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IT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报告_第1页
有关IT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报告_第2页
有关IT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报告_第3页
有关IT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报告_第4页
有关IT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市场:随着厂商产能扩张趋于谨慎,2008年电子行业将产生供需平衡的新秩序,而新兴市场将成为支撑需要的重要力量;新技术:技术升级是电子行业的主题,而节能环保、消费升级、需求创新则是技术升级的主题。太阳能、LED、电源管理、3G、VISTA、数字电视将成为技术升级的主导者,将带动相关厂商和上游元器件厂商业绩增长;新企业:从全球比较的角度,中国电子元器件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上更胜一筹;而纵向比较,上市公司在高端技术、高端客户方面获得新的突破;随着大量优质新股、次新股的上市,行业整体质量有所提升,行业投资价值显现;新机遇:创业板的推出和国家政策扶持将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助推力,电子行业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针对人民币升值和美国经济衰退给电子行业发展带来的隐忧,我们以新市场、新技术、新企业为线索,将电子行业投资标的分为三类1、国内下游大市场提供产业链支持,技术升级实现进口替代;2、将电子制造业与行业应用结合,将价值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转移,在行业应用中体现投资价值;3、我们仍然看好通过技术升级实现走出去战略,进入国际厂商供应体系的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长期的看,对中国电子企业所面向的大市场来说,需求不是根本,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盈利模式的转化是挖掘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轴。一、 新市场:新兴市场成为主流1、 供需稳定的新秩序2、 新兴市场成为主流3、 中国:全球制造组装中心构建需求的大市场二、 新技术:技术升级是永恒的主题1、 节能产业:新希望2、 VISTA效应加速显现3、 值得期待的3G4、 数字电视的推广三、 新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提升1、 国际比较: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俱佳2、 以高端技术赢得高端客户3、 新竞争模式与新盈利模式四、 新机遇:投资机会显现1、 创业板推出创造行业性机遇2、 国家政策扶持成为助推力3、 投资策略——春江水暖、内需先行五、 重点公司及评级一、新市场:新兴市场成为主流1、 供需稳定的新秩序投资趋于理性、扩张冲动减少全球半导体、面板投资竞赛逐渐降温。07年全球面板厂商资本支出降幅达到4成以上,而08年各面板厂商仍然节制投资。其资本支出相比07年仅增长12%。由于半导体、面板等产业投资规模较大,厂商投产后有扩张产量以降低成本的倾向,最终导致产品价格和盈利能力的下降。日本半导体设备订单大幅下滑,厂商的谨慎扩张将在08年延续。自07年开始,厂商的谨慎扩张将有利于厂商维持供需平衡的新秩序。而图2所示,08年全球电子产业资本支出占营收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下游需求趋于稳定以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为例,其主要应用仍然集中在未来会稳定增长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领域。随着全球电子系统产值逐渐稳定,同时如图4所示单位电子系统半导体比值也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我们预期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将稳定增长。供需稳定的新秩序产能扩张的谨慎和需求的稳定增长共同产生稳定的新秩序。以封测厂商为例,自2001年开始,厂商资本投入程度与盈利能力呈现相反的趋势。2001-2004年,与厂商的扩产伴随的是毛利率的下滑,而2004-2007随着厂商产能逐步趋于谨慎,行业毛利率处于上升势头。因此,在供需稳定的新秩序下,整体行业将达到新的平衡和稳定,行业竞争更有秩序。如图8-图11所示,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产值和价格都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 新兴市场成为主流我们将以计算机和手机为例说明新兴市场将在电子产品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计算机产业中笔记本电脑异军突起,最近7个季度均保持25%以上的增长,而台式机则处于停滞增长。其中,新兴市场出货量比重日益提高,预计2010年来自新兴市场需求将超过成熟市场。由于新兴市场的高成长性,预计笔记本高速增长的趋势将延续至2008年,而成熟市场由于替换消费将逐渐显现,2008年之后将处于平稳增长阶段。手机产业中消费周期相对较短,2003-2005年新购消费曾是重要的成长力量,而2006年开始替换消费开始新的一轮周期。由于手机产业集成多媒体功能,消费周期短,预计手机产业仍是未来电子产业重要的成长因素。相比成熟市场高达80%的渗透率,新兴市场渗透率仍在20%-40%左右,我们预计伴手机厂商低价化策略,未来新兴市场将成为需求的主要力量。预计08年新兴市场出货量将为成熟市场出货量的3.5倍。新市场的崛起给电子行业提供新的需求动力,将有更多的国内电子企业以“新市场”作为开拓领域。对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这样的资源型国家来说,其国内并不存在成熟的电子产业链的支撑,而又有比较强劲、对价格敏感的需求,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子企业受益“新市场”的发展。3、中国成为全球制造组装中心图20表明,在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组装制造中心,其中手机、笔记本和数码相机已经占据全球50%以上份额。而图2手机产业占比的数据则表明,大陆产值占比不仅在量上占据50%份额,而且最近5年呈上升趋势。主要消费电子下游需求的发展也给上游元器件行业带来需求刺激,由于电子元器件就地供应的特点,给中国电子制造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我们以半导体为例,图22中表明,中国半导体需求已占据全球28%的份额,且占比呈上升趋势。图23关于分立器件销售额占全球比重的数据同样表明下游产业发展对分立器件产生强劲需求。因此从需求角度,电子元器件的市场是巨大的。国外元器件厂商同样可以通过在中国投资和向中国出口分享中国的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分立器件、连接器、PCB等各行业。因此,中国本土元器件行业发展的根本并不是需求,而关键因素还是自身技术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竞争对手实力对比。二、 新技术:带来新产品、新需求1、 节能时代:LED、太阳能、节能灯、电源管理伴随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一路高涨,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引发节能时代的到来。未来几年,太阳能、LED、电源管理、节能灯行业的将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从而带动相关的硅材料、LED芯片、电子元件、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产业的发展。2、 VISTA效应加速显现财经微软VISTA的推动具备前期缓慢、后期加速增长的非线性特点,随着07年下半年PC成长动能恢复,VISTA效应将加速显现,新的操作系统将引起对硬件设施新的需求,2008年值得期待。3、 值得期待的3G3G的推出将给电子产业整个产业链带来机遇,从设计、到元器件、到手机终端和运营商。未来三年每年600-800亿的投资额将给电子元器件提供产业链群体突破的机遇。4、 数字电视随着各国推行数字电视时间表的临近,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又将成为触发因素,我们预计未来三年数字电视需求将获得快速增长,将给数字电视产业链厂商带来发展机遇。我们对各产业08年发展前景进行统计,08年LCDTV、太阳能电池、智能手机、WLAN、MEMS、手机、电源管理、LED、NB、GPS在新技术的带动下仍然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带动电子产业需求景气,并催生上游元器件产业发展。三、 新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提升1、国际比较: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俱佳我们选取分立器件、电阻电容电感、连接器、显示器件、印刷电路板等有代表性的产业进行全球比较,以证明中国电子上市公司日益提高的竞争力。分立器件分立器件行业国内上市公司为华微电子、中环股份、苏州固锝、士兰微。分立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前十大厂商占据67%占有率。我们选取台湾8家、美国6家、日本7家主流上市公司进行比较。美国厂商在分立器件行业仍然占据龙头地位,其盈利能力也高于中国、日本和台湾。而龙头厂商ST、Rohm同样优势明显。虽然大陆厂商在盈利能力上弱于美国厂商,但在成长性方面,大陆厂商则具备明显优势。其中中环股份通过单晶硅+分立器件的垂直整合,有效规避单晶硅价格上涨,为分立器件业务带来稳定的原材料和客户。公司区熔、直拉单晶硅未来两年将有较大幅度产能扩张。随着公司08年Mosfet项目产能到位,我们认为中环股份是国内几家厂商最有可能进军这一高端领域的公司,而这将成为公司新一轮发展的动力。电容电感电阻我们选取全球41家上市公司比较,其中大陆风华高科(行情股吧)、顺络电子、铜峰电子、法拉电子。可比公司中台湾14家,美国9家,日本17家,韩国12家。大陆公司在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上皆优于全球同行。其中法拉电子通过在薄膜电容器细分领域竞争,而顺络电子则在片式压敏电阻和片式叠层电感领域,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价格和降低成本,并进入英特尔、戴尔、索尼、松下、三洋、东芝、日立等客户群。优质客户带来优质盈利能力和稳定成长性,其毛利率甚至高于全球第一大厂商日本村田(Murata)。而成长性上中国企业也高于全球竞争对手日本、台湾、韩国。本行业日本厂商优势明显,台湾厂商竞争力并不强,而韩国厂商在盈利和成长能力上都欠佳。连接器行业连接器厂商国内选择中航光电、航天电器(行情股吧)、得润电子。可比公司台湾21家、美国12家、日本12家。整个连接器领域形成龙头厂商占有率和市场优势明显,Tyco、Hirose等龙头厂商盈利能力优势明显。美国厂商在连接器领域占据优势,相比而言,台湾和日本厂商竞争力不高。而大陆连接器厂商以军工为主,盈利能力甚至高于美国厂商。其中中航光电以航空产品和军工领域向民用通讯领域应用为主,航天电器以航天产品为主。盈利方面军工领域显然更胜一筹,而成长性上,航天电器周期波动性较大。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中航光电07年仍然获得高于市场预期的43%的增长。得润电子低毛利与家电领域应用有关,但是一方面得润电子高资产周转率保证公司资产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最近四季度毛利率程序逐阶上升趋势,公司结盟家电厂商的策略将使其获得更稳定的增长。我们将持续跟踪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得润电子08年运营状况。覆铜板CCL行业国内上市公司为生益科技,我们选取台湾7家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公司在盈利能力上比肩全球龙头南亚电路,而显著高于联茂电子和台湾其他行业。成长性上,公司甚至过去四个季度高于南亚电路,同样显著高于联茂电子和台湾厂商。而公司07年经过50%以上的扩充产能,08年将是价、量、客户齐增,CCL行业强者恒强趋势已经显现,随着下游PCB行业在中国继续快速发展,我们认为生益科技将继续保持并提升全球竞争力。显示零组件显示零组件行业我们选取莱宝高科和台湾29家上市公司、日本17家上市公司、韩国33家上市公司比较。公司做强上游导电玻璃和彩色滤光片,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均高于全球厂商康宁、Fujifilm和3M,而韩国与台湾厂商在盈利和成长性方面要低于日本厂商。公司从06年4季度开始增长逐季上升。公司将继续做强上游、做专细分市场,随着公司TFT空盒项目达产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公司08年将有49%的增长。半导体封测业封测行业中国目前有三家上市公司,我们选取台湾38家、美国13家、日本12家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封测行业龙头优势显著,而美国厂商并未推出封测代工市场,同样具备与全球龙头日月光相近的盈利能力。大陆厂商盈利方面略高于台湾。成长性方面,美国厂商则显示出成长性不足态势,而大陆和台湾厂商成长趋势明显,这也侧面反映封测代工产业向大中华地区转移趋势。具体到各家厂商,长电科技和通富微电通过技术升级坚持走出去战略,而华天科技则立足国内半导体设计行业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我们近期对长电科技进行联合调研,长电科技在高端CSP和FBP领域技术和国际客户开拓已经成熟,SiP基板封装则初露端倪,公司已经成为ST、TI、ADI、Fairchild封测服务商,随着公司08年高端领域扩产,公司已具备向全球一流封测厂商迈进的实力。而通富微电同样坚持走出去战略,则为日本企业提供封测服务中成长迅速,在规模上已经占据国内封测代工龙头地位。对于封测行业,世界封测代工占封测产业比重为41%,而中国仅为20%,伴随半导体产业去生产化趋势和中国封测厂商在技术上的突破,我们认为中国封测代工厂商未来将大有可为。2、以高端技术赢得高端客户随着06年和07年一大批优秀新股的上市和传统价值股在技术和市场的开拓,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在以上几点正在取得突破。主要体现在:(1) 竞争模式:从低成本到技术和客户升级表3列出主要电子元器件厂商高端技术和高端客户情况。技术层次上虽然仍以中低端为主,但已逐阶向高端升级;而主要电子行业公司在客户上也有突破,逐步进入国际知名企业供应体系。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客户将提升电子企业投资价值。(2) 对电子行业盈利模式的理解电子行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市场开拓,正在逐渐构建更有竞争力、更具稳定性的盈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