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探测器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1页
工业探测器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2页
工业探测器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3页
工业探测器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4页
工业探测器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探测器产业发展工作计划

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国际科学研究发展前沿领域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科学基础,统筹优势科研队伍、国家科研基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前投入、强化部署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部署疾病防控、精准医学、生殖健康、康复养老、药品质量安全、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加快慢病筛查、智慧医疗、主动健康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和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建立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标准体系。力争到2020年,形成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为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气体监测设备产品产业链上下游情况(一)气体监测设备上游行业概况气体监测设备的上游主要是传感器、电子元器件、壳体、集成电路、五金材料等。目前,行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均为常见物料,行业内市场竞争充分,供应企业较多,价格会受到多种电子元器件供应的影响。行业生产所需气体传感器一部分来自国外品牌,一部分采购自国内品牌,国内供应商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二)气体监测设备下游行业概况增长稳定的下游市场不仅能为业内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来源,还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石油、化工、燃气等行业是气体监测设备的主要下游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与景气程度会影响气体监测行业发展,以上行业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会随着宏观经济走势波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石油、化工、燃气等下游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推动了气体监测行业的稳步发展,除此之外,随着全民安全环保意识的增强,民用气体检测市场将迎来重大突破,带动气体监测行业快速发展。1、气体监测设备石油石化行业概况石油石化行业是气体监测设备的主要下游产业之一,产品需求主要来自以下方面:一方面,在石油的勘探阶段,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需要监控随时可能从勘探钻孔现场泄漏或溢出的爆炸性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以降低爆炸事故的发生频率。另一方面,在石油石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和苯、醛、酮等有机蒸气大量产生,对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威胁,需要采用气体检测分析的方法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预防。除此之外,在各类油气站,出于安全防护和降低中毒爆炸事故的考虑,同样需要配备气体监测设备。从行业生产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原油产量在2018年结束下降趋势并开始逐步攀升,到2021年原油产量达到1.99亿吨,同比增长2.1%;从需求情况来看,原油消费量自2015年的5.48亿吨攀升至2019年的6.73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26%。石油石化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石油石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原油产量短期内出现下滑后逐步提升,对于气体监测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除此之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9年发布的《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探测器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探测器;需要临时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场所,宜配备移动式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独立于其他系统单独设置。随着国家对于环境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行业标准逐渐严格,气体监测设备在石油石化行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将带动气体监测设备行业的需求增加。与此同时,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安全稳定供应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对于石油储备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初步完成国家战备储油能力建设,形成10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能力,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石油储备能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加紧兴建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仍将是我国应对石油短缺风险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石油储备能力的持续提升,对于可燃气体检测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将带动气体监测行业的持续增长。2、气体监测设备天然气行业概况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可与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能源供应清洁化的最佳选择。为了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6万亿立方米,其中常规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97万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46万亿立方米,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0.16万亿立方米。202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比2015年增加579亿立方米,5年增幅达43%,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量超百亿立方米,年均增长7.4%,国内资源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储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长输管道4.6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截至2020年底,《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8.4%,相比2015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新增气化人口1.6亿,总气化人口达到4.9亿。大量的天然气田开发和管道建设必将大大增加对天然气气体监测设备的需求,高性能、高灵敏的气体监测设备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城市燃气是天然气的重要消费终端,天然气作为易燃易爆气体,在管网运输过程及家居使用时均存在泄漏的风险,随着城市燃气普及率的上升,对于气体监测设备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燃气网公布的数据,2020年共计发生燃气安全事故539起,共造成88人死亡,496人受伤。有336起发生于居民住所,占据全年事故数量的63%,101起事故发生在商铺,56起发生在施工工地,46起发生在工厂、道路等其他室外区域。气体监测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燃气泄漏的检测,在燃气大范围扩散发生爆炸前实现报警,不仅可以居家使用,而且可以应用于酒店、餐厅、公共食堂等场所,降低可燃有毒气体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3、气体监测设备化工行业概况化工行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焦炭烧炼、煤气化合成氨、煤基甲醇工艺还是煤制合成油、煤化工联产等工艺都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对于气体检测仪器的数量需求多,种类需求大。特别是对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等气体的检测需求更多。同时,化工产品在贮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需要进行密切关注和有效监测,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化工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51%,提高1.51个百分点,化学工业效益实现显著增长。2020年末,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2,973家,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2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专用化学品制造和橡胶制品利润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3.4%和39.6%;合成材料制造利润增长5%,农药制造利润增长0.5%。化工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增加了对于气体监测设备的需求,通过配置高效灵敏的气体监测设备,可以有效监测空气环境,助力化工行业健康安全发展。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影响较大。2021年,全国共发生化工安全生产事故122起、死亡150人,对于从业人员的人身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其中由于气体泄漏造成的爆炸和中毒事件频发。例如,2021年黑龙江凯伦达科技4•21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9人中毒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73万元;2021年河北鼎睿石化5•31可燃气体引发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3,872万元等。因此,国家及化工生产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气体监测设备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4、气体监测设备民用领域概况城市居民用气主要为通过管道输送的煤气和天然气或是装在钢罐里的液化石油气,庞大的居民用量增加了对于气体是否泄漏的监测需求,民用气体监测设备市场快速发展。城市煤气多为焦炉煤气,在制造过程中,对城市环境会造成一定污染(废渣、废水、废气等)。煤气中含有的杂质含量多,燃烧不充分,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多,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因此,需要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配备一氧化碳气体探测设备。液化气泄漏之后存在燃烧风险,严重的会发生爆炸,伤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可燃气体的监测必不可少。天然气是最好的气体燃料,热值高且完全燃烧,杂质含量少,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少。近年来,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愿景,我国积极推行2+26城市政策和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扩大了天然气用户基数,十三五时期累计新增煤改气用户1900万户,天然气供暖面积达30.6亿平方米,比2016年增加11亿平方米,占清洁取暖总增加面积的31%。随着使用天然气居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相关的天然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居民安全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于气体监测设备和烟雾报警器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气体监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气体传感器行业基本情况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传感器逐渐由传统型向智能型方向发展,传感器市场也日益繁荣。气体传感器作为传感器领域重要的分支,是一种可以将气体的某些信息,包括浓度和种类转换为可以被操作人员、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利用的声、电、光或者数字信息的装置,用于现场采集空气数据。通过气体传感器将气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串口通信,传至单片机中进行数据处理。气体传感器是气体监测仪器仪表及整个气体监测系统的核心,对气体监测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影响着气体监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历程。(一)气体传感器行业发展阶段行业起步阶段主要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1927年奥利弗•约翰逊博士发明了第一只现代催化燃烧(LEL)传感器,随后的1928年美国硅谷的Johnson-WilliamsInstruments研制完成约翰逊-威廉姆斯仪器(或J-W仪器),该仪器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制造现场气体检测仪器;1960年第一代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出现,后被制作成便携氧气检测仪器;1968年费加罗技研的创始人田口尚义率先发明了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相应气体检测仪也被发明应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行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1969年更多种类的有毒气体化学传感器出现并被研制成气体检测仪器;1981年,英国City工业化地推出氧气和多种其他有毒气体的电化学传感器,从而促进了现场气体检测仪器的大规模普及。发展至二十一世纪初,行业内气体监测仪器仪表种类逐渐丰富,检测气体范围也更加广泛。二十一世纪初至今,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集成技术、分子合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EMS(微机电系统)气体传感器被成功研制,传感器逐步实现微型化和集成化;同时,随着气敏材料研究的深入和新型传感器工艺的研制,气体传感器和气体监测仪器仪表的种类更加丰富,稳定性和一致性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期间,国内企业的趋势不断增强,已实现中低端气体检测仪器的,高端传感器及相应仪器仪表的研制稳步推进。(二)气体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传感器作为仪器仪表的核心器件,其性能及输出信号的处理和终端计算能力的性能决定了仪器仪表的性能。近年来,受工业气体检测、环保、医疗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市场需求的持续带动,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2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606.30亿美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358.1亿美元,占总体规模的22.3%。我国传感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188.8亿元,增速为12.70%。发展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大力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发展网络协同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创新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制造资源集成管控、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等关键技术;发展绿色制造技术与产品,重点研究再设计、再制造与再资源化等关键技术,推动制造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发展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微纳制造、复杂制造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光电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关键装备与工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开展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关键基础件、工业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基础数据库、工业试验平台等制造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提升制造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增效,加强制造装备及产品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支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自由探索与学科体系建设面向基础前沿,遵循科学规律,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鼓励科学家面向重大科学研究方向,勇于攻克最前沿的科学难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切实加大对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重塑重要科学或工程概念、催生新范式或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重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推动学科持续发展;加强信息、生物、纳米等新兴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重视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所需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推进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应用学科发展。各学科论文总量和论文被引用数进一步增长,部分学科学术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发展先进高效生物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抓生物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超前部署和创新引领,以生物技术创新带动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我国从生物技术大国到生物技术强国的转变。重点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术、新型生物医药、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安全保障、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等任务,加快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再生医学、3D生物打印等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提高生物技术原创水平,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集成性突破,推动技术转化应用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幅提高生物经济国际竞争力。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超前部署农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为重点,发展以动植物组学为基础的设计育种关键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开发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发展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