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S工程建设指导原则(2023年版)_第1页
MDAS工程建设指导原则(2023年版)_第2页
MDAS工程建设指导原则(2023年版)_第3页
MDAS工程建设指导原则(2023年版)_第4页
MDAS工程建设指导原则(2023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DAS工程建设指导原则(2023年版)背景为加强MDAS类非传统室分主设备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在2023年5月下发的《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分布式室分设备工程建设指导方案》(建通【2023】45号)文件基础上,省公司工程建设部结合2023年及2023年两期MDAS规模集采使用经验教训,特编制本文件,供全省室分工程建设人员参阅。MDAS简述MDAS(MultiserviceDistributedAccessSystemSolution)是一种多业务分布系统,可支持多制式多载波,与传统模拟分布系统相比,同时具备混合组网、时延补偿、自动载波跟踪、上行底噪低等特点;MDAS由接入单元(MAU)、扩展单元(MEU)和远端单元(MRU)组成。产品特点为:本质是经过改进的光纤直放站,由MAU将多系统的近端RRU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递至MEU拓展单元,再通过混合光缆(光纤+电源线)接入末端的MRU完成多系统无线覆盖。同时支持在MEU接入WLAN的ONU信号,通过末端MRU透传实现WLANAP同步覆盖。目前有多种产品型号,支持2G/3G/4G覆盖。三、2023年MDAS省采项目工程建设原则(一)项目归属MDAS类产品,在省公司二级集采范围内,已列入集团公司集采“三网合一数字拉远系统”目录范围,列入室分配套项目编码。目前由省公司签订合同框架,由分公司完成订单确认及联系到货。2023年省采MDAS设备费用列入2023年室分配套投资项目,2023年省采MDAS设备费用列入2023年室分配套投资项目,在组织设计会审、设计批复及项目验收管理时不要遗漏。2023年省采MDAS设备分配使用完毕后,省内如再有MDAS建设需求,原则上应参加MDAS全国一级集采。(二)分工界面产品设备供货设计设计审核现场协调、安装开通、调测监理测试MDAS光模块已全部内置,连接近端及中继端的光纤、以及2/3G版本如果采用(POE)供电连接中继端及远端的网线,由移动公司提供。中继端连接远端的混合光电缆由设备厂家提供。本期采购已明确由MDAS设备厂家设计(已包含在设备成交价中)。后期再讨论决定,可考虑替换为设计院进行设计如不是设计院设计,须要审核。如已是设计院设计则无须审核现有集成商(可以与MDAS设备供应商不一致,如拟建设地点内设备供应商同时也是框架指定的室分集成商,宜直接选择其进行设备安装,尽量减少不同环节)。由MDAS设备厂家完成(已包含在设备成交价中)。当现场协调、安装与MDAS设备厂家不是同一个集成商时,在开通阶段遇到设备故障(非安装引起),须由MDAS设备厂家负责运输、替换新设备。现有监理单位现有集成商(三)合同条款要点提示1、报价包含采用本产品的室分站点初步设计方案、产品调测及激活开通等服务内容(由投标方负责完成),设计审核、设计出版由移动公司指定的设计单位完成;系统安装、集成等工程内容根据框架协议,由移动公司指定的集成商或施工单位完成。2、费用支付标准为:到货验货70%、开通验收30%。3、MDAS设备保修期为验收后六年。4、远端单元不再细分内置天线或外接天线的不同类型,只分室内型室外型两种报价。(由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外接天线型、或者内置定向相应增益天线或内置全向天线)。5、TD-LTE系统需在E频段支持50MHz,D频段支持60MHz,F频段支持30MHz,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5MHz、10MHz、15MHz、20MHz。6、为避免噪音扰民,远端单元MRU严禁采用风扇散热模式,只能采用自然散热模式。(四)设计、验收、开通流程1、设计流程已在EPMS电子设计流程中,增加MDAS站点的设计信息填报及审核内容,完善MDAS厂家、远中近三端数量等信息。2、集中验收集中开通流程借鉴BBU/RRU模式普通室分站点的集中验收集中开通模式,进行MDAS集中验收集中开通的系统流程开发,特别增加在验收开通前进行MDAS设备是否已接入省公司网管的一票否决流程机制(要求2023年省采MDAS项目起,务必确保验收开通前的联调阶段第一时间接入省网管),同时涵盖MDAS接入的主设备站点信源核实确认及相关信息填报关联要求,确保MDAS室分工程建设与大网室分工程建设同样规范管理。具体操作流程图详见如下嵌入文件:MDAS集中验收集中开通系统流程的工作要求另行宣贯下发。3、验收移交表与室分主设备申请初验的要求一致,MDAS项目(归属当年室分配套投资项目)申请初验时,必须同样提供包含合同采购数量、已安装开通数量、未安装开通移交数量的MDAS设备(近端、中继端、远端)详细数量移交签字确认表,由分公司工程建设部、网络维护部共同签字、盖章确认后,方可申请初验,确保MDAS设备在工程建设期间规范精细管理。(五)MDAS覆盖半径与4G主设备参数匹配表结合2023年MDAS工程使用情况,进一步明确4G主设备参数配置,保证MDAS光纤时延满足室分拉远覆盖要求。详见如下嵌入文件:(六)MDAS建议适用场景1、已有2G/3G室分覆盖,需要新建4G覆盖时遭遇业主阻扰或者现场施工环境不理想的室分场景(如居民小区、大型商务楼宇之类)。2、需要改造或新增4GMIMO双路的场景。3、年代久远无法进行大规模馈线无源器件改造的室分厂家,需要快速建设部署的室分场景。4、特别适用于无法建设传统宏站及室分的场景(房屋结构为6-8层的小高层,或存在业主阻挠建站纠纷,小区无电梯地下室无法建室分,小区无法建楼顶天线,大型居民区内部周边宏站覆盖不到)。MDAS建议配置方案1、MDAS产品利用光纤传输,避免了RRU射频馈线传输衰耗,可有效减少RRU数量,在工程设计中应重点关注RRU数量需相比原有普通分布系统所需RRU有大幅减少,根据工程经验,采用MDAS系统后,RRU需求数量比传统天馈线分布系统约减少50%以上。2、一个近端至少可以连接四个中继端,一个中继端至少可以连接八个远端。分公司在进行接入端及中继端方案设计时,宜满足20%以上远端接入能力的扩容余量,确保今后扩容便利。3、远端使用总体建议如下:(1)对于范围较大的空旷场景,如厂房、超市、体育场、大型地下停车场等,建议优先使用内置天线型远端。(2)对于隔断多的室内站点,如酒店、办公楼等,建议优先使用外接天线型远端。(3)对于住宅小区等复杂场景站点,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混合使用内置天线型远端和外接天线型远端。4、WLAN接入方案在2023年5月下发的《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分布式室分设备工程建设指导方案》(建通【2023】45号)的第七章节有详细描述,不再赘述。5、因MDAS近端接入RRU功率需求小,仅为-10dBm至0dBm量级,而普通4G室分RRU输出至少为20W(43dBm)以上,为充分发挥RRU能量作用,不宜直接串接衰耗器接入近端,而宜采用大功率耦合器接一部分普通天馈线分布系统及MDAS近端机。典型方案如下:直接采用大功率耦合器来耦合RRU信源功率,采用大功率耦合器为50dB,2G馈入功率为-10dBm左右,4G导频馈入功率为-35dBm左右,大功率耦合器直通端带天馈,以此为例看下图:6、根据2023年省采MDAS工程经验,现有500mW级别的MDAS远端功率较小,覆盖半径有限,在大型室分场景使用时,远端数量需求较多。目前已有2W级别较大功率MDAS远端产品,我部将结合省内3个中标厂家(虹信、京信、三维)产品演进情况,积极组织大功率远端产品试点应用,探索减少远端数量及工程量,从而节省工程造价投资的实施方案。(八)MDAS建设方案模板我部组织编制了MDAS建设方案模板,涵盖设计方案、测试方案等内容,用于MDAS电子设计及集中验收集中开通流程相关附件审核传递。详见如下嵌入附件:(九)MDAS接入网管所需材料及连接方式MDAS监控接入时PTN监控组网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1、每台MU使用1个光口接入。如下图所示,2台MU进行监控接入,需要2条PTN电路,2个155MSFP光模块(LC接口),2条双芯尾纤(SC-LC),2个光纤收发器(SC接口)和2条100M网线(根据站点情况选择交直流设备)。2、所有MU公用1个光口接入。如下图所示,2台MU进行监控接入,需要1条PTN电路,1个155MSFP光模块(LC接口),1条双芯尾纤(SC-LC),1个光纤收发器(SC接口),1台100M接入交换机和2条100M网线(根据站点情况选择交直流设备)。也可以选择带光口的交换机,可减少光纤收发器的使用。此外,由于部分站点设备间距离较近,还需要使用7dBm光衰,避免光路告警。3、每台MU使用一个PTN电口接入。PTN设备可能需要增加电口板,且距离PTN设备距离不宜太远,并非所有站点都具备该条件。4、所有MU公用一个PTN电口。PTN设备可能需要增加电口板,且距离PTN设备距离不宜太远,并非所有站点都具备该条件。需要在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