞争关键就是消费者的替代意愿。而消费者的替代意愿,除了受其个人需求影响外,往往还受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产品品质、消费者体验,以及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等因素的影响。(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预制菜行业的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餐饮供应链企业。对于餐饮供应链企业和连锁餐饮企业而言,原材料供应商就是他们的上游供应商。对于连锁餐饮企业、新零售平台而言,餐饮供应链企业就是他们的上游供应商。面对行业的分散,预制菜行业的供应商整体上具有较弱的议价能力。但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高低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是行业里独一无二的、优质的,那么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就会比较强。(五)购买者的议价能力预制菜购买者主要包括C端消费者和B端连锁餐饮企业。对于C端消费者而言,当下的市场环境并没有为其提供合理的议价条件。而B端连锁餐饮企业因为其预制菜的订购量足够大,或者已经成为上游的重点大客户,那么其就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行业中的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位置。希望通过对中国预制菜行业进行五力分析,协助中国预制菜企业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通过确定自己目前在行业中的定位,平衡行业中各个维度的竞争,实现稳中求变、变中求进。预制菜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一)预制菜的优势1、简化烹饪制作时间对于现代的很多年轻人来说,要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烹饪一份菜肴,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年轻人会更加的倾向于外卖等。而预制菜的出现,将菜、调味等都已经配置好,只需要加热就可以食用,大大地简化了烹饪制作的时间。2、味道好,营养更健康预制菜相对于外卖来说,可以说是升级版。不仅仅在味道上更加的美味,而且居家的简单烹饪,更加的营养健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居家生活的情感诉求,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居家出餐,更加符合中式家庭的饮食需求。3、品种丰富,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群现在,预制菜的品种是十分丰富的,还有很多的地方特色菜。人们不用花费很多的钱,就能够吃到和外面餐馆一样味道的菜,粤菜、川菜等,人们在菜肴的选择上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手艺。(二)预制菜的局限性首先,预制菜作为工业化的生产,为了保证食品的保质期,因此是添加了一定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相比自己买菜做的安全性还是存疑的,很多人在选购预制菜的时候,可能因为新鲜感偶尔购买一两次,但是长期适用还是有顾虑的。还有就是无论是菜品的新鲜感、营养的全面性上相比,预制菜相对于现炒制的才来说,还是要差很多的。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目标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到2025年,第一梯队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家以上、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家以上;第二梯队营业收入10亿元企业达到4家以上;第三梯队营业收入5亿元企业达到8家以上、营业收入3亿元企业达到20家以上。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到2025年,海洋预制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重大质量安全事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比例达到95%以上。标准化生产能力持续增强,海洋预制菜食品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生态、品质营养特色更加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凸显。生产操作规程全面推广应用,质量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研发荣成特色海洋预制菜品牌100个以上,预制菜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消费引领作用明显提高。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扩大,加强特色及小微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构建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梯次发展格局,到2025年,规上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以上。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一)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在全球疫情形式不断向好的背景下,为预制菜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统计,2020年全球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达4720亿美元,较2019年的4765亿美元下降0.9%,2021年全球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增长的态势,达5480亿美元左右,同比上升16.1%,预测未来几年全球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到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000亿美元。(二)细分预制菜市场从预制菜细分市场角度看,一般可以分为即食、即烹、即热和即配四种类型,根据市场规模进行划分,目前即食预制菜市场占比位列首位,2021年市场占比为45.2%,其次是同年即热、即烹和即配预制菜市场比重分别为25.6%、19.2%和10%。(三)预制菜下游销售渠道随着餐饮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全球预制菜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在行业下游销售渠道方面,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电商、外卖平台和超市商场的市场比重排名前三,分别占比39.1%、26.4%和15.6%,此外其他销售渠道占比合计为18.9%。预制菜市场需求及变化概况(一)影响预制菜发展的因素及国内外预制菜行业发展情况1、居民收入增加,食品消费增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现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在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体也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食品消费占比高居首位。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我国居民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其中食品消费支出每年均保持4%-8%左右的正增长。在我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影响下,未来人均食品支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2、消费观念改变,饮食结构变化在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下,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更多的从追求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主食消费量出现下降,蔬菜、肉类、禽类和水产类的消费量逐渐增加。2014-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蔬菜菌类、肉类、禽类和水产类则整体出现增长,特别是禽类与水产类的人均消费量增幅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至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48.7千克逐步下降到130.1千克,而人均禽类消费量则由7.2千克增长至10.8千克(年均复合增长6.99%)、人均水产消费量则由10.4千克增长至13.6千克(年均复合增长4.57%)。我国居民对食材的要求不仅是新鲜、口味好,更注重健康,低碳水、低脂肪、高蛋白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饮食目标,以虾、鱼为代表的水产品、以鸡和鸭为代表的禽类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虽然水产品越来越受追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水产消费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虽然近年来我国人均水产消费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但2018年仅为11.4千克,与联合国公布的全球人均20.5千克的数据仍存在较大差距;2019年人均消费量虽然上涨至13.6千克,但据此估算每日人均消费量仅为37.26克,不及2018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消费指南》中每日摄入水产品标准(50~100克)的下限。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江南地区模式,代表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我国居民要优化动物性食物消费结构,改变较为单一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结构,增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类、低脂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综上,国内水产品市场需求仍有较大成长空间。3、生活方式变迁,烹饪过程改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在城镇化的浪潮下,我国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镇就业,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大量上班族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买菜、洗菜、切菜和烹饪,虽然可以通过外卖、快餐解决三餐问题,但不少商家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居家烹饪仍然是健康的首选。预制菜凭借标准化的生产、仓储和配送方式,可以帮助消费者节省大量的备菜时间,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健康的新选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与健康难以兼得的问题。4、餐厅成本增大,寻求专业分工餐饮企业目前普遍面临高人工成本、高房租成本、高原材料成本、低毛利率的三高一低经营困境。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的数据,餐饮企业的原料进货成本、房租及物业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分别占营业额的比例为41.31%、10.26%、22.41%、4.54%,合计共占约78.52%。因此,餐饮业去厨师化、去厨房化以缓解成本压力、提升效率的意愿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预制菜企业通过标准化的菜品、集约化的作业、持续稳定的味道、安全的产品,可以帮助餐饮企业减少厨房面积和人工成本,降低对厨师依赖程度。因此,越来越多的大规模连锁餐饮企业,开始使用预制菜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虽然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开始尝试自建厨房,但由于餐饮店的菜品普遍较为多样,建设多品类生产线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并且需要前端门店的需求量达到一定水平才可实现盈亏平衡,因此与预制菜企业合作仍然是大量餐饮企业的最佳选择。(二)市场供应及变化我国预制菜行业起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