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小说专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解析版)_第1页
11 小说专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解析版)_第2页
11 小说专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解析版)_第3页
11 小说专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解析版)_第4页
11 小说专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小说专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解析版)11小说专题

(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一、(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洒在雪地上的泪珠

胥得意

①冷静这辈子最讨厌的事是被人逼迫着做不愿意做的事。

②6岁那年,她第一次到乡下的爷爷家过年。去爷爷家的路上,她已经想好了,见了爷爷奶奶要问好,她要给他们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或者拿出画的画给他们看一看。

③结果到了爷爷家,冷静刚刚笑着和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妈妈的手就按在了她的头上,妈妈一边说着快给爷爷奶奶鞠躬,一边把她的头往下按了一下。冷静把头倔强地挺了起来,转过身有些愠怒地看着妈妈。妈妈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给爷爷奶奶解释说,孩子小,不太懂事。

④吃饭的时候,冷静给爷爷倒酒,给奶奶夹菜,爷爷奶奶叫得亲热又甜蜜,爸爸和妈妈觉得冷静挺懂事,脸上的笑也自然多了。

⑤冷静读初三那年,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才艺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班里的老师特意请了一位在文化宫工作的家长来辅导参加比赛的学生。冷静参赛的节目是独唱,歌名是《我和我的祖国》。每一次歌唱之时,她都觉得自己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尤其是唱到结尾之时,每一次她都觉得眼泪在眼眶里含着,歌曲唱完,她总要短暂地沉浸在情感抒发后的感动之中。她静静地站着,仰着头,目光注视着斜上方,她似乎能够看到那里飘着一面鲜艳的国旗,而她的心和那面国旗正一起舞动着。她觉得自己以这样的姿势结束比赛感觉很好,但是辅导老师却要求她在唱完之后,要深深地给评委鞠躬,等掌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再挺起腰来。

⑥冷静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她认为,比赛就是比赛,她可以用尊重的目光注视评委,把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但她不想用鞠躬的方式赢得评委们的印象分。比赛那天,冷静就用凝视的方式完成了舞台的造型。那次比赛,她获得了第一名。

⑦冷静太有个性了,妈妈早就发现了,也曾试图让她有所改变。但是冷静有自己的认知,她反驳妈妈:我认为发自心底的尊敬才是最真诚的尊敬,只有主动地去做,才是最好的。妈妈看着已经大学毕业的冷静,觉得她说得没有错。

⑧28岁那年,冷静结婚了。两年之后,冷静有了自己的儿子。从儿子懂事起,冷静就教育儿子,人活着要懂得感恩。感恩并不是形式,不是给爷爷磕头有多响,也不是给姥爷鞠躬有多弯,而是真心在心里装着他们。

⑨那年元旦放假,冷静到北京出差。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她想到向往了多年的天安门广场看一看,但结果忙了一天,直到晚上十点多她才有点儿空闲。想到第二天就要返程,她还是决定去广场看一看。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刚一出门,天上便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好大好大的雪。

⑩冷静到达天安门广场时,长安街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和车辆,广场上的灯亮着,只有个别游客还在空旷的广场上,亮晶晶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

刚走进广场,冷静一眼就看见多次梦到的国旗台。国旗早已降落,只有那高大的旗杆矗立在广场上。而她的眼里,似乎看到旗杆顶上还飘着那面旗帜。

雪似乎覆盖了整个世界,城市进入了香甜的梦境。多么静谧的夜晚呀,冷静的耳边响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当她在心中刚刚哼起旋律时,却看到旗杆下的雕像轻微地动了一下,定睛一看,原来那是站立的哨兵。哨兵像是雕塑一样静止在那里,身姿挺拔,像是青松在那里静静地守着。一瞬间,冷静停住了,她感觉自己的呼吸一下子变得不够通畅,刚刚涌出来的泪水在眼缝中结成了冰碴,扎得眼皮有些疼。

冷静用手轻轻地拭掉了泪珠,调匀了呼吸,把身子挺直,对着那看不清面孔的哨兵,深深地把腰弯了下去。当她的腰躬到最深处时,几滴泪水又从眼里涌了出来,在雪地上砸出了一串深坑。

她听到了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

(原载于2022年1月25日《解放军报》)

1.哪些内容可见冷静“最讨厌”被人强迫做违背意愿的事?请简要概述。

【答案】(1)不肯按照妈妈的强制性要求给爷爷奶奶鞠躬;(2)不肯按照辅导老师的要求给评委深深鞠躬。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作答时,找出文中有关冷静“最讨厌”被人强迫做违背意愿的事,加以概括即可。由第③段“妈妈的手就按在了她的头上,妈妈一边说着快给爷爷奶奶鞠躬,一边把她的头往下按了一下。冷静把头倔强地挺了起来,转过身有些愠怒地看着妈妈”可知,妈妈强制要求冷静给爷爷奶奶鞠躬,而冷静却很倔强地挺了起来不肯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由第⑤段“她觉得自己以这样的姿势结束比赛感觉很好,但是辅导老师却要求她在唱完之后,要深深地给评委鞠躬,等掌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再挺起腰来”,第⑥段“冷静不喜欢这样的安排”“比赛那天,冷静就用凝视的方式完成了舞台的造型”可知,冷静不肯按照辅导老师的要求给评委深深鞠躬。

2.对比是本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请列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冷静不肯按照他人强制要求给人鞠躬,却主动给天安门守护国旗的站岗战士鞠躬,鲜明地突出了冷静凡事遵从内心真实想法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举例。由第⑤段“辅导老师却要求她在唱完之后,要深深地给评委鞠躬,等掌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再挺起腰来”,第⑥段“冷静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和第段“冷静用手轻轻地拭掉了泪珠,调匀了呼吸,把身子挺直,对着那看不清面孔的哨兵,深深地把腰弯了下去”可知,冷静不肯按照辅导老师的要求给评委深深鞠躬,但却主动给天安门的哨兵深深地鞠躬,这样的对比手法使冷静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突出了她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的特点和拥有自己的个性。

3.请揣摩第②段画线句子所反映的冷静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冷静心想:“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太不容易了!天这么冷,这位哨兵竟然一动不动的,也不知他站了多久,看样子还要继续站很久!这不正是爱国热情的最好体现吗!真是太感人了,我得向他鞠个躬!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心理活动拟写。结合第段“当她在心中刚刚哼起旋律时,却看到旗杆下的雕像轻微地动了一下,定睛一看,原来那是站立的哨兵。哨兵像是雕塑一样静止在那里,身姿挺拔,像是青松在那里静静地守着”可知,正是因为看到在这么寒冷的环境中,天安门的哨兵仍坚持自己的职责,一动不动地站岗值守,这种爱国的情怀深深感动了冷静,据此拟写即可。示例:太令人感动了!天好冷啊,但这么寒冷的天,这位哨兵却纹丝不动,这不正是爱国热情的最好诠释吗?真是太令人感动了,我一定要向他鞠躬表示敬意!

4.作者投稿时,一位资深编辑建议将标题改为《鞠躬》。你觉得合适吗?请谈谈你的意见及理由。

【答案】示例一:我觉得合适,改为《鞠躬》更好。因为文中写了三次鞠躬,前两次是冷静不肯按照他人强制要求给人鞠躬,第三次写她自愿给哨兵鞠躬,鞠躬这个动作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鞠躬标志着冷静真诚自然的态度,寄托着作者希望读者们坚守内心意愿的美好理想。

示例二:我觉得不合适,保留原标题好。因为“洒在雪地上的泪珠”巧设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创设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突出了冷静强烈的自主性和爱国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分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作答时,先表明观点,其次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理由阐释。如觉得合适,分析原文主要写了三次鞠躬,鞠躬是全文的线索,也表明主人公冷静的态度与作者的情感。又如觉得不合适,分析原标题创设故事环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觉得改为“鞠躬”合适。由第③段“妈妈的手就按在了她的头上,妈妈一边说着快给爷爷奶奶鞠躬,一边把她的头往下按了一下”,第⑤段“辅导老师却要求她在唱完之后,要深深地给评委鞠躬,等掌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再挺起腰来”和第段“冷静用手轻轻地拭掉了泪珠,调匀了呼吸,把身子挺直,对着那看不清面孔的哨兵,深深地把腰弯了下去”可知,文中以“鞠躬”为线索,写了三次鞠躬的事情,同时,通过“鞠躬”这一标志动作表达了冷静遵循内心真实想法的特点,也表达作者期望人们坚持自我真实的强烈意愿。

二、(2022·安徽·中考真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船女子

佟继萍

①1921年7月,上海的天气闷热,海风裹挟下,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着,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

②法租界的望志路上,一幢石库门建筑的二楼,一些人正在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楼下过廊里的长凳上,坐着个神色凝重的青年女子,她不时地朝着门口左右张望。她叫王会悟,受丈夫李达委托,为屋里开会的十五个神秘人物站岗放哨。这个秘密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③30日晚,进行第六场会议时,王会悟看到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陌生人,从厢房虚掩着的后门闯入径直往楼上走,便立即叫住他,问他是谁。这人支吾了一句,说声对不起,神色慌张地下楼走了。这个突然出现的人,让王会悟感觉非常蹊跷,她立刻去楼上通报消息。正在发言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会议立即停止,代表们纷纷撤离。

④十多分钟后,两辆巡捕房警车停在楼下,全副武装的巡捕冲下车,包围了整栋房子,开始大搜查。一阵混乱后,没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悻悻地撤退了。

⑤那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是法租界巡捕房密探,正是因为王会悟的警惕,代表们才得以及时疏散。事后,马林称赞王会悟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

⑥晚上,一起撤离的部分代表,在李达寓所商议复会事宜。上海是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开会呢?代表们意见不一。王会悟说:“我有个建议,我老家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咱们到南湖去租一艘画舫,在船上开会,大家看如何?”

⑦“我觉得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首先表示赞同,其他代表听了也纷纷说是个好主意。

⑧江南水乡乌镇长大的王会悟,其父是晚清秀才,开一家私塾。在嘉兴读书期间,王会悟接触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海,结识了李达,两人便在陈独秀家里举行了婚礼。

⑨会议地点一确定,王会悟与李达周密策划,决定各带领一部分代表分两个车次出发。

⑩第二天一早,王会悟乘早班火车赶到嘉兴,安排代表们去鸳湖旅社歇息,在同车到达的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陪同下,到南湖烟雨楼实地观察,确定画舫的停靠位置。

王会悟让旅社账房先生帮忙租了画舫,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

身着素色衣裙的王会悟在前边引路,边走边介绍南湖的环境,十几位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悠闲地随在其后,步入船舱。

一艘古朴典雅的红船,在荷花摇曳的嘉兴南湖上荡漾着。船头,江南女子王会悟一边警觉地环视周围,一边指点船主,把船撑到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代表们坐在中舱的八仙桌前开始开会。此时,俏丽窈窕的王会悟如一水乡歌女、哼唱起嘉兴小调,遇到有船经过时,她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船舱里听到暗号,就压低声音讨论,船过去了就群情振奋。带来的那副麻将牌码放在桌子中心,掩人耳目。

会议气氛正热烈时,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王会悟立即提高嗓音,手拍舱门的节奏也加快了。代表们当即停止讨论,有的打起了麻将,有的端起茶杯到船头去赏风景。

王会悟婉转地向船主询问,得知是富人家游船在湖上兜风,代表们又聚在一起,会议继续进行。

午后,雨打湖面,游人渐渐散去,南湖少有的清静。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雨停了,一抹红彤形的霞光穿过云层涂在红船上,依在船头上的王会悟,在波光粼粼水面的映衬下,仙女般伫立着。

……

傍晚,王会悟送别代表们离开红船时,已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了。

而今,乌镇西栅王会悟纪念馆里,王会悟与红船群雕伫立堂前,仿佛在向后人们讲述着红船的故事。

(选自(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会议代表董必武的话都体现了对王会悟工作的认可。

B.小说的插叙部分简要交代了王会悟的家庭出身、读书经历和生活经历等。

C.“麻将”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故事的重要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既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又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特点突出。

2.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

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上海—幢石库门建筑里①王会悟及时通报代表们立即撤离

②代表复会地点意见不一③代表们纷纷赞同

④⑤王会悟示警,了解情况后解除警报会议继续进行

3.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5.缅怀历史,致敬先辈。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由。

【答案】1.C

2.①有陌生人突然闯入②李达寓所里③王会悟建议在南湖上召开会议④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⑤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

3.“闷热”象征帝国主义压迫之紧,“海风”“云团”象征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协同迫害,“酝酿着一场暴风雨”象征着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景物描写渲染了紧张氛围,突出了会议召开的不易、艰难,为下文代表们开会时密探闯入做铺垫。

4.“字斟句酌”的意思是仔细地斟酌推敲,传神地写出了代表们写中共第一个纲领时慎重的态度;“异口同声”指不约而同,写出了他们内心信念的坚定,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美好未来的期望。

5.①谨慎机敏、胆大心细:从她发现可疑人物及时报告给代表们可以看出;②爱党,尽职尽责:从她坚持为会议站岗放哨,即使在风雨中也依然坚持可以看出;③做事稳重,不怕牺牲:从她安排大家去南湖进行会议可以看出。(答对2点即可)

三、(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一中学校一模)阅读《父亲的叮嘱》完成下面小题。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什么,爹?”“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答案】(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推动作用。(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3)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营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围。

【解析】考查赏析环境描写。第②段中提到了雪花从天而降,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突出了父子二人进城卖柴的艰难与生活的不易。第⑥段“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再次提到了风雪,引出后文父亲弯腰拾起掉在地上的钱,并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只有读书才可以进城,引出后文父亲送我回到学校后教育我将来如果有钱了,不要让别人在自己面前低头弯腰的情节,所以对于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父亲在漫天的风雪里进城卖柴,又在风雪里乞求对方多给一块钱,还在风雪里弯腰拾起掉在地上的钱。父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能去参加竞赛。所以漫天的风雪烘托了父亲爱子情深的人物形象。文中对于风雪的数次描写,渲染了清冷凝重的氛围。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答案】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人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解析】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加点词语是对买柴人的动作描写。从这些动作当中不难看出,买柴人对父亲坚持多卖一块钱的要求非常不耐烦。他把钱扔在地上的行为,表现了他对父亲的冷漠与鄙视。表现了小气无礼的小市民特点。作者细致的描写此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疼惜,也引出后文父亲教育自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的情节。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解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①段中的“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和“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可知,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根据第④段中他乞求买柴人多给一块钱和第⑥段父亲拾起被买柴人扔在地上的钱可知,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根据第⑦段中父亲教育儿子要好好读书,只有好好读书才会有出路,才能做城里人,⑨段父亲教育儿子要尊重他人,尊重每一个付出了劳动的人可知,他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

【答案】父亲告诉孩子,以后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样勤劳、坚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解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父亲最后一次叮嘱出现在末段,“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在你面前低头弯腰。”联系文本内容可知,父亲用自己的劳动来为儿子挣来上学的费用,却受到了买柴人的轻视与冷漠,买柴人把钱扔在地上,父亲只得弯腰拾起。父亲这样坚忍,只是为了儿子能有五块钱去参加竞赛。父亲的叮嘱是告诉儿子,以后如果有钱了,有能力,遇到那些付出辛苦劳动,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人,一定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人格。

四、(2022·北京延庆·一模)阅读《应聘》,完成下面小题。

应聘

李桂芳

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③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④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她害怕自己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位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工作人员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⑤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工作人员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就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⑥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甲】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⑦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乙】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挤出一句话“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于是,母亲赶紧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⑧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⑨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阅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情节,补全下面的图表。

【答案】示例:①母亲替儿子填写表格,字迹漂亮;②母亲流利、条理清楚地替儿子回答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已知信息“儿子三两下就填完了表格,自己潦草”对应第③段,已知信息“面试时,儿子回答每个问题都是紧张得半天才挤出一句话”对应第⑥段,已知信息“面试结束,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对应第⑧段,故第一空应在第③至⑥段之间概括,第二空应在第⑥至⑧段之间分析概括。由第④段“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可知,母亲见儿子自己潦草,便替儿子填写表格,因为母亲曾在中学时得过奖,所以字迹漂亮。据此,第一空为:母亲替儿子填写表格,字迹漂亮。由第⑥段“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第⑦段“于是,母亲赶紧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可知,儿子面试时不知所措,母亲便及时替儿子圆场,并且回答得头头是道,据此第二空为:母亲流利、条理清楚地替儿子回答问题。

2.从【甲】【乙】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从内容、情感或写法角度谈谈对它的理解。

【答案】示例:【甲】句写了儿子面对母亲的时候颐指气使,但是面对考官却非常紧张,半天挤出一句话,从中可以看出儿子平时受母亲庇护太多缺少独立性,儿子不善言谈能力不足,让读者不由反思家庭教育和孩子独立成长问题。【乙】句通过“额上冒冷汗”的肖像描写和“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的”语言描写,写了儿子面试时的紧张状态,表现了儿子不善言谈、缺少独立性、能力不足,也暗示着母亲平时太多庇护儿子、大包大揽的家庭教育的失败。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作答时,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从内容、情感或写法角度。【甲】句通过对儿子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且将儿子与母亲顶嘴和自己面试时的紧张进行对比,从内容上主要描写儿子面试时的紧张,从中可以可出儿子缺乏独立性,由此表达作者对家庭教育的反思问题。【乙】句通过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也写出儿子的紧张,从中表现儿子的不善言辞,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类包办家庭教育的反思。据此回答即可。

示例:【甲】通过“紧张”“挤出”等词语,内容上主要写儿子面试时的不知所措,从中表现了儿子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表达了作者对这类包办家庭教育的反思。

3.小说结尾写“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请结合文章内容推测应聘结果,并描写母亲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不少于50字)。

【答案】应聘结果,如:儿子录取、母亲录取、都没有录取、都录取。描写母亲的心理活动,要求和预测的应聘结果一致,合情合理即可。示例:儿子未录取。母亲心想:啊?儿子竟然没有被录取,怎么可能,面试的时候我不是帮儿子说了那么多优点吗,评委不是都笑了吗。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想象推测。作答时,结合文章内容,由第⑧段“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可知,有可能是儿子终于被录取。由第④段“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位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和第⑦段“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可知,母亲具备推销员的各种素养能力,有可能是母亲被录取。结合全文来看,儿子缺乏独立面试的能力,全程都是母亲替儿子圆场回答,工作人员可能认为这样人不适合推销员的岗位,故两人可能都没被录取。结合尾段“母亲却呆了”可知,,描写母亲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要表现出母亲听到结果后的震惊的样子。

示例:儿子未录取。母亲心想:什么?怎么可能儿子没有被录取,面试的时候,我一一圆场,评委都微笑了,怎么结果会是这样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4.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利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选择一种艺术手法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文中儿子填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字迹潦草,母亲替儿子填写的表格字迹漂亮赢得赞扬;儿子面试紧张得直冒汗,半天才能挤出一句话,母亲替儿子回答问题侃侃而谈,答题完美。这样鲜明的对比,生动讽刺了儿子的不独立不进取,母亲的大包大揽、包办代替的家庭教育最终结出了“苦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艺术手法的分析。由第③段“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和第④段“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可知,将儿子的字迹潦草与母亲的字迹漂亮作对比。

由第⑥段“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我需要找份工作’”和第⑦段“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可知,将儿子面试时的紧张不知所措与母亲替儿子回答问题侃侃而谈进行对比。由第⑦段“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可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出母亲替儿子回答问题时很专业,侃侃而谈。文章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一方面批判了儿子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对母亲这样包办的家庭教育提出了质疑,引发读者的深思。据此回答即可。

五、(2022·河南开封·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活着的手艺

①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了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找他来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③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木料上的一道裂痕转眼间就化作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就成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④我在老家的时候,常常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但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⑤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没空儿。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⑥有一年,我回家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气。

⑦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他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⑧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

⑨我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⑩春节回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③段画线句“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的理解。

【答案】指树木在自然界中的生命终止了,但木料被打成家具后,自身的缺陷在木匠的巧妙施为下得到弥补,以家具的艺术形式,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解答时,要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合文中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根据句子内容“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表层含义,“树,因为木匠死了”指树木在自然界中的生命终止了;深层含义,联系上文“木料上的一道裂纹转眼间就化作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的内容分析,“以另一种形式活了”指木料被打成家具后,自身的缺陷在木匠的巧妙施为下得到弥补,以家具的艺术形式,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是如何塑造木匠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案】①正面描写:文章第②段运用语言描写,木匠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从这样的话中可以看出木匠看出他技艺高超。第④段写作者观看木匠做活时,用到“砍掉”“穿梭”“游弋”等一系列动词,可以看出木匠动作流畅,一气呵成。

②侧面描写: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做家具人家的主人对他的到来充满了热切期盼,可以看出别人对木匠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侧面写出木匠技艺高超。作为“天才木匠”,他有着超常的天赋和眼光,善于弥补木材本身的不足,常常化腐朽为神奇;他刻画出来的蝴蝶就像真的一样,害怕它飞走。

③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通过将木匠与其师傅的对比,木匠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突显出木匠的技艺高超,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另外,通过对木匠生活的种种描写反应了生活事件的矛盾冲突。比如,木匠手艺好但是挣的钱却不多,不但得不到村民的欢迎反而被人误解为懒。最后木匠得到了很好的工作,可是他却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可以看出木匠不仅仅对木工手艺有着独到、非同寻常的眼光、灵感和技巧。他也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或生活富足,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

【解析】考查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正面描写,从第②段“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第④段“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等情节说明他是个“技艺高超”的人。侧面描写。第③段“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写做家具人家的主人对他的到来充满了热切期盼,可以看出别人对木匠工作的肯定和认可。第③段“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木料上的一道裂痕转眼间就化作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就成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写他加工出来的产品之精湛,这些都是从侧面写出木匠技艺高超。第⑨段“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从侧面写他是个自信而不随波逐流之人。表现手法。第⑥⑦段“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通过将木匠与其师傅的对比,结合“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可知,表现了他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或生活富足,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

3.请你结合木匠的手艺以及他对待手艺的态度,谈一谈木匠对作者写作的启示。

【答案】从第④段中“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作者学到了写作语言要去除浮华,直击文章要害;从木匠只愿打家具,不愿为了赚钱去干零杂的木工活,作者学到了要远离各种诱惑,专心写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找到作者受到启示的句子理解。从第④段中“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可得:作者学到了写作语言要去除浮华,直击文章要害;结合第⑨段“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可得:从木匠只愿打家具,不愿为了赚钱去干零杂的木工活,作者学到了要远离各种诱惑,专心写作。

4.试比较本文⑧⑨段与链接材料,简要说说两个文段中关于“我”的内容的叙写在文章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

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孔乙己》

【答案】《活着的手艺》:①结构上,这一部分为下文对木匠认识转变作铺垫(“我”从自己对待文字的态度想到了木匠,进而理解了木匠的行为);②内容上,诠释了木匠“孤独”的含义,对木匠坚守自己的追求感到认可和理解。③“我”的行为和木匠相互补充,来表明主旨,人不能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尊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生存而不迷失个人本性。“我”的思想转变也折射出现代人在迷惘中寻求自我的心路历程。(答对两点即可)

《孔乙己》:①以“我”的视角叙写故事,内容更真切,情节更集中;②“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者;③写“我”对孔乙己的无情鄙视,一方面侧面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不堪,另一方面,用少年的心态反映社会,更显示出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凉薄(冷酷),更足以表现孔乙己的境遇的凄凉、心灵的孤寂。(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活着的手艺》:①结构上,结合“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可得:“我”从自己对待文字的态度想到了木匠,进而理解了木匠的行为,为下文对木匠认识转变作铺垫;②内容上,“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诠释了木匠“孤独”的含义,对木匠坚守自己的追求感到认可和理解;“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我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写“我”的行为和木匠相互补充,来表明主旨,人不能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尊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生存而不迷失个人本性。“我”的思想转变也折射出现代人在迷惘中寻求自我的心路历程。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孔乙己》:“我”仅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小伙计,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其作用既在于集中笔墨以一个场景——“咸亨酒店”、一双眼睛来写孔乙己潦倒悲惨的一生,同时也是为了使故事更为真切动人。“我”也是众多“观众”中的一员,虽年纪小小,但已丧失了应有的良知,对孔乙己不仅毫无怜悯同情之心,反而常常取笑他。“我”之所以在单调无聊的小伙计生涯中,还清晰记得孔乙己到店里的情形,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表现了对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敏感。“我”正显示了人性中残忍的一面。

111小说专题

(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一、(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洒在雪地上的泪珠

胥得意

①冷静这辈子最讨厌的事是被人逼迫着做不愿意做的事。

②6岁那年,她第一次到乡下的爷爷家过年。去爷爷家的路上,她已经想好了,见了爷爷奶奶要问好,她要给他们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或者拿出画的画给他们看一看。

③结果到了爷爷家,冷静刚刚笑着和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妈妈的手就按在了她的头上,妈妈一边说着快给爷爷奶奶鞠躬,一边把她的头往下按了一下。冷静把头倔强地挺了起来,转过身有些愠怒地看着妈妈。妈妈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给爷爷奶奶解释说,孩子小,不太懂事。

④吃饭的时候,冷静给爷爷倒酒,给奶奶夹菜,爷爷奶奶叫得亲热又甜蜜,爸爸和妈妈觉得冷静挺懂事,脸上的笑也自然多了。

⑤冷静读初三那年,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才艺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班里的老师特意请了一位在文化宫工作的家长来辅导参加比赛的学生。冷静参赛的节目是独唱,歌名是《我和我的祖国》。每一次歌唱之时,她都觉得自己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尤其是唱到结尾之时,每一次她都觉得眼泪在眼眶里含着,歌曲唱完,她总要短暂地沉浸在情感抒发后的感动之中。她静静地站着,仰着头,目光注视着斜上方,她似乎能够看到那里飘着一面鲜艳的国旗,而她的心和那面国旗正一起舞动着。她觉得自己以这样的姿势结束比赛感觉很好,但是辅导老师却要求她在唱完之后,要深深地给评委鞠躬,等掌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再挺起腰来。

⑥冷静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她认为,比赛就是比赛,她可以用尊重的目光注视评委,把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但她不想用鞠躬的方式赢得评委们的印象分。比赛那天,冷静就用凝视的方式完成了舞台的造型。那次比赛,她获得了第一名。

⑦冷静太有个性了,妈妈早就发现了,也曾试图让她有所改变。但是冷静有自己的认知,她反驳妈妈:我认为发自心底的尊敬才是最真诚的尊敬,只有主动地去做,才是最好的。妈妈看着已经大学毕业的冷静,觉得她说得没有错。

⑧28岁那年,冷静结婚了。两年之后,冷静有了自己的儿子。从儿子懂事起,冷静就教育儿子,人活着要懂得感恩。感恩并不是形式,不是给爷爷磕头有多响,也不是给姥爷鞠躬有多弯,而是真心在心里装着他们。

⑨那年元旦放假,冷静到北京出差。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她想到向往了多年的天安门广场看一看,但结果忙了一天,直到晚上十点多她才有点儿空闲。想到第二天就要返程,她还是决定去广场看一看。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刚一出门,天上便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好大好大的雪。

⑩冷静到达天安门广场时,长安街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和车辆,广场上的灯亮着,只有个别游客还在空旷的广场上,亮晶晶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

刚走进广场,冷静一眼就看见多次梦到的国旗台。国旗早已降落,只有那高大的旗杆矗立在广场上。而她的眼里,似乎看到旗杆顶上还飘着那面旗帜。

雪似乎覆盖了整个世界,城市进入了香甜的梦境。多么静谧的夜晚呀,冷静的耳边响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当她在心中刚刚哼起旋律时,却看到旗杆下的雕像轻微地动了一下,定睛一看,原来那是站立的哨兵。哨兵像是雕塑一样静止在那里,身姿挺拔,像是青松在那里静静地守着。一瞬间,冷静停住了,她感觉自己的呼吸一下子变得不够通畅,刚刚涌出来的泪水在眼缝中结成了冰碴,扎得眼皮有些疼。

冷静用手轻轻地拭掉了泪珠,调匀了呼吸,把身子挺直,对着那看不清面孔的哨兵,深深地把腰弯了下去。当她的腰躬到最深处时,几滴泪水又从眼里涌了出来,在雪地上砸出了一串深坑。

她听到了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

(原载于2022年1月25日《解放军报》)

1.哪些内容可见冷静“最讨厌”被人强迫做违背意愿的事?请简要概述。

2.对比是本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请列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揣摩第②段画线句子所反映的冷静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冷静心想:“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投稿时,一位资深编辑建议将标题改为《鞠躬》。你觉得合适吗?请谈谈你的意见及理由。

二、(2022·安徽·中考真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船女子

佟继萍

①1921年7月,上海的天气闷热,海风裹挟下,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着,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

②法租界的望志路上,一幢石库门建筑的二楼,一些人正在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楼下过廊里的长凳上,坐着个神色凝重的青年女子,她不时地朝着门口左右张望。她叫王会悟,受丈夫李达委托,为屋里开会的十五个神秘人物站岗放哨。这个秘密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③30日晚,进行第六场会议时,王会悟看到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陌生人,从厢房虚掩着的后门闯入径直往楼上走,便立即叫住他,问他是谁。这人支吾了一句,说声对不起,神色慌张地下楼走了。这个突然出现的人,让王会悟感觉非常蹊跷,她立刻去楼上通报消息。正在发言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会议立即停止,代表们纷纷撤离。

④十多分钟后,两辆巡捕房警车停在楼下,全副武装的巡捕冲下车,包围了整栋房子,开始大搜查。一阵混乱后,没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悻悻地撤退了。

⑤那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是法租界巡捕房密探,正是因为王会悟的警惕,代表们才得以及时疏散。事后,马林称赞王会悟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

⑥晚上,一起撤离的部分代表,在李达寓所商议复会事宜。上海是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开会呢?代表们意见不一。王会悟说:“我有个建议,我老家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咱们到南湖去租一艘画舫,在船上开会,大家看如何?”

⑦“我觉得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首先表示赞同,其他代表听了也纷纷说是个好主意。

⑧江南水乡乌镇长大的王会悟,其父是晚清秀才,开一家私塾。在嘉兴读书期间,王会悟接触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海,结识了李达,两人便在陈独秀家里举行了婚礼。

⑨会议地点一确定,王会悟与李达周密策划,决定各带领一部分代表分两个车次出发。

⑩第二天一早,王会悟乘早班火车赶到嘉兴,安排代表们去鸳湖旅社歇息,在同车到达的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陪同下,到南湖烟雨楼实地观察,确定画舫的停靠位置。

王会悟让旅社账房先生帮忙租了画舫,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

身着素色衣裙的王会悟在前边引路,边走边介绍南湖的环境,十几位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悠闲地随在其后,步入船舱。

一艘古朴典雅的红船,在荷花摇曳的嘉兴南湖上荡漾着。船头,江南女子王会悟一边警觉地环视周围,一边指点船主,把船撑到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代表们坐在中舱的八仙桌前开始开会。此时,俏丽窈窕的王会悟如一水乡歌女、哼唱起嘉兴小调,遇到有船经过时,她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船舱里听到暗号,就压低声音讨论,船过去了就群情振奋。带来的那副麻将牌码放在桌子中心,掩人耳目。

会议气氛正热烈时,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王会悟立即提高嗓音,手拍舱门的节奏也加快了。代表们当即停止讨论,有的打起了麻将,有的端起茶杯到船头去赏风景。

王会悟婉转地向船主询问,得知是富人家游船在湖上兜风,代表们又聚在一起,会议继续进行。

午后,雨打湖面,游人渐渐散去,南湖少有的清静。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雨停了,一抹红彤形的霞光穿过云层涂在红船上,依在船头上的王会悟,在波光粼粼水面的映衬下,仙女般伫立着。

……

傍晚,王会悟送别代表们离开红船时,已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了。

而今,乌镇西栅王会悟纪念馆里,王会悟与红船群雕伫立堂前,仿佛在向后人们讲述着红船的故事。

(选自(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会议代表董必武的话都体现了对王会悟工作的认可。

B.小说的插叙部分简要交代了王会悟的家庭出身、读书经历和生活经历等。

C.“麻将”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故事的重要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既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又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特点突出。

2.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

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上海—幢石库门建筑里①王会悟及时通报代表们立即撤离

②代表复会地点意见不一③代表们纷纷赞同

④⑤王会悟示警,了解情况后解除警报会议继续进行

3.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5.缅怀历史,致敬先辈。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由。

三、(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一中学校一模)阅读《父亲的叮嘱》完成下面小题。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什么,爹?”“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

四、(2022·北京延庆·一模)阅读《应聘》,完成下面小题。

应聘

李桂芳

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③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④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她害怕自己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位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工作人员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⑤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工作人员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就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⑥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