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_第1页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_第2页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_第3页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_第4页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生应急工作形势与任务省卫生厅应急办袁家牛南京(.9.9)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页2汇报提要一、加强应急工作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二、应急工作应遵照标准与主要内容三、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危机管理机制(我国应急工作大事记)四、卫生应急工作介绍五、怎样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六、当前本省卫生应急工作形势与任务七、三个案例分析(非典、汤山毒鼠强中毒、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页突发事件愈来愈多?非典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地震?新世纪以来我国发生损失在1500亿以上突发事件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页一、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时代背景2、自然灾害居世界第一位3、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平稳5、社会安全问题必须关注6、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主要经验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重大意义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页5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时代背景

1、进入21世纪:“9·11”、印度洋海啸、非典、禽流感流行、松花江水污染、太湖蓝藻暴发、冰雪灾害、手足口病、汶川特大地震、甲型H1N1流感、“7·5”新疆暴力事件、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矿难等。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加强重大危机应对工作势在必行。2、美国年11月25日,布什在白宫签署《国土安全法》,宣告成立国土安全部,是美国自1947年成立国防部以来最大规模一次政府机构调整,包括原政府机构23个。3、俄罗斯1994年成立了俄紧急情况部,是与国防部、内务部、联邦安全局和对外情报局齐名五大强力部门之一,是俄处理突发事件组织关键,含有军事化神秘色彩。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页64、从自然角度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社会影响大。另外,我国很多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潜在危机随时可能暴发。

5、从社会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改变,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友好问题显著增多”。6、安全生产:基础微弱,投入不足,装备陈旧,条件落后,欠账较多,隐患不少。7、突发事件所造成间接损失和影响也是不可忽略,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公众心理受到巨大冲击。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页78、国内外恐怖活动猖獗。9、“以人为本”新执政理念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更高要求:

以人为本——生命为先

科学发展——降低事故

友好社会——期待平安

改进民生——安居乐业10、应急工作起步较晚,基础微弱,能力不强:与有效应对复杂多变公共安全形势还不适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还不适应,与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还不适应。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页82、自然灾害居世界第一位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灾害损失最严重国家,经济损失超出了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473.3%,占全球灾害经济损失60%。全国因自然灾害造成死亡和失踪88928人。年上六个月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亿人,因灾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坍毁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页年上六个月我国自然灾害主要有七个特点一是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省遭受洪涝灾害。二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干旱、暴雨、低温、高温。三是水旱灾害严重,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全国18个省份遭受旱灾,2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四是城镇受灾情况突出。我国许多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相继遭受暴雪、干旱、洪涝灾害侵袭。五是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六是受灾范围广,群众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七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域受灾严重,受灾群众生产和生活困难加剧。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页近半个世纪来世界六大自然灾害1970年11月13日,孟加拉国恒河三角洲发生场强热带风暴(飓风),造成50万人死亡。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991年,孟加拉国另一场强热带风暴造成约14.3万人死亡。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到年末为止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以及所造成瘟疫灾害已经造成近30万人死亡。年5月2日,强热带风暴造成缅甸超出13.3万人死亡。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打击。包含总统府和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地在内建筑坍塌。死亡人数抵达30万人。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0页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深刻启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1、人类是大自然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2、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实践中不停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友好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永恒主题。3、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4、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过程,规律性东西往往要经过现象不停往复和科学技术不停发展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1页5、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愈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感人类文明进步。6、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一场重大考验。

7、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8、我们要深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9、我们要深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10、“没有哪一次巨大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赔偿”。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2页

年1月10日~2月5日,我国南方地域先后出现五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这次灾害性天气正值春运高峰,连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多数地域为50年一遇,部分地域为100年一遇。全国有19个省(区、市)不一样程度受到影响,其中湖南等7省(区)最为严重。造成各种灾害并发,给生命财产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正常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影响。年初我国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冰雪灾害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3页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4页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渐进式一系列次生灾害中东部较发达地域基础设施、设备抗冰雪能力和水平比较差,缺乏抗冰雪救援设施设备。死亡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亿。汶川特大地震突发式一系列次生灾害西部欠发达地域基础设施、设备抗震能力和水平比较差,缺乏专业抗震救援设施设备。死亡失踪8.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5页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灾害是地球表面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综合作用产物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6页173、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人为原因)

一是事故总量依然偏大。我国依然处于安全事故多发、高发、易发时期。二是安全隐患依然突出。因为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管理落后于经济发展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必定带来大量安全问题。三是安全基础依然微弱。投入不足,装备陈旧,条件落后,欠账较多,积重难返。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四是工作落实仍不到位。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安全监管责任在一些地方层层衰减,人员、工作不落实,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重检验、轻治理,重治标、轻治本。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7页18安全生产面临考验年,全国各类事故发生379244起,死亡83196人,同比降低34930起、7980人,分别下降8.4%和8.8%。在四类突发公共事件中,事故灾难所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尤其触目惊心,社会影响尤其恶劣。

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8页分析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造成死亡人数降幅显著;二是恶劣天气造成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尤其是下六个月全国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3.3%;三是摩托车肇事造成死亡人数波动上升;四是营运车辆肇事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分比上升;五是低驾龄驾驶人肇事所占比重加大。六是国省道发生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8%,高速公路平均百公里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19页交通事故损失惨重20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0页21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1页22年全国事件情况事件数:2448

起病例数:238946人死亡数:1004

人与年同期相比事件数:上升8.85%病例数:上升64.98%死亡数:上升140.19%(事件起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管理信息系统)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平稳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2页23卫生部分析认为:

年全国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水平将继续维持在近几年平均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别仍将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仍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场所。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3页24一是深入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与信息报送,及时研判疫情态势,科学布署防控工作,采取各项有效办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继续做好鼠疫、不明原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分析、汇报与应急处置工作;三是加强中小学校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及病毒性腹泻等易于暴发、流行传染病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置工作,预防疫情发生和蔓延;四是做好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等中毒类事件防范和应对工作;五是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宣传普及,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提升社会公众自救和互助等卫生应急能力。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4页25年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

年,全省经过网络直报累计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8起,发病5789人,死亡5人。按级别划分:

较大级别1起,发病5人,死亡2人;

普通级别107起,发病5793人,死亡3人。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5页26按性质划分:传染病突发事件102起(其中甲类传染病2起,乙类传染病4起,丙类传染病59起,其它传染病37起),发病5512人,死亡3人;食物中毒事件3起,中毒191人;职业中毒事件2起,中毒7人,死亡2人;流感样暴发1起,发病88人。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6页在汇报10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在学校事件为91起(占84.3%),发病3230人(占55.7%)。在这91起事件中,传染病事件为90起(其中水痘37起,流行性腮腺炎26起,流行性感冒25起),其它1起。与年相比,年全省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9.4%和37.5%,发病/中毒人数上升了63.1%。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7页285、社会安全问题必须关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改变,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友好问题显著增多”。影响社会稳定不友好原因大量存在,维稳任务十分艰巨。阶层分化、贫富差异、物价上涨、恐怖活动、腐败现象是当前我国影响社会安全主要原因。自“9·11”恐怖攻击以后,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成为全世界焦点,同时,中国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伴随国际性活动越来越多地在中国举行,如年奥运会、年上海世博会等,反恐形势比较严峻。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8页6、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主要经验1、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议和坚强领导;2、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负责,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3、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政治优势、组织优势;4、改革开发30年来巨大成就使我国国力不停增强;5、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施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方针;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29页6、以人为本,3个依靠(法制、科学、群众和社会力量)7、军民合作,充分发挥3支队伍(解放军、武警、公安和预备役民兵)作用;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厂矿企业职员和农村、小区广大民众;8、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形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勇于胜利。这是我们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竭源泉。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0页31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重大意义

(1)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事;(2)是全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主要内容;(3)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要表达;(4)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和主要保障;(5)是全方面推行政府职能,深入提升行政能力主要方面。(6)经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和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1页32二、应急管理工作应遵照标准与主要内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须坚持或遵照标准:

(1)以人为本,降低危害。第一标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国际社会基本公理。(2)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从容应对。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国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应急管理体制。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2页33(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相关法规,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效齐全、运转高效”应急运行机制。(6)依靠科技,提升素质。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公众应对素质。(6)强化基层、广泛动员。预防突发事件关键步骤在基层,处置突发事件第一现场也在基层。只有广泛动员,才能提升全社会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8)公开处置、信息透明。突发事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坚持公开透明,才能稳定公众预期,赢得了解和支持,促进妥善处置。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3页34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1、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健全应急管理体制3、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4、制订应急管理相关法制政策(以上简称“一案三制”)5、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教授咨询委员会,教授库,应急队伍)6、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7、做好应急物资(实物、资金、生产能力)贮备(以上为应急准备)8、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9、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应急准备+应急处置+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4页351、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目标是编制覆全各地域、各行业、各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当前,国家、省、市、县总体预案及专题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全部基层单位包含街道小区、乡村、学校和企业都要依据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和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5页362、健全应急管理体制目标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应急管理体制。所谓统一领导是指在党委领导下,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所谓综合协调,一是政府对所属各部门、上级对下级政府、政府与社会各相关组织、团体协调,二是各级政府应急办事机构日常协调。所谓分类管理是指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事件不一样特征实施应急管理。所谓分级负责是指依据突发事件级别不一样和影响范围,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一样层级人民政府负责。普通和较大突发事件分别由发生地县级和市级人民政府负责,重大和尤其重大突发事件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其中影响重大、跨地域或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尤其重大突发事件由国务院负责。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6页373、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围绕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四个阶段,各级政府应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应急管理机制。(1)事前——风险隐患排查、监控和预警。(2)事发——信息及时汇报和公布。(3)事中——全力做好应急处置。(4)事后——善后评定和恢复重建。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7页384、制订应急管理相关法制政策

要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一是研究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提升灾民救助补助标准,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征用赔偿制度。二是研究建立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有效防范、控制和分散突发事件风险。三是研究制订促进应急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研发适合基层、家庭使用应急产品。四是研究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勉励社会各界开展应抢救援志愿服务。五是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勉励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开展损赠,形成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社会风尚。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8页39三、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危机管理机制(我国

应急管理工作大事记)进入21世纪,人类社见面临着很多突发公共事件挑战。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全方面、协调、可连续科学发展观,从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在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建立完善全社会预警制度、加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和布署: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39页4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点;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问题,采取切实办法加以处理,真正使这次防治非典斗争成为我们改进工作、更加好地推进事业发展一个主要契机。全方面发展观提出(四个统筹——经济社会、城镇、地域、人与自然)。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0页41年10月,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健全卫生监管体系,确保群众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五个统筹——经济社会、城镇、地域、人与自然、国内国外)。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1页42年9月,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效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应急机制,提升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年10月,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议》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抢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2页43年9月,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升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标准,建立统一高效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专业应抢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参加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3页44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汇报中指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4页45年10月15日,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经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指出:我国农村自然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抗灾力量弱,必须切实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监测预警,提升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升应抢救援能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灾坏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提升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质量,落实安全标准和责任。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5页46按照党中央指示要求,全国人大、国务院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布署

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经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2月,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年1月,国务院召开了各部门、各单位制订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经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并标准同意国务院关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汇报;当月底,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情况。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6页474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决定。5月,国务院印发四大类25件专题应急预案,80件部门预案和省级总体应急预案也相继公布。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强调: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经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7页4812月,国务院办公厅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是国务院应急管理工作办事机构,24名编制,设4个处,一处:负责国务院值班和信息接报工作;二处:指挥和协调工作;三处:预防和应急体系建设;四处:宣传教育和培训。年1月,新华社授权播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月,新华社授权播发五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题应急预案和九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题应急预案。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8页496月,新华社授权公布《国务院关于全方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意见》。6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举行,首次审议《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7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年5月,国务院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49页50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意见》。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经过《突发事件应对法》。11月,国务院召开落实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华建敏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并讲话。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落实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通知》。年1月3日,国家应急管理教授组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华建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0页5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主要讲话。11月28日,中组部、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行省部级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国务委员马凯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讲话。年10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意见》。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1页52四、卫生应急工作介绍1、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3、应急法律法规预案体系4、应急准备与响应5、善后处理6、恢复重建7、应对评定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2页531、什么是突发事件?人类生活地球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各种自然原因保持相对稳定,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若一些自然原因变异或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危及人群安全和生命,就造成了灾害(灾难)。灾害是对人类社会造成财富损失和人身伤亡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总称。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紧急事件。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3页54(1)自然灾害(自然力造成):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和森林火灾等。(2)事故灾难(人为原因造成):安全生产,交通,危险化学品,公共设施和设备,核与辐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动物疫情,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攻击,民族宗教,经济安全,涉外和群体性事件等。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4页55突发事件危害突发事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危害应急工作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5页56

2、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1)重大传染病疫情(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4)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可能会应认识水平、时间和重视程度等原因,而未能将其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6页5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直接危害(事件直接造成即时性损害):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间接危害(事件继发性损害或危害):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影响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7页58什么叫应急?应急定义: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前后,采取对应应急准备和现场处置等办法,及时对可能原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事件进行控制,以降低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命安全危害。包含:1.应急准备——2.监测预警——3.信息汇报——4.应急响应——5.应急终止——6.善后处理——7.恢复重建——8.事件评定卫生应急定义: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出现后,采取对应监测、预测、预警和经过培训、演练、物资贮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办法,及时对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原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同时,对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医疗卫生救援,以降低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危害。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8页59

3、应急法律法规预案体系宪法标准、技术方案、指南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59页

全国应急预案体系框架Frameworkofnationalemergencyplansystem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Nationalgeneralemergencyplanforoutburstpublicaccidents国家级专题预案(25件)Nationalspecialplans(25)国务院部门预案(86件)PlansbydepartmentsunderStateCouncil(80)省级及地方政府制订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bytheprovincialandlocalgovernment企事业单位制订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bytheenterprisesandbusinessunits举行大型会议、展览和文体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制订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forlargescaleactivitieslikeconference,exhibition,artperformanceandsportsmeeting,etc.

全国应急预案体系

NationalEmergencyPlanningSystem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0页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Specialplanfornaturaldisaster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EmergencyPlanforfloodanddrought国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forgeologicaldisaster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EmergencyPlanfordisasterrelief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EmergencyPlanfordevastatingearthquake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forForestFire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1页事故灾难类专项预案EmergencyPlanforAccidentalcalamity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NationSecurity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Searchandrescueatsea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Railwayaccident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Civilaviation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Largescaleofpowercutofelectricitynetwork国家核应急预案Nuclearaccident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Environmentalaccident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Communicationsupport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应急预案Urbanmetroaccident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2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专题预案EmergencyPlanforPublicHygieneAccident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Publichygieneaccidentoutburst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Seriousfoodsecurityaccident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Medicalrescueforpublichygieneaccident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Seriousanimalepidemic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3页国家处置劫机事件总体预案Hijackaccident国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Newsreportsforemergentaccident社会安全类专项预案EmergencyPlanforSocialSecurity国家粮食应急预案Foodsecurity国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Largescaleofgroupaccident国家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Financeaccident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Accidentinvolvedwithforeignissues国家处置大规模恐怖攻击事件基本预案Largescaleofterroristattacks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4页4、应急准备与响应为何要做好应急准备:①突发性、进展快、影响大,②事件发生后不可能有时间等做好准备再处置,③确保临危不乱、处乱不惊、有序应对。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规范、流程、标准)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教授咨询委员会,教授库,应急队伍)3.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4.做好应急物资贮备(实物、资金、生产能力)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5页66监测、预警和汇报监测-------及时发觉突发事件。是指长久、连续、系统地搜集疾病与健康相关事件、危险原因信息资料。预警-------及时汇报突发事件。目标在于见微知著,对突发事件早期发觉、早期确定,方便早期处理,预防事态扩大,控制在萌芽之中。监测——预警——决议——应对。国家建立统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汇报网络体系(传染病、突发公卫事件、症状、试验室、出入境检疫、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20)。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6页67卫生部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单位2小时2小时2小时2小时2小时2小时1小时国务院马上汇报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7页68中国传染病疫情汇报网络全世界独一无二

中国CDC已经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国传染病疫情汇报网络,这个网络受到国际上高度评价,当前在全世界独一无二。这个网络系统用来实时汇报37种法定传染病,这个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75%乡镇卫生院和100%县级以上医院。经过这个网络,中国CDC能够随时了解到全国每一天、每一时段法定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情况。这个网络能够确保全国各地乡镇卫生院在发觉传染病病例以后,快速地上报到中国CDC,CDC从十几亿人口中及时发觉这些病例。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8页69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

1.疾控中心,100%2.县以上医疗机构,93.21%3.乡镇卫生院,66%效果:

1.提升汇报及时性和敏感性

2.实现动态统计和分析

3.为预警奠定基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汇报系统原汇报系统网络直报系统单位:日4.9天0.8天诊疗到汇报3.5天0.2天汇报到录入年年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69页70应急响应(处置)现场工作人员防护;现场应急处置;现场卫生学评价;信息公布与通报;公众引导与参加;响应终止。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0页现场应急处置1.突发传染病疫情(1)主动组织救治病人,隔离传染源;(2)追踪亲密接触者,依据需要分别进行隔离、留验、医学观察和健康随访;(3)依据疫情规模和危害程度,确定疫点、划分疫区;(4)采取消杀灭等卫生处理,切断传输路径;(5)依据疾病特点,采取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宣传教育等方法保护易感人群。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1页2.食物中毒事件(1)组织相关医疗机构紧抢救治病人;(2)调查可能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3)进行现场卫生学处理;(4)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事故食品应依法采取对应控制办法;(5)调查被污染食物流向,并向可能受影响地域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2页3.职业中毒事件(1)帮助开展现场人员疏散;(2)组织人员检伤分类;(3)开展现场中毒患者抢救和医学观察;(4)进行人群健康危害卫生学评价;(5)提出控制毒物危害办法提议;(6)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3页4.核和辐射事件(1)判定和救治伤员;(2)初步预计人员受照剂量,对伤员进行分类处理;(3)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在教授指导下发放和服用稳定性碘片;(4)帮助处理核和辐射事件造成社会心理学问题;(5)帮助做好可能污染食品、饮用水等放射性监测和控制。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4页现场卫生学评价目标1、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当地卫生学情况;2、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决议提供科学依据;3、确保受影响地域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现场卫生学评价对象和内容1、可能涉及到场所——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医院、教学场所、生活场所;2、重点评价上述场所卫生质量和健康影响原因是否已到达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5页信息公布与通报1、信息公布标准:

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把握导向、重视效果。

2、信息公布内容:

事件性质、原因;事件发生地及范围;事件发病、伤亡及包括人员范围;事件处理办法和控制情况;事件发生地强制办法解除情况。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6页77公众引导与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对公众进行及时、有效、正确地引导,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需求,可防范甚至消除公众恐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调动公众主动主动配合事件处理工作。也是公众应对类似事件积累经验过程。公众常见过激反应:简单从事,固执己见,盲信盲从。缺点关键信息(事件?威胁?办法?)确定传输策略、方法和技巧。群体心理干预。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7页78应急终止

终止条件:

1、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原因被消除;

2、最终一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新病例出现。终止程序:同开启程序。

Ⅰ级(尤其重大)——国务院(全国指挥部)同意;

Ⅱ级(重大)——省政府(指挥部)同意,并报国务院;

Ⅲ级(较大)——市政府(指挥部)同意,并报省政府;

Ⅳ级(普通)——县政府(指挥部)同意,并报市政府。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8页79善后处理1.责任追究2.奖励3.抚恤和补助4.征用物资、劳务赔偿5.救助物资处置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79页恢复重建(一)组织领导:卫生应急行动结束后,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同级政府统一布署,负责辖区内恢复重建工作卫生学评定及卫生系统内善后处置和重建工作。(二)计划与实施: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事件等级、损失程度和政府相关恢复重建规划,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0页应对评定(一)目标:经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各个步骤和效果评定,总结经验与教训,修订、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技术方案,为不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服务。(二)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进行评定。(三)评定内容和方法1、内容(1)应急准备和保障评定:对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应急队伍组建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贮备和装备进行评定。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1页

(2)应急处置办法评定:按进程完成初步评定、进程评定、终止评定,主要处置及时性、处置办法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及负面效应进行评定。(3)危害及处置效果评定:主要包含引发事件危害原因是否得到控制和消除;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公众健康危害、社会和经济影响评定及预测。2.评定方式:可采取听取汇报、审核时间控制相关资料、现场考查、问询现场处置人员和现场考查等方式。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2页3.工作流程与步骤(1)制订评预计划与实施方案:包含评定目标、内容、方式及组织分工等内容。(2)评定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评预计划和方案培训。(3)评定实施:依据计划要求对每项评定内容核实判断,做出评定意见和提议。(4)评定总结:写出评定汇报,包含时间、人员组成、内容及结果、意见和提议。评定汇报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3页4.评定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各相关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成功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并针对事件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及微弱步骤加以改进,及时修改、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人才建设和体系建设,不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4页85危机带来了机遇

纵观古今中外,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无不“受益于”各种各样危机,原因是危机带来了机遇。一、危机是变革创新原动力非典促使我们在危难时刻,对许多问题作出深刻反思,在反思中警醒。对非典危机反思形成经验教训必定会造成我国社会一系列变革创新行动。二、危机可锤炼和提升民族精神古话说“多难兴邦”,不过“多难”能不能兴邦,取决于一个民族能否在灾难中保持空前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民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勇于胜利”。“历经百劫而不竭,屡历磨难而常新”。三、危机是塑造国际形象新契机

果断处罚领导,天天如实公布疫情,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5页五、怎样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一)应急处置应掌握标准(二)应急处置办法(三)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启示(四)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6页(一)应急处置应掌握标准1、依法应急标准2、效率应急标准3、科学应急标准4、公开应急标准5、百分比应急标准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7页1、依法应急标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预案》等都对应急处置权力运行机制作了明确要求。在应急处置中,相对国家紧急权,公民个体权利要受到对应刻减,这就尤其要求政府必须恪遵法治标准,不能超越法治框架。即使因为必要,给社会公众人身、财产造成影响,也要遵照法律授权和给予必要赔偿。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8页2、效率应急标准美国有个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教授曾经提出“黄金法则”,就是在72小时之内,在灾区看不到救援人员身影,灾区就会陷入一片混乱。正是因为突发公共事件突发性,处置效率不高往往造成事件蔓延扩展,政府在处置时必须无比重视效率,任何拖延都会造成重大损失。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89页3、科学应急标准盲目施救造成损失更大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0页4、公开应急标准突发公共事件包括面广,处置时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必须调动广大公众参加处置主动性和能动性,这就要求政府在过程中把突发公共事件原因、碰到问题、可能出现不良后果、政府正在采取什么办法、为何采取这些办法等等,要如实向公众公布。对政府来说,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不可怕,可怕是隐瞒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坑骗老百姓,制造虚假信息。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1页5、百分比应急标准政府在选择应急办法时,应该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社会危害性质、程度、范围和阶段相适应;有各种办法可供选择,尽可能选择少给公众造成影响办法,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对百分比标准把握能够从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公共利益保护与私人利益保护之间形成适当百分比;第二个层次是指办法负作用与办法所达成目标之间要有适当百分比。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2页(二)应急处置办法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一是救助人员。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人员以及采取其它救助办法,组织公民参加应抢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含有特定专长人员。二是控制危害。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以及其它控制办法,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相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相关场所,采取预防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必要办法。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3页三是提供保障。马上抢修被损坏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它保障办法并启用财政预备费和贮备应抢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它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四是维护秩序。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4页2、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

一是隔离人群。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反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加冲突当事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该马上依法出动警力,妥善处理现场纠纷和争端。经验表明,这时还要快速采取果断办法,把闹事者与围观者分离开来,使他们失去声势和“后援”,预防事态蔓延、加重。二是实施管制。对特定区域内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供给进行控制,封锁相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限制相关公共场所内活动。三是加强警戒。增加对易受冲击关键机关和单位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暂时警戒线,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态扩大带来影响。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5页(三)国内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经验1、建立强有力组织是应急处置保障。俄罗斯设置紧急情况部,在国内是家喻户晓机构,仅年该部就挽救了10万人生命。紧急情况部下面有11个部门,主要负责预防灾害事故,消除灾害不良后果,帮助地方进行灾坏处置,改进灾害救援,等等。美国9.11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2、行政首长主动应对是应急处置关键。“5.12”地震灾难一发生,中央领导同志不顾途中飞石滚落、余震不停,先后出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总书记临危不惧坚定、总理运筹帷幄果断、政治局常委风尘仆仆操劳,无声地凝聚起了亿万人力量,鼓舞了全部中国人斗志,开启了生死大救援序幕。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6页3、及时准确掌握信息是应急处置前提。从近年来处置多起群体性事件来看,经过有效信息搜集,及时汇报,提前介入,顺利地将问题处理在初始状态,不但能够降低事后处置难度,还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贵州瓮安“6.28”事件中,在李树芬遗体停尸河边期间,天天有上千人到河边围观,“李树芬是被奸杀抛尸河中”“公安局放了杀人犯”“嫌疑人王娇是县委书记王勤侄女”等留言四处传输。这些传言,激起了群众对李树芬之死同情和对执法不公义愤,从而完成了“6.28”事件“舆论动员”。政府无知贻误了时机,事态一步步失控,冲突一步步升级,使“不该烧大火”最终烧向了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7页4、社会力量广泛参加是应急处置动力。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决不但仅是政府责任,是整个社会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公众主动主动参加处置活动。在社会主义中国,任何灾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坚强中国人民。“5.12”汶川大地震后,无数自愿者、社会组织、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力量,各尽所能,出资出力,帮助政府和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正是因为有13亿中国人民作坚强后盾,才确保了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抗震救灾胜利和世界赞同。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第98页(四)提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1、树立正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观念。世界进入一个高危险时期,公共事件突发、高发已成为一个客观事实。不过,我们思想中有一个惯性思维,总是认为“稳定和突发公共事件是一对矛盾”。稳定当然主要,尤其在转型时期,但稳定是相正确,不稳定是绝正确,稳定是我们追求目标,不能在盲目地追求稳定中来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所以,在中国这么一个处于全球化浪潮、社会矛盾交织转型特殊时期,在头脑中时刻绷紧一根弦,时刻切记“突发公共事件是必定发生,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所以,当前应该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和处置规律研究,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科学高效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方法和制度。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应急管理技术培训专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