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中国教育史真题:选择题随堂讲义_第1页
311中国教育史真题:选择题随堂讲义_第2页
311中国教育史真题:选择题随堂讲义_第3页
311中国教育史真题:选择题随堂讲义_第4页
311中国教育史真题:选择题随堂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史选择题出题分析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200年8,第11题】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都学 乡学 国学 官学【201年2,第14题】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201年4,第14题】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为()成均泮宫 辟雍庠序 辟雍泮宫 辟雍泽宫【201年5,第14题】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诗书 礼乐 射御 书数【201年6,第14题】在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学校中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庠 成均 序 泮宫【201年9,第14题】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夏朝 商朝 西周 汉朝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知识点:孔孟荀儒家学派【200年7,第1题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都孔子【20年0,8第1题2】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达其辞”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开其意”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201年0,第14题】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重视道德教育 重视文史教育轻视礼乐教育 轻视科技教育【201年4,第15题】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仕而优则学”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01年6,第15题】“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一关乎学习过程的论述出自()论语 墨子 孟子 荀子【201年9,第15题】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仁之端 义之端 礼之端智之端知识点:墨家、道家、法家【201年1,第14题】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政治教育 科技教育 艺术教育 军事训练【201年8,第14题】“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墨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知识点:《学记》《大学》《中庸》《学记》【201年3,第14题】《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博士 大成 翰林 大儒【201年5,第15题】《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不陵节而施” “学不躐等” “当其可” “盈科而后进”【201年7,第16题《】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明明德” “止于至善” “化民成俗” “明人伦”第三章:儒学独尊和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知识点:两汉教育政策与措施【201年0,第15题】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孝廉 达于教化 贤良方正 茂材【201年1,第16题】随着“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设立博士 守师法家法 建立察举制 创办太学【201年5,第16题】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材”是指()经述之才 吏治之才 辞章之才 货殖之才知识点:董仲舒【200年9,第14题】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君臣、父子、兄弟 君臣、父子、夫妇君臣、父子、朋友 父子、兄弟、夫妇知识点:王充年0,8第13题】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墨翟 孟轲 王充 韩愈【201年4,第16题】“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句话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荀况 王充 王安石 颜元【201年6,第16题】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其有别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博览古今 讲授章句 兴论立说 上书奏记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学校【200年9,第15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玄儒文史四馆 玄儒律算四馆 文史律算四馆 文史书算四馆【201年0,第16题】国子学始立于()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知识点:隋唐科举制与隋唐学校【200年8,第14题】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帖经 策论 诗赋 经义【201年1,第17题】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法是()帖经和诗赋 墨义和策论 策论和诗赋 帖经和经义1年5,第18题】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自愿报名、逐级考选地方推荐、中央考试【201年2,第15题】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系统性 等级性 制度化 专门化01年3,第16题】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 加强教育的等级性开重视科举考试 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201年5,第17题】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国子学,太学,中书学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201年6,第17题】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对学生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 广文馆【201年9,第17题】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同时还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自修礼 释莫礼 释菜礼 乡饮酒礼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