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省临沂市砖埠镇中心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山东省临沂市砖埠镇中心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山东省临沂市砖埠镇中心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山东省临沂市砖埠镇中心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山东省临沂市砖埠镇中心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东省临沂市砖埠镇中心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孔子仁的思想,以及以德治民等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故选A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主义·孔子、苏格拉底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

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参考答案:C3.下列事件中不具有削弱割据,促使中央集权加强的作用的是(

)A.1861年俄国改革B.日本明治维新C.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D.美国内战参考答案:A4.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人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政府国库的重要财源。材料反映了A.海上丝绸之路刚刚开辟的情形B.隋唐王朝对外开放的成就辉煌C.宋元王朝重视对外贸易的结果D.郑和下西洋后外贸事业的发展参考答案:C【详解】我国对外远洋贸易的发达繁荣主要是在宋元时期,根据材料内容描述可知宋元王朝重视海外贸易,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故选C项;根据材料描述可知当时海外贸易已经非常繁荣,所以不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刚刚开辟的情形,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应该是宋元时期,而非隋唐时期,故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是在明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5.《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于是“三民主义”就成了《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表明了排满思想。故选B。ACD三项在图片所说的民族主义内涵中无法体现。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民主共和6.有同学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A火车轮船汽车相对论B蒸汽机电报电灯电车C电动机电影电视电脑D飞机电话电报互联网

参考答案:D7.《孙子算经》记载:“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六不积五不只。”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②马克思说“这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④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起源于军事活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③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十进位计数法,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源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故①、④错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马克思称赞十进位计数法这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②③正确,选择D符合题意。8.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参考答案:D9.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总趋势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总的来看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官吏的任期长短和吏治清明与否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前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列强施加压力,故C项错误;官吏任期制的长短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的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10.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B.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C.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D.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参考答案:C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是在不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的框架下进行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并未根本改观,因此理论上没有形成突破,故选C。11.中国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后,周恩来在机场发表了简短的书面声明。他说:“这次会议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是抱着诚意来参加这个会议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旨在和平解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C.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中的“这次会议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来看,此次会议应当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C项表述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召开的,会议取得的成果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A、B、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造纸术。在材料中,使用竹简和丝帛有一定的弊端,“蔡侯纸”原料易得所以便宜,但是纸张并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③错误,④出现在汉朝并没有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错误。13.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此老是世界英雄扫万里风烟,定一统山河名流百代;其人作中华元首抱三民主义,伸五权宪法志矢千秋。”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

A.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

.B.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D.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参考答案:B14.21世纪以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迅速增多,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你使我们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B“你以非凡的智慧和犀利的思想,为新时代的到来播下了一粒粒种子”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你是思想之王”D“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革命战士的斗志”参考答案:D15.1982年9月的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A.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改革开放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16.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观念是A.社会和谐

B.依法治国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参考答案:A17.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参考答案:B18.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故选C;“因信称义”是强调信仰得救,排除A;宗教改革开始于德国而非北欧,排除B;由于时代的变迁,人文主义包含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排除C。由材料“很可能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是强调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故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背景19.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是A、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二产业

B、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C、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促成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参考答案: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大提高20.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是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参考答案:A21.有学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下列能典型反映信息社会到来的是A.信息成为经济的增长点

B.网络技术的出现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D.证券行业的成熟参考答案:A22.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商品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参考答案:D由材料“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茶就能抵偿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出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销量有限,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不符;材料没有贸易总额的比较得不出出超入超的结论,B不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危机的影响,C不正确。点睛: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但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外国商品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想象的那样在中国畅销,基于此其要求进一步的打开中国的市场,为此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3.下表通过对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的统计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道德观道6367次16.9%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8234次36.2%法观念法、刑4648次20.5%财富观念利、财、富5395次23.8%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次19.5%A.主流价值儒学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轻义观盛行D.伦理脱离政治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仁、礼、信”出现比例最高等信息来看,说明当时的主流价值已经儒学化。故答案为A项。“法、刑”所占比例较小,排除B项;从“利、财、富”所占比例来看,难以得出重利轻义观盛行的结论,排除C项;儒家鼓吹的伦理观念也是为政治服务的,排除D项。24.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参考答案:C2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D.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参考答案: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与议会的矛盾斗争复杂曲折,在宪法中表述含糊不清,都说明当时法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的产物,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故不能说明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故A选项错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故B选项错误;仅仅据材料的有限信息也不能说明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故C选项错误。26.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A.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B.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C.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参考答案:B27.《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参考答案:B28.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参考答案:D明朝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同时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是通过分割地方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这一举措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A项;这一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巩固君主专制,与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点睛: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以这种方式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29.新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史实有①雅尔塔会议②西柏坡会议

③日内瓦会议④万隆会议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参考答案:C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依据所学,②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会议,明显错误,故排除C、D。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召开的国际会议,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D。③④符合题意,故应选C。30.根据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区域土地兼并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相关。两汉时期农民起义多发生在现在的河北、山东、安徽等地,而陕西、河南一带极少发生农民起义。据此推断A.东汉时期陕西、河南一带土地兼并程度较低B.土地兼并程度与农民起义没有直接关系C.东汉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矛盾比较缓和D.东汉时期人地矛盾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材料四、雅典人创立的陶片放逐法的本意旨在防止一些人由于权力过于膨胀而危及民主政体,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演化排斥“精英”或者“英雄”的工具,常常放逐有功之人。“主权在民”在后期演化为“暴民政治”,德才之人遭排斥,这种制约“强人”的有力武器中,也集中体现了原始民主制度的所有弊端,在这样的制度下,集体政治导致集体平庸,把城邦推向了自我衰退的道路之中。——《世界历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3分)(3)依据材料三、四,苏格拉底所评论的是雅典怎样的民主方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4分)(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希腊文明”“断层”四个词语,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90字以内)(4分)参考答案:32.近代以来欧美强国的经济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伦敦,1600年人口20万,1750年,人口67.5万(占全国人口的11%)。人口的增长,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发展,伦敦定期货运服务在16世纪2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伦敦还是全国的水陆交通枢纽,伦敦全国干线公路枢纽地位形成于1730—1750年间,伦敦还是全国的信贷网中心。当18世纪90年代拿破仑侵占阿姆斯特丹后(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打击了处于巅峰的阿姆斯特丹),伦敦开始取代它的位置,发展为世界货币市场中心。——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927年7月,英国、法国以及美国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长岛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试图稳定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主动调低利率,引导资金回流英国,维持英镑汇率稳定;增加美国产品出口,用低利率促进纽约金融中心地位的提高。——节选自《大庆晚报》2009年4月25日材料三、美国和西欧各国存在着许多共性,如共同的历史、文化、政治价值观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这是它们之间建立联盟的可能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是政治或经济利益上的一致。……只是在大战以后,西欧与美国都面临着一个它们认为的“共同的劲敌”——苏联!这才使它们“求同存异”结成联盟。——《欧洲在美国心目中地位的变化》材料四、公约的初衷并不在于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在它所代表的是什么……表明了战后欧洲(和美国)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一种分享信息并在国防、安全、贸易和货币制度及其他许多领域里合作的意愿。——《战后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伦敦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因素。(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成美欧合作的因素。材料四中的“一种分享信息并在国防、安全、贸易和货币制度及其他许多领域里合作的意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何典型表现?(6分)参考答案:(1)变化: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货币市场的中心。(2分)原因:交通发达,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发展,信贷业发达;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英、法、荷相互争夺,荷兰败北,使阿姆斯特丹金融地位下降。(3分)(2)特点: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崩溃。(2分)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超过英国,世界贸易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一定的创伤。(4分)(3)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共性;共同的利益需求;对抗苏联的需要。(3分)表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安全合作;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融合作;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合作;关贸总协定的贸易合作;联合国的政治合作。(3分,三点即可)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摘编自叶坦《大变法》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主要分歧。宋神宗持何态度?(4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哪一理财措施最重要?这一措施有何积极作用?(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关于王安石变法令人失望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答:分歧:是节流还是开源。2分

态度:赞成司马光的观点,但又按王安石的观点执行。2分

(2)答:措施: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2分

作用:①增加了官府收入;

②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