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常用版)_第1页
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常用版)_第2页
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常用版)_第3页
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常用版)_第4页
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常用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论文题目: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中文摘要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现实世界里,大多数创业以失败而告终,仅有少数创业取得成功并创造着财富神话。“为什么少数人能发现机会并成功开发机会价值,而大多数人却失败”已成为创业研究领域长期关注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课题。目前,研究已超越归纳成功创业者特征的研究思路,形成了创业是个体、机会、环境与过程等关键要素之间动态匹配互动的行为过程的共识性判断,相继采纳制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复杂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各种理论与方法从过程角度去剖析关键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开展了系列化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创新性成果,推动着创业研究朝向理论构建与学科整合方向深化,不断分解出一些看似简单却极富挑战性的深层次研究问题。本论文基于过程视角下创业研究的前沿问题,选择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创业者社会资本如何促进创业活动发生与开展的作用机制,论证了创业者社会资本构成与创业机会创新水平之间的作用关系,社会资本嵌入行为层面影响新企业初期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在特定机会条件下有助于改善新企业初期绩效的社会资本利用方式。依托119份有效问卷,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有如下几点:第一,社会资本是影响创业者所识别创业机会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交往面广、交往对象趋于多样化、与高社会地位个体之间关系密切的创业者更容易发现创新性更强的机会。在机会识别过程中,创业者更善于撬动网络资源而非仅依靠在网络中的位势优势去发现更具有创新性的机会。除了网络结构指标,网络资源变量更应该引起机会发现研究的重视。第二,对于人力资本构成不同的创业者,社会资本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不同的特点。相对于人力资本较低的创业者,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创业者更容易从高密度的网络结构发现创新性更强的机会,而难以借助更广泛的网络联系发现更富于创新性的机会。这意味着,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并不能直接促进创业者发现创新性更强的机会,甚至有可能不利于创业者发现更具有创新性的机会。相关研究应该重新审视创业者先前经验在机会发现过程中的角色。第三,社会资本并非直接作用于新企业初期绩效,而是嵌入到活动层面对创业绩效发生作用。在创业过程中,所利用关系资源更丰富的创业者更容易整合到更充裕的创业资源,新企业初期绩效表现相应更好。尽管所利用关系强度更高的创业者往往能以更快的速度整合创业资源,但并不能确保创业者能够迅速应付创业初期的资源需求,并不会显著改善新企业初期绩效。第四,社会资本不同构成维度在创业过程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在机会识别阶段,善于动用网络资源与结构优势的创业者更容易看到创新性机会。而一旦进入机会开发阶段,利用结构优势虽然能提升创业者获取创业资源的速度,但并不能保证创业者获取足够的资源数量。而更善于撬动网络资源的创业者则能摄取更高的资源支持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创业成败与绩效表现高低。第五,创业者依据机会特征适当选择社会资本利用方式有助于创业成功。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遵照双重逻辑来利用社会资本为创业服务。一方面注重利用创业前已存在网络所承载的社会资源为创业服务;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并建立新的网络联系人来为创业服务。利用创业前已存在网络资源有助于改善短期创业绩效,探索新联系人则难以改善短期绩效,但在面临高创新性机会时,探索并建立新联系人则很可能贡献于短期绩效。本论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将网络资源纳入分析框架并验证了重要作用,弥补了已有研究过分关注网络结构而忽视网络内容对创业活动影响的缺陷,有助于深化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业研究成果。第二,基于要素互动的过程视角揭示了社会资本影响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澄清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关系含混不清的状况。第三,验证了社会资本利用方式的区分维度及其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研究从战略层面去考虑创业者选择、配置并利用网络的行为逻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奠定了微观知识基础。第四,在理论上澄清了什么样的人更容易看到创新性机会,有助于谋求鼓励并扶持具有创新潜力的创业活动的针对性政策措施,更对我国产业转型、自主创新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有着突出的现实借鉴意义。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交待了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并从总体上介绍了整个研究的框架体系。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情境、理论基础的选择依据以及所依托的知识基础。第三章在概念化创业活动并阐述关键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阐述了研究设计思路。第四章提出了创业者社会资本构成与创业机会创新水平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假设,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章阐述了社会资本利用水平、资源整合效率和效果、新企业初期绩效等三个关键概念之间的理论联系并构建出相关理论假设,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围绕社会资本利用方式、创业机会、新企业初期绩效等三者之间的理论联系提出了相关理论假设,并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归纳出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并指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关键词:网络资源,网络结构,创业机会,新企业,绩效

SocialCapital,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andNewVenturePerformance:AnIntegrativeFrameworkandEmpiricalExaminationYangJunABSTRACTEntrepreneurshipisattractedmoreandmorescholars'attentionsintheworldwideduetoitsgreatcontributiontoeconomicdevelopment,innovationandjobcreation.Theextantresearchalsoindicatedthatthenewfirm-economicgrowthrelationshipseemspervasiveacrossdifferentnations,thatis,nomatterwhatthecharacteristicsofnationalcontextis,thosewithhigherlevelsofentrepreneurialactivityseemtohavehigherlevelsofsubsequenteconomicgrowth(e.g.,AudretschandThurik,2004;LundströmandStevenson,2005;Reynoldsetal.,2004;ReynoldsandCurtin,2021).Despiteoftheconsensusonthesignificantcontributionsofentrepreneurshiptosocialwelfare,ourknowledgeonhownewbusinesscomesintobeinghasyettobeestablished(Reynolds,2000;Reynolds,2007;ReynoldsandCurtin,2021).ThisisespeciallytrueforChina,asthe"explosive"entrepreneurshipcreatesChina'smiracleinthelastdecadeswhiletheresearchonChineseentrepreneurshipisstillinstartupstage.It’snotuntilbytheendoflastcenturythatChineseentrepreneurshipbegantoattractscholars'attentionsacrosstheworldandasaresult,theliteraturegrowsrapidlyinthelastdecade.DespiteofthebloomofentrepreneurshipresearchinChina,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researchhasbegantomakesubstantialprogressinexploringwhysomeentrepreneurssuccessfullylaunchtheirownbusinessandachieveasignificantgrowthwhileothersnot.There'sanemergingagreementamongentrepreneurshipresearchersthatentrepreneurshipisadynamicprocessaccompanyingwiththematchbetweendifferentcomponents,suchasentrepreneur,opportunity,environmentandprocess.Anddifferenttheories,suchasinstitutionaltheory,resource-basedtheory,andcomplexitytheory,wereintroducedtoentrepreneurship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differentcomponents.Asapredictabletheorymatchingwithentrepreneurialcontext,researchonentrepreneurshipfromsocialnetworkperspectivehasbeenamainstreaminentrepreneurshipfieldinrecentyears.Theextantresearchexploredlotsofissuesrelatedtoopportunityrecognition,resourceacquisitionandnewventureperformancefromnetworkperspective.However,therearestillsomelimitationsworthaddressing.Firstly,theinfluenceofnetworkstructureonentrepreneurshiphasbeenwellexplored,whileleavingtheroleofnetworkresourceunexplored.Secondly,mostofresearchesattempttoexaminetheempiricalrelationshipbetweennetworksandnewventureperformance,whileourknowledgeonhowtheadvantageofnetworksistransformedtonewventureperformanceorhowthedisadvantageisdealtwithisquitefew.Thirdly,theextantresearchalwaystakesastaticviewonnetwork,whileignoringthedynamicsofnetworkduringentrepreneurialprocess.Toaddressthesetheoreticalgaps,thedissertationdevelopedaconceptualmodel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trepreneurs'socialcapital,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sourceacquisitionandnewventureperformancefromsocialcapitalperspective.Basedontheframework,thedissertationattemptedtoexplorethefollowingquestions:1.Towhatextentthesocialcapitalofnascententrepreneurswillaffecttheinnovativeness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2.Howthesocialcapitalaffectsnewventureperformancethroughitsinfluenceontheresourceacquisitionbehaviorinparticularly?3.Whenexploiting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whatnetworkstrategynascententrepreneuradoptedwillpromotetheperformanceofnewventure?Toexaminethehypothesesdevelopedbasedonthetheoreticalframework,thequestionnairesurveyofquasi-snow-ballingapproachamongthreecities,namelyTianjin,BaotouandHangzhou,inChinawereusedfordatacollection.Totally465questionnairesweresentoutwhile119questionnaireswerecompletedandreceived.Theratioofvalidquestionnaireis25.6%.Accordingtothedataanalysis,somerelevantmethods,suchasexplorativefactoranalysis,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and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odels,wereusedtoexaminethehypothesesderivingfromtheconceptualmodel.Basedonthedetaileddataanalyzinganddiscussion,thefindingsareshowedasfollows:Firstly,socialcapitalofentrepreneurshasasignificantinfluenceontheinnovativeness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zed.Specifically,thosewhoembeddedinlargernetworkorwithlargernetworkresourcesareeasiertorecognizethe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Intheprocessofentrepreneurialrecognition,nascententrepreneursprefertomobilizenetworkresourcethanrelyingonthepositionadvantagesderivingfromthenetworkstructuretodiscoverthe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Secondly,thehumancapitalofnascententrepreneursmoder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capitalandtheinnovativeness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Comparingtothenascententrepreneurswithlesshumancapital,thosewithhigherleverofhumancapitalareeasiertorecognizemore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throughthehigherdensityofnetworkwhilehardtodiscover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throughthelargersizeofnetwork.Thirdly,socialcapitalwillpromotethenewventureperformanceinthebehaviorlevel.Intheentrepreneurialprocess,thehigherthenetworkresourcesthenascententrepreneursmobilized,themoreentrepreneurialresourceswillbeassembled,asaresult,thebetterthenewventureperformanceis.Whilethehigherthestrengthoftiesused,thequickerofresourceassemblingis,whileinsometimes,itcannotensurethatnascententrepreneurscanassembleabundantentrepreneurialresources.Fourthly,thedifferentdimensionsofsocialcapitalplaydifferentrolesindifferentstageofentrepreneurialprocess.Inthestage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bothnetworkstructureornetworksizeinparticularlyandtheembeddednetworkresourcecanpromotetheinnovativenessofrecognizedopportunity.Whileinthestageofopportunityexploitation,theembeddednetworkresourceratherthannetworkstructurehas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thenewventureperformance.Lastly,nascententrepreneursshouldmobilizesocialcapitalincertainwaytopromotenewventureperformanceundertheconditionsofcertainopportunity.Specifically,nascententrepreneursmobilizesocialcapitalindualway.Oneisexploitativemobilization,whichpreferstomobilizetheembeddednetworkresourceinexistednetwork.Theotherisexplorativemobilization,whichpaysattentiontobuildandmobilizetheresourceofnewcontacts.Mostimportantofall,theexploitativemobilizationratherthanexplorativemobilizationwillpromotethenewventureperformanceinshortterm.However,whenexploitatingtheinnovativeopportunity,explorativemobilizationwillbebenefitforthenewventureperformanceintheshortterm.Thedissertationhasmadesomenotablecontributionstoresearchonentrepreneurshipornetwork-basedentrepreneurshipresearchinparticular.Firstly,networkresourceisintroducedinentrepreneurialcontextandverifieditsimportancetoentrepreneurship.Thefindingsurgefutureresearchneedpaymoreattentiontotheroleofnetworkresourcesinentrepreneurialprocessinsteadofnetworkstructurealone.Mostimportantofall,exploringtheinteractioneffectsofnetworkresourceandnetworkstructureontheoutcomeswillbeapromisingissue.Secondly,thestudydiscoveredhowsocialcapitalaffects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fromtheperspectiveoftheinteractionofkeyfactorsinentrepreneurialprocess.Specifically,theadvantagesofnetworkaretransformedtosuperiornewventureperformancethroughitseffectsonentrepreneurialbehavior.Thatistosay,despiteofthedirectrelationshipbetweenthecharacteristicsofsocialnetworksandnewventureperformance,theindirecteffectsofsocialnetworksshouldbeainterestingissueinnetwork-basedresearchonentrepreneurship.Thirdly,thedissertationtheoreticallydefinedthetwokindsofnetworkstrategy,exploitativestrategyandexplorativestrategy,anddevelopedascaletomeasurethem.Furthermore,thedissertationfoundthattheinnovativeness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moder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networkstrategyandnewventureperformance.Thefindingscontributetoentrepreneurshipresearchandnetwork-basedresearchinparticularbyprovidingadynamicperspectiveontherelationshipbetweennetworksandentrepreneurship.Theantecedentsofnetworksstrategyaswellasitsconditionaleffectswillbeapromisingtopicinthefuture.Thestructureofthedissertationisshowedfollows.Chapteronemakesareviewaboutthisresearch’slogiccluesandkeyissues,andintroducesthestudycontext,contentsandmethodsetal.Throughthesystematicframework,thischapterintroducesandintegratesrelativecontents.Chaptertwoisthepartofliteraturereviewandshowedthetheoreticalcontextandtheoreticalbaseofthestudy.Chapter3isthepartoftheoreticaldevelopmentandmodeldevelopment.Chapterfour,fiveandsixisthethreepartsofempiricalstudy,whichexplores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capitalandinnovativeness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capitalandperformancerespectively.Chaptersevensummarizespreviousstudyconclusionsandexplainsthestudy’scontributionandinnovationpointsintheoryandpracticeaspects,andanalyzesthedeficiencyofthispaper.Finally,givethedirectionsandprospectofthefutureresearcharoundthedissertationissue.Keywords:Networkresource,Networkstructur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Newventure,Performance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一个基于碳交易要素的文献综述王国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一个基于碳交易要素的文献综述王国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武汉4373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摘 要: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内外法学界对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制度、客体制度、分配制度、许可制度、监管制度、核证制度以及登记结算制度等碳交易要素方面。这些研究成果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性研究比较鲜见;制度介绍性研究较多,系统深入研究少见;移植性研究较多,本土化研究不多。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行深入性、创新性、本土化、拓展性研究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分配;许可;监管;核证;登记;结算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碳排放权交易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重大举措。史蒂法里斯等学者指出,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导致沙漠南移、海水变暖、恶疾频发、人类迁移等体是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指标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权指标或者配额中扣减相应的卖出额度,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一种减排合作机制,是一种基于《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缔约方获得排放权指标的直接交易。具有两个显著法律特征:其一,排放权指标交易主体限于加入《京都议定书》的附件一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及这些国家的经营实体;其二,排放权指标交易主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经营实体。主体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缔约国或者其经济实体;二是符合计算和记录要求;三是有适当的国家级评估系统;四是有适当的国家登记系统;五是提交了相关报告和清单;六是提交了补充信息。(2)项目减排信用交易主体。该主体是基于项目产生的减排信用的排放权交易主体,包括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具有三个法律特征:其一,须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其二,交易主体根据实施的项目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三,交易主体不仅要符合相关交易规则的规定,项目本身也要具有适格性。交易主体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京都议定书》的批准国;二是自愿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问题[1]。这些已经凸显的或者潜在的影响给世界各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外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制度”的研究较多①。笔者经整理、研读、分析这些文章和书籍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制度、客体制度、分配制度、许可制度、监管制度、核证制度以及登记结算制度等碳市场要素方面。本文将从“碳排放权交易主体与客体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分配与许可制度”“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与核证制度”“碳排放权交易登记与结算制度”四个方面,以学者典型观点为重点,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一碳排放权交易主体与客体制度的研究关“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制度的研究韩良(2021)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一书中较为详细的研究了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主体的三种类型,即排放权指标或者配额交易主体、通过参与项目获取的排放信用交易主体和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代表的自愿交易主体[2](P106-114)。(1)排放权交易主体。他认为,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主收稿日期2021-1-1.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项目批准号T202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国185男陕西咸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学碳交易立法。①笔者登陆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主题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模糊检索到相关文章15篇以篇名“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精确检索显示16篇通过Google学术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章7篇通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检索到外文书籍2本检索时间为年9月1013行机制项目;三是建立了国家级的项目主管机构。(3行机制项目;三是建立了国家级的项目主管机构。(3)自愿性减排交易主体。它是指不承担约束性减排指标,而自愿通过参与交易的方式进行减排的国家、地区、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类型包括基本会员、协作会员、交易参与商、参与会员四种;具有自愿性、开放性、自治性三个法律特征。朱伯玉、张福德在著作《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规制》中探讨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3](P195-196)。他们认为,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是指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买卖排放权的组织个人。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可能因为规模、发展阶段等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交易主体。一个较为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其交易主体包括四类:(1)企业;(2)个人、环保组织、政府等;(3)金融机构、碳基金、投资者等;(4)外国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等。此外,周亚成、周旋阐述了碳减排参与方、CDM执行理事会、指定经营实体、指定国家机构的法律地(EUA)。(2)项目减排信用交易的客体。项目减排信用交易的客体为减排信用,其中联合履行项目产生的减排信用为减排指标单位(ERU),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减排信用称为经核证的减排量(CER)。朱伯玉、张福德等在著作《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规制》中探讨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客体。他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而碳排放权交易的客体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其交易的标的物。也就是说,碳排放权交易的客体为碳排放权,其实质是对一定大气环境容量资源进行使用、处分的权利。我国应逐步增加规制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在试点阶段,只将二氧化碳纳入交易对象,等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成熟后,再将其余的温室气体逐步纳入规制范围[3](P196-197)。黄亚宇认为,碳排放权交易的客体,是指企业在达到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总量后超额减少的“节余”指王志华主张,碳排放权交易的客体为依法从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的“富余环境容量”,即碳容量。碳排放权交易客体有两类:一是买方在“总量控制与交易”模式下购买有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另一种是买主购买许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项目的减排额[6](P126)。二碳排放权交易分配与许可制度的研究关“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的研究AnnetNakamatte以分配机制为例提出促进公平的手段,包括改革基金机制、采取拍卖形式等[9]。Yeong-BinLee和Lee认为,排放限额的分配问题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制度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10]。只有拥有排放配额的企业才能排放温室气体,且排放的水平不能高于其获得的配额。没有获得排放配额的企业,排放温室气体属于违法行为,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当然排放配额不足或者没有获得排放配额但需要排放温室气体的企业可以通过排放权的二级交易市场有偿获得所需的排放配额[11]。韩良全面介绍了基于人文发展的碳排放需求指标分配方法、累计历史排放权指标分配、三要素分配方案、与经济总量联系的排放强度指标分配、低碳人文发展方案等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指标分配的理论,分析了京都模式、英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三种分配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三种分配原则,比较分析了免费分配、公开拍卖、固定价格出售三种分配方式[2](P126-132)。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认为,碳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分配必须体现公平、效率和环保的原则[12]。何晶位[4]。冷罗生探讨了日本碳排放权交易参与主体,包括A型参加者(承诺削减且领取设备补贴者)、B型参加者(承诺基准年底削减但未领取设备补贴者)、C型参加者(承诺2007年度削减但未领取设备补贴者)和交易参加者(开设账户并承诺减排者)四种类型[5]。王志华认为,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是指有资格进行碳排放权买卖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6](P120-127)。何晶晶主张,碳排放权交易主体是指参与碳交易活动、享受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和个人,是碳交易市场的基础性要素。皮里阳分析,现行试点范围内所确定的交易主体主要集中于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并且受到强制减排指标的约束,交易主体还应包括暂不受强制减排约束的经济实体,强制减排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内的企业进行自愿减排的,减排量经核证后也能在市场上交易,有助于促进其自愿减少碳排放[7](P30-33)。关“碳排放权交易客体制度的研究韩良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一书中还探讨了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客体[2](P126-132)。他认为,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客体是指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依据交易客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强制型排放权交易中的交易客体和自愿型排放权交易的交易客体。排放权成为交易客体需具备稀缺性、价值型、可标准化或者商品化三个条件。(1)排放权交易的客体。排放权交易的客体是指限额与交易机制项下,有主管机构确定和分配的排放权指标,最典型的是《京都议定书》的附件一中规定的发达国家缔约国获得的“分配的数量单位”(AAU)和在欧盟排放权交易计划下的各成员国获得的“排放权配额”14晶认为,碳排放初始分配的方式包括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两大类,具体细分为“晶认为,碳排放初始分配的方式包括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两大类,具体细分为“免费分配”“固定价格出售”“拍卖”和“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混合分配”四种模式。朱伯玉、张福德等建议,我国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在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的初期采取免费分配为主、固定价格出售和拍卖为补充的分配方式,然后随着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逐步扩大拍卖的比例,最终达到全部有偿分配的目的[3](P201)。皮里阳认为,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初期,我国应当采取无偿分配为主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以鼓励企业参与、培育市场,增强交易的流动性,但可以初步尝试以固定价格出售和公开拍卖的方式,待条件成熟了,再向公开拍卖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转变[7](P30-33)。彭峰主张,上海在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之初,可以采取有偿和无偿方式分配排放额度,第一个控制控制期期满后可以考虑拍卖方式[13]。不过,不断进行排污权免费分配会带来负面的经济激励,进而影响排污权交易的效率[14]。关“碳排放许可制度的研究排放许可证是排放实体申请的排放行为得到行政主管机关认可的凭证,是政府控制和规范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杠杆,包括发放排放许可证明和排放许可的转让、买卖和交易等,其取得须履行申请、审核、签发程序。美国的排放许可证的初始分配分为无偿分配、拍卖和奖励三种形式,排放许可证的交易是美国整个计划中最核心的环节,排放许可证的审核是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制度是在借鉴早期美国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排放许可证获取要求操作者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控和报告能够达到使主管机构满意的效果[2](P100-105)。从事排放温室气体活动的排放实体,必须申请排放许可,在排放许可范围内排放[15]。张梓太认为,申报登记可以使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本地区排放情况,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排放许可证配额提供客观依据[16]。ScottD.Deatherage介绍,欧盟ETS要求常规的设施必须获得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这一许可对经营和排放温室气体来说是必要的]。三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与核证制度的研究关“碳排放权交易监管制度的研究法律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执行与监督机制的保障,一旦该机制有缺陷,必然会影响法律的实施效果[18]。Betsill、Michele、Hoffmann和J.Matthew重点论述了交易机制的监管办法和运行方案,建议对这种机制的社会政治进行研究[19]。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是指政府主管部门“运用法律、经济及行政手段,对碳排放的初始分配、权利行使、权利交易等行为及其他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相关问题进行的监督和管理”[20]。朱伯玉、张福德等主张,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健康运行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监管既是发挥政府作用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行使国家环境管理权的一种体现。要更好地实现政府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需要建立资格审查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排放监测制度[3](P205-206)。王志华认为,我国政府应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机构,包括组织管理机构、许可证发放机构等,政府在碳交易过程中应肩负起的监管职责,包括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维护市场秩序,调整不合理的价格交易制度,为碳交易样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为积极出售碳排放权的企业给予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的支持[6](P127)。韩良建议,为了避免权力过分分散,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监管权利应当由国家环保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统一行使,前者负责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日常监管事宜,后者负责清洁发展机制的监管事宜[2](P313)。傅强、李涛则主张,建立全国碳交易统一市场的专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管理、许可证发放、排放权交易运作,建立和完善国家环境管理部门和地方环境管理部门,对碳交易进行管理和调控[21]。还有学者建议,我国立法应明确确立一个碳交易市场的管理机构,对碳交易市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与确认[22]。关“碳排放权交易核证制度的研究核证制度是中外碳排放权交易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排放权指标的质量,必须引入合格的核证主体对排放权交易产品进行核证。《京都议定书》将核证制度引入到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清洁发展机制中,旨在完成包括收集准确的排放数据监测计划和报告后,由独立第三方对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进行审核和证实的过程,从而使得排放实体据此获得排放指标;政府需要制定国内碳交易排放指标核证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核证主体及其职责、核证程序、核证标准、核证不实的法律后果等[6](P127)。韩良对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核证制度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核证的定义、基本原则、核证主体的资质要求、核证要求、核证的基本流程、核证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强制型减排的核证制度、CER核证制度、自愿性减排的核证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核证制度进行了设计,涵盖核证的概念、核证主体的法律地位、核证主体的职责、核证主体的认证程序、核证主体的暂停或撤销以及业务要求等内容[2](P315-316)。建立、完善碳交易技术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应对减排项目核证及减排额查证申请中的排放监测、统计的法律要求予以规范[23]。四碳排放权交易登记与结算制度的研究郝海青博士考察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的登记结算制15度,该制度除了通过国际交易日志进行登记结算外,还实施了补充的交易日志制度[24度,该制度除了通过国际交易日志进行登记结算外,还实施了补充的交易日志制度[24]。韩良对强制交易体制下的登记结算制度、自愿交易体制下的登记结算制度以及气候衍生品交易的结算制度进行了介绍。(1)强制交易体制下的登记结算制度。介绍了强制交易体制下的登记结算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2)自愿交易体制下的登记结算制度。介绍了美国芝加哥交易所(CCX)的抵消项目登记制度的登记主体、登记种类、认证和确认程序,以及次日结算制度、控制合约转移制度、报告制度等CCX的结算制度。(3)气候衍生品交易的结算制度。重点介绍了伦敦清算所(LCH)的结算和清算,涉及净额结算制度、净额结算的类型、LCH结算会员的种类、准入标准、结算会员资格的申请、结算会员的义务,以及保证金制度[2](P216-233)。何晶晶强调,碳排放权申报登记结算机制的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碳交易市场能否健康运行,因此应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碳交易市场制度经验,尽快建设全国性的统一的碳排工作的通知》将“两省五市”纳入交易试点,这为试点省市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筹备、启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也为学者学术研究提供了思路、拓宽了领域。其次,试点省份立法层面。湖北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天津市、深圳市作为试点省市均已启动交易,并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见表1),这对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维护碳排放权交易秩序和安全、保障交易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积累试点经验和构建全国统一交易规则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再次,学术研究层面。国内外法学界对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研究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客体、分配制度、许可、监管、核证以及登记结算等碳交易要素方面(见表2),这是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必须解决的前提些问题。然而,从对这些具体制度的研究内容和观点来看,这些研究成果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性研究比较鲜见,例如大多学者的相关成果都涉及交易主体,且观点陈旧、重复;制度介绍性研究较多,系统深入研究少见,例如大家倾向于介绍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易规则,而鲜有对规则展开理论的探讨;移植性研究较多,本土化研究不多见,例如试点阶段的配额分配问题几乎是照搬欧盟模式。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其研究范围不应限于以上几种,必须把相关制度一并纳入进来,其制度设计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保持与现有立法相关制度的衔接。因此,对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进行深入性、创新性、本土化、拓展性、系统性研究是未来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的趋势。放权交易注册、登记、交易和结算一体化平台。五简评与展望近五年来,碳排放权交易工作不断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试点省市立法渐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首先,国家政策层面。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紧接着国务院颁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作了工作部署和安排,紧接着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1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美)史蒂法里斯.大迁移:气候变化与人类的未来[M].傅季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1-192.[2]韩良.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100-316.[3]朱伯玉,张福德,等.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195-206.[4]周亚成,周旋.碳减排交易法律问题和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21:47-58.[5]冷罗生.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启示[J].法学杂志,2021,(1):66.[6]王志华.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构建的法律困境与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20-127.[7]皮里阳.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基本问题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5):30-33.[8]黄亚宇.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21,(2):153.[9]AnnetNakamatte.AchievingCost-EffectivenessandEquity:AnalysisoftheInternationalEmissionsTradingSystem[M].Alberta:UniversityofAlberta,2007:35.17版社,2021:290.[19]Betsill,Michele,版社,2021:290.[19]Betsill,Michele,Hoffmann,MatthewJ.TheContoursandTrade:TheEvolutionofEmissionsTradingSystemsforGreenhouseGases[J].ReviewofPolicyResearch,2021,(28):83-106.[20]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25.[21]傅强,李涛.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21,(9):111.[22]胡珀,吴锐.论我国碳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43.[23]曹明德,崔金星.我国碳交易法律促导机制研究[J].江淮论坛,2021,(2):115.[24].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兼论我国碳排105.(9):20.[10]Yeong-BinLee,Chen-KuoLee.AStudyonInternationalEmissionsTrad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21:173-181.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武汉大学经济学院,2021:200.[12]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73.环境经济,50-51.[14]Neuhoff,K.ClimatePolicyafterCopenhagen:TheRoleofCarbonPric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21:72.[15]崔金星.中国碳交易法律促导机制研究[J].中国人资源与环境,2021,(8):37.[17]ScottD.Deatherage.CarbonTradingLawandPractic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21:55.[18]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AStudyonCarbonEmissionsTradingLegalSystem——AiteratureReviewBaedonCarbonEmiionsradingElementsWANGGuo-fei(LawSchool,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Wuhan430073;CenterofHubeiCooperativeInnovationforEmissionsTradingSystem,Wuhan435,China)Abstract:Carbonemissionstradingisamajormeasurefordealingwithglobalwarming.Atpresent,thestudiesonthelegalsystemofcarbonemissionstradinginthedomesticandforeignlegalscience,whicharemainlyconcentratedinthecarbonemissionstradingsubjectobjectdistributionlicensingregulatorycertificationsystemandthesystemofregistrationandsettlement.Theyaretheelementsofcarbonemissionstrading.Thosestudiesaremoreaboutrepetitivestudieswhileinnovativestudiesaremoreaboutsystemintroductionwhilesystemin-depthstudiesarerare,videsystematic,innovative,localizationalandfurtherstudiesoncarbonemissionstradingisthetrendofthefutureresearch.Keywords:carbonemissionstrading;distribution;licensing;theregulation;certification;registration;settlement责任编辑 周平奇18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模式与战略最新研究述评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模式与战略最新研究述评赵曙明【论文分类】企业管理研究【论文网络来源】/F31【期刊期数】2021年04期【论文期刊来源】《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21年1期第2~8,49页【英文标题】AReviewoftheNewestStudiesonEssential,ModelandStrategy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作者简介】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210093)【内容提要】近些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国外关于CSR的最新研究成果,就CSR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模式类别及其比较,以及战略性CSR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述评,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进行了总结。【关键词】CSR/要素/模式/战略CSR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它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企业进行考察后提出。Sheldon认为,企业不能把最大限度地为股东盈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增进除股东之外的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1]这里的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应该包括雇员、消费者、债权人、当地社区、社会弱势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管理大师Drucker认为,任何一个服务的工具,因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才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目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等于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最大化。随着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日益重视,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契约的观念逐步形成并深入人心。近些年来,虽然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以及CSR的表现形式、作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但在CSR的要素构成、构成要素间的模式,以及社会责任的战略属性等问题的认识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拟就有关CSR的要素、模式与战略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述评,以期构建一个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CSR的平台,并以此推动我国有关CSR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一、CSR的要素构成三十多年来,关于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虽然企业越来越认识到CSR的重要性,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歧就是在关于CSR的内涵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对于CSR的要素构成,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与采用内容驱动分析法(content-drivenanalysis)考察CSR要素构成(如雇员责任、社区责任、环境责任等)的做法不同,Basu和Palazzo(2021)从过程视角分析了CSR的要素构成,并把CSR的要素构成分为以下三个层面:(1)认知(cognitive)层面,表明企业思考的是与其利益相关者和更加广泛的关系,以及与关键关系方开展具体活动的理性认识;(2)释义(linguistic)层面,表明企业如何解释其参与这些具体活动的动机,以及如何与利益相关者分享这些动机;(3)行为(conative)层面,表明企业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以及向利益相关者做出的承诺和展示的战略一致性或不一致性。[3]CSR是这三个层面的综合体(参见图1)。(一)认知层面:企业想什么1.身份导向。Brickson(2007)建议把身份导向作为CSR的一个维度,因为身份导向能显示企业有什么样的共享感知,并能驱动企业的动机和行为。身份导向能促进企业管理者考虑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与更大的外围组织的关系。Brickson(2007)又把身份导向分成个体、相关和集体三种类型。[4]个体导向型企业经常把自己描述成是商业最佳或者行业领先者;相关导向型企业通常把自己视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伙伴,经常把自己说成是顾客导向型的,或者努力成为受信任的伙伴;而集体导向型企业往往视自己为一个更大组织的成员,不但自视为商业性利益相关者,而且还把自己看作是与更大环境相关的个体。企业对自己身份的不同认知,也会深深影响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例如,个体导向型企业在从事CSR活动时,会展示自己作为绩效最佳者的竞争精神;相关导向型企业也许会强调那些需要加强的特殊网络关系,而且这样做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集体导向型企业则更多是采取超越已有框架的行动,如强调社会或环境问题,以及与其他组织一起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而采取行动。图1基于过程视角的CSR要素构成[3]2.合法性。Suchman(1995)认为,企业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努力与社会的已有规范、价值观、理念等保持一致,并把合法性分为实用(pragmatic)、认知(cognitive)和道德(moral)三种类型。[5]注重实用合法性的企业往往会认为,自己有能力让利益相关者确信自己的决策、产品和过程的有效性。这里的潜在假设是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能够把有效性、管理合法性视为一种资源。例如,企业发布大量的广告以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展示它们与社会规范和期望的一致性。[6]在认知合法性方面,企业会强调自己的行为符合它们所感知的社会期望。但不像实用合法性,这里的潜在假设是企业受制于环境(Suchman,1995)。合法性来自于对外部规范的成功适应,而适应能力则来自于对外部压力或者环境不确定性所做出的反应,并且包括模仿过去面对类似问题取得成功的企业的能力。追求道德合法性,是指在面对由根本性社会变革所导致的极端不确定的环境时,企业能够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合乎道德的行为规范。当企业身处高度分割而复杂的环境中时,只有在取得前两种合法性以后,才能通过采取超前行动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共创合乎道德的行为规范。[7](二)释义层面:企业说什么1.解释性。企业自己对CSR的解释会影响其思维和行为方式。解释性可以视为企业通过过滤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根据外部需求和各种冲突等发出的总体信号。Ashforth和Bibbs(1990)描述了三种解释性信号,即科学的和经济的。[8]企业在根据法律解释自己的行动时,就提供了支持其行动和应对批评的官方说法(Ward,2005)。美国安然公司曾通过辩解来证明其印度子公司的行为是符合当地法律的,以应对针对其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的批评(Parry,2001)。科学性解释是指企业采取中立专家的立场来为自己辩护。例如,壳牌石油公司就曾引用几位独立科研人员的观点来证明它所采用的废物处理方法只对环境造成极小的危害(Mirris,2000)。经济性解释是指企业更多地强调它们对利益相关者做出的有形贡献。例如,Kraft公司(全球主要的咖啡豆供应商)认为,它的贡献在于促进了全球的咖啡豆消费,而不仅仅是通过支付高工资改善了咖啡种植户的生活(Kolk,2005)。2.透明度。在CSR的外部沟通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平衡方式,即宣传其行动后果的有利和不利方面;也可以采取非平衡方式,如有偏方式,只信息。由于担心失去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有些企业会夸大对自己有利事件的影响,而隐瞒对自己不利事件的影响。除非被媒体曝光,否则对于有问题的事件,企业可能会保持沉默。但是,采取平衡方式的企业既会宣传自己的成就,也会披露自己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包括对整个供应链不利的因素和信息。[9]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表达企业乐意向外界披露自己的CSR活动,甚至允许利益相关者讨论其活动的正当性。(三)行为层面:企业干什么1.态度。Spar和LaMure(2003)区分了不同采取防御态度的企业总是认为自己的行动是正确的,即使它们的行动被证明是不恰当的,它们仍会坚持下去。当企业对于特定的问题没有解决经验,或是缺乏适当的解决办法时,就会采取尝试性态度。但这种不明确的态度会让批评者认为企业缺乏诚意,只是屈服于外部压力才采取行动,从而会激起更加强烈的愤怒。采取开放态度的企业给人的印象是乐意倾听他人意见,也愿意接受别人提供的备选方案。企业采取开放的态度,表明它们不但准备分享别人的解决方案,而且乐意接受别人就变革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有利于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2.战略一致性。这里的战略一致性是指企业按照既定目标和战略开展CSR活动。[10]例如,企业为了取得行业领袖的地位,会通过影响内外部过程来建立适当的环境标准。相反,企业也可能采取不一致的策略,例如,对于CSR活动不做任何准备,只是在利益相关者要求的时候才仓促行动。战略一致性意味着管理者把CSR活动视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而战略不一致性则传达了企业对待CSR活动的随意性,缺乏一致或者系统的应对框架。3.承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诺经常内含于企业文化中(Schein,1992)。为了展示自己对社会责任的承诺,企业经常把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活动整合到日常工作中,以培育必要的技能和采取适当的心态来履行自己对社会责任的承诺。企业的组织承诺主要体现在企业领导人的承诺中,以及承诺的深度和广度上。Wiener(1982)认为,企业的组织承诺包括工具性承诺和规范性承诺两种,前者源自于外部动机,而后者则源自于内部因素,甚至是出于对更高的道德层面的考虑。[11]就像Pearce和Doh(2005)所强调的那样,企业从事社会责任活动已经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采取适当的方式的问题。[12]因此,CSR对于企业而言,已经成为一种内在化的承诺。二、CSR模式新的CSR框架已超越前些年对CSR所下的狭义定义,并且发展成为更加综合的框架,把企业的社会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