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10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10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10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10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v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目录TOC\o"1-3"\h\u22385摘要 126643一、前言 25757二、相关理论概述 226880(一)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含义 27205(二)不强迫自证其罪特权的主体 330424(三)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理论基础 3281051.追求自由与平等:对人权的保障 324422.结果与过程并重:对程序正义的追求 413182三、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的现状及问题 4300(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定在我国确立的背景 4112501.立法背景 4196832.司法背景 512346(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定在我国的现实地位 530179(三)我国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面临的问题 6202971.法律定位不准确 660512.权利主体与客体规定不明确 715053.缺乏例外规定 7221344.社会治理水平的限制 832567四、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适用的完善对策 812329(一)修正该原则的法律地位及表述 827560(二)明确“应当如实回答”条款与该原则的关系 97766(三)培养和强化现代刑事诉讼理念 997821.无罪推定理念 91412.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理念 1026262(四)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013440结论 1127936参考文献 12摘要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国家的广泛一致认同并发展成为一项刑事司法原则。本文主要研究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公诉活动中的适用情况,以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历史发展、内涵和价值出发,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沉默权、如实供述义务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探索通过制度设计等方式,建立和完善检察机关“审前”主导程序,转变控、辩双方关系,扩展检察权的新天地,也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公诉活动中进一步适用寻求有利契机。关键词:强迫;自证其罪;如实回答一、前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适用在我国有其特殊性,在适用的主体上为任何人,在刑事诉讼中最有可能引用该原则的主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证人;适用的客体不仅应当包括不利于己的供述还应当包括不利于己的实物证据;适用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在适用案件范围上笔者认为在当前背景下仅限于刑事诉讼;适用该原则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否定证据能力,予以排除。我国立法中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以及录音录像制度为该原则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但是当前该原则在我国的适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如实供述义务之间的矛盾: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完善,包括未排除因引诱、欺骗取得的证据,对法官认定“强迫”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对物证书证排除条件的苛刻,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启动条件过高等;缺少权利告知程序,无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权利知晓;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看守所侦查职能的存在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本文将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内涵、确立与发展入手解析,揭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障碍克服途径,从而实现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和程序正义。二、相关理论概述(一)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含义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确立经历了从没有明确规定到有明确规定的过程。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1996年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检察院诉讼规则再次进行了确认,并规定了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对于非法证据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1998年,我国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也表明了我国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认可。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旧刑事诉讼法律对于禁止非法取证的简单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2013年,我国正式在刑事诉讼法律条文中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公开承认了强迫自证其罪的非正当性,是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大突破,不仅有利于树立人权理念,顺应人权保障与惩治犯罪兼顾发展的时代潮流,更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完善证据制度,推动和促进侦查活动的改革和能力的提高。(二)不强迫自证其罪特权的主体关于不强迫自证其罪的主体方面,首先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们在司法行为中是直接面对公权力的,也是权利最容易受到侵害一方,所以他们是不强迫自证其罪权利的主体。除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关于证人是否也是这一原则的保护对象,学界有着一定的争论。有学者认为证人不受该原则的保护,理由是如果证人享有该项特权,并依此不进行作证,会到对案件的侦破产生极大的影响。笔者赞同证人也应受到这一原则保护的观点。但证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该原则的保护程度、范围是不完全等同的,如被事先告知的权利,该项权利会因作证而丧失。另外,单位犯罪中,作为负责人的证人,或者这个单位是否可以作为受保护的对象。有的将其归入受该项原则保护的对象,比如澳大利亚法律中,团队就受该原则的保护。但笔者认为,防止刑讯逼供、损伤人格尊严是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根本出发点。而单位不具有人格,无法遭受到刑讯逼供,所以单位不应该受到该原则的保护,并以此而拒绝提供证据。对于负责人来讲,如果作为单独的个人,是不受该项原则保护的。但有一项“集体性实体”规则对其是有限制性的,根据该规则的要求,如果法定代表人(代理人)拥有组织有形物证或文件,那么其不能提出依靠个人的特权来反对追诉方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追诉方提出其提供有形物证或文件的要求,他是必须提供的。(三)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理论基础1.追求自由与平等:对人权的保障法律法规是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二战后,对保护人权的国际公约通过联合国陆续通过与出台,对人权的保护从国际公约层次有了总的法律依靠。与此同时,出于对被追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的保护,对他们自由和人权的保护的要求,在国际上也不断被重视和被提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随之产生和发展。在刑事诉讼中,一方是强大的公权力,另一方是被指控的弱势群体。两者力量对比悬殊,如果没有人权保障,一旦公共权力主体通过强制,被追诉主体在强大的力量面前变得脆弱,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尊严、自由、压力效应的即时性,是滥用职权的原因之一,就很容易导致通过酷刑和其他方式来强迫自证其罪。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给予被告人选择权,他可以选择的陈述,你也可以选择沉默,不受公权力压力的影响,也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强制的影响,刑讯逼供等现象被阻碍,从而保护人权。2.结果与过程并重:对程序正义的追求我们对于正义的追求,应当不单单是出于追求结果的真实。也就是说,所谓正义,不仅仅是要求判决的结果有多么的真实,更重要的是,这个结果产生的过程也要求是完美的,符合常理的。如果说,一个的确是犯了罪的人,又被判决了有罪,但是,这个判决是基于不充分和不可靠的证据,或它是由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过程推导出来的,那么这个结果即使并没有错误甚至是完全正确的,也会因为证明过程的欠缺性,存在着缺点而失去真正的公正。即程序正义的理论要求不是一个结果论,而是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理论。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给予被告人在被侦查和讯问的过程中一定的权利,通过这样才可以保证程序的正当合理,从而保证公正性。另一方面,程序正义的理论要求对讯问过程提出了各种限制和要求,比方说不能采取强制措施等等,从而保证了获得证据的过程是符合规定并且是合理的,这样才能产生充分可靠的定罪的证据。这一理论可以使司法与被诉者平等交流,使被诉者拥有诉讼主体地位,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们的安排。三、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的现状及问题(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定在我国确立的背景1.立法背景自该原则在西方产生以来,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所认可,其作为一项原则在刑事司法制度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正是由于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内容和相应的配套制度也相对完善。该原则存在的真正意义具体表现为其对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的赋予,通过私权利的保护来防御和对抗公权力,在防止刑讯逼供、减小双方的力量差距及打击犯罪、保护人权方面意义重大,是程序正当、无罪推定以及人权保障理念的体现。目前,该原则已经被确定为国际法准则,也被很多国家写入本国的宪法或是刑事法律文件,这都体现出该特权属于人人都应具有的一项普遍的基本人权,故任何国家都应该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其存在,并保障其能真正得以实施。我们知道,国家具有公民权利保障的义务。权利的保护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写在纸上静止的条文,其需要具有完善的配套制度的保障,以确保公民在真正意义上享有该特权,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运用该特权来防御公权力侵害,成为活的法律。2.司法背景自2016年在各地试点、在2018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践中收效颇丰,极大节省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诉讼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案多人少”的现实困境。“实体从宽,程序从简”是该制度的两大鲜明特色,但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一味追求速度意味着无法时刻保持公正,过分追求效率往往导致忽略了正义。因此只有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结合,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以求最大程度的完善司法改革。(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定在我国的现实地位我国刑事诉讼的历史进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重口供、轻证据的办案风格。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和检察机关仅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证据就决定是否逮捕、起诉,甚至某些法院法官仅仅依靠刑讯逼供得来的被告人供述、不重视庭审调查,便直接对其定罪处罚。可见公安司法机关必更加重视法定证据的收集工作以及法定证据的运用规则,要对法律规定了然于心。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执法司法、依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供述的犯罪事实进行法定证据的收集工作,既避免了使用刑讯逼供的手段,也能更好地收集法定证据、遵循法律规定适用证据规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贯彻落实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贯彻落实,都要求辩护律师积极、有效的参与。选择适用认罪认罚程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认罪认罚的主观自愿性和意思真实性仍需要辩护律师进一步把关确认,辩护律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尽管在法庭审判阶段,法官会当庭再次确认被追诉人的认罪认罚是否自愿真实,但在此之前,辩护律师都需要认真对待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这也为杜绝刑讯逼供提供了另一种有力保障。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行之前,“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简单规定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并不能完全遏制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手段的发生。但我国现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极大的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出供述和辩解的自愿性和真实性。这既实现了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应有之义,又以新型法定制度的形式加以稳固,更能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贯彻落实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三)我国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面临的问题1.法律定位不准确目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被大多数的西方国家作为一项原则性的规定写入本国宪法、宪法性文件或者刑事诉讼法的总则条款中。例如,美国将该项原则作为一项宪法性原则予以规定,美国在其宪法第五次修改时对该原则作出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不被强迫在任何诉讼中作为指控自己的证人。”另外,日本也是将该项原则作为其国家的一项宪法性原则,在宪法38条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不被强迫在任何的诉讼过程中作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述。以强迫、威胁或者是拷问获取的口供,都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在此不一一列举,上述国家都已经在国家宪法中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作为一项原则,同时赋予其至高的地位与效力,对国内的各个部门法都具有指导作用。根据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相关规定处于证据规则的位置,从逻辑上看,其应该属于一项规范证据的具体收集方式的规定,尤其表明口供获取正确手段,并未将该规定置于刑事诉讼法总则中基本任务或是基本原则的条款之中。虽然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明确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契合了我国宪法的人权保护条款,仅仅笼统的规定保护人权是否就意味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被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所承认。显然,这是不够的,虽然该项特权在国际法上已经被承认是一项任何人都应该具备的不被非法剥夺的基本人权,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要想真正承认该项原则的适用,应该遵循其他国家已经实行的方法,将其明确规定为一项宪法性原则亦或是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法条的设计都遵循一定的逻辑,法条位置往往表明其地位。可见,关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所处的我国刑事诉讼法法条的地位并不是很理想,很难从其位置推定立法者具有将其规定为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倾向,也无法推测出其被作为我国人人都具备的一项基本人权予以保障。故笔者认为,我国关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原则的规定,而是作为一项法律规则规定于证据法章节中,其具体的适用阶段是侦查阶段。2.权利主体与客体规定不明确从理论上讲,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确立之初意在给予任何人面对法官的询问有权拒绝回答,按理说,其是刑诉过程中的所有参与人都当然具有的一项特权。然而,在实际的诉讼过程中,可能会被强迫自我归罪的往往是被追诉人以及证人,故其他国家该项权利的行使主体大多规定为被追诉人、证人。在此需要着重解释的是证人可以作为此项权利主张的主体,这是基于证人在诉讼中往往很可能会成为潜在的被告。在证人提供证言之后,控方往往反而会通过证言对证人产生怀疑,进而对证人进行指控。如此看来,证人提供证言之后却成为了被告,其证言反而被当作控方以此证明自己有罪的控方证人的证言,这实际上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迫自我归罪,故赋予证人此项权利亦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人除了被告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外,都具有作证的义务,并且规定证人在其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出庭作证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强制其出庭。该项权利的享有主体,其权利的范围与其保护的客体范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然而联系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刚刚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不久,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其在我国的根基尚不牢固,如果贸然将其所保护的客体范围规定过于宽泛,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由于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过大,如果我国参照大陆法系的做法,未免有些急于求成,以至于结果达不到预期而适得其反。从上文分析可以得知,关于新增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我国法律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权利主体及客体范围,不利于其在诉讼程序中的具体应用,所以此二者的范围界定,是完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在我国应用所必须面对的问题。3.缺乏例外规定虽然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针对侦查面临的困境,也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如技术侦查如果通过法律所规定的严格的批准程序,可以适用于案件侦查。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技术侦查成本非常高,普及率确实非常低,这也致使很多侦查机关并没有配备技术侦查设备,也没有培养可以操作侦查技术的侦查人员。故,我国目前侦查技术还处于低水平,除了口供之外,完全依靠其他证据破案的概率很低。基于此种现状,要想同时兼顾人权保护与打击犯罪,就要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做出详细具体的例外规定,既有利于案件侦破也可以防止侦查人员钻法律的空子。总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虽然意在赋予被追诉人对抗公权力的权利,以权利制约权力。但是该项权利也不可以过度地泛化,其客体以及适用的具体情形都需要通过法律予以具体规定,故对其作出限制性的例外规定非常有必要。只有规定了什么人可以享有权利、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享有权利、该项权利不得适用的情形,才能使该项法律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更好的为保护人权与打击犯罪服务。4.社会治理水平的限制在现代社会治理水平高的国家,各种各样的司法、治安、教育和治疗机构相互衔接,权力构成了一整套精细、连续的分化网络,个人受到严密的监控。社会治理水平越高,司法人员能够获取其他证据的途径越多,对口供的依赖程度自然降低。因此,社会治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实现。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信息资料、作案过程、行动轨迹等,都可以作为客观证据直接或者间接的证明犯罪,而这些证据一般可以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电子数据等途径获得。在社会治理水平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监控无死角,电子数据的取得更是难上加难,能够形成刑事案件证据的大多只剩下言词证据。倘若社会治理水平较高,社会各职能机构如银行、医院、通讯等机构本身就能掌握个人银行、医院、教育等资料,并且制定相应管理规范,通过办理相关手续即可为侦查机关掌握,使侦查机关及时且方便、快捷的获得其他证据,对于口供的依赖性自然降低。然而,我国目前的社会治理水平仍达不到此要求。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因管理混乱或者人为因素,相关记录、档案等材料无法找到或者记录不全的情况比比皆是,导致侦查取证阻碍重重。在无法获得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侦查机关能够依赖的只有口供,使得案件侦办陷入了“口供定罪”的死胡同,限制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发展。四、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适用的完善对策(一)修正该原则的法律地位及表述法律原则是法律的灵魂,对法律、法规和程序的制定都起着指导作用。就目前我国不强迫自证其罪的立法状况而言,在我国仅仅是一项证据规则,难以称其为一项原则。但是,纵观其他国家的立法,该原则甚至作为指导宪法、指导法律的最基本的准则。这与我国的现状差别很是较为突出的。从我国的法治进程来看,将其作为一项指导性的原则,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法治环境,而且也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其在立法层面上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但其作为指导性原则的重要性,已经在我国的法治实践中,融入到了刑侦、起诉、审判、辩护等各个层次,已经成为被普遍接受的重要原则。所以,笔者认为将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合理的。另外我国关于不强迫自证其罪的表述,也是尚有不妥。从国际公约的表述来看,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归罪性问题的权利;二是不采用强制审讯手段;三是拒绝自证其罪下不被做负面评价或推理。(二)明确“应当如实回答”条款与该原则的关系首先,“应当如实回答”条款并不代表调查人员可以强迫嫌疑人进行证明自己有罪的供述。嫌疑人对自己无罪的辩护,当然是“应当如实回答”的,这是嫌疑人自然而然应当回答的内容。其次,就“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而言,在我国各部刑事诉讼法中都有所反映,但并没有就违反该规定的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或者说并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就此而言,追诉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被追诉人拒绝陈述,或者追诉人认为被告(嫌疑人)就有关犯罪事实应当如实供述而表示拒绝,不能因此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作任何处罚,因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它不违背无罪推定原则对证明责任的要求。另外,刑事诉讼法对“应当如实回答”的条文规定,是有其内在逻辑基础的。侦查人员有主动询问的义务的,正常的问话是侦查人员的职责所在,那么嫌疑人应当对前述的提问如实回答。但是倘若侦查人员问及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嫌疑人理所当然的可以拒绝回答。所以说,“应当如实回答”是对正常询问而言,而不针对的受强制问话。因此,并不能因为“应该如实回答”的条款,而要求犯罪嫌疑人对任何质疑都如实陈述;同样的,嫌疑人也不能因为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而拒绝回答任何问话。(三)培养和强化现代刑事诉讼理念1.无罪推定理念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我国是适用无罪推定理念的。但是要推进无罪推定的理念在我国的发展,确立任何人定罪前均无罪的立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在刑事诉讼中不能偏颇看被告人、忽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中,真正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关权利的规定。同时,控诉方不能强迫告证明他们的罪行,不能因为拒绝陈述,而认为他有罪。在检方不能证明被告有罪的条件下,被告无罪。因此,建立和加强对侦查人员的无罪推定的概念,从而避免办案的当事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嫌疑人,从而导致强迫自证其罪行为发生,使他们更加关注被告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无罪推定的理念,将能够保证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顺畅运行。2.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理念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只有实体正义而没有程序正义,那么实体正义便不是真正的正义;只有程序正义而没有实体正义,那程序正义就缺少了存在的意义。在司法公正中,结果与过程是同等重要的。要在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当中,建立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的理念,加强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使不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可以实现。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相对薄弱,与国家的公权力相比更加薄弱,程序上的保障为被告的辩护增加了一道防线,从而对公权加以制约。参与案件的人员,必须摒弃原有结果至上的观念,把程序的完美无瑕作为追求结果正义的最基本的标准,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实现结果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要真正保障被追诉人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包括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限制公共权力,司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去做,不能忽视程序正义而求得实体正义。(四)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先,实物证据的排除。根据被强迫供述的线索获取的物证、书证等证据能否被排除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违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产生的法律效果是取得的证据被排除,因此会对侦查机关的强迫行为起到遏制作用。但是,如果仅仅将排除的范围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那么侦查机关完全可以强迫他们作出供述之后,根据强迫供述的线索而获取其他证据,即使将强迫的供述排除法庭之外,也不影响其他证据的证据能力,这将难以遏制侦查人员的强迫动机。既然侦查人员通过强迫行为仍然可以获取物证、书证,从而获得侦查破案的利益,那么他们采取酷刑行为的动力机制就将继续发挥作用,通过排除规则来遏制侦查人员违法取证行为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根据强迫取得的供述为线索获得的实物证据,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除非能够证明它们的取得是通过独立于强迫行为之外的其他合法行为所获得的。其次,降低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门槛。由于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启动之后会消耗一定的司法资源,所以会存在降低启动门槛可能会导致权利的滥用的担忧,以至于浪费司法资源。证据的证据能力是作为证据的第一属性,没有证据能力则不能够作为证据,所以在证据审查的时候应当首先判定证据是否有证据能力,必须首先在程序上进行合法性的审六。我国在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规定了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提出,但是在庭审期间才一发现的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除外,这一规定,限定了被告人提出申请的时间,鼓励和督促被告人尽可能在庭审之前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的申请,从而通过庭前会议的形式有效的解决证据的合法性问题,防止在庭审中被告人突然袭击,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以至于中断庭审,延误审判。这样的规定从根本上就是为了防止被告人在庭审的过程中滥用权力,在任何阶段提出申请,以至于使庭审中断,延误审判从而造成司法资源的耗费。所以笔者认为,在庭前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的申请,只要能够提出合理的质疑,都应当给予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机会,不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反而能够更好地保障被告人对于诉讼权利的有效行使。此外,对于特殊情形,确实属于在庭审期间才发现的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法庭应当先行调查证据的合法性,从而维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对于在庭审前已经发现了的线索或者材料,如果在庭审前未能及时提出合理质疑,申请非法证据排除的,应当视为他们已经放弃对于权利的行使,应当不允许其在庭审过程中再次申请非法证据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