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全集文档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全集文档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全集文档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全集文档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全集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2021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21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21〕101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第四条

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七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第八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第九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第十条

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辨识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等内容。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与相关预案保持衔接,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第十四条

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第十五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公布和备案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第二十二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同时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第二十六条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前款所列单位属于中央企业的,其总部(上市公司)的应急预案,报国务院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应急管理部;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本条第一款所列单位不属于中央企业的,其中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本款前述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油气输送管道运营单位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经行政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海洋石油开采企业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经行政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海洋石油安全监管机构。煤矿企业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二)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所列单位,应当提供应急预案评审意见;(三)应急预案电子文档;(四)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第二十八条

受理备案登记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应急预案材料进行核对,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的材料。逾期不予备案又不说明理由的,视为已经备案。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至少每两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的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进行抽查;发现演练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第三十四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第三十五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三)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的;(六)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第三十七条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第四十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第五章

监督管理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工作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重点内容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执法检查。第四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第四十三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二)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的;(三)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四)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五)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的;(六)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依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七章

附则第四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由应急管理部统一制定。第四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

对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科研机构、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编号:W2025制度页数:共15页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暂行)编制人:王飞审核人:李杰批准人:万如铁主办单位:安全环保处发布日期:2021年1月7日生效日期:2021年1月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或者虽没有造成人员伤害,但造成或险些造成经济损失的事故。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第二章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第四条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级别分为:1、险肇事故是指险些造成人员伤害,且造成或险些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事故。2、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1-2人轻伤的事故。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在一个工作日(含1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的伤害。3、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3人以下重伤或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的事故。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的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丧失(按照集团《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2款重伤标准执行)。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5、较大以上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第五条对每起生产安全事故,必须首先确定事故性质:1、责任事故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2、非责任事故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或由于未知领域技术问题引起的事故,及其它非人为责任造成的事故。3、破坏事故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按国家法律,依公安、检察部门侦察结论定性。第三章事故统计第六条事故损失工作日执行《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第七条事故经济损失执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86)。第八条事故类别执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第四章事故报告调查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的当事人或发现人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可以越级上报。第十条事故单位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环保处。公司安全环保处:6691128、6691883、6691598。公司调度:6691400,6691500。发生事故后上报时间不准超过10分钟,并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造成的后果、初步原因分析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以“生产安全事故速报”形式上报公司安全环保处、人力资源处、工会超过规定时间报告的视为补报或拖延不报;隐瞒事故真实情况或以重报轻的视为瞒报、谎报。第十一条安全环保处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依据事故严重级别,需要进行现场勘察的,及时赶赴现场,调查掌握人员伤亡情况,并作好现场勘察记录;如因其它客观原因不能赶赴现场的,由安全环保处驻厂安全管理师勘察现场。第十二条安全环保处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在48小时内通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伤事故在48小时内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死亡和重大死亡事故应在2小时内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同时上报控股公司。如事故伤害人享受特种岗位意外伤害保险的,由人力资源处确认后通知财务处进行办理。第十三条火灾事故由公司保卫处牵头组织调查分析,涉及到人员伤亡的,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上报上级部门,并将事故调查报告移交安全环保处一份。第十四条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时,事故报告、调查、分析统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由伤害人员所在单位立即报告;2、由事故调查组组织调查分析,判定主要责任方;3、事故的各责任方负责起草事故调查报告,并统计上报,同时将有关材料在单位备案。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伤害人,防止事故扩大,同时保护好现场,不得擅自清理现场,因抢救伤害人需移动现场物体时,应做好标记。员工必须做到:1、尽一切可能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制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2、认真保护现场;3、事故调查过程中,应积极配合调查组工作,不得进行“串联”、“串供”、“统一口径”之类的活动。第十六条轻伤事故,由安全环保处组织事故单位、生产、技术、设备、人资等有关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伤以上事故,依据事故性质由安全环保处组织审计监察、保卫、设备、技术、人资、行政处等成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参加事故调查部门,应按事故调查负责人的要求,指定专人在规定时间集中开展工作。第十七条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事故责任者;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5、对事故防范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第十八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第十九条事故调查的程序:1、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和分工;2、调查事故现场、事故前生产情况及事故经过;3、进行必要的技术鉴定和试验;4、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5、分析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处理意见;6、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结案归档。第五章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和经济考核第二十条根据事故性质,属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由事故调查组依据公司《员工奖惩条例》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报公司批准后执行。第二十一条事故经济考核范围:事故单位、事故责任者,事故经济处罚由安全环保处出据经济处罚通知单,报企划处实施。第二十二条对事故主要责任者,视其造成的危害程度按下表进行处理。责任性质处分事故严重程度违章操作由于现场安全隐患、安全意识不强、技术水平差等非违章操作。1.造成他人轻伤或自己重伤扣罚1000元扣罚800元2.造成他人重伤扣罚1200元扣罚1000元3.造成他人死亡扣罚1500元扣罚1200元第二十三条凡属责任事故,对事故责任者给予以下处罚:1、对发生较大以上伤亡事故的单位和责任者的处罚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意见处理。2、发生死亡事故,考核事故单位当月奖金标准的50%,含考核有关责任人和事故所在作业区全部奖金(如有关责任人和事故作业区的全部奖金超过单位奖金的50%,仍按单位当月50%奖金考核,但先考核事故有关责任人的全部奖金,以此类推),在此基础上,对事故单位领导责任者的处罚如下:(1)单位一级正主管扣罚工资3000元,单位一级副主管(含助理)扣罚工资2000元;(2)二级正主管扣罚工资1000元,二级副主管扣罚工资500元;(3)三级主管扣罚工资300元。凡是与事故有关的责任者,由事故调查组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给予适当处罚。3、发生重伤事故,事故作业区当月奖金标准50%;对事故单位领导责任者的处罚如下:(1)单位一级正主管扣罚3000元,单位一级副主管(含助理)扣罚2000元;(2)二级正主管扣罚300元,二级副主管扣罚300元;(3)三级主管扣罚200元。其它有关人员,由事故调查组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给予适当处罚。4、发生轻伤事故,考核班组(横班)当月奖金标准50%;对事故单位领导责任者的处罚如下:(1)单位一级正主管扣罚500元,单位一级副主管(含助理)扣罚300元;(2)二级正主管扣罚200元,二级副主管扣罚200元;(3)三级主管扣罚100元。与事故有关的责任者,由事故调查组根据责任给予适当处罚。5、对发生险肇事故的处罚:根据现场调查分析,按可能造成事故情节严重程度及事故经济损失,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1)险些造成人员伤害,没有经济损失的,考核事故班组(横班)当月奖金标准的10%;对事故单位领导责任者的处罚如下:①单位一级正主管扣罚500元,单位一级副主管(含助理)扣罚300元;②二级正主管扣罚200元,二级副主管扣罚200元;③三级主管扣罚100元。与事故有关的责任者,由事故调查组根据责任给予适当处罚。(2)造成经济损失小于等于10000元的,考核事故班组(横班)当月奖金标准的20%;对事故单位领导责任者的处罚如下:①单位一级正主管扣罚500元,单位一级副主管(含助理)扣罚300元;②二级正主管扣罚200元,二级副主管扣罚200元;③三级主管扣罚100元。与事故有关的责任者,由事故调查组根据责任给予适当处罚。(3)造成经济损失大于10000元且小于等于100000元的,考核事故作业区当月标准奖金标准的30%;对事故单位领导责任者的处罚如下:①单位一级正主管扣罚1000元,单位一级副主管(含助理)500元;②二级正主管扣罚300元,二级副主管扣罚300元;③三级主管扣罚200元。与事故有关的责任者,由事故调查组根据责任给予适当处罚。(4)造成经济损失大于100000元的,考核事故单位当月奖金标准25%,含考核有关责任人和事故所在班组(横班)50%奖金,在此基础上,对事故单位领导责任者的处罚如下:①单位一级正主管扣罚2000元,单位一级副主管(含助理)扣罚1000元;②二级正主管扣罚500元,二级副主管扣罚300元;③三级主管扣罚200元。与事故有关的责任者,由事故调查组根据责任给予适当处罚。第二十四条关于公司临时性工作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调查组将依据公司下发的《关于规范公司临时性工作管理的通知》,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对用工提出单位、派遣单位、承接单位进行职责界定,并参照第二十三条相关规定,追究处理相关责任人。第二十五条各生产单位应加强外协单位和外协劳务的安全监管,外协单位或者外协劳务人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发生死亡事故,生产单位比照公司重伤事故处理;重伤事故,生产单位比照公司轻伤处理。轻伤事故,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考核事故单位直接主管200元。第二十六条对因采购的原材料、工具,各种防护用品等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而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按照第二十三条相关条款,视实际情况追究招标、采购、验收人员及相关领导责任。第二十七条因设计和工艺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而导致人员伤亡,均按以上条款追查处理直接责任者和主要领导的责任。第二十八条因参加集体活动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按第二十四条规定考核。第二十九条公司事故调查组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性质较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依据本办法从重处理。第三十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除严格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和事故领导责任者外,按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对事故所在班组、专业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凡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安全工作放松管理,对事故均应承担责任。第三十一条凡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或补报,均按“严重违反”本办法处理,对事故单位按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相应处罚标准加倍扣罚。第三十二条事故调查组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对及时抢救他人脱险避免伤亡事故发生者,以及及时组织或参加抢救避免事故扩大的有功人员提出奖励意见;报公司审批。第六章事故结案第三十三条坚持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未查清不放过;对事故的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班组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和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结束事故调查后,事故调查报告必须经过下列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结案:1、轻伤事故,自发生事故15天之内,事故单位按事故报告的规范格式形成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报告要有调查组成员签字和单位印章),由事故单位综合室审查,经单位一级正主管审批,报公司安全环保处批复结案;2、重伤事故,由安全环保处根据事故调查组意见形成事故调查报告,经生产主管经理审批,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复结案;3、死亡事故,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成事故调查组调查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公司提出结案请示,经公司生产主管经理审批后,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复结案。第三十四条事故结案后,安全环保处将事故资料全部归档,并填写目录以备查考,根据实际情况,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调查报告;2、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3、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详细材料;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5、物证、人证调查材料;6、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7、医疗部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8、发生事故时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9、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10、事故调查分析会议记录;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第三十五条认真保存和充分利用事故档案,事故档案应永久保存。第三十六条事故结案后,应公布处理结果。第七章事故防范措施第三十七条事故防范措施,应按下列程序拟定:1、事故发生后,必须认真查明在该项生产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物质技术原因、人为的原因和管理原因);2、对这些危险因素和隐患做出全面鉴定,恰当的评价其危险程度;3、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其中包括:设备技术措施,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4、由事故单位负责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事故发生的管理专案,并跟踪落实,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第三十八条在拟定防范措施时,为了摸清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应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1、接受本单位的事故教训,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措施。2、对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过程与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对比,提出改进方案。3、将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与安全技术规程对比,提出改进措施。4、对现有安全装置进行技术鉴定,使其处于有效状态。如对锅炉、受压容器的安全附件、起重机械的过卷。超负荷及行程限制器、各种运输车辆的转向、制动、连接及灯光、音响、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和绝缘设施、避雷和静电接地设施、防护用具、防火装置、漏电保护装置、通风装置以及其它隔离、密闭、抗爆、泄爆、联锁、自控等安全装置,要定期检查测定。5、利用各种技术资料,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及其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对伤亡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发生事故的各种可能性,提出改进措施。又例如对受压容器进行强度校核,确定合适的工作压力。对各种重要的部件的安全系数进行认真校核,防止事故发生等。6、对重要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项目进行严格的监测。如对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在作业场所的浓度分布、粉尘浓度、高温、低温、辐射、静电、漏电等实行有效的监督。第三十九条在防范措施中应当把改善劳动生产条件、作业环境、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放在首位,力求在根本消除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的基础上,提出搞好管理的措施。第四十条必须确定实施各项防范措施的负责人和完成期限;必须落实各项措施,避免重复性事故的发生;并将各项防范措施的要点、负责人、完成期限记入《事故调查报告》。第四十一条在事故防范措施完成后,单位一级正主管及有关人员检查验收。第八章伤亡事故措施复查第四十二条轻伤事故:由事故发生作业区按照措施内容组织整改,事故单位综合室按照整改要求二周内进行复查,并有记录。第四十三条重伤事故:由事故单位按照措施内容组织整改,单位主管领导组织验收,公司安全环保处一个月后组织复查。第四十四条死亡事故:由事故单位按照措施内容组织整改,单位主管领导组织验收,公司事故调查组一个月后组织复查。第四十五条凡按照措施要求复查不合格的单位,均要继续组织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并纳入考核。第九章附则第四十六条外单位在我公司的劳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因“三违”发生安全事故,由劳务输出方负责上报、统计。外埠施工单位、生产外协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按《安全协议》规定执行。第四十七条重伤轻伤界定执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和《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第四十八条本办法未尽事宜以国家及上级规定为准。第四十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原2007年2月13日第五十条本办法经总经理核定后发布,修订时亦同。附件一:安全事故速报表发生事故单位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伤害人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本工种工龄安全教育情况伤害部位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原因分析:预防事故重复发生措施:附件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表1、单位:2、发生时间:3、发生地点:4、事故经过情形:5、事故结果:(1)设备损坏情形:(2)人员受伤情形:姓名:职工编号:性别:年龄:所属单位:工种:致伤媒介物:伤害情况:(将伤害性质之编号填于右图伤害部位之圆圈内)创伤:裂伤----------------1灼伤:热-----------------11挫伤----------------2化学品------------12擦伤----------------3摩擦---------------13刺伤----------------4烫伤:液态金属---------14眼:外物----------------5液体------------15腐蚀性灼伤-------6骨折-----------------------16热灼伤-------------7扭伤-----------------------17辐射性灼伤-------8中毒:恶心----------------18创伤----------------9晕眩----------------19刺激----------------10刺激---------------20疼痛-----------------------21其他-----------------------22伤害情况:伤者右臂受抻拉后神经受损,活动受阻,待恢复。6、事故损失工作日:经济损失7、事故处置:(1)设备:(2)人员:8、原因分析:(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安全管理漏洞:(4)环境因素影响:(5)其他因素9、预防措施:10、事故处理意见:11、事故调查组成员:附件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工伤认定办理程序附件四:事故防范措施跟踪表事故防范措施跟踪表事故简要经过及原因事故防范措施条目落实责任人落实完成时间完成情况说明单位:编号:单位领导签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1)和《西安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项目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项目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第四条各项目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1),结合本项目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第五条综合应急预案是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从总体上阐述项目应急工作基本原则。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预警及应急保障措施、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第六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等内容。第七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现场作业或典型事故类型,应当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第八条各项目部要根据本项目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定所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名称和数量。第九条对于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工程项目,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第十条项目部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符合集团公司、公司应急预案管理相关要求。第十一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第十二条项目部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由项目经理组织本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内部评审。评审应形成内部评审报告书(附表1)并附书面纪要。第十三条项目部要将评审后的应急预案和有关材料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进行外部评审。公司安全管理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21]73号)对项目应急预案进行要素评审,并填写《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表2-1、2-2、2-3、2-4),经评审符合要求的,予以审批;不符合要求的,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上报材料包括:(一)项目应急预案外部评审申请表(附表3)(二)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内部评审报告书和书面纪要;第十四条应急预案的评审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审:(一)合法性。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规范性文件要求。(二)完整性。具备规定的各项要素。(三)针对性。紧密结合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四)实用性。切合实际,与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五)科学性。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六)操作性。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七)衔接性。应急预案形成体系,并与上级单位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第十五条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由项目经理签署批准令,予以公布。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备案第十六条项目部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分别抄送业主、监理、有关主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管理部备案。第十七条项目部申请应急预案(含现场处置方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附表4);(二)应急预案评审书面纪要和参加评审人员名单;(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第十八条公司安全管理部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并填写《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附表5)留存,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附表6);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第五章应急预案的实施第十九条各项目部应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上岗前培训和常规性培训,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第二十条各项目部应当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21),进行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评估、总结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事故预防重点,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综合演练、专项演练,演练形式包括现场演练、桌面演练,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结合。第二十一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附表7),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一)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发生变化;(二)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三)应急组织机构人员或者职责出现变动;(四)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五)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六)应急预案备案部门要求修订的。第二十三条各项目部应当及时向公司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第二十四条项目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监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第二十五条发生事故后,项目部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程序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予以上报。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二十六条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或个人,项目部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十七条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项目部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的,按照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扣减考核得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表1.应急预案内部评审报告书附表2-1.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表2-2.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表2-3.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附表2-4.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附表3.应急预案外部评审申请表附表4.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附表5.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附表6.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附表7.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附图应急预案管理流程图附表1应急预案内部评审报告书近日,项目部组织对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编制(修订),具体包括。评审组认为编制(修订)的应急预案基本涵盖了本项目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具备可操作性。今后,项目部将定期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演练评估,并根据工程进度和工序变化情况对应急预案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评审组人员姓名职务职称专业评审组人员(签字):评审组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附表2-1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总则编制目的目的明确,简明扼要编制依据1.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合法有效。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适用范围※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应急预案体系※1.能够清晰表述项目部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可用框图形式表述)。2.能够覆盖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急工作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结合项目部应急工作实际。事故风险分析※1.能够客观分析项目部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能够清晰描述项目部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清晰表述项目部应急指挥体系。3.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4.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预警及信息报告预警1.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2.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3.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4.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信息报告※1.明确项目部24小时应急值守、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2.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3.明确向有关单位通告、预警的方式和内容。4.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5.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应急响应响应分级※1.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响应程序※1.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小事故损失。2.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相应措施应与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相适应。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应急结束1.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2.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3.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的部门。信息公开明确向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后期处置1.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2.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物资装备保障1.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2.明确物资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其他保障明确应急工作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培训※1.明确项目部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2.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应急预案演练※1.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等内容。2.明确演练总结和评估相关内容。应急预案修订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应急预案备案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2.符合公司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应急预案实施明确负责制定、实施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附表2-2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事故风险分析※能够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清晰表述项目部应急指挥体系。2.明确应急指挥部门、人员的具体职责。3.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设置合理,各小组工作任务和主要负责人职责明确。处置程序※信息报告程序1.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2.明确项目部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应急响应1.分级清晰合理,且与上级应急预案相应分级衔接。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4.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5.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6.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7.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1.针对事故风险、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应急处置措施。2.符合实际,科学合理。3.程序清晰,简单易行。4.明确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要求。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经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附表2-3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