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_第1页
某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_第2页
某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_第3页
某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_第4页
某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4.1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制度名称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为提高工厂生产技术管理的整体水平,合理组织工厂的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活动秩序,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技术的相关管理工作。第3条技术部是生产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第4条生产技术管理包括产品技术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2章产品技术设计第5条技术部要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性能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第6条技术部进行产品技术设计时,应完成以下工作。1.在完成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研究,例如新原理结构、材料原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试验,试验研究完毕,出具试验研究大纲和试验报告。2.制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对刚度、强度、平衡等方面进行计算与核算。3.绘制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4.运用价值工程相关知识,对产品中造价高、结构复杂、体积笨重、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绘出各种系统例如传动、电气、联锁保护等系统原理图。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7.审查和修正技术任务书的某些内容。8.分析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第3章技术开发第7条编制技术开发计划。1.编制技术开发计划的依据。(1)国内外市场需要。(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3)有关产业政策。(4)工厂技术开发纲要。2.编制技术开发计划的原则。(1)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工厂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生产。(2)以产品为龙头,以工艺为基础,配套安排原材料、基础件、元器件以及相关的设备供给,形成系统配套性。(3)技术开发计划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计划紧密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有效地促进工厂技术进步工作。3.技术部相关人员应根据编制技术开发计划选择项目并申请立项,由工厂的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批,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进行评审。4.通过评审的技术开发立项需要由项目实施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并编制相关报告,报相关的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第8条确定技术开发资金。1.技术开发项目的资金主要包括总公司补助资金、项目主部门补助资金、项目承担部门自筹资金。2.工厂建立企业技术开发资金,由财务部按销售总额的4%~6%提取,建立技术开发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支持工厂的自主技术开发工作。3.工厂技术开发基金的使用范围如下。(1)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的考察、咨询、图纸资料和软件费用。(2)试制和试验及其技术准备(如专门工装制作、专用测试仪器仪表购置)费用。(3)专用测试设备的制作费、委托测试费用。(4)专题培训费用和专家报酬。(5)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之间发生的技术引进费、专利费和合作开发费。第9条技术开发的成果管理。1.技术开发完成后,负责项目的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总结,申请进行鉴定验收。2.技术开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所有实验记录、数据、报告等,按照技术档案管理办法整理归档,不得遗失,不得由个人占有。3.技术开发计划取得的技术成果的归属按照项目合同书的规定执行。合同书未作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4.技术成果可以获得工厂的物质奖励和证明书并可申请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第1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技术开发项目应予撤销。1.项目资金挪作他用的。2.市场需求发生急剧变化的。3.项目主持部门组织管理不力的。4.同时列入两种以上企业科技计划的。5.技术经济指标低于国内已有的同类技术成果的。6.与其衔接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计划难以落实的。7.项目主持部门补助资金、项目承担部门自筹资金不能落实的。8.项目承担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更、致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的。9.其他原因。第4章技术引进第11条工厂从外部引进技术时,技术部应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1.收集情报、信息,初步了解技术和技术来源。2.正确选定引进项目,提出项目建议书,并报上级审批。3.结合引进方案进行谈判前的实质性准备。第12条技术部在引进相关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可实施性和经济性,正确地进行技术选择。第13条技术部对欲引进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这个项目是否值得引进和怎样引进的对策,必要时可申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第14条生产技术引进时,工厂将成立谈判小组与供应商磋商,谈判小组的成员由采购部、质量管理部、技术部、财务部等相关人员组成。第15条在生产技术引进后,技术部应检验相关的技术资料,判断其是否配套,并由专人负责验收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相关事宜。第16条技术部对引进的技术,在使用的同时应加以模仿制造,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在原技术基础上争取进一步进行开发,以创造出新的、先进的、更符合工厂发展需要的生产技术。第5章技术资料管理第17条技术资料包括产品设计资料、工艺规程及原始记录等技术文件。第18条技术部应建立专门的档案柜,设立信息管理员对技术资料进行统一分类建档。第19条技术部应根据技术资料的内容不同设立不同的密级,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资料保密制度,严防工厂技术资料的泄露。第20条技术部应建立技术资料借阅登记制度,并对技术资料的销毁界定权限。第21条信息管理员应定期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和核查,对遗失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弥补。第6章附则第22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第23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4.2技术引进管理制度制度名称技术引进管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提高工厂的技术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经验,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工厂技术引进的管理。第3条责任权限。技术部负责技术的引进工作,技术引进工作须由董事会审批通过。第4条解释。技术引进指通过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的途径,从境内外的工厂、企业、团体或个人获得技术,它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专利权或其他的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2.以图纸、技术资料、技术规范等形式提出的工艺流程、配方、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专有技术。3.技术服务。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所匹配的手段,例如提供的生产线、成套设备或其他产品、测试仪器、专用设备等。5.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外合资经营等有引进外国技术内容的项目。第2章技术引进项目的前期准备第5条技术引进项目的准备。1.工厂技术部根据工厂的产品发展规划,确定需要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内容。2.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需要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3.技术部确定项目投资规模,财务部负责落实技术引进所需的资金,报工厂总经理与工厂董事会审批。4.按程序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第6条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评审。1.技术部在与供应方技术交流和初步询价的基础上,选择2~3个供应方作为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出国考察。2.技术部应编制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工厂内外相关的项目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出具评审报告并报送技术副总、工厂总经理和工厂董事会审批。第7条技术引进项目的其他准备工作。1.工厂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代理工厂。2.技术部应编制进口设备、仪表、散件等物资的分交方案,报送国家有关部门批准。3.技术部应根据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包括土建、工艺设计等),并按规定报批。第3章技术引进合同的签订与交货第8条技术引进合同谈判。1.通过充分技术交流和价格、供给条件等方面的讨论,技术部应筛选出一个对工厂最为有利的供应方作为签约的对象。2.技术部应与进口代理工厂共同提出合同及其附件的草稿,作为谈判的基础。3.每次谈判前技术部应认真做好预案,指定主谈人员,谈判后应及时研究,并为下一次谈判做好准备。第9条技术引进合同签订。1.工厂与供应方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2.对于与技术引进相匹配的进口的设备、仪表、工具等引进物资,技术部也应在充分了解性能、价格的情况下择优签约。各项合同签字后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第10条技术引进合同实施时的管理。1.合同管理:工厂各引进合同应由引进工作的专职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及人员按照进度表掌握合同执行情况,并随时处理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2.财务管理:财务部负责整个引进项目的财务工作,具体工作如下。(1)按进度筹集资金,严格管理和使用资金。(2)办理引进项目的预算稽核、付款、结算等日常工作。(3)负责引进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决算工作。(4)按工厂有关规定进行进口物资的账务管理。(5)监督引进项目并提出财务方面的参考意见。3.合同交货。引进工作专职部门负责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组织进货,具体进货过程如下。(1)按规定申报商检,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2)商检通过后,办理货物到港后的海关、运输手续,及时组织运货。(3)会同工厂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开箱验收,并填写开箱验收单。(4)对缺损货物必须在索赔期内办理索赔。(5)对货物的品质,质量管理部必须按照合同和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品质检验。对本工厂无法检验的物品,应会同相应的管理部门联系检验单位。检验结果需做出书面报告。(6)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方联系解决。(7)进口设备、仪表由工厂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按上级和工厂内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第4章技术培训与指导第11条出国技术培训。1.工厂按合同的约定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外进行技术培训,相关人员出国培训前应在国内进行必要的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外语学习、资料预习、必要的操作技能的训练等。2.出国培训期间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日程和内容进行,受训人员应对所学内容作详细记录,回国后要进行认真书面总结。试生产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第12条专家技术指导。1.供应方派专家来工厂进行技术指导前技术部应安排工作计划,对接受技术指导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事先熟悉加工图纸,做好准备。对其中难以掌握的技术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数。2.接受指导的人员应积极掌握供方的技术标准,以求达到能独立地生产出与供方质量相同的产品。3.对提高产品质量有明显效果的工艺技术标准,应由工艺部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环节,全面提高工厂的工艺技术水平和新老产品的质量第5章试生产与验收第13条引进的产品的试生产和验收。1.引进的产品的试生产应纳入工厂的计划管理,试生产产品应达到供应方原设计的质量、产量和性能要求,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应按合同规定分清责任求得解决。2.通过试生产对供方提供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正式全面考核,合同验收由专职部门承办。第14条工程竣工验收。技术引进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申报验收,验收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的设计文件。在验收时应对整个工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出定量的结论。第6章技术消化与资料管理第15条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厂组织专门人员按照国家规定,负责编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产化计划,报上级批准后执行。其消化吸收包括以下内容。1.对引进的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方法等,在掌握其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技术、原料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以及优质、低耗、高产、安全生产控制方法等技术诀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生产出质量、性能、成本符合预期要求的设备或产品。2.对进口的关键设备、产品和元器件、基础件、原材料样品进行分析。3.对引进的技术或进口的设备,在学习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工厂科技攻关与技术开发的起点,结合国情发展、创新,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第16条技术资料管理。供应方按合同提供的与引进技术有关的图纸资料,是技术引进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产品制造和消化吸收的原始依据,同时也是工厂的重要技术资料。为保证引进技术不流失,保持工厂的相对优势,必须指派专人进行管理。第7章附则第17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解释权归技术部。第18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4.3技术改造管理制度制度名称技术改造管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提升工厂的技术水平,规范工厂生产管理,提高工厂效益,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解释。技术改造是工厂在现有基础上用先进的技术代替落后技术,以促进技术进步,工厂技术改造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产品结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新产品的质量。2.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等各种物资的消耗和劳动消耗,降低成本。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4.加强生产薄弱环节,提高生产薄弱环节的生产能力。5.促进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第3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产品更新换代、设备更新改造、工艺改革、工程改造、原材料综合利用等相关管理工作。第2章技术改造工作的责任权限第4条技术改造的职责划分。1.技术改造工作由技术部负责,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设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负责技术改造的评审工作。2.技术改造项目须由工厂总经理与董事会审批通过方可实施。第5条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工厂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成立“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负责技术改造立项、评审工作。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属临时项目组,其成员由相关部门提名,由总经理批准任命。第6条技术改造评审小组的职责。1.积极鼓励员工和有关部门提交技术改造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搞好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工作。2.审核各种合理化建议和各有关部门提交的技改方案,确定是否立项。如果某项目可立项,则协调各相关部门,分别对该项目进行生产、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3.审核可行性论证报告,召开论证会,决定是否实施该项技改项目,并将决议报工厂总经理审批。4.项目审批通过后,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负责推进项目的实施。5.对已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评审与验收。第3章技术改造实施第7条技术改造项目立项及可行性报告论证。1.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对准备进行的改造项目通过调查研究和预测以及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比较,提出是否值得改造、工厂是否具备改造条件及如何进行改造等相关意见,以此作为技术改造项目的决策依据。工厂的技术改造项目,特别是重大改造项目,需通经过可行性分析方可实施。2.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投资机会论证。通过各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分析项目的前途,确定是否有立项的价值。(2)初步研究。明确项目的基本情况,例如规模、技术要求等。(3)详细研究。对现有资源、技术、设施、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4)结果评估。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3.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的实施(1)技术部应向技术改造评审小组提交技改方案,由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决定是否立项。技改方案中必须注明立项的理由及依据,并指出该技改带来的经济效益。(2)技术改造立项评审后,由专家委员会对技改方案进行论证,并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3)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审核可行性论证报告,确定最终技改方案和预算报告,并报总经理和董事会审批。4.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编制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下。(1)项目背景与概况及项目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项目具体实施计划。(3)项目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包括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计划、可获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等。(4)项目不确定分析与风险预测。(5)分析总结。项目优劣势分析,做出项目决策。第8条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工厂总经理和董事将对技改方案和预算报告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财务部方可启动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第9条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根据技术改造方案的分工和项目进程安排,相关部门在技术改造评审小组的监督下开展技术改造项目。第10条验收与评估。1.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技改评审小组必须及时验收。2.技改项目在验收时,技改人员应如实填写已完成的技术改造内容并由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方可认为该技改项目竣工。3.工厂技改项目验收完成后,由工厂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进行评定,评审内容包括技改项目是否合乎程序、其完成程度及可带来的效益。4.工厂依据评审结果和考核制度对技术改造的提出人(部门)和实施部门进行奖励。第4章附则第11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解释权归技术部。第12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4.4工艺纪律管理制度制度名称工艺纪律管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条目的。为加强工厂对工艺纪律的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实现标准化生产,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各车间的工艺纪律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第3条责任权限。1.生产部负责工艺纪律考核标准的制定、贯彻、监督及组织工厂级的检查、考核、评价工作。2.技术部负责收集各车间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监督各车间执行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评价工作,并参与工厂级的检查。3.各车间负责工艺纪律的具体执行、贯彻、落实工作,并对检查出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第4条解释。工艺纪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员工需执行工艺管理相关制度和工艺技术文件所遵循的规定,它也是掌握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第5条工艺纪律的内容。严格工艺纪律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保证。各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其具体内容如下。1.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符合工艺文件审批、修改规定。2.车间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安排生产,并努力做到均衡生产。3.凡投入生产的材料、毛坯、外购件、外协件等必须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4.工艺设备必须保证正常运转、安全可靠,符合工厂的设备管理条例。5.依据工厂相关的培训制度,车间操作人员上岗前需经过专业培训,做到定人、定机、定工种。6.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加工与装配。7.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进行检查。8.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的技术革新项目必须经由技术部会同车间人员共同进行验证,鉴定合格后纳入正式文件方可正式使用。第6条临时变换工序规定。为均衡生产或生产急需,下列情况可由生产部提出,经技术部批准,允许临时变换工序顺序或更改加工顺序。1.在同一车间内流转的工序。2.改变加工顺序对于零件整体质量无任何影响,并对后续工序加工也无影响的。3.改用较高精度设备加工。第7条工艺纪律的检查。1.各车间应每月定期对本车间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工艺纪律检查表》。2.生产部应每季度会同各车间对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填写《工艺纪律检查表》。第8条工艺纪律的检查结果处理。1.工艺纪律检查中出现的不合格项目,由各车间自行提出整改措施,技术部负责验证,重大不合格项目由技术部提出书面整改意见。2.三次检查同一项目不合格部门,全年工艺纪律检查为不合格。3.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必须纳入员工的考核奖励工作当中,对严重违反工艺纪律或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应进行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第9条本制度由生产部制定,解释权归生产部所有。第10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4.5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制度名称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条目的。为规范工厂对工艺文件的管理工作,确保工艺文件的适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的工艺文件的管理,包括工艺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首发、归档、注销、利用、更改、保密等。第3条责任权限。工艺文件管理相关工作由技术部负责。第4条工艺文件的分类。1.指导性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工艺人员编制各种文件的依据,包括工程、工序技术文件、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成品质量标准。2.生产用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过程各工序互相关联的工艺文件,包括工艺卡、工序卡、工艺图、工艺守则、原材料消耗定额等。3.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1)新产品试制文件是用来指导试制新产品或试用新原材料所用的文件。其特点是文件中所规定的参数未经实践证实,需在生产中继续摸索,该文件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经有关人员商定不经审批直接在现场修改,并做修改记录;实验成功后,再形成新的文件。(2)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只在试验过程中有效,不能用于试制或批量生产,经试制鉴定后,文件自然失效,批量生产时,要重新形成正式文件。第5条工艺文件的编制。1.工艺文件由技术部负责编制,技术部根据产品和市场需求制定工艺设计方案,经论证审批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2.技术部根据设计方案所编制工艺文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和技术副总审批后,正式颁布工艺技术文件。第6条工艺文件的登记。1.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工艺文件,需按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号登记,并用明显的标识进行区分。2.对于临时性的工艺必须明确标识,标明产品、使用期限及其他限制。第7条工艺文件的发放。1.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文件由生产部统一领取,任何生产人员不得到技术部或档案室以个人名义领取工艺文件。2.工艺文件需及时发放到使用场所或相应的工作岗位,以保证操作人员在不中断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得到。第8条工艺文件的实施。1.技术部就新工艺文件及时向生产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新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技术部和设备管理人员同样需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详细讲解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生产部应积极创造贯彻工艺文件的有利条件,如发现工艺文件有问题需修改时,应按修改手续办理。第9条工艺文件的更改。1.工艺文件修改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其手续与工艺设计的审批手续相同,原则上必须由原编制者修改,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工艺文件需修改。(1)工艺技术改进时。(2)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更新设备工装时。(3)贯彻新标准或技术标准更改时。(4)发现设计错误时。2.工艺文件在执行过程中,任何个人均可对工艺文件的执行提出合理化建议,由技术部论证,论证通过后报技术副总审核,纳入工艺文件。3.在工艺文件未修改前仍按原文件执行。4.工艺文件更改时要做到同一文件更改到位、相关文件更改到位、相关岗位通知到位、设计实物时处理到位。第10条工艺文件的注销。1.工艺文件注销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其手续与工艺设计、更改的审批手续相同。2.工艺文件注销后将不再被使用,需将工艺文件从使用现场统一收回,避免出现使用注销过的工艺文件的情况。第11条工艺文件的归档管理。1.工艺文件要整理齐全,并分类归纳,便于查找。2.过期失效或需处理的文件要经有关人员讨论同意,按有关规定处理。第12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解释权归技术部。第13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4.6工艺装备管理程序制度名称工艺装备管理程序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条目的。为规范工厂对工艺装备的管理,保持工艺装备的良好状态,确保工艺装备的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第2条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厂各工艺装备管理相关事项,包括模具、夹具、样板等。第3条责任权限1.技术部负责工艺装备的设计,并绘制图样及相应的技术文件。2.生产部负责工艺装备的制造或请购工作,并负责做好在用及库存工艺装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3.生产部指派专人负责编制“工艺装备总册”,为每一件工艺装备建立档案,记录工艺装备从验证合格归档到报废的履历验收与标准工具选定,各车间负责工艺设备的使用与保管。第4条工艺装备设计。1.工装设计必须满足产品工艺要求、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考虑制造工艺性,并贯彻标准化和通用化。2.工装设计文件必须齐全,并履行审核和批准手续。在工装设计文件中,应明确规定以下内容。(1)工艺装备的消耗定额。(2)工艺装备的检定周期、检定内容和磨损期限。(3)易损件明细。第5条工艺装备的制造与加工。生产部根据工艺装备图样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造或外协采购(由供应部负责)。加工完成后,应报技术部进行工装验证,保留验证记录,并填写“工装验证单”。第6条工艺装备的验证。1.第一次设计制造的关键工艺装备、新结构工艺装备、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用于产品的新工艺、试冲或试压的各类模具都需要验证。2.需要验证的工装,应在工装底图的零件明确细表右上角注明“验证”字样。3.使用部门领用工艺装备后,需做好准备工作,与品质部确定验证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4.工装验证后,由品质部填写“工装验证报告”并报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批通过。第7条工艺装备的验证结果处理。1.经验证需要修理和修改设计的工装由生产部按下列办法进行处理。(1)属于工装设计方面的问题由技术部按图样修理,直至合格。(2)工装制造的问题,由生产部按图样修理,直至合格。2.工装验证中,发现所加工的产品零件个别尺寸与产品图样不符合而不影响产品质量的,由技术部按实际情况修改图样,只有在图样按加工状况确定更改后,才能认为工装验证合格。3.验证不合格或无法修复的工装应予报废,生产部应填写“工艺装备报废单”,并报总经理批准。准予报废的工装,生产部应注销工装编者按号,直至予以销毁。第8条工艺装备的维护保养。在用、库存工装分别由工装使用部门和仓管员根据工装特性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分类贮存和标识,防止生锈和磕碰,确保工装处于完好状态。第9条本程序由生产部、技术部协作制定,解释权归生产部与技术部。第10条本程序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ICS73-010D01DB13DB13/T2015—2014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范Guidelineonsystemoperationforthetailingspond2014-04-03发布2015-03-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河北省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志云、刘春增、王保仓、滕志国、胡树军、史松海、刘兰花、莫双健、房志龙、司春棣、李强、姚明燕、张润身、王得志、龚月芳。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尾矿库作业计划的编制及生产运行期间子坝堆筑、放矿、排渗设备施工、排水构筑物封堵作业及水位控制及浸润线观测、安全检查及汛期管理、档案管理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辖区内采用上游式筑坝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的生产运行管理。干式堆存尾矿库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核工业矿山和其它具有放射性物质的尾矿库以及不以筑坝建库方式排放尾矿的场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尾矿库tailingspond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尾矿坝tailingsdam拦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构筑物,通常是尾矿库初期坝和堆积坝的总体。上游式筑坝upstreamembankmentmethod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尾矿库安全设施safetyestablishmentinstallationoftailingspond直接影响尾矿库安全的设施,包括初期坝、堆积坝、副坝、排渗设施、尾矿库排水设施、尾矿库观测设施及其他影响尾矿库安全的设施。尾矿工tailingsworker从事尾矿库放矿、筑坝、排洪和排渗设施操作的专职作业人员。浸润线phreaticline库水位一定时,坝体横剖面上稳定渗流的自由水面线(或渗流顶面线)。生产经营单位Guidingprincipleforproductionandoperationunits拥有尾矿库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尾矿库安全生产运行的责任主体。基本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立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建立尾矿库生产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尾矿库专职技术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每座尾矿库设立生产运行作业班组,每班尾矿工不少于2人。作业计划编制根据尾矿库设计、现状及技术规程,编制《年(季)度尾矿库作业计划表》(见附录A),报主管领导批准并实施。尾矿库生产作业计划包括尾矿排放、子坝堆筑、排渗设施实施、观测设施实施、排水构筑物封堵、排水沟实施、坝面覆土绿化等内容。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确定尾矿排放量,依据尾矿排放量、尾矿库的库容曲线和尾矿库实际运行现状,在满足生产、防汛、冬季放矿和回水要求的条件下,确定本年度堆筑子坝期数、每期堆筑高度、堆筑时间(尽量避开冬季堆筑子坝)。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生产需要,确定应实施的工程项目,制定实施方案、施工进度等,并明确责任人员。子坝堆筑作业作业证管理生产车间根据尾矿库生产运行情况,向技术部门提出筑坝申请,由技术部门编制筑坝作业方案,上报主管领导审批。子坝堆筑作业前应办理《子坝堆筑作业证》(简称作业证),作业单位履行审批程序,安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不应无证筑坝作业,作业证格式(见附表B)。技术部门应根据尾矿库设计文件相关内容及筑坝作业方案填写作业证。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报安全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由作业单位提出验收申请,技术部门实测填图并与安全部门、生产车间组织验收。作业单位将《作业证》移交安全部门归档。作业准备堆筑子坝前,做好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的配备及生产衔接等协调工作。作业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筑坝方案进行现场交底,并落实安全措施。作业实施技术部门负责组织放出子坝坝基的轮廓线、轴线位置、高程,由作业单位组织实施筑坝作业。子坝堆筑作业前应进行岸坡清理,清除树木、草皮、树根、废石及其它有害构筑物。如遇有泉眼、水井、地道或洞穴等,应做妥善处理。清除物料不得就地堆积,应运到库外。在沉积滩内不应埋设废石、废管件、支架及混凝土管墩等杂物。设备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夜间作业需配备相应的照明设施,作业范围设置红灯示警。作业要求严格按筑坝方案、作业证进行筑坝,在滩面取砂应均衡,严禁集中挖槽取砂。子坝堆筑可采用机械和人工配合方式,坝体应进行分层碾压。采用台阶宽度及坡比放线的,堆积坝高程每上升10m,应复核子坝轴线位置。上游式尾矿坝不宜在冬季冰冻期堆筑子坝,确实需要的应注意以下事项:应在日温度较高的时段筑坝;筑坝前应清除筑坝材料中的冻块;宜采取分段筑坝连续作业;春季化冻后应对坝体进行全面检查,对塌陷和松散部位进行修补和压实。金矿、铁矿精选厂等细颗粒尾矿库不应冬季筑坝。放矿作业上坝尾矿管道应避开坝面,沿坝肩外侧铺设,在坝端与放矿主管道连接。放矿支管的管径、间距和放矿口开启的数量宜参照设计并根据放矿实践确定。放矿主管道应根据筑坝区段划分情况设置控制阀门。放矿区段的划分:当筑坝长度小于150m时,一般可沿坝长分为三个区(即:放矿区、晾晒区、子坝堆筑区)实施依次轮流放矿;当筑坝长度大于150m时,应沿坝长先分段(如:主坝1#、2#…段,副坝1#、2#…段),再将每段分成三个区实施依次轮流放矿。尾矿库初始放矿时,应将放矿支管用弹簧胶管或软管接至库底排放,待滩面形成后,支管逐渐上移,严禁直接冲击坝面。尾矿子坝堆筑结束放矿时,放矿支管应伸长至滩面,出矿口距子坝内坡脚应保持适当距离、高度,不得产生矿浆回流。放矿口的方向应朝向库内,不应横向或反方向排放。放矿口的位置应适时移动,保证滩面高程、沉积滩坡度和干滩长度均衡。因选矿设备检修或其它原因造成输送矿浆量变化时,应调整放矿参数。冬季放矿应采取集中轮流排放。有副坝或支沟的尾矿库,应适时预先放矿。放矿作业时尾矿工应做到勤巡视、勤检查、勤记录和勤汇报,不得离岗。交接班时交班人员应对放矿管路的运行状况对接班人员予以交待,并填写《尾矿库生产运行交接班记录》(见附录C)。排渗设施施工作业作业证管理生产车间根据尾矿库生产运行情况,向技术部门提出作业申请,由技术部门编制作业方案,上报主管领导审批。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预埋排渗设施施工的,作业单位应办理《排渗设施施工作业证》(见附录D)(本章内以下简称作业证),履行审批程序,安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禁止无证施工作业,作业证格式见附录D。技术部门应依据设计文件相关内容及作业方案填写作业证。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报安全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由作业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由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生产车间共同组织验收。作业单位将《作业证》移交安全部门归档。作业准备施工作业前,做好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的配备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重点按作业方案落实生产与施工的衔接。作业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并对作业方案进行现场交底。排渗设施使用的集水管、土工布、排水管等应按规定进行现场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实施技术部门负责组织放出排渗设施轴线位置、高程。作业人员根据作业证要求的沟槽坡比及坡度进行开挖,必要时采取边坡支护措施。排渗体宜使用卵石,并满足设计要求的粒径及配比。排水管坡度、土工布缝制、集水管、排水管连接必须按作业证要求进行施工。后期增设的排渗设施,生产经营单位不能承担的,可委托专业队伍施工。施工作业之前应由施工单位做出施工组织设计,并经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查后方可施工。排渗工程完工试运行结束后,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生产车间共同组织竣工验收。作业要求挖砂埋设作业应戴安全帽、系安全绳,沟、槽、井上端边沿禁止人员站立行走,现场设安全员监督施工。视尾砂的性质、含水量和挖掘深度设置安全边坡或边坡支护。所有人员禁止在沟、槽、井内休息。施工单位应对施工机械可能发生的机械伤害,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排水构筑物封堵作业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作业证管理生产车间根据尾矿库生产运行情况,向技术部门提出封堵作业申请。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应办理《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作业证》(见附录E),作业单位履行审批程序,安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禁止无证封堵,作业证格式见附录E。技术部门应依据设计文件相关内容填写作业证。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报安全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封堵。作业单位必须按作业证相关内容和要求进行封堵,作业单位、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同时验收,作业单位将《作业证》移交安全部门归档。作业准备作业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安全措施进行现场交底,并督促落实。作业人员应穿戴救生衣等安全防护用具。安装前应检查吊装装置可靠性。作业实施封堵时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封堵施工应按作业证审批的位置、数量封堵。正式封堵前应检查塞子(挡板)的质量,对塞子、进水窗口逐一试封,试封合格后编号,封堵时按编号和作业证要求进行封堵。排水井挡板按施工技术要求固定。作业要求框架排水井重点控制混凝土挡板支撑长度及间隙。窗口式排水井重点控制塞子与窗口的间隙,塞子与窗口应完全契合,并应略高于井壁。进水口呈螺旋形式排列的排水井可按高程填写作业证。排水井宜设置浮圈。框架排水井应设置吊装装置。斜槽、拱涵进水口封堵作业证管理生产车间根据尾矿库生产运行情况,向技术部门提出封堵作业申请。封堵应办理《斜槽、拱涵进水口封堵作业证》(见附录F)(本章节以下简称作业证),作业单位履行审批程序,安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禁止无证封堵。技术部门应依据设计文件相关内容填写作业证。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报安全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封堵。作业单位应按作业证相关内容和要求进行封堵,作业单位、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共同组织验收,作业单位将《作业证》移交安全部门归档。作业准备封堵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穿戴救生衣等安全防护用具。冬雨季封堵应采取防滑及其他安全措施。盖板安装应设置简易吊装装置,并检查吊装装置可靠性。作业实施封堵施工应按作业证审批的位置、数量封堵。封堵时施工人员不少于2人。检查封堵构件的质量,对严重破损、掉角、存在裂缝等质量缺陷问题的应及时更换。对盖板、进水口逐一进行试封,试封合格后编号,封堵时应按编号及作业证要求进行封堵。采用盖板封堵的应重点控制盖板的左右支撑长度、盖板间隙符合作业证要求。拱涵应重点控制塞子与窗口的间隙,塞子与窗口应完全契合,并应高于拱涵顶面。土工布铺设应按施工要求进行固定。排水井、排水隧洞封堵作业证管理生产车间根据尾矿库生产运行情况,向技术部门提出作业申请,由技术部门做出封堵方案,上报主管领导审批。排水井封堵应办理《排水井、排水隧洞封堵作业证》(见附录G)(本章以下简称作业证),作业单位履行审批程序,安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禁止无证封堵。技术部门应依据设计文件相关内容及作业方案填写作业证。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报安全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封堵。作业单位应按作业证相关内容和要求进行封堵,作业单位、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共同组织验收,作业单位将《作业证》移交安全部门归档。作业准备封堵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对封堵方案进行现场交底。作业人员应穿戴救生衣等安全防护用具。排水井封堵需搭设脚手架,挂设防护网。排水隧洞封堵选择排水井做为施工入口的,需搭设脚手架,挂设防护网。封堵应采取防滑及其它安全措施。水泥、砂、碎石应按规定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实施混凝土应按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拌制。封堵施工应按施工方案规定位置和长度封堵。施工应保留完整的施工资料及影像资料。尾矿库排水井、排水隧洞封堵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水位控制及浸润线观测水位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按设计的汛期和非汛期运行参数控制尾矿库库内水位。库内水位可通过在库区内设置水位观测标尺的方式读取。干滩长度可采用测距仪或在滩面设置距离标识的方法读取。技术部门每月填写《库水位、滩长、安全超高检查表》(见附录H),并负责组织分析,当出现不合格项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当由于库内蓄水过高导致干滩长度、安全超高不满足要求时,应尽快降低库内水位;当沉积滩坡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放矿工艺;当干滩长度和沉积滩坡度均不满足要求时,应请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复核调洪演算,并编制整改方案。浸润线观测管理浸润线观测孔编号宜按剖面从下至上进行编排。尾矿工每周对浸润线进行一次观测,填写《尾矿库浸润线观测记录表》(见附录I),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安全部门每月对浸润线观测抽查一次,并对尾矿工观测记录进行检查确认。汛期和浸润线观测出现异常数据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安全检查及汛期管理安全检查尾矿库安全检查分为非汛期检查、汛期检查。非汛期安全检查由生产车间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每周检查一次并填写《尾矿库巡检记录表》(见附录J),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汛前检查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安全、技术部门及生产车间按《尾矿库汛期前安全检查及整改验收表》(见附录K)所列内容进行检查。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由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安全、技术部门及生产车间验收。生产车间每月对排水井、溢洪道、截洪沟、消力池等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样表参见附录L—附录N。每年汛期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排水管(拱涵)、排水斜槽、排水隧洞等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保留影像资料并填写检查记录,样表参见附录O—附录Q。汛期管理汛期前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度汛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做好防洪抢险物资、车辆及工具的准备,确保上坝道路、通讯、供电及照明线路可靠和畅通。尾矿工应定期检查坝肩及坝面排水沟,定期进行维护与修缮,雨后及时清除沟内尾矿砂、树枝、石块等杂物。生产经营单位值班调度应及时掌握汛期水情和气象预报,并通知各级值班领导、尾矿工等人员。应在库区适当位置设置雨量器,生产车间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记录每次降雨量及每次降雨库内水位升高的最大值,并绘制全年降雨量曲线及对应的库内水位升高最大值的变化曲线。应加强值班巡查,做好库内水位的监控,设置警戒水位标识。汛期前应将库内水位降至调洪要求的水位,在子坝顶高程以下的排水井(斜槽、拱涵)排水窗口全部打开,并保持排洪构筑物畅通。暴雨期间停止向库内排尾,应24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监视排洪构筑物进水口、库水位、坝面冲刷情况,及时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至少每间隔1小时向值班调度报尾矿库情况一次。降雨过后应对尾矿坝坝体和排洪系统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完成修复和加固等处理工作,并采取措施降低库水位。达到应急预案预警条件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档案管理尾矿库生产运行档案资料是尾矿库安全生产、维护、治理的重要依据,由安全部门负责归档管理。应形成正式档案资料后及时归档,并长期保存。尾矿库生产运行档案主要包括以下资料:尾矿库作业计划;尾矿库子坝筑坝设计及防洪度汛方案;尾矿库实测图;生产运行的作业证;坝体浸润线的观测记录;尾矿库日常巡视和安全检查的各种记录;对尾矿库发生事故和涉险事件的时间、地点、现象、造成的损失、原因分析及认定、处理措施及处理结果(包括处理工程竣工验收文件资料)、责任分析及认定等记录;各种影像资料。(规范性附录)年(季)度尾矿库作业计划表年(季)度尾矿库作业计划表的表格样式见表A.1。年(季)度尾矿库作业计划表尾矿库名称:尾矿库现状尾矿库型式山谷型□傍山型□平地型□截河型□设计总坝高(m)初期坝高(m)现状总坝高(m)现状子坝高程(m)现状副坝总高(m)现状副坝高程(m)设计总库容(m3)已占用库容(m3)投入使用日期年月日设计服务年限尾矿排放计划年尾矿排放量(t)年需要库容(m3)堆积坝升高高度(m)放矿部位放矿顺序子坝堆筑计划计划筑坝期数期数筑坝起止时间每期子坝高(m)责任人一二……排渗设施实施计划结构型式设计高程(m)责任人施工时间表A.1年(季)度尾矿库作业计划表(续)观测设施实施计划位移观测设施设计高程(m)数量施工时间浸润线观测设施设计高程(m)数量施工时间责任人排水构筑物封堵计划设施名称责任人施工时间溢洪道、坝面排水沟、坝肩截水沟施工计划坝面排水沟结构型式溢洪道、坝肩截水沟结构型式设置高程(m)设置高程(m)施工时间施工时间责任人覆土绿化计划覆土面积(m2)覆土厚度(m)绿化面积(m2)实施时间责任人工程概算(万元)编制人编制时间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批时间填报说明:(1)尾矿排放量(t):入磨矿量-精粉产量。(2)计划需要的有效库容(m3):(入磨矿量-精粉产量)/尾矿堆积干密度。(3)现状总坝高(m):沉积滩顶高程-初期坝中心底高程或:初期坝高+堆积坝高。现状副坝总高(m):沉积滩顶高程-副坝中心底高程。(4)计划堆积坝升高高度:查设计库容曲线确定(现状标高以上所需库容对应标高-现有标高)。(5)尾矿坝上升速度较快的企业应编制季度计划。(6)有多个主坝的尾矿库按主坝数量分别填表。子坝堆筑作业证子坝堆筑作业证的表格样式见表B.1。子坝堆筑作业证尾矿库名称:申请部门:作业单位:作业地点:作业起止时间:月日至月日子坝参数现堆积坝高程(m)堆筑子坝高(m)轴线长(m)轴线位置台阶宽度(m)外坡总坡比设计子坝底宽(m)设计子坝顶宽(m)设计子坝外坡比设计子坝内坡比子坝断面图:技术部门负责人:年月日安全措施: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表B.1子坝堆筑作业证(续)安全部门意见:安全部门负责人:年月日主管领导审批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岸坡处理情况及筑坝过程:作业单位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年月日轴线位置筑坝后高程(m)实际堆筑子坝顶宽(m)堆筑子坝高(m)实际堆筑子坝内坡比实际堆筑子坝外坡比台阶宽度(m)总坡比验收意见: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生产车间:年月日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填报说明:有副坝的尾矿库按副坝数量分别填表(规范性附录)尾矿库生产运行交接班记录尾矿库生产运行交接班记录的表格样式见表C.1。尾矿库生产运行交接班记录尾矿库名称:年月日检查内容班次干滩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管道、截门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坝面是否有积水、冲沟排水设施、运行工况是否正常照明、通讯设施是否正常其它需要说明交班人签字接班人签字零点班八点班十六点班(规范性附录)排渗设施施工作业证排渗设施施工作业证的样表格式见表D.1。排渗设施施工作业证尾矿库名称:申请部门作业单位作业地点作业时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排渗体高程(m)出水口高程(m)施工作业内容、方法及质量要求(附施工图):技术部门负责人:年月日安全措施: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安全部门意见:安全部门负责人:年月日表D.1排渗设施施工作业证(续)主管领导审批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竣工主要参数(出水口高程、排渗体高程、断面尺寸):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验收意见: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生产车间:年月日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规范性附录)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作业证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作业证的样表格式见表E.1。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作业证尾矿库名称:生产单位:作业单位:作业地点:作业起止时间:月日至月日结构型式设计干滩长度(m)设计安全超高(m)现状进水口高程(m)现状干滩长度(m)现状安全超高(m)设计支撑长度(m)实际支撑长度(m)封堵后情况干滩长度(m)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超高(m)进水口高程(m)封堵数量、编号、支座支撑长度(框架排水井)、间隙等质量要求(附简图):技术部门负责人:年月日安全措施: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表E.1排水井进水窗口封堵作业证(续)安全部门意见:安全部门负责人:年月日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支座详细施工情况及封堵过程: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验收意见: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生产车间:年月日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规范性附录)斜槽、拱涵进水口封堵作业证斜槽、拱涵进水口封堵作业证的样表格式见表F.1。斜槽、拱涵进水口封堵作业证尾矿库名称:申请部门:作业单位:作业地点:作业起止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结构型式(m)设计干滩长度(m)设计安全超高(m)进水口高程(m)实际干滩长度(m)实际安全超高(m)设计支撑长度(m)实际支撑长度(m)封堵后情况干滩长度(m)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超高(m)进水口高程(m)封堵数量、编号、支座支撑长度(斜槽)、间隙等质量要求(附简图):技术部门负责人:年月日安全措施: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表F.1斜槽、拱涵进水口封堵作业证(续)安全部门意见:安全部门负责人:年月日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支座详细施工情况及封堵过程: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验收意见: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生产车间:年月日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规范性附录)排水井、排水隧洞封堵作业证排水井、排水隧洞封堵作业证的样表格式见表G.1。排水井、排水隧洞封堵作业证尾矿库名称:申请部门:作业单位:作业地点:作业起止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结构型式设计干滩长度(m)设计安全超高(m)进水口高程(m)实际干滩长度(m)实际安全超高(m)封堵后情况干滩长度(m)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超高(m)进水口高程(m)封堵原因、方式及质量要求(附简图):技术部门负责人:年月日安全措施:作业单位负责人:年月日表G.1排水井、排水隧洞封堵作业证(续)安全部门意见:安全部门负责人:年月日主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封堵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