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_第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_第2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_第3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_第4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单选题(共60题)1、睡眠监护系统软件是A.第一类医疗器械B.第二类医疗器械C.第三类医疗器械D.特殊用途医疗器械【答案】B2、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是()A.教师考核结果B.教师业务水平C.教师工作态度D.教师工作成绩【答案】A3、临近六一,李女士高高兴兴地去接孩子放学,却撞见孩子遭老师呵斥而流泪的场景。另一位家长的“善意提醒”让她恍然大悟:“一定要给老师送礼!如果不送,你的孩子就会遭冷遇,这是行规。”面对这样的行规,下列教师行为不正确的是()。A.教师应独善其身,做到廉洁从教B.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讲清其中利弊关系C.抵制各种诱惑,和家长保持健康的教养关系D.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可以接受家长送的礼物【答案】D4、殷老师特别喜欢学习,不仅上班的时候积极听老教师的课,而且在业余时间自修研究生课程,潜心研究教学法。她虽然很年轻,但是已经连续三年当选教学能手了。这体现了殷老师()。A.有专业成长理念B.有课程研发意识C.有团结协作意识D.有关爱学生思想【答案】A5、(2022上半年真题)《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以一场内战为历史背景的这次战争是()。A.西班牙内战B.墨西哥内战C.美国南北战争D.美国玫瑰战争【答案】A6、关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战略目标描述不正确的是()。A.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B.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C.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D.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答案】A7、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如同石头写就的史书一般,记载着人类社会从远古产生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全部经历,带给我们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以下你认为正确的是()。A.故宫的宫殿建筑,是全世界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水平最高的杰作B.欧洲宫殿建筑的第一典范是卢浮宫,被人称为“立体的诗篇,凝固的画卷”C.沙特尔大教堂高耸人云的建筑结构和形式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D.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洛可可”建筑风格讲究“不规则的造型和奢华的装饰”【答案】A8、“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对()的评价。A.《水浒传》B.《窦娥冤》C.《红楼梦》D.《西游记》【答案】C9、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是()。A.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B.达·芬奇、泰戈尔、拉斐尔C.莎士比亚、达·芬奇、但丁D.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托尔斯泰【答案】A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散文从体例上分析,主要有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著名的“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均为纪传体B.“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乐府诗中称为“曲”“辞”“歌”“行”等,都是古体诗C.“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D.《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答案】A11、有一个岛上住着两种人,一种是说真话的人,一种是说假话的人。一天,一个人去岛上旅游,遇到甲、乙、丙三个岛上居民,便问起他们谁是说真话的人,谁是说假话的人。甲说:“乙和丙都是说假话的人。”乙说:“我是说真话的人。”丙说:“乙是说假话的人。”这三个人中有()是说假话的人。A.0B.1C.2D.3【答案】C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投人为主,()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A.财政家庭B.社会举办者受教育者C.政府受教育者D.政府举办者【答案】C13、西方近现代艺术流派纷呈,下列作品中表现技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幅是()。A.《向日葵》B.《风景》C.《星夜》D.《日出·印象》【答案】B14、小红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其数学成绩不佳。经过努力,她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取得了很高的分数。数学老师认为她是抄袭的,并在课堂上公开讲:“你的成绩不属实。”这位老师的行为()。A.违背了尊重学生的要求B.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要求C.有益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D.有益于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答案】A15、脾运化水液主要指脾对水液的代谢具有哪些作用A.生成B.吸收C.转输D.排泄E.布散【答案】B16、(2022上半年真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出现,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人们利用蒸汽机在各领域改进生产,提高效率,下列()设计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A.瓦特B.富尔顿C.惠特尼D.斯蒂芬森【答案】D17、下列哪位古代文人不是“初唐四杰”?()A.王维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答案】A18、下列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中表示老四的是?()A.季B.孟C.叔D.仲【答案】A19、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幻小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郑文光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之一以下作品属于郑文光创作的是()。A.《五万年以前的客人》B.《月光岛》C.《神翼》D.《秘密时间之路》【答案】C20、下列选项中,作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A.福楼拜《羊脂球》B.巴尔扎克《高老头》C.塞万提斯《巴黎圣母院》D.狄更斯《包法利夫人》【答案】B21、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民族性B.阶级性C.妥协性D.包容性【答案】D22、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班主任王老师为了让班上同学都取得一个好成绩,经常占用体育课和音乐课的时间。王老师的做法()。A.正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正确,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C.错误,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D.错误,忽视了学生的完整性【答案】D23、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名胜古迹,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中,位于我国台湾岛的是()A.日月潭B.月牙泉C.大龙湫D.镜泊湖【答案】A24、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孙中山【答案】A25、找规律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各组数字,填人数列“1,3,4,8,15,27,口”空缺处,正确的是()。A.53B.38C.50D.42【答案】C26、茶壶:紫砂:雕刻。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A.房门:木材:油漆B.夹克:布料:制作C.电线:金属:生产D.马路:柏油:铺设【答案】D27、()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学校C.国家D.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答案】A28、属于“气化”过程的有A.津液代谢B.精化为气C.气化为形D.升降出入E.血液生成【答案】A29、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A.温煦B.推动C.兴奋D.制约肾阴E.气化【答案】A30、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可以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A.修改课程方案B.调整教材内容C.改进教学方法D.减少考试次数【答案】A31、血的生成主要依赖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答案】A32、Word的两种文本编辑模式是()A.改写与删除B.插入与删除C.插入与改写D.复制与删除【答案】C33、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A.总经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答案】C34、《朝花夕拾》、《子夜》、《激流》三部曲、《白洋淀纪事》这些作品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曹禺、茅盾、李健吾B.鲁迅、茅盾、巴金、孙犁C.郭沫若、曹禺、巴金、李健吾D.郭沫若、茅盾、巴金、孙犁【答案】B35、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A.创造性B.专业性C.复杂性D.示范性【答案】D36、面对违纪学生,个别教师采取罚款的办法,叶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耐心地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这说明叶老师能够做到()。A.依法执教B.团结协作C.尊重同事D.终身学习【答案】A37、下列属于蒙古族特有的乐器的是()。A.手鼓B.马头琴C.弹布尔D.扎木聂【答案】B38、临近六一,李女士高高兴兴地去接孩子放学,却撞见孩子遭老师呵斥而流泪的场景。另一位家长的“善意提醒”让她恍然大悟:“一定要给老师送礼!如果不送,你的孩子就会遭冷遇,这是行规。”面对这样的行规,下列教师行为不正确的是()。A.教师应独善其身,做到廉洁从教B.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讲清其中利弊关系C.抵制各种诱惑,和家长保持健康的教养关系D.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可以接受家长送的礼物【答案】D39、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如何用字母表示数》时,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轮流口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数字越来越大,越来越数不清,同学们沉浸在欢乐的游戏中,轮到老师时,老师脱口而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全班学生都好奇地看着,等着老师做下面讲解,该老师的做法()。A.体现了教学关注学科B.体现了教学注重过程C.体现了教学以教育者为中心D.体现了教会学生知识【答案】B40、与肾相关的官窍有A.耳B.前阴C.后阴D.眼目E.鼻喉【答案】A41、以下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文言别称,属于美术的是()。A.丝竹B.墨宝C.丹青D.金石【答案】C42、肺主气功能包括A.人体的生长发育B.主一身之气C.气的运化D.主呼吸之气E.气化的调节【答案】B43、我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在海南岛,景区内奇石林立,雄峙海边。其中,有一块巍然屹立在海边的巨石,自上而下刻着“南天一柱”四个刚健遒劲的楷体大字。“南天一柱”四字是由()所书。A.范云梯B.程哲C.苏东坡D.溥仪【答案】A44、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老师唯恐学生成绩不好影响他们的奖金和升职,学生面对老师海量的作业苦不堪言,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的教育完全违背了()的宗旨。A.终身学习B.教书育人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答案】B45、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的作品。A.贝多芬B.肖邦C.海顿D.莫扎特【答案】D46、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地理研究B.天文观测C.迷信活动D.航海【答案】D47、对古代汉语基本概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B.“六书”是古人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C.东汉的刘歆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D.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答案】C48、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A.吉、凶、军、宾、嘉B.温、良、恭、俭、让C.恭、宽、信、敏、惠D.天、地、君、亲、师【答案】A49、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是上海人:(2)有人不是上海人:(3)主任不是上海人。以下哪项为真?()A.8名职员都是上海人B.8名职员都不是上海人C.只有一个是上海人D.无法确定该部上海人的人数【答案】A50、目前所知,最硬的矿石是钻石,其次是刚玉,而一种矿石只能用与本身硬度一样或更硬的矿石来刻痕。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所指的矿石一定是可被刚玉刻痕的矿石?()A.只是ⅠB.只是ⅢC.只是Ⅰ和ⅡD.只是Ⅰ和Ⅲ【答案】A51、()是文章的灵魂,而()是文章的骨骼。A.中心思想材料B.中心思想结构C.材料结构D.材料中心思想【答案】B52、津液的正常排泄途径是A.汗B.呼气C.尿D.粪E.呕吐物【答案】A53、“一桌子苹果,别人通常挑一两个,挑三四个。毕加索最可气,每个都咬上一口,每个苹果上都有他的牙印儿。”一位中国画家如此评价毕加索。毕加索一生搞过素描、油画、雕塑、版画,担任过舞台设计,还写过小说、剧本和无标点散文诗。A.毕加索吃苹果,每个都只咬一口。中国作家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B.很多人都像毕加索一样参与过许多艺术类型的创作C.毕加索在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行过创作的尝试D.毕加索是个天才式的人物,没有他不涉及的艺术领域【答案】C54、寓言的三大发源地分别是()。A.德国、印度、中国B.古希腊、印度、英国C.古希腊、印度、中国D.古希腊、中国、阿拉伯【答案】C5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教师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A.教育教学权B.科研学术活动权C.报酬待遇权D.培训进修权【答案】A56、脾的生理功能包括A.主生殖B.主消化C.推动血行D.主升清E.统摄血液【答案】D57、学校山区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甲说:“不是我捐的”;乙说:“是丁捐的”;丙说:“是乙捐的”;丁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A.甲说的是真话,是丙捐的B.丁说的是真话,是甲捐的C.乙说的是真话,是丁捐的D.丁说的是假话,是丁捐的【答案】B58、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无私奉献D.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答案】D59、下列不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条约的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瑷珲条约》【答案】A60、身份证:身份。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A.结婚证:配偶B.毕业证:学位C.执业证:资格D.房产证:房屋【答案】C大题(共15题)一、某校一名学生期中物理考试成绩12分,在老师让学生进行自评时,该生给自己打了99分,于是老师在卷面上批示:“你去照照镜子!”问题:指出该教师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原因分析和点评。【答案】(1)显然,这位教师犯了语言过失。他认为,该生不知羞耻,这对自己也是一种轻慢与冒犯。这种“师道尊严”的心态,使这位教师很快冲过职业“底线”。教师训斥学生,其他教师以至家长往往认为教师是“为孩子好”,对此表示理解与宽容,使得失去监督、获得同情的这位教师,即使冲出了“底线”也心安理得。(2)此教师的行为一方面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学生毕竟是有人格尊严的个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恶言恶语的讽刺和挖苦只能对其造成更大的伤害,并且有违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此老师的评价没有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新学生评价理念。该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过高,可能是自己盲目的自信,也可能是一种对成绩无助的表现。教师应当查找原因,努力想法帮助其改善物理学习成绩,培养其客观的自信。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发展,而不是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某一数学问题,明明和帅帅分别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答案。数学老师张老师并没有直接说谁的计算方法好,谁的计算方法不好,而是把他们两个都请上讲台,让他们将自己的思路、解题方法展示给大家。同学们认为他们的解法都很好。张老师立即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打开自己的思路、发散思维,一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时张老师表扬了明明和帅帅都做得很好。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张老师的做法。【答案】张老师的做法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要求。(1)素质教育强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材料中张老师注重学习思维的过程,并让他们来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方法。(2)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以往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材料中张老师不仅关注个别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注意引导全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打开思路,学会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3)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而是知识的主人。材料中,张老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三、在一次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王老师说:“素质教育整天打打闹闹、蹦蹦跳跳,整天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必然会影响升学率。”李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请对材料中两位老师的观点进行评析。【答案】(1)材料中,两位老师的观点都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认识。(2)王老师的观点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3)李老师的观点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四、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体端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说唱、戏曲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问题:(1)【题干】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2)【题干】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①道:是指万物共通的道理,是无形的;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艺:是指具体的学问,是有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包括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2)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①中国文化的“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体的“艺”要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②古人从小要通过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来领悟其中丰富的“道”的内涵,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③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但能从说唱、戏曲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功能。?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但主张通过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因此,中国文化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五、李某女儿李霞11岁,系某镇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退学赚钱,于是暑假期间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女儿的去向,有时还恶语相向:“孩子读不读书是我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丁老师从某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所民办学校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学校地处市郊,实行封闭管理,平时不能外出且教学任务很重,不过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比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高出很多,这使她很欣慰。然而,随着寒假的到来,她才知道,学校有一个规定:寒暑假期间不上课,每人每月仅发500元的生活费。丁某很是不解,为什么公办教师可以带薪休假,而民办学校的教师就不可以呢500元的生活费甚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该学校的做法违法吗丁老师该怎么办某市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小雅在教师韩某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一幅美术作品,此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儿童画展,荣获一等奖,并获1000元现金奖励。对1000元现金的发放,学校、韩老师、小雅的家长产生了分歧。学校认为,小雅代表学校参加画展,学校有权决定奖金的发放;韩老师认为,小雅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倾注了他的心血,奖金应该有他的份额;小雅的父母认为,小雅的学习生活由他们照料,奖金当然归他们所有。请问: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该案例中存在违法行为。(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违法主体是李某及其邻镇的个体户。(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2.【参考答案】(1)该校的规定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第三十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该材料中,丁某虽然是民办学校的教师,但是与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样的权利,应该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2)丁某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3.【参考答案】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均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有关公民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规定,未成年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通过小作者的创作活动取得的稿酬”以及“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的科技奖励而取得的财产”属于未成年学生自己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学校的观点是错误的,小雅代表学校参赛没有错,作品所获奖金却属于孩子本人所有。韩老师的观点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的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发展的义务。韩老师的精心指导属于法律规定的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家长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对小雅的学习生活的照料属于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应尽的义务,而不能作为侵占孩子财产权的借口。孩子通过创作取得的奖金应归孩子本人所有,是孩子本人的财产权。鉴于小雅还是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不能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因此,孩子的1000元钱可以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保管。六、某校五年级有位叫诚诚的同学,经常迟到、旷课,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太好,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和他谈话,仍不见好转,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诚诚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跑步速度飞快,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画画特别好,足球踢得也很好。请你结合教师职业理念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像诚诚这样的学生。【答案】“经常迟到、旷课,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太好……”说明诚诚学习成绩差,品德也不太好,教师想要改变诚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应看到诚诚刚五年级,年龄较小,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努力,一定可以改变诚诚。首先,教师应该经常找诚诚聊天,多关心他的生活,与诚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其次,应多和诚诚的父母及其他同学谈话,了解诚诚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地纠正;再次,应挖掘诚诚的优点,“他跑步速度飞快,画画特别好,足球踢得也很好”,教师可以创造条件让诚诚多参加跑步、画画和足球比赛,既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又能鼓励诚诚积极向上的信心,也可以使其他同学看到诚诚身上的优点,增进对他的了解,加深同学间的友谊,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七、王××,女,某乡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总体在班内居上游,只是数学成绩不稳定。五年级时在富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刘老师的帮助下,她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决心让自己的各科成绩都达到优秀。进入六年级后,刘老师请了病假,由刚从学校毕业的张老师担任他们的数学课老师。王××感到很不适应,第一次期中考试时,她只考了52分。在发数学试卷时,张老师读着名字和分数,让学生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一个一个到讲台上去领。当王××走到讲台上时,张老师拎着她的试卷大声说:“也长这么大了,才考这几分,知不知道丢人我看你呀,还不如回家种地去!”王××从此再也不愿意上张老师的课,数学成绩也没再及格过,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受到影响。小学毕业后,只好以高价生的身份到县二中就读。背景:①这所乡镇小学以考试成绩评估教师业绩,分数代表着教师的一切。②张老师刚从学校毕业,对教育规律一知半解,而且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也急于得到学校承认。请分析上述案例,对事件本身进行理性分析,同时要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答案】在所有的自我概念中,自尊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与我们对自身的评价有密切关系。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自尊或者自尊心强的人,对教育来说是一件大事。希望通过严厉的批评来使学生鼓起勇气,往往会事与愿违,学生要么因受到伤害而逃避或对抗,要么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而忽视教师的存在,认为教师的观点和所学的课程都无用。该案例中,王××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因各种原因导致数学基础不太好,这是可以理解的。刘老师作为一名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给予她更多的是理解、关心和帮助,所以王××获得了将数学学好的信心。到六年级时,王××出现了不适应,数学成绩下滑,自信心本来就已不足,而张老师刻薄的言辞、当众的训斥犹如一盆冷水,让王××的自尊、自信受到严重打击。这种自尊的伤害不可避免地波及至她的各科学习,于是一个原本优秀、上进的学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决此类问题过程中,学校领导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学校不应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评价教师。量化考核的缺陷在于忽略了教师的人文价值,使教师们急功近利。张老师也应调整自己从事教育职业的心态,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需要把目光放长远,把教育作为体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一步步去经营;学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生命的支撑点,就能少几分急躁、多一些从容。分数是学生的个人隐私,在考试成绩出来后,教师不应将其对全班公布。教师可以在将分数分别通知个人后,与学生进行单独交流。对于像王××这样的学生,可与她共同商定符合其情况的学习计划。这样既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八、新转来的小强是有名的调皮生,同年级别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而张老师二话没说就同意他转到自己班级里。开学时,张老师在班会上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说道:“有一位活波热情的新成员—小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随后,张老师有到小强家里进行了家访。一开始,小强有所改变,上课捣乱情况几乎看不见了,特别是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表现尤为突出:准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师说小强上课捣乱。老师把小强叫到办公室,结合刚学习的内容,对他说:“小强,老师发现你的数学很棒哦,我这里有几道数学题,想试试吗?”“3乘0等于?”“0!”小强回答得干脆利落。“10乘50,再乘0?”“0!”……小强回答一次比一次声小,“老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张老师说:“刚才做的题目里,有哪些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可是因为0的存在,它的最终结果却都是0.你愿意做这个0吗?”“老师。我不愿意当这个0!”小强急促地说,一改刚开始无所谓的态度,“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增光夺彩,做一个有益的“数”。你说对吗?”小强点点头......在随后一段时间里,张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强,还根据小强的优势,让其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同时,他还经常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大家都反映小强的课堂表现中,看到了可喜的变化。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答案】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观要求教育要做到教育公正,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小强的调皮捣蛋就放弃他,而是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逐步提高小强的学习成绩,增强小强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材料中张老师根据小强的学习数学的优势,因势利导,让其担任数学课代表,体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独特的人的理念。再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方法的引导和自信心的确立,激发起小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小强的数学成绩,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进步,体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因此,作为教师,在面对像小强这样的后进生时,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九、逼真和如画是艺术批评的两个标准。看到一幅画,一个雕塑品,赞美它好,说逼真。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画得活像,雕塑得像真的一样,这是说“逼真”好。我们游览风景,赞美风景好,说风景如画,就是“如画”好。究竟作品像真的事物好呢,还是真的事物像作品好呢?再说“逼真”又有什么好?“如画”又有什么好呢?用到文学批评上来,作品描写一个人,写得活像,是好的。作品描写风景,诗中有画也是好的。就作品说,究竟“逼真”好呢,还是“如画”好呢?还是两者都好呢?弄清这些问题,对掌握这两个批评标准是有帮助的。先说逼真,《水经注?沔水》:“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山石像真的白马又有什么好呢?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里说:“这就牵连到这个‘真’字的意义了。这个‘真’固然指实物,可是一方面也是《老子》《庄子》里说的那个‘真’,就是自然,另一方面又包含谢赫的六法的第一项‘气韵生动’的意思,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死的山石像活的白马,有生气,有生意,所以好。‘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朱自清文集》三)逼真的好处是有生气,有生意,是活的,所以光求外形相似是不够的。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就是光求外形相像,只是儿童的见识;好的画,要把东西写活,要传神,这才是逼真的要求。再说如画,风景如画,或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如画又有什么好呢?画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但它又和生活不一样,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那末说风景如画,就是说这里的风景像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起普通的风景来具有典型性,那自然是好的。如苏轼的《念奴娇》:“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写的景物极雄伟壮观,能表现出长江的壮阔景象,并反映作者的阔大胸襟,具有典型性,所以说如画是好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就文学作品来说,写得逼真,同真的一样,把人和物写活,写得有生气,或写得如画,写得形象,有画意,而这形象要具有典型性,这都不容易。能做到这样,都成为好作品。问题:(1)就艺术批评的“逼真”和“如画”这两个标准,文章强调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2)下面是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请用文章论及的“逼真”和“如画”这两个艺术批评标准,简要分析。【答案】(1)“逼真”类似于我们俗语中所说的“像极了”“像极真的”,不仅像真的,而且像极真的。且“逼真”一次的好处在于栩栩如生,十分灵动;所以仅追求外形上的逼真是不够的,还需要传神。“如画”:画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创作艺术作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但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即使是非常丰富的主观想象,也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生活的洞察力越强,对生活的体会越深刻,创作的艺术作品越成功。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因此就更带普遍性。(2)上段文字是五年之后鲁迅再见到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从逼真的定义看,“全白”“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下端开了裂”这些外貌和细节描写十分生动的将祥林嫂的外貌和衣着还原出来。“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等带有比喻、报考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祥林嫂呆滞的模样,更体现出她的灵魂已经木讷,做到了生动形象的“逼真”的程度。从如画的定义而言,整段文字像一幅肖像素描一样,使祥林嫂的形象跃然纸上,十分具有画面感。一十、下面是两位年轻教师关于教学的对话,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悉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时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的。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分析。(2)小张上课的问题出在哪里请从选择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3)案例中两位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碰到了一些问题,请为他们提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答案】(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小李学习了很多新课改的相关知识,知道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但是过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另外,上好一堂课仅注重气氛热烈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应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于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情感的人。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小张在教学中遵照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新教师进入教师岗位,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像案例中的小张一样走向极端,而是要在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身的授课风格和特色。②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微格教学的形式快速熟悉教材,掌握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素养。③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比如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④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性教学,不断总结教师在教学中的得失,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一十一、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问题: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下的主体。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得到全面发展,应是学生为主体的必有之义。教师为主导,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主要由教师设计和决定。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教学起码要达到让学生懂、会、用三方面的基本要求,而材料中教师的讲不能使学生懂,没有让学生学会和会学,更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形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要有效地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去发展智力和能力,教师就必须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陈旧方法,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智力、能力的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学习能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学习能力培养起来了,“教会”就会卓有成效,既能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又能反过来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只有通过教师来组织调节或指导活动,学生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品德,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一十二、材料: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于老师的信:小学一到三年级,老师眼里十足的差生,座位安排在角落,老师不提问,好学生不和我玩,只有淘气学生和我玩。四年级您成为了我的班主任,不时地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虽然只是片刻,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有一天我被叫到办公室,让我坐在椅子上,受宠若惊,对我说升旗需要四个护旗手,看你个高,很适合,要认真对待。顿时我心中一股暖流。升旗当天,师生万众瞩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发誓不能再混日子,要好好回报您认真听课,不断鼓励我,与我父母联系,于是学习步入正轨。真心感谢您,护旗手经历给我温暖、自信,受益终身。【题干】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一十三、(2022上半年真题)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与此一致,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或美与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像在《论语·泰伯》中,孔子将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一个人在幼年时代之所以要读诗,根本原因在于诗描绘的是人间的美好事物,诗的吟诵和学习能够兴发人性中美好的侧面,而这种人性的美好就是善。此后对于礼乐的修习,则同样是将道德行为与心性和谐置于美的浸润和环绕之中。据此,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曾讲,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既不能掩饰其内在的人性之忍,也不能抑制他的道德之善。一个有德的人,只要“仁义礼智根于心”,就会“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使人的形貌成为道德的表象形式。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有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据此可以看到,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来讲,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得以形成。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无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如《礼记.乐记》讲:“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天然地追求快乐,诗、歌、乐、舞是快乐的表现形式,由此引发的道德必然是有深邃人性根基的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对其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