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课件_第1页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课件_第2页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课件_第3页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课件_第4页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射发育评定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学习目标掌握反射的评定方法及意义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反射发育原始反射(脊髓水平)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异常的表现。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分类脊髓水平(原始反射)一般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0-2)、伸肌伸张反射(0-2)、交叉性伸展反射(0-2)、Moro反射(0~4或6)、握持反射(0~4)等。脑干水平(状态反射)大部分脑干水平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并且维持至出生后4个月或6个月,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0~6),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0~6)、紧张性迷路反射(0~6)等。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中脑水平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到5岁左右基本消失,包括各种调整反应。大脑皮质水平大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后6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包括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屈肌收缩反射检查体位;受检者仰卧位,头置正中,伸展两下肢。刺激方法:刺激一侧足底。反应受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迅速发生髋膝屈曲踝关节背屈足趾展开。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屈肌收缩反射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伸肌伸张反射检查方法:让受检者仰卧位,一侧下肢屈曲一侧下肢伸展,刺激屈曲侧的下肢反应:受刺激侧下肢伸展存在时间0-2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伸肌伸张反射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交叉伸展反射检查方法:让受检者仰卧位,一侧下肢屈曲一侧伸直。刺激伸展侧下肢反应:当伸展侧下肢屈曲时,对侧下肢伸直存在时间;0-2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交叉伸展反射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握持反射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3)存在时期:0~4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拥抱反射反应:分为两型。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觅食反射特征: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刺激物。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触在口角,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出现时间:0~3月

消失时间:3~4个月会慢慢消失。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动作显示意义:觅食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当有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源并做吸吮的动作。婴儿的学习能力在妈妈肚子里时便已开始。因此,当婴儿长大到3~4个月之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若用哭来表现就会有人来喂奶,于是慢慢改以行为表现来表达需求,因此寻乳反射也将慢慢消失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吸吮反射

特征: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来摄取母奶或配方奶,因此将如棉花棒或手指头等物体放进婴儿嘴巴里时,婴儿便会自然地出现吸吮的动作。

生后就有,4个月后会开始慢慢消失

新生儿护理神经反射.flv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放置反应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1)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桌面边缘。(2)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抬到桌面上。(3)存在时期:0~2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踏步反射(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2)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对侧抬起,类似迈步动作。(3)存在时期:0~3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存在时期:0~6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紧张性迷路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存在时期:0~4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当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肉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引起四肢肌紧张的变化。6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手口眼协调等运动发育。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的头转向一侧。反应:小儿颜面侧上下肢因伸肌张力增高而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存在时期:0~4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方法:小儿呈俯悬卧位,使头前屈或背屈。反应: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存在时期:0~4个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阳性支持反应检查体位:受检查者保持站立位刺激体位:反复抱起受检者使受检者足底数次触碰地面反应:下肢伸肌张力增强呈伸展状态存在时间3—8月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联合反应检查体位:受检查者仰卧位刺激体位:对任何一侧肢体施抗阻运动反应;对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且表现类似动存在时间:0-8岁或9岁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立直反射又称矫正反射,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和间脑。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颈立直反射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头部向一侧转动。反应:小儿的肩部、躯干、骨盆都随头转动的方向而转动。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躯干立直反射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两下肢向一侧回旋成侧卧位。反应:此时小儿头部也随着躯干转动,并有头部上抬的动作。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躯干躯干立直反射检查方法:如上述方法,使小儿转成侧卧位。反应:小儿主动回到仰卧位的姿势。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迷路立直反射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中耳发出的信号经过前庭脊髓束,刺激支配颈肌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头部位置的调节反应。此反射2-6个月出现,维持终生。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迷路立直反射检查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倾斜。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视性立直反射检查方法: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放于检查者的膝上,然后将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倾斜。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置。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降落伞法反射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6~终生)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降落伞反射检查方法:检查者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反应: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平衡反应:倾斜反应:主要是支持面发生变化能引起身体姿势的相应调整检查方法:受检者在平衡板上,去仰卧俯卧也可坐位站立位,是平衡板向一侧倾斜反应:身体向翘起测屈曲,同侧上下肢伸展且外展,对侧上下肢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射存在时间俯卧6个月出现,仰卧和坐位7到8个月出现,膝手位出现9到12个月,站立位12到21个月,各种倾斜反应持续终生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倾斜反应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5姿势固定性反应:主要将身体固定在特定姿势,然后破坏身体重心而引起的反应检查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