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艺术赏析16000字(论文)》_第1页
《电视纪录片艺术赏析16000字(论文)》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纪录片的视听和艺术赏析案例—以《舌尖上的中国3》为例摘要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国家在对外宣传其形象的重要文化载体。自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成立以来,国内纪录片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展播平台,受众层面也扩张开来。艺术源于生活,但绝对不是对生活的复制。同样作为艺术品的纪录片,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并不仅仅是用我们先进的摄像工具精细地复制我们的生活,在描摹生活的同时,它更应该传达一种艺术美感、抒发一种人文情怀。随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的热播,直至现在热映的第3季,从观众的热烈追捧,到慢慢的质疑与批判,这之间的变化与受众的观赏心理密切关联。这其中既有审美的疲劳,也有创作角度的狭隘,或因创作周期的限制,但总体这3季中的人文关怀情结没有变化,影片做到对普通人的生活,进行最大限度的真实纪录或还原,对地域风貌和民族精神的深层次阐释,使其得到新的途释。《舌尖上的中国3》是一部划时代的纪录片,它不仅提供了人们重新审视美食的视角,同时,也在通过美食提交现代人生存的生活报告。这部纪录片不仅传达了食物的信息,而且传达了食物的真实性,以及食物背景下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3;视听艺术;人文情怀

一、纪录片发展综述(一)纪录片的发展背景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源自英国著名纪录片先驱人物约翰格里尔逊。1926年,当格里尔逊看了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作品《摩阿纳》之后,于1926年2月8日在纽约《太阳报》上发表文章。文中首次使用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并对它作了这样的解释: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总的来说纪录片是指故事片以外的所有影片,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的,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fiction)、扮演(staging)或再构成(reconstruction)”。纪录片以纪实性和真实性为基本特征,正因为这一特征,它成为现在人们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最直接、最生动、最效率又最流行的形式之一,出色的纪录片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因此,如何将纪录片进行产业化发展是广大研究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一直在不断探求的问题。相较于美国的Discovery、英国的BBC还有日本的NHK在纪录片的产业化体系方面的成熟与完善,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市场运作中存在明显梗阻,陷入热衷制作而冷于市场的尴尬局面。国内有些地区相继成立纪录片频道、推出纪录片栏目,可有的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却逐渐萎缩或退出黄金时段;有的电视台急需大量的纪录片填充栏目,有的制作人却苦于作品没有渠道可以播出;海外市场对中国纪录片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纪录片却很少能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因此,如何用产业化的思路来推动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显得越来越迫切,急需我们探索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路径。电视纪录片继承了电影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和方法,但是它又凭借电视传媒的优势,运用电视的先进手段,无论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或是在形式、风格、技法的丰富多样方面,都已远远超越了电影纪录片,出现了不少的新品种和新样式。电视纪录片,是以摄像或摄影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它要求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像或摄影,即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用“等、抢、挑”或追随采撷的摄录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保证叙事报道整体真实的同时,要求细节真实。真实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也是它最可贵的价值所在。正是“物质现实复原”的真实,刁‘使纪录片有着它永恒的魅力。(二)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众文学兴起,电视娱乐化、商业化现象越发普遍。而纪录片定位一于精英文化的高度已不能适应民众的需求,因此,电视纪录片在娱乐节目的冲击下,收视率急剧下降,在电视这个大舞台上,从曾有的中心地位转至舞台的边缘。纪录片的人文性和文化价值也不能得到较好的传播,因此,对我国纪录片进行产业化研究也是传播纪录片文化思想、促使纪录片人文性得到充分发展的需要。中国纪录片从1958年在中国诞生开始到而今超过60年的时间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958一1977年,政治化色彩突出;1978一1992年,人文精神初步阶段凸显;1993一1998年,高举平民化;1999一迄今,回归社会,探索市场化阶段。新中国成立不到十年,国内经济水平十分低下。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因素在社会各方面影响较大,中国纪录片还未能呈现为专门的电视节目,而是依附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纪录片政治化色彩较浓,题材、风格呈现一致。作为目的单一的主要的政治宣传工具,该阶段的纪录片政治化,纪录片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新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浓郁的政治色彩,纪录片的政治主题逐渐被人的主题所取代。由于纪录片承载着教化的功能,有如《河疡》、《话说长江》、《沙与海》、《龙脊》、《最后的山神》等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的作品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宏大主题的青睐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凸显人文精神的,同时媒介的传播意识也开始慢慢觉醒。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茶,中国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这一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制作人开始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电影节,汲取国际上纪录片创作思想。此时的中国纪录片创作人开始关注社会底层,自下而上观察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一时期,以平等的视角深入到社会的底层,阐述当时中国的真实景象的一系列作品涌现,如《八廓南街16号》、《贡布的幸福生活》、《回到凤凰桥》、((老人们》等。人自身、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特征,逐渐开始成为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原本面貌一一平实和纪实得以呈现,这两个特征更加贴近纪录片的本质。这个时期,DV的出现并开始普及标志着个人化影像时代的到来。此时,中国纪录片呈现的个人立场不断彰显。随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全球化进程,中国纪录片市场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市场因素的挑战使电视节目口益丰富、社会口益娱乐化,“市场”开始主导话语权。市场化时期的观众意识、纪录片制作方式、纪录片创作人、纪录片传播渠道和范围均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以适应纪录片的市场化。这一阶段,中国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也开始考虑受众的需求,注重节奏的营造和故事性,重视受众的反馈。纪录片题材越来越大众化、多元化。另外,随着中国纪录片市场化趋势原来越明显,外国纪录片机构开始落户中国外国优秀纪录片不断被引进,中国纪录片也开始从国内走向国际。虽然中国纪录片四个时期都有各自明显的特征,但上节叙述的四个时期相互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中国纪录片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从最初的政治化逐步演变到社会化,从国家工具形态逐步演变为大众媒介形态,从政治产品演变为文化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从民族走向世界,从个人行为走向社会行为的过程。(三)纪录片的价值内涵纪录片的思想、知识和审美价值都很高,青少年通过收看纪录片,有助于认清历史和现实、增长科学知识、接受先进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了民族的未来,应积极推动优秀纪录片进学校、进课堂。《舌尖上的中国3》的叙事理论,是一项实用价值很高的理论成果,它在对影视作品的叙事研究中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在叙事学的指引下,一部纪录片能受到全社会的众多好评实属难得,作为一部成功的文化作品,《舌尖上的中国3》以其创造性的叙事策略以及文本卓越的文化品格、品位和品质警醒了中国电视人和纪录片人的发展意识。继而开始思考:主流媒体该如何弘扬先进文化,该如何从不同的视角将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传递出来,该如何以更加完美的方式把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四)《舌尖上的中国3》简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该片将完善故事,强化人物,强化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3》共8集,每集50分钟,8集的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二、《舌尖上的中国3》的视听语言(一)时空交织的镜头表达“食色性也”,食物所带给人的诱惑源于人类生的本能,充满着最返璞归真的哲学色彩,《舌尖上的中国3》为了能带给受众最真实的味觉冲动,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极其考究,单集四十多分钟的时长,却有着如电影一般的上千个镜头,相比以往的中国纪录片,镜头数量之多,剪辑之频繁实属罕见。影视作品是由许多个时长不一的镜头组成的。我们通常可以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镜头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一般说来,镜头语言包括景别、运动摄影、剪辑等要素。(舌尖上的中国》以其丰富独特的镜头语言所传递的艺术体验同样成就了它的成功。空镜头(渲染镜头),指影片中只作自然景物或环境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环境是人物内心感情变化的外化物,人的情感可以在环境内蔓延伸展,并与观众情感契合进而产生共鸣;同样景物中也包含着浓郁的情感,“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交融,二者不可分离。空镜头必然会在视觉上减弱叙事效果,增加情绪效果,因而带有极强的写意性。(舌尖上的中国》中运用了不少空镜头来传递艺术情感。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在表现现在身在北京但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的金顺姬对故乡的想念时,当金顺姬谈到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赞美时并没有出现人物谈话的场景,而是一组蜜蜂采花的空镜头,让观众内心体会到金顺姬在谈论到故乡时的那种甜蜜,更能体会到她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爱。特写,是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当表现人物时,特写可以把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清晰的传达给观众,从而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等目的。当表现物体时,特写实际上是用极其夸张的方式将物体强调了出来,给观众以印象深刻。(舌尖上的中国》中较多的运用特写,这首先与它本身是美食纪录片,用来刻画突出精致美食有关。另外,片中对人物运用特写也表达了他们的感情,观众可以清楚的从他们微笑的眉目间看到丰收的喜悦,看到付出汗水收获果实的幸福,看到他们对传统美食的依恋,看到他们对故乡的眷恋。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一只只即将被送上餐桌的大闸蟹,被捆绑着腿脚放在盘里等待着死亡,一只螃蟹无奈的眨着眼睛,对它的特写,让观众联想到人类自己,体会到面临死亡的畏惧与无奈。变速摄影,即指改变正常速度(每秒钟24个画格)的摄影。升格摄影(高速摄影)、降格摄影(低速摄影)均为变速摄影。其目的是为了表现正常速度所达不到的某些特殊效果。升格摄影镜头是通过人们对摄影机运转速度的控制造成屏幕上某些画面动作的延缓从而加强影片节奏上的变化以渲染某一特定的意境或突出某一动作的艺术感染力。而降格摄影则是塑造快动作,营造快节奏。(舌尖上的中国》中不仅多次运用降格来表现时间的流逝,还运用了一些变速摄影来表达创作者的节奏美感。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表现云南建水时,用了升格摄影来表现这所昔日的繁华古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悄然退去繁华昌盛的容颜,迟缓的慢动作表现了这座古城的衰退,营造了一种沧海桑田的美感。在很多集中,表现大城市北京、上海的拥挤快节奏时以及西安作为六朝古都的繁华时,创作者巧妙的运用了降格摄影,传达出一种快节奏美感。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是电影制作中常用的手法。长久以来,纪录片排斤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认为镜头的剪切和编辑有违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但是纪录片真实观在不断的变化着,纪录片被认为是“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那只不过是信息资料而已,纪录片应当对题材进行深度挖掘,应当持有一种观点”,再加上纪实美学的发展,认为“强调客观再现,并不是完全排除创作主体对艺术的把握和对表现对象的情感,否则,作品又要走到自然主义的死胡同里了。”纪录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会违背纪录片纪实的本质,而是纪实美学的最好体现。(舌尖上的中国》充分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向观众阐释了美妙的艺术韵味。每一集中讲述数种美食,每种美食的故事都是并列交叉剪辑的,并不是一个接一个的讲述,这种手法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外,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表现卖黄模模的老黄时,他们夫妻俩住在农村传统的窑洞中,他们的住在城里的子女邀请他们进城同住,但他们夫妻却不愿离开悠闲自得的窑洞,此时片中接了一个一只小猫在悠闲的伸着懒腰的镜头,这是隐喻蒙太奇手法。激发了观众的联想,小猫的悠闲将老黄夫妻俩平淡悠闲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还有,那只晤示时间流逝的晶莹剔透的沙漏、那只晤含上海飞速发展的翱翔蓝天的飞鸟……都运用了隐喻蒙太奇,丰富了纪录片的画面内容,阐释了纪录性的艺术韵味。(二)光影映衬的画面编辑影视构图实际上是对被摄对象的一种安排和布置。好的构图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念,表现情节,同时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体现出创作者的美学素养。《舌尖上的中国3》整体上构图采用了“经典风格构图”,它界于“纪实风格”和“表现风格”之间,将真实感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让观众感觉画面真实又很精美。这种构图看似自然随意,然而作者的布置经营却是无处不在。“不着痕迹”为其最高境界,有一定视觉鉴赏经验的观众才会发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舌尖上的中国》在构图上表现真实,大部分观众看到的是中国存在的真实诱人的美食,但在真实的背后又流露出作者的创作意图,用美食抒发情怀,使真实得到了艺术的升华。画面是影片构图的基础,影片中的影像都被圈在银幕的画框之内,画家与影片摄像师以画面适应构图。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的镜头构造,采用的是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问的组合和嫁接,讲述同一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问的变化,用纪录片的方式营造出一个一个真实的故事。美食节目要求画面简洁明了,这样用以突出拍摄的主体,但是也不能低估了观众的水平,在保证突出主体的前提下,还要尽量让画面内容更加丰富。美食节目画而的美感和表现力要为主体内容服务,主要突出主体的美味,在创作过程中对美食着重采用了特写,通过特写带给观众在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让她们对美食有一个更深的印象,利用特写镜头调动观众味蕾,使他们更好的与节目融合。“电影是活动影像的幻觉艺术,有了光,画面中才能呈现出物体和空间的视觉形象,才能展现出他们的形态、质感和颜色,表现出他们的空间位置和运动,进而才能表现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可视的艺术形象。”影视中的光影不仅是满足曝光需要而必须提供的照明,同时也是渲染情绪、烘托气氛的常用手法。(舌尖上的中国》中光影的运用,既不是一味的追求华丽绚烂,也不是简单的生活形态的还原,而是具有一定的写意性,在表现生活的同时渲染了一定的艺术氛围。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无论是那个在柔和的清晨自然光源下采摘松茸的卓玛,还是那群在冬日暖暖阳光下在查尔干湖面上的捕鱼人,亦或是那艘在夕阳下坚定前行的捕鱼之船,他们都在别致的光影下触动着观众的心弦,让观众在光影所塑造的艺术氛围中身临其境。康定斯基认为:“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若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像绷着很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心,有意识的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之中激起震动。”色彩还原了现实世界真实的颜色,同时赋予了人们不同情绪的主观感受。影视作品的意义在于将观众的情感与思考从银幕空间延伸到影像之外,而色彩的心理感觉机制一定程度上吻合了摄影表达的艺术内涵。(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用鲜亮诱人的色彩来表现各种美食、吸引观众,更善于用不同色调传达艺术内涵。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在表现陕北主食时整体采用了暖黄色调,突出表现的主食黄模模更是透露着黄土高原古老的黄土气息;而在表现江南主食时则用了清秀爽朗的绿白色调,突出表现的米糕、米粉等更是透亮的白色,透露出江南水乡清秀的特质。(三)烘托意境的声音运用从影视作品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历了一个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发展过程,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介入是从无到有的,并最终成为影视作品艺术,叙事和审美的重要手段。声音可以创造出节奏感,《舌尖上的中国3》里面加入了不少音效,为节目增加一定的活泼感,音效的加入使原本冗长的镜头增加一些快乐的旋律,增加节目趣味。本片中的声音多是同期声自然音响,因为外景的拍摄环境原因,音效可以传达环境信息,有着丰富的听觉感,在片子前半部分户外搜索美食的情形中烘托出片子的意境。声音语言作为一个必不可缺的元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美学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声音帮助营造了更具真实感的影像世界,还因为声音使得影视作品在叙事、抒情及表意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可能和更丰富的效果。在打动观众情感方面,声音比单纯视觉的画面更为直接。(舌尖上的中国》运用意味深长的解说词、抒情性强的音乐以及写意性强的音响,抒发了创作者惜助美食所要传达的艺术美与情怀美。(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解说词属于升华型,解说词基本摆脱画面束缚,属于创作者生发出来的议论。解说词着眼于穿过现实生活的表象,从而揭示内涵的哲理或抒发出一种别样的情怀,使解说词更意味深长。每一集解说词的最后总会从中国人“吃”的传承与变化升华到国人情怀。“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如此美妙的解说词,通过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更加与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触动着观众敏感的神经。音乐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抒情性。如感情一般,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又风平浪静,会狂暴,也会安静。它就像我们的情绪,能象征,能反映,也能传达。我国电影作曲家王云阶曾经说过:“影片里的音乐不仅仅起艺术上的作用,它还能使画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印象;音乐给画面以气氛,并使画面具有第三度空间感。”(舌尖上的中国》中每次表达劳首欢快激昂的旋律,晤示着艰辛的劳动人民付出辛勤劳作后得到回报的幸福感。影视作品中除人声和音乐以外的一切声音均属于音响。最常见的写意音响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把原来听不见的声音放大到听得见,把原来小的声音放得更大,甚至震耳欲聋,或加上延时、混响处理。音响在影视片中具有象征、隐喻、描写的作用,可以收到引人入胜、渲染气氛的艺术效果。(舌尖上的中国》在表现美食烹饪的过程中被夸张的“嗤嗤”的油炸声、“口古噜咕噜”的炖煮声无不传达出美食的绝佳美味。苦农民收获成功的喜悦时都会响起那三、《舌尖上的中国3》的人文情怀(一)人与人:回归和睦情感《舌尖上的中国3》之所以能够从“舌尖”走上“心头”,正是因其契合了“真实和真诚”的艺术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从“俯拍”到“平视”,这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不真实不真诚,别忽悠。在当下的荧屏中,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国美食更多展现的是“烹饪大师”、“美食名家”、“精湛厨艺”、“厨艺大赛”和“山珍海味”,拍摄对象的草根化和质朴的温情显得格外难得,而《舌尖上的中国3》的温情恰恰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舌尖上的中国3》摒弃了纪录片常见的那种的说教,它用非常朴拙的平实视角和韵律唯美的画外旁白,在高清影像中淋漓尽致地传递和演绎了我们这个占老的国度和民族凝结在美食上面或者说是凭籍着美食传递的文化。《舌尖上的中国3》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豆腐、笋、藕、稻米、角、腊肉,山里的母女、捕角的汉子、卖黄模模的老伯、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在《舌尖上的中国3》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食物之于我们,是习惯,是记忆,是可以延续下去的生命。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被前所未有受到重视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一优良和清洁,非常契合当今人们的需求。有网友甚至开玩笑称:7集《舌尖上的中国3》之后,建议央视拍50集《舌尖上的化学》找回基木面的食品尊严,才能维持人类起码的尊严。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正能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吃到“舌尖上的中国’里美味的食品(二)人与自然:延续“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形成以后,在数千年中就一直影响着人与自然的物质实践关系,对于解决人们的物质生存和维护自然环境长期发挥着积极作用,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对于人类战胜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由此看来,上述中外著名学者关于东方文化传统,尤其是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对于变革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现代意义的评价,是合理的也是比较深}I}的。然而,他们的观点中,明显地透露出一种把东方生态伦理传统范式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过分理想化的倾向,似乎这种在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原始而朴素的和谐观念,既不利于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也不能简单地依靠它来引导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睦相处。“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旧寸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以美食为主题的央视“微距摄影”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一经开播,即风头力压各种电视热播剧,成为连口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前列,甚至许多早己抛弃了电视的“吃货”们,纷纷锁定每天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央视制造”的这部7集纪录片,分别纪录了遍及中华大地的美食,除了吸引到“吃货”的目光外,片中与美食交织在一起的华夏文化同样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滋味”,有人以“不知不觉间,垂涎的口水与感动的泪水齐飞”来概括这一瞬间引爆“吃货效应”的“舌尖现象”。(三)人与社会:传承诗情意怀味蕾肯定是记忆里最顽固的东西,有些人说着异地腔,可胃还是家乡胃。“每个人舌尖上都有一个中国,每个人舌尖上都有一个家、”的确,看着看着,你会想起妈妈的猪肉炖粉条,他会想到外婆的栗子烧鸡……这就难怪,有不少观众被感动得饥肠辘辘、热泪盈眶,甚至声泪俱下拨通一千里以外妈妈的电话。然而,那份感动,是对吃的敬仰之情,也是对血缘中的共鸣的欣喜。众多网友在看这部纪录片时,纷纷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由草根舌尖上的市井美食到味蕾中的亲情故乡。远在大洋彼岸读书的宁波籍“吃货”阿占看到《舌尖上的中国3》里再熟悉不过的老家水磨年糕的镜头,嘴巴里ii水滴答,思乡之情在心里翻涌。“看到老家这些美食哟!真想找个借口奔回去吃个肚圆圆再回来!”不少网友对《时间的味道》中的“虾酱奶奶”记忆犹新。片中的香港大澳岛上,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对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老奶奶忽然哭了,原来照片是老奶奶己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导演用一个无声的小故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这样的镜头在片中俯拾皆是。纪录片中的《厨房的秘密》那一集,表面上展示的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比如村子里做的村宴,大家坐在一起吃,还必须用圆桌和红布。分享美味,是交流彼此之间作为情感共同体的重要仪式,就在围桌而吃的热闹中,老人们彼此帮衬、守望相助,是美味更是人情。这些都是最震撼人心的故事,朴拙平静生活之下涌动的这种暗流,正是纪录片核心价值的体现、四、《舌尖上的中国3》传播价值与启示(一)《舌尖上的中国3》的传播价值共同关注的美食主题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饮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和关心的话题。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化中因其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力水平与技术的不同,所形成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群体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象征。饮食文化也属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饮食礼节、饮食禁忌、饮食制作方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从某个意义上讲,饮食已经超越了“饮食”本身,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人们通过饮食及其活动表述自己的内心情感也寄托美好的愿望。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纪录片最鲜明的特征即为真实,不允许对故事的虚构。《舌尖上的中国3》就是由多个美食与背后人物的故事串联而成。每一集由不同的小故事交织而成,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以第二集《香》为例,共有六个小故事组成:云南腾冲木翠做的稀豆粉;四川乐山的麻辣烫;杭州出租车司机爱吃的逍遥镇胡辣汤;天津红姐的祖传秘方煎饼果子;泉州惠安女的石花膏;西安回坊的水盆羊肉。六个故事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普通人以小吃为生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位主人公,主要人物的性格也通过对美食背后故事的挖掘中被鲜明的呈现。麻辣烫的爱情、出租车司机的乡愁、水盆羊肉的亲情都用真实打动着人们。贴近生活的平凡人物《舌尖上的中国3》以美食为记录对象,但实际上表现更多的在讲述个人、家庭与美食的故事。远在他乡的出租车司机、迁徙他乡的客家人、放弃工程师转行的厨师等数十位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是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百姓日常生活展现,平凡人物所留露的细腻的情感也更容易与国外观众形成共鸣。他们也有抉择的烦恼、对生活的抵抗、对对幸福的向往、对故土的思念,他们也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用最真实的状态讲述着他们的故事,鲜活而生动。拉近距离的朴素情感人们对于味道的留恋,有时仅仅是因为对独特的烹饪方法,或是对乡愁给予的记忆。食物的酸甜苦辣实质上也是将人类对于生活中五味杂陈的心情通过食物的味道展现出来。《舌尖上的中国3》不单是饮食,更是中国人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家乡的美味是在外游子的慰藉;妈妈做的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过节整个家族人围坐一桌,共享一盆菜的情景是团圆。《舌尖上的中国3))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和声音传达感情,他们用心拍摄一顿美食,诊释一个故事,表达个人感情。这些源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直指人的内心世界,不论国界与民族都能感同身受。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协调的意思,一方面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舌尖上的中国3》中人们获取食材的过程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康陵村人们在每年立春时都要举办迎接春天的仪式“打春牛”,祈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石花膏的完成需要3个小时的文火熬煮和12个小时的冷却凝固;哈尔滨的村民用传统方法腌制的火腿要30天才能面世。即使是在最简陋的家庭作坊中也坚守制作食物的传统,珍惜食物的原材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精心制作每一个食材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尊重。山西洪洞火锅和广州客家人盆菜,扬州大菜和山东白菜的相似反映的是中国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传承的历史,饮食文化间的差异共存也是中国人和谐观念的体现。中国人对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王陆良的二十四节气农场,坚持按照二十四节气种植蔬菜,不同的时节都有鲜美的出产,每一种都蕴藏着自然规律的信息。坚持不施化肥不撒农药无为而治的种植方法,自然农法反应出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尊重。大菜对扬州人来说从叶到根都是宝,可以垠汤可以做咸菜也可做梅干菜,扬州人充分享用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这点点滴滴都反映了当下中国绿色环保、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让观众在观美食背后捕捉到食物背后人和自然和谐的故事。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常熟古里镇在房屋上梁时要给天地准备贡品,在仪式的最后把贡品分享大家,六十六只兴隆馒头、八十八对定胜糕从空中抛下,成为相亲们争抢的好彩头;山东人对老人贺寿时的双层寿桃,定亲、满月时赠送的大馒头;山西洪洞招待失散六百年的亲人特质火锅;广州客家人团聚意味团圆的盆菜。这些饮食习俗的背后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也映射出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翻译时多用直译,配合特殊场景和同期声,图文声并茂,以多维立体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纪录片的传递功能,让走出去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饮食中的中国社会变迁纪录片来源于生活以反映社会现实为己任,记录着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变化。在人物与美食的交织中影射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变化。首先,飞速进步的社会使中国人“吃”的含义发生变迁。食物,不仅仅只是用来身体层面的填饱肚子,甚至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人们传承风俗、文化交融、情感传递的方式。中国人重视“吃”,但更重视的是通过饮食表达的的文化和情感。另一方面,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化生活中,人们反而倾向于将节奏慢下来,去体验悠闲传统和情趣。对于大部分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作坊为主要经营方式的饮食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舌尖上的中国3》在记录这些行业中的人物故事时,也反映了这种变化。第八集《合》中凌老师为东北的酸菜制作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菌种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机器的流水线代替了手工腌制,大批量、规模化的生产使酸菜产品远销各地。(二)现代记录片拍摄启示综合电视观众的反映,我们得出的第一个启示是,《舌尖上的中国3》热播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它关注的是饮食这个事关人们基本生存发展权益的命题。萧伯纳说过:“没有一种爱,会比对食物的爱更真诚。”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正是因为如此,每个人都是网络上所言的吃货。饮食的安全、饮食的味道、饮食所代表的感情和仪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人们必须关心的话题。《舌尖上的中国3》从饮食切入,就使得节口天然具有了一种必看性。网友“水獭1098”说:“把《舌尖上的中国3》看了一遍又一遍,真好看呀!几乎所有的关食节口都是我的挚爱。”网友“童童vera”说:“最近休息在家,一到饭点就看《舌尖上的中国3》,反复看都看不腻,哪怕手里捧着泡饭咸菜,也吃得津津有味,满足无比。”他们的描述,是许多电视观众的真实体验。正是吃货们强大的需求,为节口的热播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有网友说,《舌尖上的中国3》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圣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舌尖上的中国3》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抓住观众的心,就得抓住观众的胃。当然这是个隐喻,其隐含的意思是,电视节口要想抓住观众,就要紧密贴近群众的生活。关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指出,受众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其中“报偿的保证”主要指传播的内容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什么样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呢?当然是事关观众生活,特别是事关他们衣食住行的信息与事件。因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理上和安全上的需求,然后才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属于必有的需求,其他需求则是在必有需求的基础上可有的需求。电视新闻宣传反映人们需求的层次不同,人们使用与选择的或然程度也不一样。反映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具有必看性,因为电视观众离不了;反映较高生活需求的内容,具有可看性,因为人们可从中获得满足;如果内容距离人们的生活需求较远,则不具备观看性,因为无法获得报偿。因此,新闻宣传要想获得电视观众的认同与收看,就要努力贴近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近年来新闻宣传之所以效果不好并成为宣传的难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虽然中央提出了“三贴近”原则,但是大量内容距离百姓生活太远,无法给观众提供信息报偿。比如领导活动报道和会议新闻,只注重展示程序和领导讲话,而领导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领导讲话是针对什么事件的,却不提供任何具体的语境,观众只能猜测。再比如成就报道和经验性新闻,往往只提供数以亿计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根本无法感知。还有典型人物报道,典型人物本来是好人,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改变的人,但是我们的报道非要写得他不具有人性,甚至说不是正常人才觉得写得漂亮到位,结果人们体验不到他如何使人幸福。还有些官员和专家睁着眼睛说瞎话,与人们的常识和利益基本相悖。各种原因,使得新闻宣传往往变成了公文、概念和数据的堆砌,变成了无事件、无信息、无用处的“三无”产品,观众收获不了满足感,也没有观看的欲望。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选题上来说,不管宣传的口标是什么,都要回归生活,真正帮助群众找到妻子、房子、票子、车子和孩子,守住他们的钱袋子和菜篮子,而“不能本末倒置,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反复告诉自己的学生:“什么样的新闻最有力量?一是人,活生生的人;二是故事,有血有肉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3》虽然不是新闻作品,但是它的成功再次证明.电视要想得到观众的喜爱.必须讲故事,讲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3》之所以赢得观众的喜爱,从内容层而来看是它关注了人,关注了食物与人的命运。它的叙述是这样开始的:“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它以节制而温情的语调,讲述了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寻找食材而付出的艰辛、为了制作关食而付出的劳动。当我们听到挖藕人辛勤劳作微笑描述成就感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陕北黄国盛沿街叫卖黄慎慎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浙江井头村顾圣在夫妇新年为全家操持年糕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云南建水古镇姚贵文挑着担子卖豆腐球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黑龙江绥化金顺姬回家与母亲学做泡菜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广东兴德均安镇欧阳广业做村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深深地感觉到,关食不仅仅是关食,它意味着妈妈的深情、奶奶的慈爱、故乡的传统和家庭的生计。通过讲故事,《舌尖上的中国3》不再是空洞地宣教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直而平常百姓的生活,通过展现关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流程,将吃回归到家庭和母亲,让观众既眼馋又长知识,还引发情感共鸣。《舌尖上的中国3》用良好的传播效果向我们新闻宣传工作者展示了讲故事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讲好新闻故事呢?一是要关注人,关注个体化的人,写出有个性的新闻。就是我们在写新闻报道的时候,要写出具体人物的喜怒哀乐,写出个人的动作与经验,而不能仅仅写成群体画像,或者展示为“大山在呜咽”、“恩情比海深”。这种无人无事的新闻报道绝对产生不了任何直观的印象,也留不下深刻的记忆。二是要把时空处理成场景,我们的新闻报道要能够把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要素组合到一起,将读者拉到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去。不能仅仅写成全国人民怎么样,全省人民怎么样,各级政府怎么样。因为事件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发生的时空形成了场景,如果没有了场景,人们就无法把握事件。把握不住,当然接受不了。三是要把事实写出情节,就是说我们要把我们要讲的东西转换成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有活动有性情有矛盾有冲突有转折和高潮的完整的事件。但是综观我们的新闻宣传,还明显缺乏讲故事的能力,观众听到的是口号、空话和套话,找不到人影,体味不到人情,更缺乏冲突。新闻报道不好看,宣传效果上不去。李希光教授指出:“故事对于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具有不可缺失的重要性。通过故事,一个民族界定自己的起源,一个社会界定自己的认同,一个将军界定自己的卫国精神,一个男人界定自己对女人的责任,一个年轻人界定自己心口中的英雄。通过一个故事,人们讲述信什么和不信什么;讲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讲述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因此,讲故事是新闻宣传的最高境界,是记者必备的技能。《舌尖上的中国3》导演陈晓卿说: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f41众多网友的评论都证明了这一点。网友“绿格子Cherrie”说:(舌尖上的中国》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什么华丽的菜肴,讲的其实都是最传统的食物,却到处可见劳动人民质朴的笑容、满足的神情,全片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这是对食材的生产者和采集者、菜肴的烹制者们最高的赞关,也讲述了人与自然之间最原始和谐的生存关系。向此片的制作者们致敬!”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3》令我最感动的不是多种的关食,而是其中一个个最真诚的笑容,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刻意微笑,没有种种,那样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而!”这些网友的评论表明,《舌尖上的中国3》的收视力量在于真诚的记录态度,它用平实的手法展示了生活的真实画而,让观众获得了真情实感。《舌尖上的中国3》之所以能够让观众获得这种真情实感,用制作者们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他们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一无所获的渔夫……摄影师镜头里一个个平凡的人,才是关食的创造者;他们的艰辛劳动和一个个家庭厨房里的温情,成就了关食文化。大味必简,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是有权有势还是暂时拮据,夜深人静时体察内心深处最期待的,不过只是那一口。在这样快速流动的时代,人们逐渐形成漂的感觉,在漂的过程中也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根在何处。而《舌尖上的中国3》恰恰运用平实的情感,展示了生活中最原始最真实的东西,从而让大家想起妈妈和故乡,想起了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