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的工艺和原理_第1页
水车的工艺和原理_第2页
水车的工艺和原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车的工艺和原理1,做一个大转轮。2,(也就是水流的下游方向45,(便于水槽接水的位置3,将转轮浸入水中一定的深度,大约0。8~1.0米。10(高度比筒车顶部低一些原理:竹筒起到了叶轮的作用:承受水的冲力(由水的动能(提供,获得的能当转过一定角度,原先浸在水里的竹筒(已灌满了水)将离开水面被提升。此时,由于竹筒的筒口比筒底的位置高(这就是筒口要朝着筒车前进方向的原因),竹筒里会存一些水。(此时竹筒开始倒水降低,竹筒里的水就会倒进水槽里。你可以调整水槽的位置,使水槽能够接到更多的水。当你发现筒车旋转太慢,或者提不起水,你要在筒车上装一些木板或竹板,便于筒车从水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动能获得能量(这样处理,由于竹筒出水时的位置与筒车轴线之间的角度更大,筒口与筒底的高差也更大,能够使竹筒内存下更多的水).限,不足以克服被提起的水对筒车的反力矩(或者说:势能。如此往复,循环提水。筒车本身的效率很低,但无需供给动力。,具。筒车约发明于隋唐,唐诗人刘禹锡有《机汲记》加以描述,诗圣杜甫也有“筒灌小园”,“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因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维修方便,其在宋代已广泛流行于民间,直至今日,云、桂、川、甘、陕、粤等地仍使用之。筒车也称流水筒车,水转筒车或简称筒轮,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其主要机构是一个水轮,其原理为: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两个硬桩,制一123可自由转动.大轮轮辐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个个竹筒4,岸旁凑近轮上水筒的位置,设有水槽5,转过轮顶.此种筒车日夜不停车水浇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筒车的水筒与水轮联成一体,既是接受水力的驱动构件,又是提水倒水的工作构件,其机构简明紧凑,设计构思巧妙。《农政全书》中的筒车图 筒车筒车包括戽车、卫转筒车、高转筒车等许多种类。如果在水轮轴外端安装.此“畜力筒车"“高转筒车”,通过两大轮,将低处之水带向高处,结构均巧妙合理,为我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高转筒车可表于水岸陡高之处.“筒索”牛转之机,也可以在水轮轴上附设水转之机.筒车约发明于隋唐,,诗圣杜甫也有“连筒灌小园”,寺庙僧人浇园时,“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因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维修方便,其在宋代已广泛流行于民间直至今日,云、桂、川、甘、陕、粤等地仍使用之。9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五代十国时期,偏安成都的后蜀,在王宫内的摩诃池畔架起高转筒车提水,持续向王宫屋顶浇水降温.南宋筒车不仅在城市、运河的供水中使用,有应用的记载.当时有人写了一篇游记,描述了其在广西兴安的见闻,记下了田野“筒车无停轮,木枧著高格”的景象。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宋史。太祖纪三,.”:“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前仰后俯,转轮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为轮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