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冀教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冀教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冀教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冀教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昼夜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

2.能归纳出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科学探究

1.能从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

学问题.

2.能对地球的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作出假设.

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地球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的

信息.

4.能用科学的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5.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

否一致.

6.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天体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关于形成“天体东升西落”现

象的可能性.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明昼夜交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L引导: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伴随着太阳

的东升西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出示同一地点白天与黑夜的图片)

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呢?(交替、循环)

2.提问: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和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探究地球的运动.

(1)作出假设.

①谈话:我们对太阳东升西落的成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学术讨论会,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与其他同

学进行交概.比一比,谁的理由更充分,谁的解释更清楚.

②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由.

③假设:大阳的东升西落可能是由于地球绕有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形成的.

(2)实验观察.

①出示实验方法:

A、一名学生举着太阳模型,另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面向太阳

模型.

B.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假定自己是地球,规定自己的左边是东,右

边是西.然后分别缓慢地进行顺时针(自东向西)和逆时针(自西向

东)旋转,观察“太阳”在视野中的运动情况.

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

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

(3)得出结论.

①讨论:我们怎样转动时一,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

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②小结: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

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2.模拟昼夜的形成.

(1)提出问题.

引导:我们每天都要经历自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你知道昼夜交

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

(2)作出假设.

假设:昼夜交替现象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统地轴自转形成

的.

(3)实验观察.

①讲述实验方法:

A.在地球仪上确定一点,粘上橡皮泥做的小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光照射地球仪,使地球仪被照亮一半,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区域.

B.将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橡皮泥小人所在位置是否出

现"昼夜”交替现象.

②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第1页中.

(4)得出结论.

①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推想自然界中昼夜交替现象的原

因.

②小结: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

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

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引导: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判断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

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

2.提示: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和两个城市的东西位置来思考.

3.判断:学生进行判断.

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判断结果,并说明理由.

教学反思:

第2课地球、月球和太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描述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

2.能描述地球的公转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3.能说出什么是地球引力.

科学探究

1.能从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互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通过观察、制作、实验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3.能用科学的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4.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

否一致.

5.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表现出探究

兴趣.

2.能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明地球引力作用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播放儿歌:“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绕着大

阳转呀转,一年一年停不了.”)想一想,从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是怎样的?它们的运动方

式又是怎样的?

(二)观察模型,感知事实

L讲述:人们为了模仿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

的情况发明了三球仪.(出示三球仪图片)三球仪中间的太阳一般采

用发光的灯泡制作,小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离地球近的小球体模拟

的是月球.通过三球仪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

(1)观察地球、月球和太阳谁大谁小,他们之间的相互距离是

怎样的.

(2)转动三球仪,观察地球是怎样运动的,月球是怎样运动的.

(3)观察地球在运转地球、月球和太阳过程中地轴指向哪儿.

3.观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

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

4.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或评价.

(三)制作模型,理解事实

1.引导: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只能初步感知地球、月球和太阳

的相对大小和运动方式,而实际上它们的大小和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

呢?我们可以根据有关数据,(出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一些相关数

据)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一个三球模型来进行理解.

2.讲解制作方法:

(1)将地球的直径(12756千米地月球到地球的距离(384403

千米)都看作1厘米,把月球和太阳的直径以及三球间的平均距离也

缩小相同的比例.

(2)按照缩小后的数据绘制三球模型图,并在图中标出相应数

据.

(3)选择合适材料分别制作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模型.

(4)寻找合适的地点,按照缩小后的距离摆放三球模型.

3.制作:学生分组设计、制作三球模型,并将三球按比例缩小后

的数据和三球模型图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

(四)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L交流:指定小组代表展示本组制作的三球模型,并用科学语言

描述三个天体的相对大小及相对运动方式.

2.播放: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大小及地球、月球运动方式的视频.

3.小结: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的同时,也在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

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

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

一个月,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传说在三百多年前,牛顿正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树上一

个苹果落下来掉到地上.他想,为什么苹果一定要落到地上,而不“落”

到天上呢?是啊!人们不管住在地球的哪个地方都不会离开地球表

面,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二)实验观察,获取信息

(1)手持乒乓球、毯子、橘子等.松开手让它们自然地下落.

2.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3.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三)分析信息.形成知识

L讨论:为什么物体总是向下落?是什么力把物体拉下去的?

2.阅读: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归纳活动结论.

3.播放: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和重

力.

(四)拓展延伸,制作重锤

1.引导:我们知道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作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物体

由于地球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人们根

据重力这一特点,发明了重锤,用来检验墙壁等物体与地面是否垂直.

(出示重锤)大家观察重锤由几部分组成,下面我们也来设计制作一

个重锤,体会其中的奥秘.

2.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制作重锤的方案,教师提示学生选择的锤

一定要质量大、体积小.

3.制作: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4.检测: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重锤检测教室墙壁等物体与地面是否

垂直.

5.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重锤,说说自己制作重锤和利

用重锤检测物体与地面是否垂直的体会.

教学反思:

第3课四季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归纳出四季的成因.

2.能说出正午时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的有规律的变化.

科学探究

1.能从四季的事物变化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对四季的成因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

3.能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获取有关四季形成的信息.

4.能用科学的语言、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实验现象.

5.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方式得出实验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

一致.

6.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四季成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出四季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出示四季图片)这组四季的图片让我们领略到了四季

的风景,知道了四季的特点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于四季,你还想

知道些什么呢?

2.提问: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二)分析思考,作出假设

1.讨论:

(1)不同季节事物的变化与什么有关?这说明影响四季变化最

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2)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也是一

年,这说明了什么?

2.假设:四季形成可能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地轴

始终指向北有关.

(三)掌握方法,实验观察

L播放:实验方法的课件,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2.汇报:指定学生回忆实验方法,然后出示实验图片和实验方法.

(1)照实验图片画好地球公转轨道,摆放好实验仪器,使地球

仪的地轴朝向北.

(2)在地球仪上选择一个中国北方的城市,将一根立柱垂直粘

在此处.在立柱所在位置(背对灯光的一侧)粘上一条带有刻度的塑

料条.

(3)打开台灯,观察四个位置地球仪上立柱影子的长度.

(4)让台灯逆时针慢慢动起来,地球仪跟着自西向东转动,注

意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北,观察立柱影子的长度.

3.记忆: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并进行复述、记忆.

4.出示注意事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中要注意安全,细

心操作,认真观察记录.

5.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

册》第3页中.

6.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四)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1.讨论:

(1)随着"地球〃公转,在不同季节的位置上,立柱的影子长短

是怎样变化的?

(2)根据影长变化判断地球公转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由

此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推想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播放:四季成因的视频.

3.小结:四季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

指向北有关.

(五)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1.认识圭表.

讲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用在地上立杆测影的方法,

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在一

年中,每天正午时分,杆影的长度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夏季短,秋季

中,冬季长,春季中.这种变化规律每年循环一次.人们根据这个规律,

制造出测定季节和年的圭表.圭表由两部分组成:平卧的叫圭,立的

叫表,圭和表相互垂直.圭平卧在正南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

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

道表影的长度.

2.制作圭表模型.

(1)出示制作方法:在木板上垂直钉一个大钉子,钉子为表,

木板为圭.

(2)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圭表模型.

3.使用圭表模型观测影子长度.

(1)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坚持用圭表模型观测一年中24个节

气日正午时分影子的长度.

(2)观测:正午时,将圭表模型放在阳光下,转动木板,使钉

子的影子正好投在木板上,用尺子量出钉子的影长.将观测结果记录

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

(3)评价:每两个月对学生的观测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价.

教学反思:

第4课认识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L能举例说明不同时代的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

2.能说出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和变化.

3.能说出某些科技产品可能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科学探究

1.能从不同时代同类科技产品的变化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科技革命的信息.

3.能用概念图、时间轴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5.能对探究过程与结果作出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科技革命的影响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动力,同

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选择问题

1.引导:(出示教材第13页三幅照明工具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

图片中是什么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这是

从古至今,照明工具的演变.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用火把照明到现代既

节能又环保的LED灯,人类的照明方式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

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给人类带来

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2.讲述:科技革命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从农业时

代(从原始人由群居转变为定居至18世纪末)、工业时代(从18世

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信息时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分别来认识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出示研究主题,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1)不同时代有哪些重大发明?是谁发明的?

(2)不同时代的工具和科技产品有什么特点?

(3)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4.交流:学生分组交流想要研究的主题,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互

相借鉴,最终确定要研究的主题.

(二)掌握方法,搜集证据

1.引导:同学们都选择了想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

籍报刊、浏览网页、观看电视等方式来搜集信息.

2.出示:教材14-15页第一和第二小组资料的图片案例.

3.阅读:学生分组阅读课前搜集的资料或教师提供的资料.

(三)整理信息,分享交流

1.引导:我们需要对搜集、阅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采用某种方

法将资料呈现出来.

2.整理:学生对阅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表格、资料卡等方

式呈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各小组代表轮流展示记录整理后的资料卡等,其他学生

进行补充和修正.

4.交流: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分为几类?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给通信技术的发展排序.

(1)提问: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有不同传递信息的方式.请你观

察下列图片,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排序,并说明依据.

(2)出示:喊话、骑马、驿站、烽火、飞鸽传书、电报、电话、

手机、互联网等图片.

(3)排序: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

评价.

2.认识时间轴.

(1)引导:(出示空白的时间轴)同学们,我们研究事件时,有

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把各个历史事件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就

是时间轴.请观察时间轴有什么特点.

(2)讲解:时间轴就是依据时间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

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再运用图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中的事物发展系统化、完整化、精确化.要

求学生把搜集到的重大发明的信息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

页中.

(3)作业:课后利用时间轴的形式对通信的发展进行整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引导: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科技革命,关于科技革命你都知道

了什么?

2.提问: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呢?(提示学生:影响一般有两方面,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二)呈现信息

1.引导: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间轴,请你说一说什么是时间轴.

(出示通信技术发展的时间轴)时间轴就是把某方面的事件通过时间

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再运用图文的形式星现

给大家.下面让我们利用时间轴来呈现历史上的重大发明.

2.呈现:学生分组利用时间轴呈现历史上的重大发明.教师巡回指

导.

(三)得出结论

1.展示:指定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2.讨论:

(1)举例说明科技革命是怎样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

活变化的.

(2)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都有哪些正面或负面影响.

3.总结:通信技术的变革,使信息传递速度更快,距离更远,使

用更便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交流更方便.物联网和

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出行、饮食、购物、工作等生活

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运输技术的变革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

极大地缩短了区域之间的通行时间,提高了生产和工作效率,促进了

社会的发展.但是技术也有负面影响,比如网络诈骗、环境污染等给人

们带来不良影响.

(四)拓展延伸

1.引导:从古代的烽火狼烟到现在的手机、互联网、物联网等新

型的通信技术,人类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交流更方便,促进了人们

生活方式的改变.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让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通信是

什么样的呢.

2.任务:如果我们与国外的小朋友交流,希望通信工具有什么功

能?根据想象,设计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通信方式,并把方案记录的

通信方式,并把方案记录下来.

3.设计: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设计,并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

4.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并根据其他学生提出的建议对

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反思:

第5课水污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L能说出2—4个水污染的事件或现象.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3.能举例说出哪些科技产品可能会造成水污染.

4.能说出防治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科学探究

1.能从科技产品与水污染现象相联系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

问题.

2.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水污染研究计划.

3.能通过考察、实验、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水污染的原因

等相关信息.

4.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5.能运用分析、比较、分类、概括的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6.能采用幻灯片、网页、建议书等形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7.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水污染的

原因及危害.

3.能尊重证据,并实事求是地记录获取的证据.

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

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意识到科学技术具有两重性,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

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1858年,第一台洗衣机诞生.现在,洗衣机已经成为亿

万家庭非常重要的生活帮手.洗衣机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一,也带来

严重的水污染间题.近几年,某地不少河道受到严重污染,经调查,

造成这些河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洗衣机.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提问:洗衣机为什么会造成水污染?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都有

哪些呢?

(二)制订计划,搜集信息

1.引导: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污染的现象有些是自然形成的,

还有很多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活中有哪些水污染现象?造成水污染

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危害呢?让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来获取信息吧!

考察前请同学们参考图中(出示教材18页第一组的考察河流的情境

图)第一组的XX河流考察情形,设计本组的活动计划.

2.设计:学生在小组内制订考察计划.

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讲解考察方法:

(1)看一看,河流中的水是什么颜色,水面是否有漂浮物等.

(2)找一个瓶子,用绳子把它绑在长棍的一端,从河流中取一

些水样.可以到河流不同的地段进行考察,采集多个地点的水样,以

便进行观察或检测.

(3)看一看,河道中是否有污水排放口,排放的水是什么样的,

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河道两旁有没有生活垃圾等.

(4)可以采用拍照、摄像、笔录等形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

来.

注意事项:考察活动必须有成人带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

不准单独行动;只在河岸边活动,不准下岸到水边活动.

5.考察:学生分工合作,按照活动计划到实地进行考察.(如不能

进行实地考察,建议采用搜集资料等其他方法获取证据.)

(三)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1.观察:观察采集水样的色度、浑浊度、气味和肉眼可见物等,

用水质分析检测仪进行分析、检测.

2.整理:学生在小组内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将整理的信息记

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将整理的信息采用网页、幻灯

片、资料卡等形式呈现出来.

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与评价.

4.讨论:

(1)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污染源可以分为几类?

(2)这些污染源与人类科技发展有什么关系?

(3)水污染对植物、动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5.小结:先进的科技产品在给人类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一,也会产

生负面影响,比如水污染.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

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

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

粪便、农药、化肥等.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

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

磷、硫多,致病细菌多.这些有害物质,一方面会影响鱼类和其他水

生生物的生长,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另一方面会造成水质

恶化,使水源失去使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的平

衡.

(四)解释现象,拓展应用

L提问:洗衣机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指定学

生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2.作业:搜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其

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2.作业:搜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提出问题,确定任务

1.提问:水污染严重危害着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我们应该怎样

防治水污染呢?

2.讲述:根据本地水域的实际情况,让我们以建议书、倡议书等

方式,为环保部门建言献策,倡议全社会都来参与水资源的保护与水

污染的防治.

(二)掌握方法,整理信息

1.讲解:建议书、倡议书一般都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

款几部分组成.标题一般要能概括正文的内容或直指主题,如“关于

XX河水污染防治的建议书”;称呼可依据建议或倡议的对象而选用

适当的称呼;正文就是建议或倡议的内容,要先写清问题、原因和目

的,再写建议或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条书

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条书写;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建议者或倡议者

的学校、班级名称,并署上日期.可以参考课本上的建议书案例.

2.写作:学生分组撰写倡议书或建议书,并将结果粘贴在《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三)交流分享,反思评价

1.交流:小组轮流展示建议书或倡议书,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

充.

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对自己小组的建议书或倡议书进行修改和

完善.

2.小结:同学们可以将选出的建议书寄送给当地的环保部门,倡

议书可以张贴在校园、社区的宣传橱窗里,让我们主动从自身做起,

为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L引导:日常生活中,当水受到污染或水质不够好的时候,人们

会利用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家庭的水质净化系

统或净水器(机)、鱼缸的过滤系统等对这样的水进行处理.这些设施

或装置怎样改善水质呢?让我们先设计制作一质呢?让我们先设计

制作一个水质净化装置吧!

2.设计: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设计,并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

3.制作:小组分工合作,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半成品材料进

行制作,然后用自制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净化过程及效果记录在《科

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教师适时巡回指导.

4.评价:组织学生展示制作的水质净化装置,并按照标准进行评

价.

(建议“制作”活动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评价”活动可安排在

下节课进行.)

教学反思:

第6课空气污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交通工具、制造工厂、建筑施工、日常生活等活动排放

的有害,有毒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空气污染对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

3.能说出2—3条防治空气污染的举措.

科学探究

1.能从空气污染与汽车限行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进行假设.

3.能通过观测、调查、阅读、实验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4.能用概念图、科学语言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5.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

6.能用调查报告、倡议书等表述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7.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和总结性评价.

科学态度

1.能表现出对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进行探究的兴趣.

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探究方案.

3.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他人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认识到人类某些活动会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防治空气污染的意

识.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近年来,雾霾持续影响北方多地,使得空气质量下降.

为此,许多城市采取了大规模的汽车限行措施,公交车也逐步更换成

电动汽车.(出示雾霾中汽车行驶和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图片

或视频)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提问:汽车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吗?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空

气污染?

(二)联系生活,作出假设

1.引导: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除天气因素外,还有很多

是人们使用各类科技产品造成的.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并结合下图

(出示教材21页的概念图),说一说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哪些,并

说明自己的理由.

2.假设: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可能与人们使用科技产品,如汽车、

煤炉灶、采暖锅炉等排放的气体及生活垃圾,工厂排放的废气、烟尘,

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等有关.

(三)制订计划,收集证据

1.讲解:我们可通过观测、实验、调查等方法来获取科学事实.

活动前,我们空气污染需要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在制订计划时、需

要明确以下要素:①调查的对象,即明确要调查哪种科技产品会造成

空气污染;②调查的地点;③记录的方式,如录像、数据表格等;④

调查的过程和步骤.

2.设计:学生在小组内制订活动计划,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

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

3.汇报:组织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活动计划,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质

疑、补充,最后形成方案.

4.收集:学生分组收集信息.(建议采用访谈、查阅资料、实验等

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进行.)

(四)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记录在《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

2.汇报:指定小组代表

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3.讨论: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小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

的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制造工厂、

建筑施工、生活垃圾等.

(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争做环保小卫士.

(1)引导:我们了解了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那如何防治空气

污染呢?让我们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提出合理的空气污染

防治方案,为防治空气污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撰写:学生分组撰写倡议书,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

的小组.

(建议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防治空气污染措施的资料.)

(3)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防治方案,并进行相互评价.

2.课后调查.

作业:搜集“空气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的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提出问题,选择主题

1.提问:空气污染会对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2.出示研究主题:

(1)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2)空气污染对农作物生长有哪些影响?

(3)空气污染对动物会造成哪些影响?

(4)……

3.交流:学生分组交流,确定本组想要研究的主题.

(二)分组整理,呈现结果

1.引导:同学们都选择了想要研究的主题,课前也通过书籍、期

刊、网络、电视等途径搜集了相关资料,下面同学们在小组内阅读和

整理资料,采用某种方法(如幻灯片、宣传画等形式)将资料呈现出

来.

2.整理:学生分组整理,并采用某种方式呈现资料.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结果,得出结论

1.展示:指定小组代表展示整理后的资料,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讨论:空气污染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3.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得出活动结论.

4.小结:空气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植物

减少造成植食动物缺少食物,从而引起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断裂等;

也会造成间接影响,如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间接影响植物生长等.

(四)实验探究,拓展延伸

1.讲述: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大量增加,它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

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并随着降雨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酸雨.酸雨也

是空气污染的结果.酸雨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

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2.讲解实验方法:

(1)取一株室内植物,在三片叶子的表面涂上醋,另外三片叶

子的表面涂上水.

(2)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观察叶子的变化.

3.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24小时后引导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

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讨论:叶子变黄说明了什么?根据实验结果,请你推想自然界

下酸雨后会对植物造成怎样的影响.

6.小结:受到酸雨侵蚀的植物器官会产生褪色、伤斑等现象.酸雨

甚至会造成植物个体死亡或植物种群消失.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7课蝙蝠与雷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蝙蝠捕食的过程和雷达发现目标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

区别和联系.

2.能举例说明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科学探究

1.能从蝙蝠捕食与雷达功能的相互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

2.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蝙蝠与雷达的相关信

息.

3.能用科学语言、流程图、时间轴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

究结果.

4.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5.能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表现出对蝙蝠捕食和雷达功能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

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够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提出研究思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

行科学探究.

4.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推动雷达的发明和相关技

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编蝠能够在夜晚灵活地捕食昆虫,雷达能够远距离敏锐

地捕获目标信息.对此你想知道什么呢?

2.提同;蝙蝠是怎样在夜晚捕食昆虫的?雷达捕获目标信息与蝙

蝠捕食昆虫有什么相似之处?

(二)掌握方法,模拟实脸

1.讲述:18世纪前后,科学家就曾做过实验,蒙上双眼的蝙蝠依

然能够飞行自如,但是如果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的嘴后,它就会

在黑暗中乱撞.这说明蝙蝠在黑暗中飞行自如与眼睛无关,而是与它

的双耳和嘴有关系.蝙蝠究竟是怎样在夜晚捕食昆虫的?让我们通过

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2.观察:(出示超声传感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超声传感器构造,

认识超声传感器的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等.

3.讲解:(播放实验方法视频)讲解实验方法.

(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将飞虫模型放置在传感器前方,观察

显示的数据.

(2)前后移动小飞虫模型,观察数据的变化.

(3)遮挡超声波传感器.移动小飞虫模型,观察数据的变化.

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

动手册》第9页中.

5.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当小飞虫模型放置在传感器前方时一,我们能够通过显示屏看到

小飞虫模型到传感器探头的距离数据;当前后移动小飞虫模型时,我

们发现小飞虫模型会随着小飞虫模型与传感器探头距离的变化而变

化;当用胶带遮挡超声波传感器探头时,我们发现不管怎样移动小飞

虫模型,显示器的数据都不会发生变化.)

6.小结:当传感器发射探头发射的超声波遇到小飞虫模型时,会

将超声波反射回来,接收探头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后,会计算出

小飞虫模型到传感器探头的距离.

(三)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讨论:

(1)超声波实验与蝙蝠捕食有哪些相同点?

(2)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蝙蝠发现并捕食昆虫的过程.

2.引导: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推想结果,你们的推想对

吗?让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蝙蝠的,将科学家

研究的结果用流程图记录下来.

3.阅读:学生在小组内阅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并将分析的结

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

4.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探究结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并进行相互评价.

5.小结: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从喉部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

超声波,当这种超声波碰到飞行中的昆虫或前方的物体时,会反射回

来传入蝙螂耳内,它就能判断出食物或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了.

6.作业:课后搜集有关雷达的发明、发展及其工作过程的相关资

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播放士兵使用雷达发现敌机的视频)同学们,你们知

道士兵是通过什么仪器发现敌机的吗?关于雷达你想知道什么呢?

2.提问:雷达是利用什么科学原理发明的?是怎样工作的?与蝙

蝠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L引导:同学们课前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途径搜集了有关雷

达的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这些资料或教材28页的资料,然

后按照雷达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工作过程对资料进行分类.将主要内

容概括成一个关键词,用时间轴记录雷达的发明与发展历程,用流程

图记录雷达发现目标的过程.

2.阅读:学生分组阅读并整理资料,将阅读的结果记录在《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4.讨论:

(1)科学家利用什么科学原理发明的雷达?雷达是怎样工作

的?

(2)雷达与蝙蝠有什么异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5.小结:蝙蝠使用超声波进行定位,雷达使用电磁波定位,两者

从原理上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它们发现与定位目标的过程非常相

似,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雷达是模仿蝙蝠发明的.不过,科学家发明雷

达的时间比认识蝙蝠使用超声波定位的时间要早.这并不影响雷达与

蝙蝠的相似关系.像雷达这样,很多发明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类似的

原型.雷达要解决的问题,自然界的一些生物其实早已解决得非常完

美,因此研究大自然能给人类很多启示.从某种程度上说,大自然是

人类的老师!

(三)应用拓展,制作模型

1.引导: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发明能在自然界找到类似的原型呢?

照相机的结构与眼睛的结构非常相似,让我们制作一台简易照相机来

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2.出示制作方法:(1)在小纸盒的一端挖个孔,安装上凸透镜.

(2)去掉大纸盒的底,用双面胶粘上半透明纸(或毛玻璃).

(3)将两个纸盒插接在一起.

(4)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将"镜头"朝着光线明亮的地方,前后

移动小纸盒,使其在半透明纸或毛玻璃上形成比较清晰的图像.

3.制作:学生制作简易照相机,并进行"照相〃.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学生先在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简易照相机,再在全班进

行交流与评价.

5.小结:(出示眼睛的结构图)照相机的结构与眼睛的结构非常

相似,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盒子相当于眼球,半透明纸相当

于眼睛的视网膜.可见,照相机也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类似的原型一一眼

睛.

教学反思:

第8课生物的启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粘扣与苍耳果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仿生.

3.能列举2—4种仿生产品.

科学探究

1.能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

2.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粘扣等仿生物品的信

息.

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4.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

5.能采用实验报告、幻灯片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L能对仿生的过程和类型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1.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推动仿生技术发展的动

力.

2.能说出仿生产品方便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L引导:自然界中的生物有许多独特的本领:人手能够灵活地拾

取细小的物品;鱼儿能够在水中自由地游泳;苍耳的果实能够挂在动

物的皮毛上,四处为家……

2.提问:苍耳的果实为什么能够挂到动物的皮毛上?它能够给人

们什么启示呢?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研究苍耳果实的特点.

(1)掌握方法.

①讲解:A.用放大镜观察苍耳果实和羊毛织物的特点B将羊毛织

物平放在桌面,把苍耳果实按在羊毛织物上C向上拉起苍耳果实,观

察有什么现象.

②注意事项:学生可轮流测试,活动要安静、有序.

(2)实验观察.

学生按要求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

动手册》第10页中.教师巡回指导.

(3)得出结论.

①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活动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②讨论:想一想,苍耳果实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粘到羊毛

织物上不易掉下来?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③小结:苍耳果实上的刺有倒钩,很容易钩住织物上的纤维,因

此不容易掉下来.

2.研究尼龙粘扣的特点.

(1)引导:你见过尼龙粘扣吗?它与苍耳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吧.

(2)讲解实验方法:①用放大镜观察粘扣上下两层的特点.②将

尼龙粘扣上下层对齐,按压,并平放在桌面.③向上拉起粘扣上层,

观察有什么现象.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

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中.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活动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讨论:苍耳果实与尼龙粘扣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结构上

有什么相同点?

(6)小结:像粘扣这样,通过模仿某一生物的结构、功能、行

为等特征,来发明创造新产品的科学方法就是仿生.鲁班根据锋利的

锯齿形叶子发明锯子,这也是仿生.仿生产品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类

似的原型.

3.认识各种各样的仿生.

(1)提问:生活中有许多科技产品都是仿生,那么仿生有几种

类型?仿生又有什么作用呢?

(2)阅读:学生在小组内阅读课前搜集的资料或教材32页的资

料,并进行整理.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

修正.

(4)讨论:这些仿生产品分别模仿的什么生物?它们模仿了生

物哪个方面的特点?仿生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仿生有什么作用?

(提示: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学会尊重证

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反复求证,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学生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0页中

(5)小结:常见的仿生有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色

彩仿生等.仿生学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发明创造的进程.

(三)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L引导:人脑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结

构与功能,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现在,人工智能(AI)与仿生机器人

迅猛发展.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课下查阅有关资料,制

作一份幻灯片,或者动手搭建一个仿生机器人.

2.制作:学生阅读有关仿生机器人的资料,并制成幻灯片,或者

动手搭建一个仿生机器人.(建议课下完成)

3.展示:教师择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反思:

第9课漂浮的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L能说出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沉在水底的材料,漂

浮能力弱.

2.能举例说出改变某种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

3.能说出船的主要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船的特点.

4.能说出船的发明在自然界中的原型,并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

原理发明各种舰船的事例.

科学探究

1.能从船的漂浮状态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

题.

2.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

3.能通过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4.能用科学语言、实验报告、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

探究结果.

5.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材料的漂浮能力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材料漂浮能力的实

验.

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船的发明与发展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方便了人们的生

产和生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出示小木船和大型轮船图片)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各

种各样的船,有的是小船,有的是大型轮船……船是水路运输的主要

工具,它能够运送大量货物或旅客,方便人们生活.

2.提问:这些船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不同材料的船为什么

都能够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L认识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

(1)提问: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由各种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

的漂浮能力有什么不同呢?

(2)讲解:(出示实验材料)我们把大小、形状相同或质量相同

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分别轻轻地平放入水中(教师演示或视频演示实

验方法),观察有什么现象.

(3)实验: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

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

(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讨论:浮在水面上和沉在水底的物体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

的?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6)小结:像木头、塑料等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

像铁、橡皮泥等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弱.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

不同.

2.探究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条件.

(1)提问:软陶泥(金属片、橡皮泥)是沉在水底的,用什么

方法能让它浮在水面上?

(2)设计:学生在小组内设计实验,形成统一的方案.

(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

修正.

(4)引导: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实验方案,这些方案能让软陶

泥浮在水面上吗?让我们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

点: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②按照实验方案,依次进行实验;③保持

桌面清洁.

(5)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

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教师巡回指导.

(6)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

评价.

(7)讨论:分析实验方法与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我们能够得

出什么结论?

(8)小结:软陶泥沉在水底,是因为它的漂浮能力比较弱.为了

使它浮起来,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在不改变软陶泥轻重的情况下,

可以改变它的形状,比如把软陶泥捏成碗形、船形或者盒形等;在软

陶泥形状和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它的重量,比如挖空软陶泥

块;在软陶泥体积、形状和轻重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于其他漂浮

能力强的材料,比如将软陶泥粘在塑料泡沫板上.

(三)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1.讨论:想一想,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如木块),用什么方法能

增强其承载力?

2.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3.作业:课后搜集有关船的发展史的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引导:通过实验,我们认识了材料的漂浮能力和改变物体沉浮

状态的方法.人们运用这些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造出各

种各样的船.

2.提问:船是怎样起源并发展的?不同时期的船分别是用什么材

料制造的?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二)掌握方法,阅读资料

1.讲解:阅读资料时,要快速浏览,找出资料中与问题有关的词

句,并用笔勾画出来或做上标记.

2.阅读:学生阅读课前搜集的资料或教材中的资料,并将阅读结

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

(三)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L汇报:指定学生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2.讨论:

(1)船是怎样起源并发展的?科技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2)船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船分别是用什么

材料制造的?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3)为什么钢铁造的轮船不仅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大量货

物?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3.总结:船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简单木船时期,代表船是

独木舟;木质帆船时期,代表船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大型木质帆船;蒸

汽机船时期,代表船是结构复杂的大型钢铁蒸汽机船;现代舰船时期,

代表船是结构非常复杂,运载能力更强、技术更先进的各类潜艇和轮

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钢铁巨轮

由于采用了新型的金属材料、复杂的船体结构和先进的造船技术,因

此这些钢铁巨轮不仅能够浮在水面上,而且还能承载大量的货物.船

的发展趋势是:材料由单一到多样,结构由简单到复杂,造船技术越

来越先进,船的承载能力也越来越强.

(四)拓展应用,设计制作

1.引导:我们运用有关船的知识,来设计制作一艘小木船.比一比,

看谁制作的小木船精致美观,承载的物体多.

2.讲解制作方法:

(1)制作船体.把冰糕棍照图排列在一起,然后用白乳胶或万能

胶进行粘连.粘连时要均匀地涂抹胶水,并稍用力夹紧,以确保组成

船体的冰糕棍能够紧密地粘在一起.

(2)安装桅杆.先确定摆放桅杆的位置,并用笔做好标记,再用

胶水把冰糕棍粘成桅杆的形状.

(3)粘贴船帆.用厚塑料纸(或其他彩色纸)制作船帆,并粘贴

在桅杆上.

(4)美化装饰.等胶水干透后,用彩色笔在船帆上绘制装饰图案.

3.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小木船.教师提示学生使用工具要注意安

全.

4.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与评价.

5.思考:想一想,还能制作什么样的小木船?怎样提高它的承载

力?

教学反思:

第10课工程师的发明创造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举例说出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事例.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屠呦呦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

精神.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工程师与发明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提出可探究的科

学问题.

2.能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工程师与发明家

发明创造的信息.

3.能用科学语言、资料卡、记录表、时间轴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并表述探究结果.

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5.能采用资料卡、记录表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果.

6.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工程师与发明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表现出浓厚的探究

兴趣.

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

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

1.讲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工程师与

发明家.比如: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袁隆平

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和电

灯……他们的这些发明创造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知道

工程师与发明家是怎样进行发明创造的吗?

2.提问: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什么科学原理进行了哪些发明创

造?他们具有哪些科学精神呢?

(二)获取信息

1.引导:(出示工程师与发明家的图片)你认识这些工程师和发

明家吗?他们取得了哪些成就?让我们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电视

等途径搜集整理这些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科学些工程师与发明家利

用科学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

2.讲解:阅读资料时,要快速浏览,找出资料中与问题有关的词

句,并用笔勾画出来或做上标记.如工程师或发明家的姓名、国家、

身份,利用什么原理进行了哪些发明创造及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

响.

3.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整理课前搜集的资料,并记录

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

4.呈现:(出示教材38—39页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案例)将整理

的信息采用资料卡、图表等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三)得出结论

L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2.讨论:

(1)这些工程师与发明家利用什么科学原理进行了哪些发明创

造?

(2)这些发明创造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3.小结:人类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工程师与发明家,他们的

发明创造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有些重大的发明直接引发

了科技革命,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瓦特利用能量转换的

原理改良的蒸汽机,将人类带入工业时代;爱迪生利用材料的导电性、

导热性等原理发明的电灯,将人类带入电力广泛应用的电气时代;

冯・诺依曼利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发明的计算机,将人类带入

信息时代……

(四)应用知识

1.引导: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著名的工程师与发明家的研究过

程,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我们可以选择喜欢的工程师与发明家,将

他们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事例,制成海报、图册或幻灯片,并在

社区、学校进行宣传.

2.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将工程师与发明家的事例,制成海报、

图册或幻灯片.

3.展示:指定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作业:

(1)课下在学校或社区宣传工程师与发明家的事例.

(2)课下搜集有关屠呦呦发现并研制出青蒿素历程的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引导:2015年,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

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

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2.提问:屠呦呦是怎样发现并研制出青蒿素的?我们应该学习屠

呦呦哪些科学精神呢?

(二)获取信息

1.引导:课前,我们搜集了屠呦呦发现并研制青蒿素历程的相关

资料,下面我们通过阅读、整理这些资料,来获取科学事实.

2.阅读:学生在小组内阅读、整理资料,并将阅读结果记录在《科

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教师巡回指导.

(三)得出结论

2.讨论:

L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1)屠呦呦是怎样利用科学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

(2)我们向屠呦呦学习哪些科学精神?

3.总结:屠呦呦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从中国历代2000个药方中,

筛选出青蒿这种草药,并采用低沸点实验法原理,经过191次实验,

终于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一一青蒿素.我们要学习屠呦呦几十

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永不放弃、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锲而

不舍、知难而进的求真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凝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