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技术引领甘肃高效农业_第1页
全膜技术引领甘肃高效农业_第2页
全膜技术引领甘肃高效农业_第3页
全膜技术引领甘肃高效农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膜技术”引领甘肃高效农业

今年春耕,在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再次掀起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种植玉米等作物的热潮。这项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白色变革”的旱作农业技术,不仅可大大增强玉米等农作物抗旱能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还带动起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同时推动着“秸秆养牲畜-畜便产沼气-沼液渣还田”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更是不断创新,实验种植出更高产值的全膜黑瓜子、蓖麻、大蒜等,引领全膜技术下的高效农业发展。全膜技术种出“铁杆庄稼”“现在,老百姓都把全膜种植叫做(大旱)旱不垮、(冰雹)打不倒、(晚霜)冻不死的‘铁杆庄稼’。”说起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甘肃通渭县农业局副局长马健武很得意。该县2005年从兰州榆中县引进全膜技术,当年试种200亩玉米,取得亩产600公斤的好收益。2007年通渭遭遇到60年一遇的大旱,当年秋季又遭受数次冰雹袭击。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年用全膜技术种植的玉米,却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竞达到602.5公斤。去年,通渭播种了56.3万亩全膜玉米,总产量达到16.66万吨,相当于前一年全县的粮食总产量。“是全膜技术挽救了会宁的种植业。”会宁县农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刘生学如此评价全膜技术。为了更好地推广这项技术,他还编写了一句口号:人均两亩全膜田,户均增收一千元。刘生学说,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全膜玉米亩增产最少也有100公斤,按市场价玉米每公斤1.5元算,一家8亩地就会增收1200元。2007年,甘肃省推广全膜技术种植面积48.9万亩,增产粮食1亿斤;2008年推广289.5万亩,增产粮食8.7亿斤;2009年全膜技术实际应用面积达到758.3万亩,当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06万吨,增产粮食12亿斤以上,创甘肃历史最高水平。面对十年九旱、甚至是十年十旱长期存在的严酷而持久的灾情,甘肃省转变抗旱观念,顺应旱情找对策,变传统被动抗旱、应急抗旱为主动科学避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技术集成与创新,强化良种与良法配套,从修梯田、打水窖、铺半膜、推广抗旱作物品种等办法,到最终探索出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为早作农业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产业链延伸找到了有效途径。全膜技术“拉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循环”起来地膜全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变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同时还可增温增光。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作物抗旱能力,大幅增加粮食产量,还推动了甘肃循环农业的发展。刘生学告诉记者,会宁县传统玉米田每亩只能种1000到1200株,秸秆高度不到1米,长成的秸秆一亩地也就四五百斤。采用全膜技术后,一亩地能栽3000到3500株,而且秸秆高而粗,含水量增加,秆质密。秸秆增多,养殖业兴起。马健武告诉记者,原本不是畜牧大县的通渭,去年提出了全县玉米秸秆养畜转化实施意见,计划有效利用玉米秸秆60万吨,通过秸秆养牛增值,3年内使肉牛饲养量达到12万头以上,年出栏5万头;每亩增值700元,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到500元。还有的农户在利用秸秆发展养殖的同时,配套建起了沼气池,用沼气做饭,沼液、沼渣再还田。马健武说起通渭今后的农业发展信心十足:“我们计划以种促养,以养畜增效益,以养畜供沼气,以沼液沼渣提升种植水平,发展循环农业。”“高效种植”方兴未艾全膜技术成农技创新新平台记者在乡镇村社采访时感受到,全膜技术不仅真正实现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丰产,而且唤回了农民种地的热情,激发着群众干部和科技人员不断创新,从最干旱的土地里尝试寻找最大的效益。会宁县黑金子土特产购销专业合作社就是这样一个范例。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有购销大户会员14人、农户社员2100人、员工7人。合作社理事长黄启勇介绍,合作社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利用全膜技术种植蓖麻,因为蓖麻油用途广泛而且发展潜力非常大,如果在当地加工炼油,效益会更好。而之前黑金子合作社早已实验成功全膜籽瓜,现在种植有10万亩全膜籽瓜,平均亩产黑瓜子90到100公斤,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12元。通渭县农技人员去年则实验种植了全膜大蒜。马健武告诉记者,一亩地种植大蒜12000到15000头,产量至少在3000斤。去掉四五百元种子成本和150元的化肥、地膜成本,最保守测算每亩收益也在两三千元。通渭县一些乡镇还试验成功秋覆全膜玉米-冬油菜-玉米两年三茬、秋覆全膜大蒜-玉米等种植模式,一些种植模式变传统的一年一季为一年两季,大大提高了土地种植效益。全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创新发展,让一年365天没几天休息的刘生学忙个不停,这位高级农艺师时不时就会接到农民或农业加工企业的邀请电话。说起全膜种植、循环经济、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刘生学感慨道:“以前感觉是梦想,现在都在实现中。”今年,甘肃省预计发展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