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心得体会新版5篇600字_第1页
赏月心得体会新版5篇600字_第2页
赏月心得体会新版5篇600字_第3页
赏月心得体会新版5篇600字_第4页
赏月心得体会新版5篇6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赏月心得体会精选5篇600字赏月心得体会1

有句话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七,十八少半边,这句话讲的就是,月亮在每个月份大概的变化。我们都知道,每个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尤其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又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所以大家把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放到了一起,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一天,一家人会团圆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这也是一家人,比较快乐团聚的时候。

说到赏月,其实月亮是有变化的,而且每个时间月亮是不一样的。

月亮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月球,月亮为什么会亮?那是因为,白天在吸收了太阳光照以后,到了晚上,折射出来的光线,所以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就是月亮是会发光的。一般月亮都是黄色的,当然在一些特别的时刻也会出现“红月亮”,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月亮的那种黄色,非常的柔和,让人看到月亮以后,就会心情舒畅,让人第一想念的就是家乡和亲人。

除此之外,月亮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月亮像一把镰刀,弯弯的,两头都带尖,看起来十分锋利的样子;也有的时候,月亮像是半张饼,像是一整张饼从中间切开一样,当然,人们最喜欢的就是满月了,当月亮变得非常圆的时候,亮度也是最亮的,这个时候赏月会非常的应景。不禁让人想到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古人常用月亮形容思念家乡的心情,意思是说,虽然相隔万里的亲人,但是都能共同看到一轮明月,把相思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可以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带给亲人朋友。

赏月是一件非常高雅的事情,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亲朋好友一起相聚,没事情的时候赏赏月,非常棒!

赏月心得体会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时光如同流水,中秋节到来了,那皎白的明月也愈发变得圆润了。于是市场上月亮的缩小改进版---月饼,又重出江湖了!那月饼可是与嫦娥和玉兔同一级别的象征月亮的神物,也因此一窜而红!如今的吃月饼、赏月亮的制度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嫦娥与玉兔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存在没有人遗忘,因为她们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正是月饼所没有的。月亮和月饼,他们两者一个在我们的心中,而另一个,只是在我们的肚子里徘徊,时间久了,那月饼是什么滋味说不定也都忘了。他们嫦娥与玉兔都是经典,经典又有谁会遗忘呢?

月亮悄悄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月光静静地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

我们坐在门外的亭子里吃着月饼,我看着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了那住在月宫的嫦娥和那桂树下的玉兔。记得小时候,我竟以为这是真的,希望有一双翅膀,飞到月亮上去,向嫦娥玉兔问好,在空中遨游,还可以看到美好的夜景,观察大大的月亮,那该多好啊!

我想,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唠嗑,吃着月饼,看花赏月吧。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夜深了,原来热闹的亭子一下子安静下来,我们也慢悠悠地走回了家,我抬头望着天上一轮冷清的明月,心想:广寒宫的嫦娥姐姐必定羡慕这人间的祥和、繁华吧……

赏月心得体会3

--年9月18日晚上6点

我、爸爸、妈妈和弟弟共同在阳台上赏月。只见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朵白云,一轮若隐若现的月亮挂在天上。家家户户也开着灯,坐在阳台上赏月。秋高气爽,一阵阵微风吧我的裙子轻轻托起。我平身第一次赏月,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额头上的汗水。

妈妈就坐在我身旁,她转过脸来,亲切地问:“你想吃月饼吗?只要说出一句关于月亮的诗,我就给你吃。”

我脱口而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弟弟喃喃自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爸爸一字一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妈妈望着皎洁的月亮,满面春风地说:“既然大家说的都很不错,那就开始分月饼吧!”

“来了!来了!”妈妈从厨房走出来了,我们立刻沸腾起来。妈妈一走出厨房,就向我们频频微笑。她走到客厅,又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和弟弟一样,把手拍成了“枫叶”,高兴的蹦来蹦去。在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日子里,让烦恼乘着风儿轻轻飞翔,首次尽情地赏月,真让我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老妈,辛苦了!”、“欢迎来到我们自己的地盘!”我频频向妈妈问候。弟弟走上前去,为妈妈倒了一杯水。妈妈望着他,微微俯下身,爱抚地把弟弟拥进她那宽大温暖的胸怀。弟弟就像个顽皮的小精灵在妈妈身边蹭来蹭去,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弟弟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在妈妈的脸上吻了一下。妈妈亲切地拍了弟弟的肩膀。弟弟依偎在妈妈身旁,久久不愿离开。我家的小精灵能够作为所有小朋友的榜样为妈妈倒水,是多么幸福呀!

--年9月18日,真是难忘的一天。

赏月心得体会4

今天早晨八点多钟,我开始了杭州一日游第一站——西湖。

第一站,花港观鱼。我在路边的小贩上买了一包鱼食,便开始喂鱼了。我像湖边投了一小块鱼食,一大群鱼便争先恐后地游了过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红的……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这么多的鱼围成一个小漩涡形,很是壮观。几条小鱼飞快地向鱼食进攻,一条小鱼像鲤鱼跳龙门似的“唰”一声跳了上来,在鱼食上啄了一下,又潜回了水底深处,完成这一串动作不过一秒,真是老谋深算,生怕我们以鱼食为诱饵,把它抓走。又有一条鱼来吃了,显然,它是一条经验丰富的:它纵身一跃,便把那颗鱼食咬走了,动作那么优美,那么轻快。第二站,苏堤春晓。刚进苏堤春晓,午时花就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容颜。瞧,一大片一大片的紫色,加上星星点点的粉白色,再加上点得刚刚好的绿色,很美,很美。过了第三站,乘船过湖,就到了第四站——曲院风荷。刚到那儿,我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那儿的景色更让我大吃一惊——挨挨挤挤的荷叶、荷花群芳吐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一阵微风拂过,一池荷花便跳起了“荷花舞”,正如天女下凡。阳光下,荷花展现出晒得粉扑扑的面颊,似乎很有魅力。一些荷花还是花骨朵儿,但花苞上停着一只蜻蜓,真应了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叶上挂着亮晶晶的小水珠,就像挂着一条无比高贵、美丽的项链。西湖游差不多结束了,该回去了,但我的心还是停留在可爱的鱼上,美丽的午时花上,群芳吐艳的荷花上,荷叶上……

赏月心得体会5

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是多姿多彩的,尤其是天上的月亮,更是变化多端,所以,我常常在院子里赏月。

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那一瞬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它高傲地升起来了。它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月亮是那样的美丽,它有时变成了一艘小船,在蔚蓝的天空中遨游,与白云姐姐捉迷藏,与星星妹妹猜谜语,生活是那样无忧无虑。

有时,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象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的月光。过了一会,“月亮姑娘”便在乌云的簇拥下,隐没了。

有的时候,晴朗的天空像一匹光滑柔软的蓝色绸缎,一轮玉盘似的满月,把它皎洁的光华撒向人间。

十五的月亮是最美的,又圆又大又亮,那月亮就像蒙上了纱巾似的,朦朦胧胧,就像一个大玉盘,我仿佛看到了月亮上,嫦娥姐姐站在桂花树旁,抱着玉兔深情地凝望着人们。

有时,月亮会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一会儿把清莹的月光洒在校园里,一会儿又钻入云块,透出朦胧的光亮。有时,月亮又变成一弯亮闪闪的月牙儿,像一把银色的镰刀,从山上伸了出来。柔柔的月光洒满庭院,院中的一切都像披了一层银纱。

此时月圆月缺的景象,让我想起来古时候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变化多端的月亮,恐怕连画家都没有那么好的作品吧!我爱月亮,更爱这神奇美丽的大自然。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诗经心得体会精选5篇600字诗经心得体会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诗经心得体会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了《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诗经心得体会3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那是极清冷寂寞的夜。无边的暗夜将呼啸着寒风的原野吞噬,星月在重重厚重的暗色云层后无力地闪着黯淡的光。令人几近致盲的黑中,几颗稍显明亮的星点零落地散落在东方的夜空中,挣扎着将残烛般微弱的光辉洒向大地。原野尽头的村落中,只有一间房内透出几束摇曳的火光。影影绰绰地可以看见一点忙碌着的人的轮廓,仔细看去,确乎是在翻阅着什么似的。夜深了。

这个夜晚和过去的千百个无月的暗夜差不多,眼下这位官员批改文书疲倦的神情与涣散的目光,大概也与从古至今千万熬夜苦读抑或加班加点劳作的人们没什么不同。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仅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没有留下过任何存在痕迹的无名小卒之一。从未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大概将来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奔波于尘世之间,被一桩桩不足道的蝇头小事搅得烦躁不堪罢了。

或许生活对他们来说真的就像白开水一样。机械,重复,如同不知停歇的陀螺般周转于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劳累疲倦却还是要咬牙坚持、拼命努力,用心中最后一丝信念支持着沉重的身体活下去。就像,暗夜中的小星。明知自己的力量与黑暗相比微不足道,但还是忙碌着把自己散发哪怕一点星光无私地洒向大地。奔波操劳、疲于奔命的同时,内心深处仍天真地渴望光才能被人窥见,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带来改变。这精神固然可敬,但事实上,不如说是可笑又可悲。

那几点小星,大概就是无数劳苦群众心中燃着的最后那丝火苗。学子渴望教科书式的成功,努力坚持埋首书海;职员希望物质的丰富,遂让青春留在办公桌前,心底叹息抱怨却不知何时休停。为了心愿与信念牺牲一切的普通人啊。像小星般竭力为心中不可及的梦想努力发光。

但有多少人在意识到梦想不切实际后就放弃发光发热的信念泯然众人了?理想一天天渺茫、熄灭,最后凝固成坚硬冰冷的石头,坠于大地,遍体鳞伤。

我曾不明白奋斗的意义。关于未遂的梦、达不到的远方我有太多猜测。事实上,星空绝不是被无故点亮的,《小星》的含义也正在于此。

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能成为人上人,所能点亮的也不过是偌大天空的百万分之一。不过,若是每个人心里常闪烁着这么一颗明净的小星——无论有多暗,只要保留心中最本真的那部分就好——心中只要有一点儿希望,那星光必定是璀璨无比的。

小星之火,亦可燎原。

其实,只要活过、真正存在过,那么留下痕迹与否也就不再重要了。拼搏的人生,才是最美丽的啊。

诗经心得体会4

奔波在路上的艰辛、无奈与酸楚一读《周南.卷耳》

这是一首结构很特别的歌。

第一部分只有一小节,用第一人称,唱出家中妻子的无比思念: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妻子挎着浅浅的筐子采野菜,采了许久都不满筐。为何会这样?因为她的心思并不专注在采野菜,而是在思念奔波在外长久未归的丈夫,竟不由自主地走到大路边上,放下浅筐,呆呆地望向路的尽头,希望能看见丈夫的归来。

第二部分却有三小节,也用第一人称,唱出奔波在外的丈夫的艰辛和无奈:

“陟彼崔嵬”、“陟彼高冈”、“陟彼砠矣”,突现出遥远的归途山高路险、阻隔重重。

“我马虺颓”、“我马玄黄”,强调马已跛足并已呈现病态,只能挣扎而行,这是无休无止、强行赶路的必然结果。

“我马瘏矣”、“我仆痡矣”,终于,病马躺在路旁,劳累过度的仆人也无法迈步(这时的主人,又能好到哪里?)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同样疲惫不堪的主人只得借酒浇愁,反而激起更强的思念和更浓的悲伤。这里不同于四字的基本句型,出现了六字、五字的句型,为的是强调那种无力后的无奈,那种无助中的辛酸。

特别的结构分出两个彼此独立的声部:

夕阳西下的土路,一个失望的女声滑落在草丛深处。

暮色渐浓的山道,一个无奈的男声回荡在陡峭深谷。

期待安居,却常常奔波在路上;渴盼相聚,却常常天涯各一方。

两个声音遥相唱和,倾吐生命奔波在路上的艰辛、无奈和辛酸,三千年后,又双双穿越岁月的尘埃,在我们心中回荡。

诗经心得体会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