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第一课_第1页
专题11、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第一课_第2页
专题11、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第一课_第3页
专题11、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第一课_第4页
专题11、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第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第一课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4周星期一总节次82014年3月3日1978年1949年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改革开放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稻堆堆得圆又尖,社员堆稻上了天。扯片白云擦擦汗,凑近太阳吸袋烟。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956)1、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阅读)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化三改造2、指导方针: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1956)半殖半封社会184019491956社义社会过渡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总路线:“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三大改造3、一五计划(1953——1957)1)背景:落后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2)内容:时间:1953年起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①重工业基础差②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③苏联经验成就: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3)意义:开始改变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私有制改造后性质改造前性质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和平赎买”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经济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共八大:1956八字方针:1960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1.成功的探索:2.失败的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决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特征:结合视频,思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原因:学案P22课堂导学2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你相信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探究:结合上图和此图说明大跃进错在何处?提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以粮为纲农业跃进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全民大炼钢铁

留下荒山秃岭

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1957年1960年1957年1960年7044155371605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探究:此图图表反映出大跃进运动产生了何种影响?提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人民公社好

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

人民公社内农业集体劳动以吹哨方式召集农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漫漫晃.”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三年经济困难(59-61)严重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和国民经济的调整(1)农村纠“左”。(2)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1962年,经济恢复;1965,调整基本完成探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1、充分认识国情;2、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3、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际关系4、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2、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任务A、同时进行B、先改造后工业化C、同时完成D、先工业化后改造试试身手1、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4、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5、“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对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B.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C.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AA6、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8、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趋势是:A、经济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曲折发展的十年-探索与失误(56-66年)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三年经济困难59-61《论十大关系》正确失误三、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67、68年)(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复苏)(回升)“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20世纪70年代“文革”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会,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思考:

1966—1976年“文革”造成了怎样的严重损失?留下了怎样的深刻教训?

①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④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文革”十年(1966—1976年),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教训?……积极探索严重失误二十年的积极探索与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论十大关系》中国八大纠正农村工作“左”的错误八字方针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总结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57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53年56年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57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56年66年十年探索时期:是探索就会有成功,有挫折。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57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66年76年十年文革动乱:国民经济曲折三、中共八大(1956)——良好开端(1)背景: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中共探索

初步成果。①

改造即将完成和

制度建立。②中共开始破除对苏迷信,积极探索建设道路。(2)内容:(3)意义: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的总任务③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探索与失误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意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指导思想: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表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和大规模影响:导致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国民经济的调整内容:“八字方针”结果:1965年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劫难“左”倾扩展到经济领域,损失惨重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迅速回升“批邓”后形势陷入混乱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10、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B、1956C、1966D、1978CB11、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D、行之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