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考研专业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考研专业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考研专业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考研专业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考研专业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考研专业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8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调查研究的是

A.问卷B.访谈C.测验D.实验

2.

3.如图1所示,在高楼前D点测得楼顶的仰角为30°,向高楼前进60米到C点,又测得仰角为45°,则该高楼的高度大约为()。

A.82米B.123米C.163米D.52米E.70米

4.代表中国古代法制最高水平的是()。

A.《法经》B.《唐律疏议》C.《宋刑统》D.《大清律例》

5.《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

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

6.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A.不断增加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增加D.不断减少

7.某证券组合的风险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总风险

B.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总风险

C.总风险、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

D.总风险、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

8.甲、乙双方约定:若至今年8月30E{甲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有富余,则租给乙公司两台,租期4个月。这一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称为()。

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

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

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

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

9.在简单国民收入模型中,如果投资者变得乐观,增加投资1000亿,而消费者变得悲观,减少自发性消费10000亿,那么经济会有什么变化?()。

A.均衡收入增加

B.均衡收入减少

C.均衡收入不变D.不确定

10.民法是()。

A.实体与程序统一法B.强制性规范法C.公法D.权利法

11.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1中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要求相邻的两个格子颜色不同,且两端的格子的颜色也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种。

A.630

B.620

C.610

D.600

E.590

12.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

A.此类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B.练习的结果C.观察学习的结果D.人的天性使然

13.对其度量的数值能够进行乘除运算的量表是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

14.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自行车,平均每分钟骑550米,乙练习赛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从同地同向出发,甲第一次追上乙经过()。

15.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0.1,逐件检测后放回,在连续三次检测中,至少有一件次品的概率是()。

A.0.081B.0.1C.0.234D.0.271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16.以学生的某些行为作为观察对象,或记录行为的出现与否,或记录行为的出现次数的记录方法是

A.时间取样B.事件取样C.日记描述法D.活动取样

17.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因此,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是()。

A.合法性B.行为人有行为能力C.意思表示D.行为人有意思能力

18.券商执行指令时,必须按照限价或者低于限价买进证券;按照限价或高于限价卖出证券。如果当时证券的价格不符合限价要求,就应等待,直至符合限价要求时才能成交,这种证券交易委托方式属于()。

A.市价委托B.限价委托C.停止损失委托D.停止损失限价委托

二、多选题(10题)19.刑法的论理解释可以分为()。

A.文理解释B.扩张解释C.限制解释D.逻辑解释

20.宪法的特征包括()。

A.宪法内容的根本性B.宪法效力的最高性C.宪法制定程序的特殊性D.宪法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21.下列()属于全国人大的辅助性工作机构。

A.财政经济委员会B.外事委员会C.调查委员会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22.宋朝刑罚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折杖法B.刺配刑C.凌迟刑D.流刑

23.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包括()。

A.间接代理行为B.无权代理行为C.限制行为能力人进行的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行为D.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

24.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有()。

A.不当得利B.无因管理C.自杀D.时效期间的经过

25.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

A.尚书B.中书C.门下D.总督

2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表现在()。

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7.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包括()。

A.权利人提出请求B.提起诉讼C.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请求权D.权利人死亡尚未找到继承人

28.关于《大中刑律统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大中刑律统类》制定于唐代末年大中年间

B.《大中刑律统类》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

C.《大中刑律统类》对于明朝的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D.《宋刑统》的编纂体例渊源于《大中刑律统类》

三、判断题(2题)29.公共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排他性。

A.是B.否

30.安全检查是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经常性的、突击性的或者专业性的检查活动。

A.是B.否

四、填空题(2题)31.

某公司1998年整个年度在外流通的普通股为200000股,公司在1999年4月1日进行了2比1的股票分割,在1999年7月4日出售库藏股40000股;该公司1998年度净收益为600000元,1999年度净收益为525000元。该公司1999年的比较损益表上应列报1998年的每股盈余是_________,1999年的每股盈余是________。

32.《玄怪录》的作者是()。(浙江大学2001年)

五、计算题(2题)33.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00i,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5Y-6250I,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

(1)求IS曲线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4.假设一个两部门经济体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货币需求L=0.2y-4r(单位是亿元)(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六、8.论述题(2题)35.试用塞尔曼的角色获取理论解释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36.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参考答案

1.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调查研究的定义。教育调查研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2.D

3.A

4.B解析: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撰写律令,同年完成12篇500条的《永徽律》。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长孙无忌等人又历时一年,完成“律文”的疏议工作,作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并将疏议附于律后,于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全国,称为《永徽律疏》。《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永徽律疏》是我国迄今为止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最完备、影响最大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总结了中国历代统治者立法和注律的经验,继承了汉代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和礼律结合的传统,使中国封建法律至此发展到最成熟、最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中国封建立法技术达到最高水平。选项A不正确,《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初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选项C不正确,宋太祖建隆初年,由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等人,主持修律。至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刑统》修成,经太祖批准,“模印颁行”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选项D不正确,《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开始制定,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正式颁行天下,成为清朝的摹本法典。

5.C该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准用性规则的相关内容。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土应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即凡是法律规范规定不明确而只规定依其他法律法规者为准用性规则,所以C选项无误。

6.B[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由图2-2可知,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逐渐减少的。我们知道,对于Ed>1的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益;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益减少。因此,厂商的销售收益是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7.D解析:

从上式可以看出,证券组合的总风险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式中右边第一项仅与各单个证券的风险及投资比例有关,我们称之为非系统风险,即可避免的风险;右边第二项不仅与单个证券的风险及投资比例有关,还取决于各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ρij,我们称这种风险为系统风险,即不可避免的风险。因此,题目所给图中随着证券组合数量增加而减少的部分,也就是b部分,为非系统风险;而不随证券组合数量增加而发生变化的部分,也就是c部分,则为系统风险,既不能通过证券组合加以化解的风险。两者之和构成总风险。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8.C题干中,“至今年8月30日甲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有富余”是未来不可确定的事实,故为条件而非期限。由于约定的是若条件成立,则租赁关系生效,故该条件为延缓条件。而该条件是以甲公司的建筑设备有剩余为内容,为肯定条件。故此题中的民事法律行为是附肯定延缓条件的行为。

9.C

10.D解析:此题考查民法的性质。A项错误,实体法是规定具体权利的规范,程序法是规定权利如何运作、保护的规范。而民法是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及财产权利的规范,属于实体法,而非程序法。B项错误,民法的基本理念是意思自治,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约定优于法定。因此,民法的规范多为任意性规范,给当事人以很大的自由。C项错误,公法规范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涉及公共事务。而私法规范平等主体间的人身、财产关系。因此民法为私法,而非公法。D项正确,民法以权利为核心观念,虽然现代以来,强调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呈现社会本位的趋势,但社会本位仍然是以承认权利为前提的,因此,民法是权利法。

11.A

12.A斯金纳提出操作性行为的概念,用强化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操作性行为的获得,不管这种行为是对个体有用的正确行为还是对个体无用的错误行为,都是受到强化的结果。

13.D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类型。比率量表有相等单位,亦有绝对零点,因此对比率量表的数值可进行乘除运算。因此本题选D。

14.D答案是:D。

[分析]设经过x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则由题意

550x-250x=400

15.D解析:这是一个n=3的独立重复试验,

设A:三次中至少有一件是次品,则

A:三次中全都是正品,从而

16.B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观察研究记录一般有三类方法,即描述记录、取样记录方法、行为核对法。其中描述记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法包括了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以及事件取样法。其中时间取样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活动取样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从个体的多样的行为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并与研究目的有直接联系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其发生和变化过程的是事件取样。本题的答案是B。

17.C解析:此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A项合法性是民事法律行为能够产生预期效果的条件,非基本要素。B项行为人有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效力的前提。C项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和基本要素。D项行为人有意思能力只是作出有效意思表示的前提,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

18.B解析:市价委托是指委托人向券商发出买卖某种证券的指令时,只指定证券的品种和买进或卖出的数量,对买进或卖出的价格则不作限制,只要求经纪人按照委托当时的市场价格尽快买卖。

限价委托是指委托人要求券商按照限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证券的指令。券商执行指令时,必须按照限价或者低于限价买进证券,按照限价或高于限价卖出证券。如果当时证券的价格不符合限价要求,就应等待,直至符合限价要求时才能成交。

停止损失委托是一种特殊的限制性的市价委托。它是委托人向券商发出的一种保护性指令,具体来讲,它是指投资者委托经纪人在证券市场价格上升到或超过指定价格时按照市场价格买进证券,或是在证券市场价格下降到或低于指定价格时按照市场价格卖出证券。上述第一种情况叫作停止损失购买委托,第二种情况叫作停止损失出售委托。

停止损失限价委托是将停止损失委托与限价委托结合运用的一种方式。投资者实际发出两个指令价格——停止损失价格和限制性价格,如果证券市场价格达到或突破停止损失价格,限价指令便开始生效。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19.BC解析:根据解释方式的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论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根据对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是作扩大化的解释还是作缩小化的解释,论理解释又可分为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两种。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广于字面意思的解释。限制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

20.ABCD解析: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1.AB考查要点是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包括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华侨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因此,A项、B项是正确的;C项、D项是错误的。

22.ABC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宋太祖时期还规定了“刺配刑”,即“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凌迟刑首用于五代时期,但属于法外刑,至宋代确立为法定刑,被广泛使用。选项D不正确,流刑的雏形在商朝已开始出现,至《开皇律》确定为封建五刑之一。

23.BCD解析: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有效要件的民事行为,能否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力尚未确定。只有经过有权人的追认,才能化欠缺有效要件为符合有效要件,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力;若有权人不予追认,则该民事行为归于无效。依我国《合同法》规定,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包括: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智力、年龄不相适应的行为;无权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实施的行为;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

24.CD解析:事件是指某种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A项不当得利,是指一方获利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利益受损,而产生的返还之债。不当得利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事件。B项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和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是事件。C项,人的死亡是客观必然的现象,与人的意志无关。虽然自杀身亡,似乎是由人的意志决定,但其只不过是死亡的一种方式而已。所以,自杀身亡是事件,不是行为。D项时效期间的经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为事件。

25.ABC解析: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和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三省六部制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6.ABC解析: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方面根本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制定修改机关往往并非普通立法机关,程序上也严于普通法律。故本题选择A、B、C,D项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只表现宪法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民主密不可分,并未能表现出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

27.CD解析:民法通则规定,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包括不可抗力以及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A、B项均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D项权利人死亡尚未找到继承人,是阻碍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客观情况,也是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故选C、D。

28.ABD解析:唐代末年,唐宣宗于大中年间命大臣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编制成了这部《大中刑律统类》。这种以律为主、分类编排的法典编纂形式对后来五代及宋朝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宋刑统》。明朝的《大明律》是按六部的体例编排的,不同于《大中刑律统类》。

29.Y公共产品的两个特点:竞争性和排他性。

30.Y

31.答案暂无

32.牛僧孺牛僧孺

33.(1)将C=100+0.8YI=150-600i

代入Y=C+I解得IS曲线为Y=1250-3000i又令500=0.25Y-6250(150-600i)解得LM曲线为Y=3752000-15000000i(2)联解IS,LM曲线解得均衡利率为25%,均衡收入为500

34.

35.在小学儿童认识、理解他人的行为过程中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有了显著的发展。“救救小猫”的两难故事中被试的回答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判断。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阶段2:自己反省角色采择(8~10岁)。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有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以上)儿童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如认为荷妮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的因为父母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有些儿童认为荷妮父母的反应依赖于他与一般父亲不同的程度即不绝对强调服从。塞尔曼所提出的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角色采择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是与儿童社会经验有关的认知发展的技能。在小学儿童认识、理解他人的行为过程中,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有了显著的发展。“救救小猫”的两难故事中被试的回答,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判断。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阶段2:自己反省角色采择(8~10岁)。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有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以上)儿童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如认为荷妮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的,因为父母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有些儿童认为荷妮父母的反应依赖于他与一般父亲不同的程度,即不绝对强调服从。塞尔曼所提出的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角色采择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是与儿童社会经验有关的认知发展的技能。

36.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2)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相互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