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语法意识构建微探 论文_第1页
高中生英语语法意识构建微探 论文_第2页
高中生英语语法意识构建微探 论文_第3页
高中生英语语法意识构建微探 论文_第4页
高中生英语语法意识构建微探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英语语法意识构建微探

摘要:英语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的语法习得常出现母语负迁移、语法知识惰性化等特征。《课标(2020年修订)》提出语法教学意识化

的教学目标。提高对语法的敏感度与洞察力,并通过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理性分析,使其对语言的理解上升至思维层面,这是符合语言意识发展的内在的客观的

有效路径。关键词:高中生、英语语法、语法意识、语法教学

一、问题提出英语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语法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2020年修订)》]“高中阶段语法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进一步巩固和

拓展已有的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运用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进一步增强英语语法意识。”该表述表明英语语法教学应突显英语语法能

力指向的同时,也要重视对语法意识的培养。因此,回答什么是语法意识,以及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法意识,是新时期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语法意识的概念语法意识是语言意识的一种,有研究者将语言意识等同于语言意识(

Hawkins1999;)。Borg(2003)指出语法意识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主观感受与认知分析,是学习者洞察与分析语言结构与意义的能力”。Cain(2007)认为

语法意识是学习者对语言结构进行“运用与反思”的“元语言技能”。由此可见,语法意识是学习者对语法形式和意义的客观注意、主观感受及认知分析,既是学

习者对语法特征及其隐含意义的有意注意,也是学习者对语法学习过程、内容的认识与思考(何周春龚彦知:2015:52-60)。

三、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知识本位”思想的影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对的英语语法“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以教师对语法知识与规则的逐条罗列与讲解为特征的“教”,与学生对知识与规则的机

械记忆与刷题训练为特征的“学”的语法教学的模式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高中英语语法系统性强,内容繁多、抽象且枯燥,这也增加了学生英语语法

学习的困难。从学生对语法习得的效果来看,尽管教师与学生进行认真、系统并且持久的教与学,但是学生的语法习得效果并不理想,常常出现“高投入,低产

出”的窘境。具体凸显为:首先、语法知识习得浅层化。语法学习只停留在表层语法知识的识记层面,语法深层次结构、实质意义与内涵并未真正理解并掌握。

其次、语法思维母语化。外显的语法知识尚未内化为内在的语法思维,受母语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在以口语和写作为形式的语言输出中存在大量母语思维痕

迹。再次语法知识惰性化。习得的语法知识未能有效生成语法能力,语言产出时语法知识的提取需要外在触发因素激活,英语语法意识匮乏。

基于上述问题,在新的英语语法教学目标的视角下,如何引领学生习得语法概念深层的结构、意义与内涵;如何将静态的语法规则构建成动态的语法思维;

如何将惰性的语法知识内化为内在的语言能力与语法意识是值得英语语法教学深刻思考。

四、语法意识教学的路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心智活动。杨敏(2008:17-75)

认为语言意识是语言心智体系的概括;语言语感是语言意识的初级形式,语言思维是语言意识的高级形式。语言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始于语言主体对客观现实及语

言现实的感知,达至直觉后而形成语言思维,甚至具有语言语言意识的成分。因此,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与洞察力,并通过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理性分析,使其

对语言的理解上升至思维层面,这是符合语言意识发展的内在的客观的有效路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以下简称《解读》

指出“语言意识和语感是学习者在使用(含学习)语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素质,是学习者通过感知、体验、观察和思考语言,逐渐悟出洞察语言本

质和运作路数的思路。”同时,《解读》也指出语言的感悟需要大量的语言接触方能逐渐形成,但是低质量的大量语言接触未必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语言感悟,

如课堂上教师说教式的语言规则讲解、学生被动地机械式的记忆与训练,都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感。学生体验语言和对语言进行感知、思考和领悟

的过程,是逐渐形成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的过程。因此,只有在语言实践中,教师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观察语言结构,发现语言特点;比较中英语言异同,建

构英语新概念等语言学习活动,才能逐渐建构英语语感和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语法意识的上位概念,其内在发展规律与教学思路对语法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语法教学课例下面笔者以动词“时”、“体”的教学为例,尝试语法意识教学方法与路径。

1.教学目标:

((((1)理解“时”与“体”的概念内涵。

2)领悟“时”与“体”在构建各种时态中思维轨迹。3)根据情境恰当的运用各种时态。

4)逐渐将语法知识内化为语法意识。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向学生呈现三张自己的童年、现在和想象未来的照片,问邀请学生猜测:

Whoarethey?It’sme.①②③ꢀWhenIwasyoung,Iwasanaughtboy.

ꢀNowI’mthirtyyearsold,Iamateacher.ꢀWhenIretire,Iwilltravelaroundtheworld.

设计目的:教师用自己过去、现在和想象未来的图片导入课堂,自然生动,很容易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语境中三种时态鲜明对照,可以自然激活学生记忆中的认知图式。

2.观察与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谓语在不同时空(tense)中动词形式的特征,并比较其形式与意义上的差异。

①②③ꢀ(1)WhenIwasyoung,Iwasanaughtboy.

ꢀ(2)NowIamthirtyyearsold,Iamateacher.ꢀ(3)WhenIretire,Iwilltravelaroundtheworld.

时间动词形式过去时

现在时将来时

diddo

Will/shall+do设计目的:

该设计是导入环节的延伸,旨在通过学生对不同时间概念下谓语动词在形式表达上的不同,使其理解形式与语义是统一的连续体。

3.归纳与整合

教师呈现三个句子,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指导学生归纳句子中的动词“体”aspect)的特征,理解“体”的内涵,并尝试与动词的“时”的概念整合在一

(起。

①ꢀ(1)whenIwasyoung,Ilikedcomputergames.

ꢀ(2)ButnowIlikereading.Ihavereadmanybooks.ꢀ(3)WhenIamreading,Ioftenforgeteverything.

②③动词形式时间

动词形式

+did

过去时

一般

do

现在时

进行do

Be+doingHave+done

Will/shall

+do

将来时

完成2时间一般

进行

完成

过去did现在do

was/were+

doing

had+doneam/is/are+doinghave+done

will+

be

+doing

will+have+done设将来will+do

设计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对动词“体”的概念的理解并进行分析与归纳,将其与动词“时”

的概念进行整合,可以让学生发现动词“时”与“体”匹配的内在逻辑,形成时态的语法思维。

4.迁移与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生活经历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描述自己现在、过去和将来的生活理想。

1.昨天,我们怀揣着梦想而来;今天,我们在这一方净土中勤奋学习;明天,

我们将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Yesterday,wecamewithdreams;today,westudyhardinthisPureLand;

tomorrow,wewillgotoabroaderstage.3...

...设计目的:

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可以解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动力,为最大限度迁移与内化习得知识提供可能。另外,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为学生协商解决问题,

甚至创造性的完成任务提供条件,让学生在语法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性运用中逐渐内化为语法意识。

参考文献1.BorgS.:Teachercognitioningrammarteaching:Aliterature

review[J].LanguageAwareness,2003,(12):96-108.2.CainK:Syntacticawarenessandreadingability:Isthereany

evidenceforaspecialrelationship?[J].AppliedPsycholinguistics,007,(28):679-694.

.HawkinsEW:Foreignlanguagestudyandlanguageawareness[J].L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