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燃料及燃烧计算解析课件_第1页
2-燃料及燃烧计算解析课件_第2页
2-燃料及燃烧计算解析课件_第3页
2-燃料及燃烧计算解析课件_第4页
2-燃料及燃烧计算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2.2燃料的燃烧计算

返回第二章燃料及燃烧计算§2.3锅炉运行时烟气分析及其应用§2.1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第二章一、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燃料(g、y、q)

可燃成分:高分子化合物,成分C、H、O、N、S

不可燃成分:多种矿物质

灰分,水分.(杂质)1.碳(C):主要的燃烧成分,约占50~95%,kJ/kg。纯碳燃点高,燃烧缓慢。燃料中的碳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氢(H):重要的燃烧成分,煤中约占2~8%,kJ/kg。十分容易着火,燃烧迅速,易爆。液体和气体燃料氢含量较高约占从百分之几到几十不等。3.硫(S):是燃料中的有害成分,约占可燃成分的0~8%,10900kJ/kg,燃烧后的产物是§2.1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SO2、SO3,与水蒸汽相遇会生成亚硫酸和硫酸。1)SO2、SO3排放造成大气污染2)锅炉尾部受热面造成低温腐蚀4.氧和氮氧和氮是可燃成分中的内部杂质。氧约占~40%,含氧量随煤化程度增高而明显减少。氮主要以有机氮形态存在,约占0.5~2%。高温高压条件下燃烧生成NOx,有害。第二章§2.1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5.水分(Water、Moisture):燃料中的主要杂质,约占5~60%。1)水分进入炉内吸热汽化成水蒸汽,对燃烧不利;2)

在烟气露点时,水蒸气与SO2、SO3生成亚硫酸和硫酸,造成低温腐蚀;3)

6.灰分(Ash)燃料中主要不可燃的矿物杂质成分,与成煤条件、开采方式、运输条件1)可燃物减少,,着火困难,灰渣量增加,运行操作繁重;2),炉内易结渣,使受热面传热恶化,3)

第二章§2.1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二、燃料成分分析数据的基准及换算1.燃料成分表示方法C+H+S+O+N+W+A=100%1)应用基(y)——以进入锅炉房准备燃烧的煤为分析基准.燃料的应用基成分是锅炉燃用燃料的实际应用成分,用于锅炉的燃烧、传热、通风和热工试验的计算。2)分析基(f)——在实验室条件下(室温20℃,相对湿度60%),风干后的煤样作为分析基准.3)干燥基(g)——除去全部水分后的煤作为分析基准4)可燃基(r)——将变化较大,对燃烧不利的杂质灰分和水分除去后的煤作为分析基准C+H+S+O+N=100%第二章§2.1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4)可燃基——将变化较大,对燃烧不利的杂质灰分和水分除去后的煤作为分析基准

燃料的可燃基成分不再受水分和灰分变化的影响,是—种稳定的组成成分,常用于判断煤的燃烧特性和进行煤的分类的依据,如可燃基挥发分Vr。煤矿提供的煤质成分,通常也是可燃基各组成成分。上述基准的换算关系如图2-12.燃料成分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1)换算方法

2)换算系数k:见平衡4表2-13.全水分计算方法全水分是分析基水分和应用基风干水分之和,由于其基准不同,需换算: %或 %第二章§2.2燃料的燃烧计算基本假设:

1.空气、烟气均为理想气体,每kmol体积等于22.4Nm3;2.空气中只有O2和N2成分,其容积比为:;

3.每kg燃料都是在完全燃烧的条件下计算。

一、理论空气量及过量空气系数1.理论空气量的计算第二章§2.2燃料的燃烧计算理论空气量的经验计算公式:pp262.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量和漏风系数1)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时实际供给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炉膛出口处过量空气系数为平均值,与燃烧设备、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等有关。层燃炉;室燃炉

2)实际空气量:

Nm3/kg3)漏风系数锅炉运行时,炉中处于负压工作状态,炉外冷空气从炉墙、门孔几个受热面贯穿墙处漏入炉内,使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烟烟气流程逐第二章§2.2燃料的燃烧计算渐增大,其值为:

各受热面漏风量:

Nm3/kg二、燃烧生成烟气量完全燃烧时烟气成分是:CO2、SO2、H2O、O2、N21.理论烟气量的计算(α=1)——不含有O2

Nm3/kgNm3/kg(四个来源)

Nm3/kg第二章§2.2燃料的燃烧计算理论烟气量的经验计算公式:pp.27~28

2.实际烟气量的计算(α>1)——含有过量O21)过量空气中氧容积:

Nm3/kg2)过量空气中氮容积:

Nm3/kg3)过量空气中水蒸汽容积:

Nm3/kg4)实际烟气量——理论烟气量与过量空气之和Nm3/kg三、空气和烟气的焓

第二章§2.2燃料的燃烧计算1.理论空气的焓——每kg固体(液体),每Nm3气体燃料燃烧时所需理论空气量,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

℃所需要的热量,单位kJ/kg

kJ/kg(查表2-10)

2.理论烟气的焓——每kg固体(液体),每Nm3气体燃料燃烧后所生成理论烟气量,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所需要的热量,单位kJ/kgkJ/kg式中

等由表2-10查取(pp.29)

3.实际烟气焓1)烟气中过量空气的焓:

kJ/kg2)实际烟气的焓:

kJ/kg

第二章§2.2燃料的燃烧计算afh——入炉燃料灰分随烟气带出的灰分重量比,称飞灰份额,层燃炉afh=0.2~0.3,煤粉炉afh=0.85~0.9。只有当燃料中灰分很大时,才需加以考虑,即:

:第二章§2.3锅炉运行时烟气分析及其应用一、烟气分析的目的在锅炉运行时,通过烟气取样分析,计算出CO、、,从而了解和掌握锅炉实际燃烧情况,便于制定合理的燃烧调整及燃烧设备的改进方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有一最佳值:

qmin=q2+q3+q4二、理论上烟气分析成分

1.:每kg(Nm3)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成分:RO2、N*2、H2O*;第二章§2.3锅炉运行时烟气分析及其应用2.: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成分:RO2、N2、H2O、O23.: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成分:RO2、N2、H2O、O2、CO;三、烟气分析仪器及测定1.烟气分析仪

1)奥氏分析仪

KOH或NaOH溶液吸收RO2,(%)

焦性没食子酸的苛性钾溶液吸收O2及RO2,(%)

氯化亚铜氨溶液吸收CO及O2,(%)第二章§2.3锅炉运行时烟气分析及其应用2)色谱层析仪

3)红外线烟气分析仪2.测定:(由锅炉实验完成)

四、烟气成分测定的计算

1.; 2.3.;4.五、烟气分析结果的应用1.烟气量的计算第二章§2.3锅炉运行时烟气分析及其应用Nm3/kg2.烟气中CO含量的计算1)燃料特性系数——只与燃料的可燃成分有关,与燃料的水分、灰分无关,也不随应用基、分析基、干燥基即可燃基等而变化。

2)不完全燃烧方程式

3)CO含量的计算%第二章§2.3锅炉运行时烟气分析及其应用4)不完全燃烧RO2的计算%

5)完全燃烧方程式

6)在理论空气下完全燃烧时,,,则

%3.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