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推广虚火上升:不问效果何谈营销_第1页
移动推广虚火上升:不问效果何谈营销_第2页
移动推广虚火上升:不问效果何谈营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推广虚火上升:不问效果,何谈营销?

未来是移动互联的天下,这是公认的趋势,但很多人只看到趋势,却无视这一论断中隐去的定语:对企业来说,可监测、可追踪的移动营销才是王道。如果不算没成气候的HTML5,移动营销差不多≈APP营销,而且广告市场比用户市场跑得更快,在前瞻、占位和攀比心理的共同刺激下,已经到了“没有千万的装机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程度,淘宝4个平台的移动客户端合计下载过亿,大众点评逾4000万,2000万俱乐部有京东、携程、去哪儿、美丽说、艺龙等等,至于微博、微信、UC之类的平台型应用和墨迹天气之类的工具型应用,就更是天文数字了。APP营销的产业链之所以成熟,是因为丰俭由人,急功近利的可以选择违和到立等可取的刷榜,步步为营的可以试试Banner和积分墙,总有一款适合你。APP营销就这么火起来了,甲乙双方男欢女爱,一拍即合,可惜婚前检查没有跟上,培育出何种结晶尚未可知。毕竟,乔帮主创造的APP生态链与传统互联网并没有多少相同的DNA,两者的用户体验、交互方式天差地别,更别说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都没有一款哪怕像Alexa那样作弊成灾的监控工具,而AppStore的开发者后台只有直观数据,至于国内的Android第三方平台,你懂的。移动营销与网络营销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效果分析,基于营销的转化和成本分析,基于体验的用户行为分析。所不同的是,传统网络的监测工具已经非常成熟,如果对技术力量深怀信心大可自己开发,有钱的可以选Omniture、Webtrends,有想法的再加个Autonomy,喜欢免费的有GA和百度统计,最不济还有CNZZ。移动营销就比较惨淡了,你是金主,但还是不得不接受乙方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事实。在移动营销时代,广告主那句说滥了的名言似乎又在耳边响起:“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白扔了,但我不知道白扔的是哪一半!”MillwardBrown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广告主认为移动营销最大的挑战来自效果监测。在国外,这是科技巨差距和创业公司一样头疼的问题,而在国内,类似友盟、秒针和国双这样的第三方监测公司正在用平台对接的SDK(开发者工具包)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它的原理很简单,所有与广告相关的数据将可以量化、追踪和评估,这其实是传统网络监测工具在移动端的移植。对第三方监测公司来说,推广SDK是鱼与熊掌兼得的好生意。SDK要产生价值,必须兼容更多的广告平台,但这其中牵涉太多的利益纠葛和口水官司,即便最强大的监测公司也力有未逮,而借助广告主的力量推动广告商接受SDK,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这是一个联手净化市场的过程,广告商是其中被动的一环,接受SDK意味着扯下最后一块遮羞布,裸裎相见,不接受则是后患无穷,特别是当监测公司拿到广告主的12道金牌之后,拒绝无异于自杀。当然,在移动营销的CPA已经做到白菜价的今天,即便是品牌广告主,单纯考量CPM和CPC的也已经不多,广告商如果对效果有信心,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对于广告主来说,SDK提供了鉴别力美、多盟、安沃、有米们的火眼金睛,你可以从数据角度重新认识Banner、积分墙、插屏这些广告形式了,但这仅仅解决了营销层面的表象问题,从展示到点击再到转化仍是一个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过程,只有把广告流量与APP的下载、激活、存活、用户行为和转化完全打通,才能精算ROI并真正提升用户体验。传统PC广告用了10年才让广告主接受并认可,移动营销的崛起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