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知识讲座)_第1页
安全疏散(知识讲座)_第2页
安全疏散(知识讲座)_第3页
安全疏散(知识讲座)_第4页
安全疏散(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疏散一.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人员密度指标商店的疏散人数=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X人员密度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如下表:〔人/mJ楼层位置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一层地上一、二层地上第三层地上第四层及以上人员密度注: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上表中规定值的30%确定。/m?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按/m?计算。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人/m?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单股人流宽度X100/疏散时间X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疏散宽度⑴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总净宽度〔m/百人〕,见下表:厂房层数一、二层三层四层以上宽度指标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20m。⑵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1m/百人计算确定。⑶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⑷电影院、礼堂、剧场的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不小于0.60m/百人计算,且不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每百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见下表〕/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观众厅座位数/座<2500<1200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疏散部位门和走道平坡地面阶梯地面楼梯⑸木结构简述的疏散宽度〔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层数地上一、二层地上三层宽度指标0.75⑹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⑺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疏散距离指标①公共建筑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名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252015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52015医疗建筑单、多层353025病房部分25————其他部分30————教学建筑单、多层353025高层30————

高层旅馆、展览建筑30————其他建筑单、多层403525高层40————名称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201510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9医疗建筑单、多层201510病房部分12————其他部分15————教学建筑单、多层222010高层15————高层旅馆、展览建筑15————其他建筑单、多层222015高层20————⑴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上表规定增加5m。当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下表增加25%。⑵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展览、多功能、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⑶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和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②厂房中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二级3025————乙一、二级755030——

丙一、二级80604030三级6040——丁一、二级不限不限5045三级6050————四级50————戊一、二级不限不限7560三级10075————四级60——————③住宅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名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户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户门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单层或多层403525222015高层40————20————④木结构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名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1510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156医疗建筑、教学建筑2512其他建筑3015二.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1.疏散楼梯平面布置应满足的防火要求:宜设置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段;宜靠近电梯设置;宜靠近外墙设置。竖向布置:应保持上、下畅通;应防止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疏散门的设置要求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疏散出口不应设置门槛,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疏散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2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当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符合以下规定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⑴建筑面积〉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⑵建筑面积<1000m,不应少于1个。⑶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计算所需总净宽度的30%。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的公共建筑,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各安全出口:除幼儿园、托儿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以下表:耐火等级取多层数每层取大建筑面积人数一、二级3层200第2层与3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50人三级3层200第2层与3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四级2层200第2层人数不超过15人至少一个③至少一个④防火分区的设置1111房间S安全出口SW不应小于0.9m,当SW60m',可设一个门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每单元设一座疏散楼梯且通过屋面相通,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54M,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54M每单元设一座疏散楼梯且通过屋面相通,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54M,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54M27M任一层S>650或任一户至安全出口距离〉15M,应设2个安全出口任一层S>650或任一户至安全出口距离〉10M,应设2个安全出口厂房、仓库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厂房、仓库符合以下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厂房每层建巩面积不超过〔m?〕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人〕甲1005乙15010丙25020丁、戊40030三.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疏散走道设置要求在1.80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凸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的甲级防火门。疏散走道的宽度-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满足下表走道宽度走道净宽〔m〕单面布房双面布房W40m>40m2.避难走道①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②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m?,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1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四.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至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疏散用的楼梯和疏散通道上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必须采用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五.封闭楼梯间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六.防烟楼梯间在以下情况下应设防烟楼梯间: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七.室外楼梯的构造要求平台窗洞口不应大于45>2m平台窗洞口不应大于45>2m楼梯和疏散平台均采用不燃材料。J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丄""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向室外开启八.避难层〔超高层建筑中专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设置条件及避难人员面积指标建筑高度大于100m。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5人/就计算。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也不应大于50m。3.构造要求:①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②在楼板上宜设隔热层。四周的墙体及避难层内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4.lx。九.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内的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