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质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质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质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是灵魂里原本就有的,而回答下列问题的过程是让灵魂里的知识冲破肉体的束缚,通过不断地“回忆”使人重新掌控原有的知识,而这“原有的”知识是无穷无尽宽阔和深厚的,也就是说是有起点没有终点的。

这种只提问不回答的方式,对于儒家教育所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来说,唯恐是大相径庭。

在中国,以孔子为标识的“师者”,大多都在不厌其烦的“谆谆教导”!即便是孔子自己,我们虽说不知道他详细师从哪位,但他自己说是继承了“先王之道”,而且在传授给同学时也只是“只述不作”!在孔子认为,其实也是儒家认为,先王之道是至高无上的知识,是无法超越更无须超越的极限。

于是,我们用了二千年多年的时间,在重复地走一条“始于善、止于善”循环之路,给我们自己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而且一次比一次画得大!然而,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这个圈时,我们才发觉原来这世界是那么的宽阔!

又于是,很多“仁人志士”在努力查找着一条走出这圆圈的路,即:如何在打碎了的“旧世界”基础上重建一个“新世界”。

起初,在“赛先生”、“德先生”的指引下,这个愿望的实现还比较顺当。但是,当“旧世界”的尘埃慢慢落定,人们惊异地发觉,这尘埃竟让有如此坚韧的生命力,它在“新世界”不断的撕扯中竟然慢慢的在聚集!而且不是简约的收复失地,它竟然在“吞噬”打碎它的“新世界”!

这不是中华文化的顽固迂腐,这正是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坚韧与不屈!

我曾经痛恨这文化的禁锢让我们沦落为囚徒,我曾经痛惜这文化的散失让我们成为无家可归者。然而,当我看到今日尽管还有那么多所谓的“先进人士”在撕扯这文化,这文化依旧坚韧不屈地生存着的时候,我欣慰了!

由于,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饶恕性!更何况还有那样一些人,他们穿着西装套长衫,喝着咖啡想着茶,是他们在修补着残败的店铺,张罗着重新打鼓另开张!

尽管有些不非驴非马,但这非驴非马就像一个胚胎,谁会由于胎儿在孕育是的模样与成人不一样而放弃期盼新生命的诞生呢?

孕育的'过程是个痛楚的过程,孕育的过程更是一个美满的过程!

我真的盼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呵护这个古老生命的重生!

但是,我不怕有人会说这文化是个怪胎,要骂这文化的人尽管地骂吧!由于这文化容得下粗声大气。

梁漱溟先生说的好:在西方化,即便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在东方化,即便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

对!

中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