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海南省海口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_第1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_第2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_第3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_第4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地理)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2023年12月5日19时,夜空上演火星合月的天象(“火星合月”是指火星运转到轨道中离月球近点时发生的天文现象)。完成下列各题。火星和月球都属于A.天体B.天体系统C.行星D.行星际物质“火星合月”说明A.火星与月球形成一个暂时天体系统B.月球的引力使火星靠近C.两星都运行到地球同一侧且距离较近D.火星与月球运行轨道有交点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A.地面状况B.洋流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P,Q两地相比可知A.

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B.

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C.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D.

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回答下题。2023年将是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美国天文学家2023年3月19日首次在太阳系外行星的大气层发现有机分子,让科学家大感兴奋。这意味着有朝一日他们可利用相同的观测技术,真的在遥远的星球上发现生命迹象。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北京时间2023年9月6日19时53分,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多地迎来绝美极光。这是自2005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打响了新一轮太阳风暴的第一枪。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北京时间2023年9月6日19时5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5区)()A.6日6时53分B.7日6时53分C.6日8时53分D.7日8时53分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③指南针不能正确的指示方向④影响降水量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08月0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回答下列问题。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软流层B.古登堡界面以下C.岩石圈底部D.莫霍界面以上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觉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先上下颠簸C.左右摇摆D.上下颠簸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题。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A.生物圈B.岩石圈C.大气圈D.水圈图中各环节()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②环节为光合作用,说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的C点与B点A.地方时相同B.热量带相同C.日出时刻相同D.自转线速度相同若B地的区时为2月1日12时,此刻全球在2月1日的范围A.全部B.小于二分之一C.等于二分之一D.大于二分之一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海口B.拉萨C.合肥D.北京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3时20分B.15时20分C.2时D.14时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降落到B机场时,当地时间为()A.7月2日11时B.7月1日21时C.7月1日19时D.6月30日19时从A机场飞行到B机场经历的时间是()A.6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22小时“金光穿洞”是指落日余晖照亮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桥洞侧壁,金光灿灿的光辉映满桥洞。每年有两次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其中一次出现在5月8日前后。下图为“金光穿洞”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题。此桥的走向大致是A.东南-西北向B.东北-西南向C.南北向D.东西向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的另外一个日期是A.1月8日前后B.2月6日前后C.8月6日前后D.11月8日前后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下面小题。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椐此完成下列各题。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图中左上角)的地方时为()A.14时B.16时C.20时D.22时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53N)的昼长约为()A.10小时B.8小时C.14小时D.16小时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北移动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为A.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B.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C.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D.趋于昼夜等长当地球公转到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大值B.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C.此时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D.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题。“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A.南京B.北京C.武汉D.成都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地的纬度是()A.90°N

B.66°34′NC.90°S

D.66°34′S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材料二:涪陵地区是世界榨菜位居世界三大名腌莱(即涪陵榨菜、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之首,榨菜以重庆、武隆和涪陵为中心,榨菜有特殊酸味和咸鲜味,脆嫩爽口,可以用于佐餐、炒菜和做汤。榨菜不耐寒、也不耐热。叶片生长适宜温度为15℃左右,茎膨大的最适旬平均气温为8-13℃,性喜湿润,干旱易发生毒病,榨菜富含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有利。榨菜10月上旬播种,第二年4月上中旬采收(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2)榨菜是图示地区的地理标志性农作物,结合材料分析榨菜品质优的原因下面甲图为在①位置南极上空观察到的晨昏线示意图,乙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日期,B地出现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图中AB属于_______(晨或昏)线。(2)甲图所示时间,B地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该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3)乙图中,地球在①②③④四位置,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之后几天内,公转速度_________(加快或减慢)。​(4)简述地球由④运行至①位置期间,上海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1)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智慧。(2)《史记》记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推断郑国渠从泾水“引水淤田”的最佳季节,说明理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奥兰治河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河流,,发源于莱索托高原上的德拉肯斯山脉,向西注入大西洋,全长1860千米,流城面积102万多平方千米。从河源至普里斯卡(A)为上游,雨水多,支流众多,流量大,含沙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除间歇性河外无支流汇入,水量极小,尤其冬季中下游河段常干枯见底。奥兰治河东西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夏季最高气温从东向西上升,降水从东向西急剧减少,蒸发量自东向西惊人地增加。下图为奥兰治河流城等高线地形图。(1)指出奥兰治河流域的地形、地势特点。(2)说明奥兰治河上游河源区多雨的主要原因。(3)与世界其他大河相比。奥兰治河沿岸很少有大城镇,试分析其影响因素。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A【小题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火星和月球都是宇宙物质的空间存在形式,均属于天体。天体间相互吸引并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火星和月球不相互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火星属于行星,故A对,BCD错。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由材料可知,“火星合月”是指火星运转到轨道中离月球近点时发生的天文现象,这说明两星都运行到地球同一侧且距离较近位置,C对,ABD错。故选C。3.【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图中Q地位于撒哈拉沙漠,该地区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两地纬度相当,Q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时数要多于P地(P地为青藏高原),A错误;但是由于P地降水也较少,且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导致其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B正确;太阳辐射总量受日照时数、太阳高度、大气密度与清洁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C错误;P地位于青藏高原,热量条件低于Q地,D错误。故选B。5.【答案】【小题1】A【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之间具有相关性,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A对;流星雨是小天体与大气摩擦发生的,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错;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耀斑和太阳风,D错。故选A。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水和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与是否有岩石和土壤、地表是否平坦和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无关。ACD错误,B正确。故选B。7.【答案】【小题1】A【小题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北京与美国东部时区及时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北京位于东八区,美国东部处于西五区,两地时差相差13个小时,根据时差计算规律:2023年9月6日19时53分--13小时=2023年9月6日6时53分,即为美国东部时间。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球层黑子现象会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色球层耀斑和日珥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产生磁暴现象;日冕层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掌握太阳大气活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潮汐现象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之间万有引力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关,​①错误;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③指南针不能正确的指示方向是由太阳活动产生磁暴现象引起的,②③对;影响降水量变化是由太阳活动黑子引起的,​④对。故选B。9.【答案】【小题1】D【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壳的界面是莫霍界面,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震源深度20千米,应该位于地壳,软流层位于地幔。故选D。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点。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所以发生地震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在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之间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加剧全球气候变暖,C正确;低碳经济与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关系较小,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从图上看,①一②一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循环的过程,A错;①环节为大气圈指向绿色植物,为光合作用,B错;④环节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D正确;⑤环节表示碳从水圈到、圈的过程,碳排放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而不是大气圈与水圈间的交换,C错。故选D。13.【答案】【小题1】A【小题2】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以及地球的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据图正确判断B和C点地理坐标,然后即可逐项判断正误。【解答】由图可知C点地理坐标为(0°,30°W),B点地理坐标为(30°N,30°W)。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所以地方时相同,A正确;C点位于热带,B点位于北温带,所以两点热量带不同,B错误;日出时刻不一定相同,只有二分日日出时刻相同,其他时间日出时刻一定不同,C错误;两点纬度数不同,所以自转线速度不同,D错误。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日期的界线,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地方时0时的经线,另一条是大致为180°经线。两条日界线把地球分为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解答】

B地的区时为2月1日12时,B地经度为30°W,即30°W地方时为2月1日12时,则0时经线为150°E,新的一天为150°向东至180°,跨经度30°,B地日期为2月1日,且B地不在新的一天范围内,所以新的一天为2月2日。2月1日的范围跨经度:360°-30°=330°,所以2月1日的范围大于二分之一,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答案】【小题1】D【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该图为北极点俯视图。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此日为夏至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最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选项四个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北京,故D对,ABC错。故选D。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和160°E,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余下部分为西半球。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即MO经度为20°W。M点位于赤道上,且位于昏线上,赤道上永远是18点日落。即20°W地方时为18:00,易求得120°E地方时为3:20,故选A。17.【答案】【小题1】D【小题2】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飞机到达时间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由飞机起飞时的日出时刻,推测该纬线日落的时刻,而飞机沿纬线飞行,同一纬线日出、日落时刻相同,飞机日落时降落,故日落时间即为飞机降落的当地时间。【解答】

AB在同一条纬线上,则两地昼长相同,同时两地的日出、日落时刻(地方时)也相同。A地5时日出说明该日昼长为14小时,则日落时刻为19时。故飞机降落到B机场时,当地时间为19时。从A向东飞行越过180°经线到达B,日期应减一天,故降落到机场时,当地时间是6月30号19时。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飞机飞行时间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可先计算出飞机起飞时B机场的时间,根据上题到达的时间,两者相减即是飞机的飞行时间;也可用到达时的A机场的时间,减去起飞时A机场的时间,即为飞行时间。【解答】由上题可知,飞机降落到B机场时,当地时间为6月30号19时,而A、B相差16个时区,当飞机从A地起飞时,B地应为6月30日13时。故飞机飞行时间等于19减13,即6小时。故选A。19.【答案】【小题1】A【小题2】C【解析】本题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可以照到侧壁,其中一次是5月8日前后,此时是北半球夏季,日落方向是西北方向,因此,此桥的走向大致是东南-西北走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本题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可以照到侧壁,其中一次是5月8日前后,另一个日期是关于夏至日对称的日期,即距离夏至日的间隔天数相同。5月8日在夏至日前约44天,夏至后的44天,约是8月6日前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关键是注意图中横坐标时间为北京时间,判断出乙地的经纬度即可判断出它的半球位置。【解答】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甲地昼长夜短,所以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说明当地时区和东八区晚12小时,可计算出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据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结合上题结果算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即可判断出此日节气。【解答】由上题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上,且由图可知该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所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23°26′N,所以此日为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ACD错误,B正确。故选B。23.【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旨在培养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地方时的计算。【解答】读图和材料可知,该船员拍摄照片时北京时间为9时0分0秒,图中P地经度为75°W,与120°E相差195°,相差13小时,P点的地方时晚于北京时间,P地的地方时为9时-13时+24时=20时。C对,ABD错。故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旨在培养读图获取信息,调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掌握该图为南半球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解答】据题意可知,拍摄时为日落景观,,则上题计算的结果为P地的日落时刻20时,可计算出P地当日昼长为(20-12)x2=16小时,夜长为24-16=8小时。漠河(53°N,123°E)的纬度数与P的大致相当,同一天,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即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昼长约等于P地的夜长。B对,ACD错。故选B。25.【答案】【小题1】B【小题2】A【小题3】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光照图及节气的判读。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需能够准确判断光照图,根据光照图,运用公转的相关知识来解答。【解答】读图可知,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乙图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则甲图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B对,A错;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CD错。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需根据光照图,运用公转的意义来解答。【解答】根据上题分析知,甲为秋分,乙为冬至,由秋分到冬至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夜差别增大,A对,BCD错。故选A。【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及意义。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读取光照图,运用相关知识来解答。【解答】根据上题分析知,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A错;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适合科考,C对;地球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BD错。故选C。28.【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是理解我国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影长情况: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影子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赤道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影子最长【解答】综上信息读图,可判断出我国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最容易遮挡阳光。给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的运动,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则越远。【解答】结合上述分析,距离太阳直射点位置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则楼间距越大。四地中北京纬度最高,离太阳直射点位置最远,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0.【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掌握昼夜长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读图,12月22日,该地昼长24小时,6月22日该地昼长0小时,表明该地纬度是66°34′S,D对,ABC错。故选D。31.【答案】(1)①等值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盆地地形,中心海拔低,气温高,四周海拔高,气温低。②等值线西部密集,北、东、南稀疏,原因:西部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区,地势起伏大,气温差异大;③等值线主要向河流上游凸出,原因: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2)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高,中心区位于长江干支流河谷,冬季气温高;四川盆地多雾,气候湿润,病虫害少;紫色土富含微量元素,榨菜营养丰富;腌制榨菜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榨菜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及其因素。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本题考查地形对等积温线分布特征的影响,首先要判读出图示区域各部分的地形特征,再推断等积温线分布特征的成因。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心海拔低,气温高,四周海拔高,气温低,所以积温等值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图示西部为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区,地势起伏大,气温差异大,所以等值线西部密集,北、东、南相对地势低,起伏较小,积温等值线较稀疏;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所以等值线主要向河流上游凸出。

​(2)农作物的品质主要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主要考虑光、热、水、自然灾害等;人为因素主要考虑,育种技术、种植经验(历史)等。据此分析,结合材料三信息可得:榨菜不耐寒、也不耐热,性喜湿润;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高,中心区位于长江干支流河谷,冬季气温高,种植期间气温适宜;四川盆地多雾,气候常年湿润,病虫害少;紫色土土壤肥沃,富含微量元素,榨菜营养丰富;当地腌制榨菜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2.【答案】(1)极夜晨(2)0

66°34´

(3)3加快​(4)上海的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夜长短变化情况昼越来越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以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需熟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并能活学活用。【解答】(1)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及光照图的判读。读乙图可知,图示地轴向右偏,右侧③为冬至,B点为晨昏线与南极圈的切点,此时为极夜,晨昏线左侧为黑夜,右侧为白天;图中AB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为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2)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读图,B点位于晨昏线上,正值日出或日落,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为0°;A点位于赤道,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90°-赤道和直射点的纬度差=90°-23°2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