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_第1页
专题1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_第2页
专题1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_第3页
专题1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_第4页
专题1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热点题型一修辞手法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此句采用了比较(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学科网【提分秘籍】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识别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较、夸张、借代、双关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掌握古诗歌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提高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修辞作用例如比喻描绘意象更加形象生动,表达意象的情态特征。李白?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双关双关的使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能加深寓意,给人深刻印象。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热点题型二表达方式例2、(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短途②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清楚。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提分秘籍】根本表达方式有表达、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重点考查描写、抒情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方法归纳】eq\x(一指)―→指出诗歌中记叙、描写、抒情手法的根本特点eq\x(二联)―→联系具体内容,阐释该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eq\x(三赏)―→赏析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等的作用【举一反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词的下片中,“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邈远的笛声,突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热点题型三表现手法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注】①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赏析这首诗比照艺术的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比照,震撼人心。学科网【提分秘籍】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含义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用典、比照、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等。常考的几种表现手法:手法解说例如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根底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衬托衬托分正衬与反衬两种。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假设为工。(李纲?望江南?)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根底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比照相互比较两种事物使形象更鲜明,衬托映衬更突出,揭示主旨更深刻,使人感受深切。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假设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举一反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以下问题。青玉案贺铸①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卑微。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里运用了渲染的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学科网热点题型四构思立意例4、阅读下面这首词,答复以下问题。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提分秘籍】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表达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铺垫、抑扬等。1.卒章显志。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诗歌的主旨。2.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3.以小见大。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4.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答复。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5.抑扬抑扬是对要表扬的人或物先写其缺乏,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方法归纳】步骤一: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步骤二: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步骤三: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举一反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大酺[注]杜审言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注】大酺:指的是百姓聚集在一起饮宴。古时国家有“吉庆〞事,允许百姓聚饮。王夫之称赞此诗的第三联妙在“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你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传神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颈联借景抒情。梅花飘落,柳叶新发,正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皑皑“白雪〞,阵阵冷香,青青柔条,丝丝暖意,形成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春,既使万象更新又给人以希望。柳遇好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学科网1.【2021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以下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参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答案】〔1〕A〔2〕B〔3〕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②?游山西村?还表达出深刻的哲理。【解析】〔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可根据常见的诗歌赏析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B项,“横笛〞“闻声〞属于听觉;“红旗〞“雪〞属于视觉描写,故符合题干要求,所以选B。【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可根据两首诗歌的标题、诗歌注释、作者等来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然后抓住诗歌关键词,从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分析作答。例如两首诗歌都描写了西村的自然风景之美,由此可得出作者对西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然后再根据作者不同时期的心境,联系写作背景分析其不同点。【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02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气氛,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2〕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解析】没镞。视之,石也。〞单人独骑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可见筋力之健。李广如此健者而被废弃,又可见当时朝政之昏暗。“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写的是?史记?中以下记载:“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进一步说明朝政之黑暗。【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学科网3.【202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答复以下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答案】〔1〕比较、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2〕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学科网【解析】〔1〕“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运用了比较和排比的手法,意思说诗人顿时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诗人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排比的手法写出了风雪的劲猛,渲染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2021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以下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为哪一项〔〕。〔1分〕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答案】〔1〕D〔2〕D〔3〕答案例如: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解析】〔1〕此题选D项。古诗词中的对仗,要考虑到词性、平仄等因素。A项中“白雪〞与“清江〞,词性相对,颜色“白〞对“清〞,名词“雪〞对“江〞。B项中“诸弟〞对“一身〞,“诸〞“一〞都是数字相对。C项中“供多病〞与“答圣朝〞动宾结构相对。D项中“极目〞与“萧条〞词性不相对。因此选D项。【考点定位】正确识记古诗词中的对仗知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学科网〔3〕题干要求明确,首先是全诗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解答。情感上应从诗句中表现情感的词语中概括。从“诸弟隔〞“涕泪〞“供多病〞“答圣朝〞“不堪人事〞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思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就是要求学生结合全诗的每一联思考。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思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奉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2021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答案】〔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这是一道理解诗中词语并说明情感的题目,首先答出表层的含义,然后分析暗含的情感。【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望汉江

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1\*GB3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缺乏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答案】〔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时机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学科网【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答复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根底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2〕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2〕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只要考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2021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内宴奉诏作曹翰=1\*GB3①三十年前学六韬=2\*GB3②,英名常得预时髦=3\*GB3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4\*GB3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答案】〔1〕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说明作者成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说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决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2〕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解析】〔1〕此题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这一知识点。诗歌的语言历来“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要多角度加以剖析,应从形式到内容、由表及里的阐述。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说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分析时要结合诗句内容,结合语境。如用“弱〞“昏〞,抓住“尚〞“犹〞,可以理解为:臂力虽然衰弱了,“尚嫌弓力软〞还是感觉弓的劲头不够,“眼昏犹识阵云高〞两眼虽然有些昏花,但还是能排兵布阵,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虽然发现自己身体的衰老,但不服输,还想冲锋陷阵,报效国家。而用“健〞“明〞,可以结合“三十年前〞,知道作者此时已经年老,但他感觉自己依然是“臂健〞“眼明〞,与三十年前没有什么区别,身体如此,精神、志向也如此,未曾改变过。学科网【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202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3分〕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4分〕①以比照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比照,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比照,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渐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①。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①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学科网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假设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假设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5.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①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②,爱杀江南。注:①芰:菱角。②飐:因风而颤抖、飘扬。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张在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答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比照)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趋之假设鹜来反衬(衬托、比照)老柏树在春风到来之时保持着原有的姿态,突出了老柏树的超然物外、沉着淡定,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受环境影响,淡定沉着精神品质的赞叹。(答“双关〞“象征〞“托物抒怀〞,言之有理亦可。)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南歌子贺铸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注: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词人。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作者志向远大,才气纵横,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下僚。词的下片写了哪些生活细节?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