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③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由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⑤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电影设置了科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⑥同时,奇幻电影需要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借助数字化手法与超自然影像来传递古老的东方智慧,重新建构新的宇宙观、天下观、价值观与和谐思维、一体思维等理念,较好地实现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艺术性与娱乐性等之间的关系,成为新的国产电影市场的生长点。

(摘编自李娟《奇幻电影中的文学叙事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电影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B.奇幻电影通常将人、神、妖等放置在共生共存空间中,试图实现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救赎。

C.奇幻电影通过传达传统经典故事中原有的心理情感来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警醒了人们,促使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例子来论证奇幻电影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

B.第③段作者提出了奇幻电影也可以将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作为新的叙事空间的观点。

C.第④段以“西游系列”的改编为例,论证了奇幻电影要在主流价值与市场之间寻求共赢。

D.第⑥段总结全文,着重指出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应成为奇幻电影市场新的生长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传说、神魔故事采用多元化视角反观人生,因而常成为奇幻电影的文学叙事母题。

B.在对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时,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可以增加奇幻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C.奇幻电影“西游系列”只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故事情节割裂了内在叙事性。

D.《流浪地球》的成功,表明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才是奇幻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

材料一:

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化景观中不可回避的一道风景,一方面释放出了巨大的文化产能,另一方面,也使得众多的网络写手获得了职业上的归属。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网络文学开启了大众写作的热潮,也在改变着当代文学创作的版图。网络文学属性里的文学性、类型化在传统文学中都不是抽象存在的。由传播技术和社交软件主导下的“对话性”和“社交性”,这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属性和功能的核心所在。有批评者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不高,无法被文学吸纳。网络文学固然存在事实价值领先审美价值的现实,甚至事实价值取代审美价值,但这不是考量网络文学能不能被文学接纳的关键。应该说,网络文学具有较强的吸收与矫正功能,它正在与传统文学形成互融,这是当代文学发生的新现象。网络文学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样的问题仍旧在文学的自身之内,业界对此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需要来自内部的批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的监督。特别是对于有建树意识的网络作家而言,他们也有自我修复的迫切愿望,这是网络文学走向自觉的一个新阶段。网络文学的问题需要学界的包容与正视,这既是一种学术上的关怀,也是对中国民间文学实践的一种尊重。

(摘编自吴长青《网络文学不可止步于“爽点”》)

材料二:

网络文学以全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姿态,为当前文学活动中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然而,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并没有引起当下文学批评界的足够重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呼唤着文学批评的积极介入。尽管网络文学拥有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但是其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影响下,网络文学创作缺乏经典意识。随意复制、拼凑的情况愈演愈烈,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动辄四五部、三四百万字,文本结构单一、内容格调低下、语言粗糙直白的现象屡见不鲜,优秀作品更难得一见。另一方面,在文学生活实利化的生存氛围下,一些网络文学的作者要么专心于表现纯粹的个人私欲,要么致力于表达虚拟的玄幻世界,要么醉心于虚构架空的历史传奇。在点击率的步步攀升中,宽广深厚的现实生活、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至诚至善的人伦情感等内容却稀疏甚至缺失,许多网络文学最终沦为缺乏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涵的文字垃圾。这种情况下,广大读者需要文学批评“别裁伪体”,而广大网络文学作者也需要借助文学批评进行反观和促进。

(摘编自郭国昌《网络文学呼唤文学批评》

材料三:

文学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是人的生存境况。真正的文学家把文学当作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他关心、同情弱者。他把文学创作当作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伟大的伦理行为。他大胆地抨击罪恶,无畏地追求真理,执着地探寻生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文学的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常常被当作一种陈腐的教条和失效的纪律。

(摘编自李建军《文学因何而伟大》)

材料四: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为“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

(摘编自贺绍俊《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

4.下列对“网络文学”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既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能又让众多网络写手获得职业归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B.当前网络文学虽然发展很快,但许多都沦为缺乏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涵的文字垃圾,这是很让人痛惜的。

C.作为当代文学发生的新现象,网络文学有吸收与矫正功能,正与传统文学形成互融,但质量不高,无法被文学接纳。

D.网络文学是新事物,它拥有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优秀的作品更难得一见。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网络文学快速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大众写作风起云涌,当代文学创作的版图发生了改变。

B.在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中,宽广深厚的现实生活,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至诚至善的人伦情感等内容稀疏甚至完全缺失。

C.中国现代文人和中国古代文人一样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

D.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未必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其矛盾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6.请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文人的责任担当的具体内涵。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题。

红梅

川端康成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一边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父亲说:“这颗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我没有这种感觉。”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唉,真讨厌。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

“咦?难道是我——”

女儿在厨房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她全听见了。她是了解真情的。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的确带回来了吗?”母亲好不容易只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准备予以承认似的,可她又说:“不过,我没有看见过呀。”

“我是拿回来了嘛——会不会忘在了车厢里?”

父亲的记忆也发生了动摇。

“怎么会呢——要是忘在车厢里,司机一定会送来的。他绝不会悄悄拿走,是公司的车子嘛。”

“这也是啊。”

女儿忐忑不安。

母亲似乎全然忘却了,这够奇怪的。父亲被母亲这么一说,似乎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这就更加奇怪了。

正月初二那天,父亲乘车兜风,是去过风月堂买了许多糕点回来的。母亲也品尝过了。

沉默持续了一阵子,母亲骤然想起来似的,直截了当地说:“哦,哦!是糯米面小饼!你是买过糯米面小饼。”

“对嘛!”

“有绿豆馅点心,铜锣形馅点心,还有许多糕点,真叫人不好办呐。”

“对嘛。我是买回来了嘛。”

“不过,那种粗点心是在风月堂买的?那种东西。”

“是啊。”

“哦,对了,对了。的确,我把它给谁了。用纸包好,是给人家了……啊,是给谁了呢?”

“对啊,是给人家了。”

父亲如释重负,接着他又说:“是不是送给了房枝呢?”

“啊,对,是送给了房枝。对,我还说让孩子看见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

“是啊,是房枝?”

“唉,确实是那样。是送给房枝了。”

父母的对话暂告一段落。他们感到彼此的谈话一致了,各自都得到了满足。

然而,这与事实也不尽相符。点心并非送给原来的女佣房枝,而是送给了邻居的男孩子。

女儿正在等待着:母亲会不会又像方才那样想起点心到底给谁了呢?饭厅里鸦雀无声,只传来了铁壶的响声。

女儿端上做好的午饭,摆放在被炉板上。

“好了,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父亲说。

“听见了。”

“你妈糊里糊涂,真让人头疼。而且还越来越固执了。好了,平时帮你妈记着点,好吗?”

“究竟谁糊涂?你爸爸也——今天的风月堂话题,我认输了。不过——”

关于房枝的事,女儿欲言又止。

这是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父亲患轻度脑溢血症后,基本上不去公司上班了。

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女儿经常回忆起父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然而,她不曾跟母亲言及。因为她觉得母亲早已把这件事忘却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父母争论的过程中,穿插对女儿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舒缓争论的紧张气氛,使文章的情节冲突趋于平淡。

B.小说先写母亲错漏的记忆,再想起事实,记忆却再次扭曲。这种写法增加了故事的不确定感,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文语言质朴,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主要以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用对话展现鲜明的人物性格。

D.女儿知道内情,最后也没有告诉母亲,在悬而不决的故事中,读者感受到了一家人浓浓的深情。

8.文中“红梅”先后两次出现,有哪些作用?

9.曹禺说:“日人小说确有其风格,而其细致、精确、优美、真切,在我读过的几篇中,十分明显。”川端康成的作品鲜明地体现了日本小说的语言风格,请选取其中两点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权悲感未视事,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B.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C.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D.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书,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字体,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B.“察孝廉,举茂才”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察举制的主要科目,孝廉指孝顺父母、品行方正之人。茂才即秀才,汉时因避刘秀讳改称茂才,与后代科举中的“秀才”意同。

C.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张衡传》中有“视事三年”语,其中“视事”意即为此。本文中“权悲感未视事”指的是孙权因为哀痛兄丧不能亲自办公。

D.幅巾,是指用一块帛巾束首,是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用葛布制成,称为“葛巾”,多为布衣庶人戴用;用细绢制成,称为“缣巾”,多为王公雅士戴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昭年少好学,素有才名。他二十岁时被推荐为孝廉,后来又被推举为秀才,都没有接受,甚至因不应召而遭到捕系。

B.张昭受孙策礼遇,并被委以重任。孙策待他犹如并肩共事的旧友,军政大事全都托付给张昭办理,临终时又让他辅佐孙权。

C.张昭忠心耿耿,直言敢谏。孙权冒险射虎,饮酒作乐,他都毫不留情地批评,孙权都接受了他的批评并立即改正,但也据此认为张昭不堪丞相之职。

D.张昭甚有威仪,受百官拥戴。他曾两度被群臣推举为丞相人选,虽然孙权认为他不能胜任丞相之职,但对他仍敬畏有加。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

(2)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所以只好到江边去汲取。

B.领联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里,再用小水杓将江水舀人煎茶的陶瓶里。

C.第五句写煎茶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第六句说斟茶,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诗人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显得十分形象、逼真。

D.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15.“自临钓石取深清”句,看似只是平淡的叙事,实则用意颇工,内涵丰富,请分析该句内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表明秦国对六国的巧取豪夺连一丝毫都不放过,致使天下人“_________”,最终秦国灭亡。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______,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3月26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责担当的重要一页。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提出中国经验,介绍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来自中国的“四点倡议”,(),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发挥的_____作用,为世界各国合力战胜疫情注入了正能量,带来了新希望。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_____,中国基于本国业已取得的抗疫经验积极支援他国,推动国际合作。中国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派遣医疗专家组,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近20场经验分享视频会议,让世界同感中国_____的情怀、天下为公的胸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日前建设性爆发同甘共苦

B.目前创造性爆发同甘共苦

C.日前创造性暴发患难与共

D.目前建设性暴发患难与共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

B.既兼顾世界经济发展又强调加强疫情防控,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以团结合作为基调

C.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