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实战模拟【带答案】_第1页
2021-2022年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实战模拟【带答案】_第2页
2021-2022年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实战模拟【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实战模拟【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

A.《春秋》B.《论语》C.《左传》D.《战国策》

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A.仁政和王道B.仁与礼C.严刑和峻法D.无为而无不为

3.《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

A.横征暴敛B.草菅人命C.好烦其令D.贪赃枉法

4.《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B.九·一八事变前后C.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D.解放战争前期

5.《都江堰》体裁属于记叙文中的()

A.寓言B.人物传记C.游记D.笔记

6.屈原的创作风格是()

A.现实主义B.古典主义C.写实主义D.浪漫主义

7.东坡居士是指()

A.辛弃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苏轼

8.以下哪篇是钱钟书的文学作品()

A.《纪念傅雷》B.《吃饭》C.《牡丹的拒绝》D.《钓鱼的医生》

9.《枕中记》设定的时代背景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秦代

10.下列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沈从文B.胡适C.朱自清D.施蛰存

1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属于()

A.笔记小说集B.元杂剧C.现代白话小说集D.文言短篇小说集

12.下列不属于孟子散文特点的是()

A.循循善诱B.长于譬喻C.善用典故D.欲擒故纵

13.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A.柳宗元B.韩愈C.苏轼D.欧阳修

14.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A.《春秋》B.《左传》C.《尚书》D.《论语》

15.《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命运特点是()

A.贡献卓越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

1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

B.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C.济南二安是指易安居士李清照和幼安居士辛弃疾

D.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指苏洵、苏轼、苏辙

17.《大学》和《中庸》是()中的两篇

A.《论语》B.《孟子》C.《礼记》D.《国风》

18.下列作品中属于欧·亨利创作的是()

A.《小公务员之死》B.《羊脂球》C.《警察与赞美诗》D.《最后一课》

19.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为()

A.充血、水肿B.风湿性肉芽肿C.黏液样变性D.炎细胞浸润

20.其诗既有质朴自然、冲和平淡,也有金刚怒目一面的诗人是()

A.屈原B.陶渊明C.李白D.王安石

二、阅读理解(10题)21.这段文字体现了孟子哪些治国思想?

22.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3.在鲁迅小说中,以农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是()

A.《孔乙己》B.《伤逝》C.《风波》D.《狂人日记》

24.这段文字从哪两个感知角度来写雨?

25.这两段文字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26.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为什么使作者愉快?

27.部长为什么会摇头?

28.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29.吴中四士不包括()

A.张若虚B.贺知章C.李贺D.张旭

30.①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②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遂置姜氏于城颍。

3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34.但家景总有些黯淡。

黯淡

35.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6.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春秋

37.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38.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39.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行歌

40.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作者说自己记录行旅之感的诗歌颇有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结合文本谈谈你如何理解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

42.在文章结尾,我的泪水为什么会潸然而下?

五、作文题(1题)43.在央视热播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支教老师梁俊带着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小诗《苔》,感动了无数人。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论语》并非孔子所著,而是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2.BB仁义和礼治是孔子思想的核心。A项是孟子的思想,C、D两项分别是法家和道家的思想

3.CC《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进行扰民、残民或害民,典型地表现了封建官吏的好烦其令

4.CC《我用残损的手掌》写成于1942年7月3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5.C《都江堰》属于记叙文中的游记,描绘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

6.DD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7.D

8.BB《纪念傅雷》的作者是施蛰存,《吃饭》的作者是钱钟书,《牡丹的拒绝》的作者是张抗抗,《钓鱼的医生》的作者是汪曾祺

9.B《枕中记》设定的时间是开元年间,即唐玄宗在位期间。从故事中所涉及的神武皇帝(唐玄宗)、高力士等人物也可判定其设定的时代背景是唐代

10.BB1917年,胡适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

11.DD《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12.CC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13.BB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4.D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5.DD作者由我哭小弟到我也哭蒋筑英,再到我也哭罗健夫,进而到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最后到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他们的共同命运是英年早逝

16.B《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唯一一部文学作品,也是清代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因此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的说法是错误的

17.A

18.C

19.BB风湿性病变特点是结缔组织形成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

20.B陶渊明诗歌创作中,田园诗一般表现为自然平淡,以《归园田居》《饮酒》系列诗作为代表。另外,陶诗还有豪迈雄健的一面,表现出金刚怒目的特点,代表作品有《咏荆轲》《读山海经》等

21.首先是民本思想,其次是经济观念和教育理念

22.运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作者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3.CC《风波》描写了因张勋复辟而在江南水乡引起的辫子风波,表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愚昧、保守和精神上的麻木

24.视觉、听觉

25.比喻、拟人、通感

26.因为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27.因为衣领太紧令他难受。不断强化悬念

28.1)①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奠定了全词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②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

29.CC吴中四士包括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又都是江浙一带(古时属吴郡)人,因此合称为吴中四士

30.(3)①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②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31.置:放置,安顿

32.在邦:在诸侯之邦做官

33.工:巧妙,精致

34.黯淡:破败,惨淡

35.以……为仇

36.春秋:指年龄

37.俦:同类

38.壁:营垒,此处用作动词,在……扎营

39.行歌:边走边唱

40.去:通弆,收藏

41.率性而游,寄情自然,陶冶情致,体察风土人情,与山水草木融为一体

42.①孩子虽然年轻却勇敢地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敬意。②父亲舐犊情深,孩子柔情依恋,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43.生若苔花老家的院子里种满了牡丹、玫瑰和月季,看起来热闹非凡。前不久的一天,我蓦然发现在这花丛的缝隙之间竟还有些许极小的花。妈妈说那是苔花,我之前从未见过苔花,心下不禁惊奇,于是驻足,寻了一张小矮凳坐下,细细观察起来。苔花真的很小,颜色也不艳丽,不易被人发觉。这院里或许早有苔花开,只是我以前未曾发觉罢了。记起清代袁枚先生曾有一首名为《苔》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看着眼前这极弱小而又盛开着的苔花,心中竟生出一种神圣的敬意,思绪也就随之弥散开来。苔花的确是极不起眼的,但它开得那样忘我。袁枚先生的诗可能含有谦虚的自喻,所以在尾句中用了学字。在我看来,作成苔花如米小,牡丹一样开也是不错的。同为自然界中的生命,同以绽放为使命,苔花与牡丹本就平等,又何来学?且苔花的生长环境恶劣,并无充足的阳光,更不要说肥沃的泥土了,如若换了牡丹,别说盛开,连活着也是不能的。或许对苔花而言,绽放本就是一种生的使命。难道仅因为不起眼就不应该盛开吗?不艳丽就是不美吗?印度哲人奥修曾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其实绽放本身就是一种神圣而自然的美,它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而不是徒有其表。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生命的个体,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人和苔花一样卑微,但卑微并不是平庸,生命中总有些东西不容轻视和亵渎,让生命绽放是每个人生的使命,也是生的姿态,生的快乐,生的意义。不由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