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教学设计)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教学设计)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教学设计)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教学设计)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

实心球是一种体育器材,实心材质,呈球形。它同时也是一种体育工程,讲究力量性和动作速度,局部地区将“投掷实心球〞的计入中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阶段需学单、多手向前推掷实心球,向前,我们提倡“乐教,乐学,乐习〞和进行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配合这个目标,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教育任务。

教材分析

实心球的推、掷、抛等技术,是五年级必须掌握的内容。本课的实施,要乐学,以激发学趣为动力,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技术为手段,以开展身体为核心,为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自身能力及以后进一步学习中学推铅球打下根底。通过学习,观察,比照,发挥创造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地学习,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技能,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发育期,身体的各项功能都在迅速开展,好奇心比拟强,较喜欢模仿动作,自觉性相对强一些,自控能力差,所以在及时做好监控和管理,引用正确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会出现害怕、害羞的现象,所以体育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态,做好引导工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身体练习,在运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从中渗透各教育因素。

2、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强化课堂常规,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队列练习,到达令行禁止,能放能收,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纪律行为标准,培养在练习中能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刻苦锻炼的精神,形成在游戏中团结一致,发挥集体力量,力争上进,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争取胜利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地侧向推实心球的技术动作

难点:腰、腿、臂,出手用力协调一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开始局部

师生问好,宣布课程内容与任务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队列练习:向后转走

培养体育骨干,锻炼学生能力,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通过队列练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更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2.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和重点,讲解手持球的方法,五指自然张开,指根触球,手心突出,出球时手腕反转,用食指、中指将球拨出。

学生要清楚看到动作方法,并尝试练习。

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能力.

通过练习,开展学生学习能力并亲身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

2.侧身、转体、蹬地推实心球的动作

教师示范讲解并手把手教,点明发力的的动作,力的作用一致

学生模仿练习

通过练习,开展学生的上肢力量,通过侧身、转体、蹬地,开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持球练习

巡回,指导

分组练习

利用教具体会动作要领,稳固学生的技术、动作,并纠正错误动作,提示平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

4.游戏,换球接力跑

讲明游戏规那么

学生按照游戏规那么并积极参加

锻炼学生速度,反响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5.教师小结,学生认真听讲并反思

小结

认真听,并自我总结本节得失

教师总结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运用正确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表扬优生及课堂中的优秀事迹,学生也要互评、自评。

6.放松游戏

垫子上放松,腿部及上身肌肉放松

充分放松身心

组织队形,两人一组,一对一放松

通过放松游戏,放松全身肌肉,缓解学生练习的疲劳,并教给学生放松的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板书设计

手持球的方法,五指自然张开,指根触球,手心突出,出球时手腕反转,用食指、中指将球拨出

侧身、转体、蹬地推实心球的动作:点明发力的的动作,力的作用一致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动作语言评价

2.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并通过游戏、比赛等多种评价方式

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到达预期目标,重难点突出了,而且也鼓励学生勇敢尝试,让学生展现了自己,发挥了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也比拟高,学得快乐,玩得也非常开心。缺乏之处是鼓励太少,表扬的范围比拟小,而对做得差的学生批评有点多。另外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毕竟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预想太高,所以上完课觉得局部学生没有到达我初设定的目标,心里有些失落。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在课前要做好调查,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认真地研究教材,考虑学生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设计好自己的每一节课。

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掌握双手从体前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能够运用完整动作,比拟准确的练习;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开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用力顺序

教学难点上下肢用力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学流程解析与拓展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

2.准备活动:操场慢跑两圈、齐步走---立定

专项准备:“指腕肘关节〞挥摆练习

二、双手从体前向前抛实心球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

强调:蹬地有力,伸展迅速充分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腿弯曲,两手直臂持球于体前;然后两腿用力蹬地、顶髋、上体抬起向前、向上,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挥臂,将球向前抛出。

2.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徒手模仿体会。

3.学生持球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纠正易犯错误:

抛球时蹬神不够、身体协调用力顺序差

三、游戏:超级运送

游戏方法:全班分成两组,以横队站立(见队形)。听老师哨声,各队排头迅速跑出,至球圈持球返回队尾,并依次传递至新排头,新排头再返回队尾继续传递,先完成者获胜。

规那么:1、谁掉谁捡2、依次传递

1.简介示范,明确方法和规那么

2.强调平安

3.教师指导游戏

要求:遵守规那么团结合作

四、总结评价整节课.宣布下课。

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球性

2技能目标:开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及速度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程序:

(一)开始局部:1分钟

1、课堂常规:包括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2、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并强调平安意识。

(二)准备局部:9分钟

1、慢跑:体育委员带着同学绕田径场慢跑热身。3分钟

2、徒手活动操:让学生身体肌肉、关节充分活动,预防损伤。3分钟

3、游戏活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到达认真听课的效果。6分钟

(三)根本局部:(新授课)30分钟

教法:讲解、示范、要求、提问、巡视、指导学法:看、听、想、练、论、评

1、传接实心球比赛

24分钟

教师先介绍练习方法,接着学生分组成纵队,按要求站好,做徒手徒手模仿习,最后听信号比赛3次

练习方法:各组成纵队站好,两人前后相距一臂,两脚左右开立,听信号开始传球,先完成的得10分,球落地扣分,多者为胜,少者做原地纵跳5次

(1)、头上传球(前、后)(2)、胯下传球(前、后)

(3)、纵队原地转体传接球(左、右)教学重、难点:传接实心球的方法

双手胸前传接实心球练习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做法即要求

(2)、与老师同做传接球的徒手模仿练习

(3)、两人一组听信号做胸前传接球练习

(4)、教师检查、指导、纠错后接着练习要求:出手快、手推拨

2、双手抱实心球折返接力赛6分钟

(1)、教师讲解游戏规那么与方法。

(2)、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接力赛,并宣布比赛结果。(3)、教师喊口令指挥学生做俯卧撑。要求:遵守游戏规那么,听从教师指挥。

(四)结束局部5分钟

1、整理放松活动;教师带着学生做放松操。学生模仿,主动跟随教师做放松操。

2、对本课进行小结;教师鼓励学生,评价本课。

3、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60%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的动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最高心率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55%左右。运动负荷中等偏上。

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学生有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不同、学习兴趣点不同,练习节奏不好控制。

2、解决方法:教师因材施教、多关注学习弱势群体,多耐心地引导、积极鼓励学习。

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4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根据个体差异,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气氛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与创新精神,引导他们通过在“玩中学,学中乐〞,掌握原地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正确动作要领,体验投掷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中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适用技能。投掷实心球教材不仅能够较好的增强学生的腰腹力量,对协调性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对以往教学的观察,在动作技术上突出了:“蹬、撑、甩〞三个根本动作要点。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采用两人合作和不同方式的体验练习,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教材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实心球教材有着本身固有枯燥的特质,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触激他们的兴趣点又能针对重难点合理的取舍教材,让他们能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动作要领,并能有效的开展力量,协调,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获得各个领域目标的成功。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出手角度〞对投掷工程的影响作用,理解练习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全体学生知道投掷工程“38—42度〞是最合理的出手角度,并能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角度进行投掷练习

3.情感目标:能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进取与竞争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七、教学程序

准备局部:首先以学生最容易掌握的“关节绕环〞运动将身体各个关节充分活动,到达初步热身的要求。然后以双人合作练习的“双人压肩〞“互背〞做专项准备活动,初步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接着用游戏“打猎〞将学生引入到情境教学之中。通过游戏“打猎〞的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实心球的球性,进一步熟悉双手投掷实心球中的“握球〞“反弓〞“预摆〞等姿势。让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做游戏的同时强调学生“运送炮弹〞是比拟危险的,所以要握紧、传稳,注意平安。

根本局部:通过解放军学本领这一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主教材学习之中。

1、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并念出口诀:双脚前后站、持球头后边、上体向后仰、用力向前抛。让学生对完整动作有了感官上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平安教育)

2、自主尝试练习:教师抛出问题:

1、原地双手前抛实心球动作需要身体的哪些地方用力、用力的顺序是怎么样的、怎样才能投的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练习。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研讨探究动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共同总结出正确动作方法,并讨论影响远度都有哪些因素,解决所设置的问题。

4、持球练习:教师讲解持球动作方法,两手拇指和食指呈心形图案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以便更好的掌握持球动作方法并解释心形持球方法的好处。

5、体验练习:学生通过前面的几步学习进一步体验动作技术。讲解重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平安。解决本课的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学生互相评价观摩、互相帮助比拟练习,通过练习学生能客观的评价出他人和自己的优缺点找出自己的缺乏之处。教师在场地上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错误。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

6、游戏“炸碉堡〞:通过“运送弹药〞——‘学习本领〞然后进入本堂课的潜能发挥阶段“炸碉堡〞通过小组对抗比赛,进一步使学生对所学动作进行稳固练习,同时,通过比赛的剧烈气氛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体会投掷课程的乐趣。

结束局部:幸福拍手歌听音乐放松。学生在比拟愉悦的心态下进行放松调整。点评本次课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兴趣和自信心。双手前掷一定高度、远度的实心球重、难点:出手角度片段教学设计教学环节:1.导入2.双手前掷纸球

3.双手投掷不同高度的实心球4.确定出手角度的投掷练习5.打分投远练习6.小组积分比赛1.导入

意图:通过游戏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称叫“打靶〞。游戏方法是,每人2发子弹(纸球),距标靶(悬挂一定高度,有记分环)5—7米投掷,单双手都可以,每人投掷10次,看看谁的环数最高。在“打靶〞的时候,要求一轮2次投完后,集体一起捡好球,在进行下一轮。undstand学生:yes.教师:有没有信心拿第一学生:有。教师:好的,大家信心很足。但是可不只是嘴巴上喊喊就行的哦!我要看看大家的真本领。areyouready学生:yes.教师:let’sgo!游戏过程中

教师:哦,不错,投的又高又准„..加油,差一点打到十分„„„唉,可惜,脱靶啦„..游戏结束

教师:大家很认真很努力,有多少同学打到90环以上80环以上„..学生:举手示意

教师:请“打靶〞打的好的同学谈一谈怎样才能投到高分学生:瞄的准..力气大„

教师:怎样才能瞄得准怎样才能发挥力气

学生:对准靶心、出手角度掌握好„„..;利用全身上力气„„.

教师:大家答复得很好,思考问题比拟全面。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重点解决投掷时“出手角度〞的问题,由于是实心球相对较重,所以今天我们的练习要求是双手,课的最后我们将看看谁通过学习投的更远、球飞行的弧线最优美。2.双手投掷纸球意图:平安教育;感觉体验“双手前掷〞的动作概念教师:(教师假装不小心掷一个纸球到一个学生身上,假装大惊失色,赶紧过去询问怎么样)啊,好危险啊。

学生表情:大笑,大惊小怪

教师:大家一定要注意平安、遵守投掷纪律。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试想如果刚刚是个实心球、铅球,那可能就的上医院啦。教师:好,大家开始练习3.双手投掷不同高度的实心球

意图:体验不同出手角度(高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

教师:投掷起点不变,大家面前有上下不等的三条横线,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投掷高度(越过横线),看哪一个高度掷的最远听我的哨音投、捡球。预备,开始(哨音)学生练习中

教师:再高一点试试„.你投过第二条横线试试看是不会远一点„„出手早一点学生:老师我投不到线那里怎办啊教师:上前一步,近一点再试试学生:好的。教师:体会一下投过不同高度的出手角度以及对远度的影响、请大家找到自己适宜的角度4.确定出手角度的投掷练习

意图:确定合理的出手角度、自己适宜的出手高度

教师:刚刚大家体验了15—20次,请谈谈高度对远度的影响,是不是越高越好不是的话,多大的出手角度最适宜

学生:有一定的高度才有一定的远度,投掷高度因人而异„..,投掷高度是出手角度决定的

教师:大家思考、观察很仔细,答复很有见地。通过研究发现出手角度42度左右,投的最远。

教师:在体验练习10次左右,看看你的远度有没有提高。学生:好的

教师:哦,不错,球飞行的弧线很优美、很漂亮„..有进步„..个别学生展示

教师:为什么他投的远学生:力气大、出手角度好

教师:力气大是一个主要因素,怎样才能力气大主要是全省的协调用力,这在下个课时我们重点解决。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的出手角度非常好,球的飞行路线就能感觉出来。下面每个人再试投5次,我们比比赛,看看谁投得远。5.打分投远比赛练习

意图:激发练习积极性、培养进取意识

教师:地上有1—10分线,大家试试看能投到几分..教师:加油,看能不能再远一点6.小组积分比赛

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竞争意识

教师:刚刚是个人比远展示,现在各小组6个人,没人投2次,把每人相加,比比看哪一组的最高„..教师:每个人都得加油,为集体争光。加油„

教师:(总结)今天的练习大家不仅努力认真,还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探索与经验积累,这是我们体育学习必不可少的意识,希望下节课在“全身协调用力〞的探索中大家继续发挥这种精神,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八、学习评价

1、评价学生学习实心球练习时,做到及时、有效、语言简洁,采用诊断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会新技术的方法,提高自我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评价游戏时,采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互助、自主性与合作性。

八、负荷预计

九、场地器材

十、课后小结

5年级实心球优秀教学设计5

1个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教学过程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需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探究、尝试。我试图通过这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气氛中学习、活动,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掷实心球的正确动作,初步了解掷实心球的要领,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掷实心球活动的良好兴趣。

教学目标:

1、继续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模拟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创想,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掷实心球的根本要领:要注重肩上屈肘的出手角度、快速、有利挥臂—出手速度,并知道投掷时出手高度、速度与掷实心球远近的关系;

3、通过系列掷实心球活动,开展学生良好的掷实心球能力和活动能力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解决措施: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帮扶。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动作协调;解决措施:组织学生练习。

教学设计思路:1、设计情景2、导入课题3、示范4、练习

5、游戏6、小结7、反响

设计理念: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掷实心球的正确动作,初步了解掷实心球的要领,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掷实心球活动的良好兴趣。

教学准备:

1、使用方式:直接练习

2、使用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上课了……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抛气球)!老师告诉大家比赛的规那么,想看看谁抛得最远……

(让学生以小组为准,老师巡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学习、练习,学生肯定能积极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中,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