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 万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图集(简介)_第1页
1:500 万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图集(简介)_第2页
1:500 万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图集(简介)_第3页
1:500 万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图集(简介)_第4页
1:500 万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图集(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511:500万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图集(简介)地学图件是对地球认识的归纳和总结,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我国老一代地质学家历来十分重视地质编图工作。陆域地质勘查程度高,编制了大量的地学图件,而海域地质调查程度相2008~2012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局属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5个单位,上百位科学家共同编制了《中国海陆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500万)》(简称《海陆系列图》)。主要利用1988年以来我国陆域、海域最新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成果和周边国家最新研究成果,以“全球构造活动论”思想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数字成图技术,编制了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地震层析成像图、莫霍面深度图、地质图、大地构造格架图和大地构造格架演化图等8种图件。编图范围64°E~140°E、3°S~56°N,涵盖中国陆地和海洋以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采用兰伯通过系列图件编制和综合研究,全面揭示了中国海陆地球物理场特征,系统展示了中国海为块体构造单元划分提供了深部构造关键证据;创新性地提出了“块体构造学说”,对解决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演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首次系统指出了块体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收集我国及周边22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测重力、磁力异常数据,填补了我国西部地区以及朝鲜半岛、东南亚诸国陆区及周边海域、菲律宾海等境内外多处测量空白,首次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海陆及邻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利用重力、磁力、地震层析成像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揭示了中国海陆地壳结构,为开展大地构造、隐伏断裂构造、深部基底、资源(1)中国海陆及邻域布格重力异常总趋势变化是由东至西,由南向北逐渐减小,重力异常场变化特征明显地反映了大洋型地壳、过渡性地壳和大陆性地壳分布。结合莫霍面深度特征,拉通西缘的四川盆地已经接近170千米。青藏高原的岩石层具有双层结构,厚度达190~20029个块体,阿尔泰-额尔古纳等14个结合带以及鄂霍的古全球构造属块体体制,新全球构造属板块体制,可以适用于更老地质历史时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可以说“块体构造学说”是在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思三次变格:特提斯启闭影响整个中国大陆。T₃-J,J₃-K₁,K₂—E₂-₃发生的3次变格四条转换断层: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太平洋板块在4条南北向转换断层之间发育成长,进入新生代始新世时,转换断层扩张方向转变为NW—SE,导致沟-弧-盆系、边缘海板块以及五重演化史:太古代-元古代:陆核发展成块体;元古代末到古生代:古中国大陆形成;演化、板缘聚敛,板内拉张;中渐新世-第四纪:板缘拉张,板内沉降。(1)应用独立测量三观测列分析方法在空间域对多种来源重力异常数据精度、分辨率进行了评估,为多来源数据融合编图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合成法,实现了布格重力异常与高精度DEM数据合成平均空间重力的方法;首次在全海域使用完全布格重力异常改正方法,真正实现了海陆重力异常计算的五统一。开发并使用起伏高度异常曲化平方法用于航空及船测磁力异常(2)首次将格莱尼改正应用于区域性重力异常计算,开发了带有控制点的三维密度界面反(3)提出了体波层析成像和面波层析成像方法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射线传播路径和分辨(4)创新地质图编图方法,用叠置法和透视法标识中、新生界,解决了海区地质图主要表该系列图将整个中国海区与中国大陆作为一个整体按同一比例尺进行编绘,充分体现了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海陆联编,海陆并重”的原则。编图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海陆对比研究,如南黄海盆地与四川盆地对比研究,东海陆架盆地与中国东部陆域中生代盆地对比研究等,对海域盆地形成演化、前新生界发育及构造运动对中、古生界的改造等问题的研究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